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電話的距離挽救一條生命

2020-12-04 沃德海斯

生活中有太多因素拉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有許多不起眼的距離在拉近著彼此。網際網路時代的快速、便捷,一個電話的距離對於現在的時代真的是很不起眼,而這不起眼的距離卻在挽救一個又一個寶貴的生命!

我是蘇州某三甲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的一位健康管理工作者,我們科室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每一位同事就像親人一樣彼此關心、互助。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我們每天面對著來來往往的體檢者樂此不疲的忙碌著。作為最前線的健康使者,幫助受檢者早篩、早診、早治,是一件讓我為之自豪的事。我從事健康管理工作已有6年之餘,在這過程中不斷的學習與進步,讓自己對這份工作有了更充分的理解。

2017年7月我科引進了「大腸癌早篩—數值化免疫法糞便隱血定量檢測」的項目,從項目開始到現在接手這項工作已經一年多,在這一年多裡我打過無數個回訪電話,勸導過數不清的指標陽性者,同時也接到許多無情的拒絕與不解,這其中有感激、有無奈、有難過也有過感動。最初接手這項工作的時候有點迷茫,不知從何下手、不知如何交流更合適、不知如何獲取有效信息,後來通過領導的細心指導,與同事之間的交流探討,慢慢的開始適應、融入了這項工作。工作的期間發生了許多小故事,接下來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讓不起眼的電話距離挽救一條寶貴的生命:

在一直以來的回訪工作中,經常有因為抗拒進一步診治而延誤病情的陽性體檢者,讓我感到非常的遺憾和難過。Q先生就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位。故事的由來是這樣的:

Q先生在單位安排下2017年10月份在我院例行健康體檢,當時的糞便隱血定量檢測結果數值為3115ng╱ml。當時我們按照重大陽性結果對Q先生進行了回訪工作。我還很清楚的記得當時給Q先生打電話回訪的情形:

您好,我是XX體檢中心的回訪工作人員,請問您是Q先生嗎?現在方便打擾一下您嗎?您最近在我們院做了糞便隱血定量檢測結果為陽性,您的數值為3115ng╱ml,數值比較高,正常參考值是0-99 ng╱ml,您是否有痔瘡?平時有什麼胃腸道不適症狀嗎?

你好,我平常不覺得有什麼不適症狀,就是有的時候大便上會有點痔瘡發作出血,這次估計也是這樣。

大便上有血不一定僅僅是痔瘡,其他腸道疾病也可能引起出血,比如常見的腸道息肉、腸炎甚至腸道腫瘤。結合您的年齡建議您最好考慮做個腸鏡或者去消化科門診看下,以明確是痔瘡引起的出血還是其他腸道疾病導致的出血。如果有息肉的話腸鏡還能摘除。我可以幫您預約腸鏡檢查時間。

好的,我再考慮一下。

Q先生不置可否,這次的回訪就這樣告了一段落。

過了半個月給Q先生再次去電話回訪,Q先生表示自己有痔瘡出血,沒必要做腸鏡檢查。由於本人明確表示拒絕和不耐煩,所以也就這樣不了了之。

2018年10月份,又到Q先生單位一年一度的體檢時間,Q先生再次做了糞便隱血定量檢測,結果仍為陽性,數值為622ng╱ml。結合去年的陽性結果,我們今年把Q先生列為重點回訪對象。但Q先生還是主訴當時有痔瘡出血,是由於這個引起的,無論我們怎麼勸說,他還是不願意做腸鏡檢查。我們負責腸癌篩查組的主任告訴我Q先生單位的同事(恰巧是一位負責聯繫體檢的基層醫生)也是這次體檢糞便隱血陽性剛被確診為早期大腸癌並做了EMR(內鏡下黏膜切除術),這位醫生也會幫助勸他來做腸鏡的。我再一次撥通了Q先生的電話,經過反覆耐心的解釋與勸導,Q先生終於不再堅持,同意做一個腸鏡看看。抱著複雜的心情,Q先生的腸鏡結果出來了,檢查結果為:乙狀結腸下段距肛緣20cm處見一直徑約2.5cm圓形增生性病灶,表面潰爛,活檢質軟。診斷:乙狀結腸增生性病灶(待病理),降結腸囊腫,結腸多發小息肉。

經過一周的焦急等待,病理結果出來了,(升結腸,活檢)管狀腺瘤伴低級別上皮內瘤變。(降結腸,活檢)管狀腺瘤伴低級別上皮內瘤變。(乙狀結腸下段,活檢)腺癌。

隨後Q先生立即入院治療,術後病理:(乙狀結腸)中低分化腺癌,侵及固有肌層,未見肯定的神經侵犯,標本兩切緣、環切緣及吻合環均未見癌累及,找見腸繫膜淋巴結(1/12)見癌轉移。

這件事過後我回想了一番,如果Q先生在2017年10月就聽從我們的建議,進行腸鏡檢查,會不會就跟他的同事(基層醫生)一樣幸運,只要通過腸道息肉電切術就可以治癒了呢?

通過這一年多的回訪,收穫頗多。這一年多大腸癌早篩(糞隱血定量)總計檢測數量約25274例,陽性結果約1021例,陽性率為4.03%左右,其中糞便隱血陽性者進一步做腸鏡檢查的70%都存在腸道疾病,這其中更是有將近20例左右的腸道腫瘤。我覺得糞便隱血定量檢測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項目,早期篩查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別是40歲以上人群。

沒有類似經歷,你也許無法感同身受。每每遇到棄檢的體檢者,我都耐心地勸說,用以往經歷去打動他們,多做一次篩查少一份腸癌風險。每每遇到陽性的體檢者不厭其煩的勸導他們進一步檢查,開通綠色檢查通道,及時獲取病理結果,甚至聯繫住院手術。雖然過程很繁瑣很辛苦,但是我真切感受到了:篩查一例早癌,挽救一條生命,幸福一個家庭。

我為我是一名健康管理工作者而感到自豪,也為一個電話的距離能夠挽救一條生命而感到欣慰。

相關焦點

  • 他們挽救了一條生命!
    他們挽救了一條生命!萬幸的是,她在失去知覺前撥打了報警電話,民警在冰天雪地與死神賽跑,及時將其找到並送醫治療,挽救了一條鮮活生命。>12月1日,科左中旗公安局門達派出所值班室的報警電話響了起來,接警員接通電話後,一女子用微弱的聲音說:「我喝藥了...」其他的就什麼也說不清聽不清了。
  • 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患者生命
    孫劉洋告訴記者,2012年在成都上大學時,他偶然間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有希望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就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志願捐獻者。參加工作後,他逐漸淡忘了這件事。「沒想到今年1月份,父親接到一個電話,市紅十字會通知父親我與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了。我非常激動,慶幸當時由於工作變動大電話號碼經常換而留了父親的電話。想到自己有可能會挽救一條生命,我立刻就同意了。」
  • 我的造血幹細胞終於可以派上用場,去挽救一條生命了
    之後,成雨接到過幾次當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對她的信息進行核對,同時詢問她是否還有捐獻意願。成雨每次都是堅定地回答:「有這個意願。」「我的捐獻意願一直沒有改變,但是始終沒有等到配型成功的消息。捐獻的事總也沒個影兒。」成雨笑著說。今年10月份,成雨終於等到了捐獻的機會。
  • 14年裡兩次挽救同一名患者,這是他對生命作出的承諾!
    14年裡兩次挽救同一名患者,這是他對生命作出的承諾! 2006年他第一次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
  • 在美國,Apple Watch已經挽救了兩條生命,是不是感覺很神奇!
    在美國,Apple Watch已經挽救了兩條生命,是不是感覺很神奇!在檢測到異常高的心率後,通過觸發警報,Apple所連接的手錶已證明其實用性。當一個高科技的物體可以拯救生命時,它就從一個小工具變成一個真正有用的伴侶,而不僅僅是徒勞。
  • 南京80後女孩完成新年幹細胞首捐 將挽救一位父親的生命
    她也是南京新年首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這份寶貴的捐獻,將挽救千裡之外,一位父親的生命。 劉珍鳳,80後溧水女孩,在南京一家企業做工程審計工作。大學期間,她就多次參加無償獻血活動,2018年11月,又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20年10月,她與一位48歲的血液病患者配型相合。沒有絲毫猶豫,小劉開始為捐獻做準備,她每天堅持慢走5公裡,以提高身體素質。
  • 用生命賣蛇酒的「江湖郎中」,在現場有沒有挽救他生命的辦法?
    結果讓人惋惜的同時,我們在想:在現場有沒有挽救他生命的辦法?一旦被蛇咬,難道就沒有挽回的餘地了嗎?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不妨從專業角度進行剖析:網上信息顯示,在網友發布的幾段現場視頻可以看到,一名身穿黑衣的年輕男子在圩日上用一條黑色的毒蛇和一隻雞在進行演示,卻不料被蛇咬了。據周圍觀眾反映,這可是一位「老玩家」。也就是說,他是一個很有經驗的「江湖郎中」。照理說,本不應該發生這樣的事。但這就應了那句話「天天打雁,卻被雁啄了眼睛」。咬傷後,黑衣男子倒地不起。
  • 「中國小草」挽救全球數百萬生命 下一個屠呦呦在哪?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 題:「中國小草」挽救全球數百萬生命——下一個屠呦呦在哪兒?  新華社記者王賓  9日,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屠呦呦榮獲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她率先從大量中醫古籍中篩選出青蒿作為抗瘧首選藥物並發現青蒿有效部位乙醚提取物,讓中國醫藥拯救了全世界數百萬人的生命。她曾獲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獎和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你好,警察節 | 誰是杭州接電話最多的人?
    意味著每個白班8小時,朱承豔要接聽250到300個報警電話,平均下來每三分鐘一個,一個報警電話剛剛掛下,喝口水的工夫,下一個電話又打進來了,即便是晚班,每個接警員也要接200個報警電話。110的接警員和一般電話客服有天壤之別,接警員要具備「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能力,因為每個電話可能都是在跟死神搶人,跟詐騙分子爭財……一般報警時間最短的都是交通事故,一個電話30到40秒,接警員需要迅速判斷事故類型、大小、地點,然後把準確信息傳遞給交警部門。
  • 《過度接觸》:距離是相愛的阻礙嗎?只要一個電話,我就在
    徐澤要去實習,專挑了離學長最近的地方,大概路程一個小時。那個興高採烈,開朗的地說道距離產生美。來自快看當學長告訴徐澤他的實習地方距離20個小時,我覺得徐澤生氣也是情理之中,但還是陪學長來到了機場。「其實你要是非抓著我讓我別去,我其實可以勉為其難的不去的。」
  • 淮南小夥楊帆捐獻造血幹細胞 挽救廣州患者生命
    淮南網訊 「這是我對別人生命的承諾,答應了就一定要堅持到底。」歷經4年的等待,11月23日,淮南小夥楊帆成功捐獻了378ML造血幹細胞(這也是目前我市造血幹細胞捐獻量最多的一次),從而挽救了廣州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楊帆也成為淮南市第35例、淮北師範大學第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敏鳳:挽救他人生命 將愛傳遞給每一個人
    馬敏鳳,就是近日鐘山區又一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主人翁,她跨省拯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用一次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愛心善舉,為即將凋零的生命燃起「生」的希望,換來一個家庭的團圓。 新聞視頻 ∨ 今年43歲的馬敏鳳是鐘山區荷城街道城南社區一名普通的家庭婦女,在某服裝廠打工,家中的3個孩子均在上學。
  • 高速車內燒炭輕生 民警及時挽救生命
    原標題:高速車內燒炭輕生 民警及時挽救生命一輛小車停靠在高速公路港灣停車區民警與現場拖車拯救隊員不斷拍打車窗和車門眼前的一幕令人震驚車內煙霧繚繞副駕駛腳踏位置還擺著一盆在燃燒的木炭駕車的男子已昏迷不醒考慮到司機的身體和精神狀況,民警撥打了120急救中心電話並聯繫了其家屬。隨後,120救護車趕到並把司機接到清遠市第二人民醫院作進一步檢查。其家屬也已經從佛山趕到清遠,輕生男子及家屬對交警同志及時發現和救助表示衷心感謝。編輯 丨 瑞濱、欣之出品 丨 清遠市公安局宣傳科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醫院兩醫生捐獻骨髓 挽救生命義不容辭
    對於白血病、重度地中海貧血及一些惡性血液病,骨髓移植往往是挽救生命的方法,但對患者而言,想要找到配型成功的捐贈者,簡直如同上蒼的眷顧。 近日,梅州市人民醫院有2名加入了中華骨髓庫的醫生分別與2名患者配型成功,當捐贈骨髓的通知送到了他們手裡時,他們信念只有一個,「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
  • 新年新希望 鄭州「奶爸」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生命
    2017年7月,當時在上海工作的劉先生在一次無償獻血活動中了解到造血幹細胞捐獻知識,得知一旦配型成功,就能夠挽救一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他毫不猶豫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20年11月25日,回到鄭州工作的劉先生意外接到了紅十字會的電話,被告知自己與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他當即同意進行下一步工作。
  •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3人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生命
    烏魯木齊晚報訊(記者陳彥仿報導)11月份,新疆有3人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了遠在千裡外的3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11月30日,記者通過電話聯繫了3名受捐者的主治醫生了解到,重慶的8歲患者蛋蛋於11月13日凌晨手術,南京的31歲患者白先生於11月26日凌晨手術,北京的10歲患者樂樂於11月28日凌晨手術。3人目前身體恢復狀況都非常好,術後一個月之內如無異常情況,就可出無菌倉,轉入普通病房。待觀察一個月後,無不良反應,即可出院。這意味著他們將開啟新的生活。
  • 揚州首用一氧化氮吸入技術挽救小生命
    這名女嬰因出生時羊水胎糞汙染,發生胎糞吸入嚴重併發症,生命危急,從江都緊急轉院。幸運的是,醫院最終用一氧化氮吸入技術成功挽救了這個出生6小時的小生命,這也是揚州首例。到目前為止,患兒已脫離呼吸機,生命體徵平穩。
  • 為什麼一條電話線可接通多路電話?
    近年來,光纖和光纜被廣泛地運用到電話、電視、電腦等通信設備中,對通信發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什麼是光纖通信?光纖通信是利用光導纖維作傳輸媒質,以近紅外線區波長1微米左右的光波為載波,將電話、電視、圖像和數據等信號調製到光載波上,將信息從一處傳到另一處的一種通信方式。其通信過程是一個電變光、光變電的過程光纖通信系統由光端機、中繼器和光纜組成。
  • 研究:戴口罩可在2月底前挽救13萬美國人的生命
    比如,儘管已經被大量研究證實可以明顯抑制病毒傳播拯救生命的戴口罩就存在很大爭議。如果戴口罩率達到95%,期間將可以拯救13萬人的生命;即使戴口罩率達到85%,也可以拯救9.5萬人的生命。研究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口罩可以大大減少新冠病毒等呼吸道病毒的傳播,從而抑制COVID-19的傳播。在美國,來自科學家和政客不一致的信息,以及一些其他原因,戴口罩存在很大爭議。
  • 器官移植每年挽救中國近萬人生命 - 中國在線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和完善,器官移植技術已經成為成熟的治療技術,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我國國家器官移植管理條例和器官移植準入制度相繼實施,衛生部醫療服務監管司相繼建立肝臟、腎臟、心臟、肺臟的全國註冊登記系統,全國器官移植技術得到進一步規範,並取得初步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