近期,蘭大一院兒科PICU團隊完成一例重症肺動脈高壓患者的診治工作,率先開展兒童一氧化氮(NO)吸入治療。治療為進一步手術治療創造了機會,贏得了時間,深獲院內外同行讚賞與社會好評!
2個月前,一個男孩的呱呱墜地給一對家住農村的小夫妻帶來了莫大的喜悅。每日看著孩子「咕嘟嘟」喝奶的可愛模樣,是小兩口最幸福的時刻,但他們也發現初生的孩子經常嗆奶。不過聽老人們說,小嬰兒嗆奶是件稀鬆平常的事情,他們也倒沒太在意。直到有一天,孩子出現了呼吸困難、伴間斷青紫,驚慌失措中,夫婦倆匆忙帶著孩子來到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就診。
兒科陶仲賓副主任在門診接診了這個孩子。當時孩子呼吸困難明顯,口周發紺,心細如髮的他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孩子可能已發生呼吸衰竭!十萬火急,陶主任立即通過綠色通道將孩子收住PICU,進行氣管插管,給予呼吸機輔助呼吸。
診治過程中,陶仲賓副主任醫師和主管醫師發現,孩子煩躁時血氧飽和度下降明顯,心前區可聞及收縮期3級雜音。床旁心臟彩超檢查結果令所有人大吃一驚:室間隔缺損(15mm)、房間隔缺損(3mm)、動脈導管未閉。15mm的室間隔缺損對於2月的小嬰兒來說,就好比兩個房間中的牆體只剩斷壁殘垣,而房間已經貫通。還有更令PICU醫師們意外又沮喪的是,孩子的肺動脈收縮壓達到了驚人的110mmHg!對於2月的小嬰兒,肺動脈壓力一般不超過30mmHg,正常的體循環收縮壓也才是70-80mmHg……
怎麼辦?這孩子有著如此複雜的心臟畸形,極重度肺動脈高壓,同時合併嚴重的肺部感染、呼吸衰竭,這每一種都隨時可能使孩子病情急劇惡化,危及生命。針對患兒的病情,兒科立刻請心血管科醫師會診,協助診治。經過認真細緻的討論,最後決定:如果孩子的肺部炎症得到控制,呼吸衰竭徹底糾正且肺動脈壓力能下降到90mmHg左右,心血管科有一定的把握完成手術。
為了給孩子創造手術的機會,兒科醫師用現有的醫療手段,聯合廣譜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應用呼吸機輔助呼吸糾正呼吸衰竭、改善孩子的氧合狀態。同時,他們採取了口服西地那非、波生坦聯合降肺壓治療。5天後,孩子肺部炎症得到了明顯控制,呼吸衰竭徹底糾正。
但令人沮喪的是,孩子的肺動脈壓力仍居高不下。
……
正當大家束手無策時,陶仲賓副主任突然想到科室剛引進了NO吸入治療的醫療裝備。他靈機一動,何不用一氧化氮(NO)吸入治療試試?
NO是一種血管擴張劑,專用於新生兒肺動脈高壓的靶向治療,是國內外最新、最有效的治療手段,目前甘肅省內能開展NO吸入治療的醫院僅有3家,蘭州大學第一醫院正是其中之一。
雖然NO可選擇性降低肺動脈壓力,但基本以新生兒應用為主,國內外應用於嬰幼兒的報導都很少,所以治療初始,大家都抱著姑且一試的態度。但令人喜出望外的是,治療3天後,孩子的肺動脈壓力竟然下降到了92mmHg!心血管科醫師聽到這個消息,也是驚喜不已。手術條件具備,孩子被即刻轉到心外科ICU並積極安排了手術。手術難度大、精度和風險高,在心血管科專家的精妙下,順利完成手術。術後複查,肺動脈壓力進一步下降。
歷經險阻,孩子正帶著大家的希望和祝福,一天天恢復健康。一個絕望中的家庭,再次得到了「生」的希望!
來源:甘肅文化影視頻道 全媒體記者/陳婷
編輯:馬馨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