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條20千伏海底電纜落戶台州港頭門區

2020-12-02 中國網

中國網6月12日訊 據浙江省交通運輸廳消息,近日,台州港頭門港區供電工程海底電纜正式拉開敷設帷幕,該電纜是國內首條20千伏海底電纜,標誌著頭門港區供電一期工程進入衝刺階段。

據悉,海底電纜敷設起於麂晴山沿海堤壩,途經大竹山,止於頭門島。作為目前國內首條20千伏海底電纜,它具有輸電能力強、損耗少的優勢,適合較長距離的供電輸送。頭門港區供電一期工程2014年3月28日正式動工,預計今年6月份完工,預計投資8561多萬元。接下來,頭門港區還將進行海纜和陸纜對接、電纜耐壓等相關實驗。

相關焦點

  • 國內首條35千伏高溫超導電纜成功試拉
    圖說:試拉試驗現場 受訪者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羅水元)近日,伴隨轉載著超導試驗段電纜的盤架緩緩轉動,國內首條35千伏高溫超導電纜試拉試驗環節正式啟動。當天的試拉試驗收集到了第一批高溫超導電纜在複雜環境下敷設時的牽引力、側壓力等關鍵數據,證實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 山東電工電氣成功研製500千伏直流海底電纜
    【精品能源內容,點擊右上角加&39;】8月30日,±500千伏交聯聚乙烯直流海底電纜順利通過系統型式試驗,突破了國內超高壓直流海底電纜設計製造的瓶頸。該電纜由山東電工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所屬重慶泰山電纜有限公司牽頭、西安交通大學和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配合研製。
  • 中國首條10千伏三相同軸高溫交流超導電纜型式試驗成功
    咔咔帶你看新聞 舉報   新華社深圳1月13日電(記者王豐)由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研製的國內首條
  • 江西首條海底電纜生產線加速建設
    央廣網江西瑞昌4月15日消息(陳世明)4月14日,位於瑞昌市碼頭工業城的江西吉恩重工有限公司廠房裡,工人們正在安裝從芬蘭進口的海底電纜生產設備據悉,該項目是瑞昌市培育六個百億元產業集群之一的電纜製造業的龍頭企業,是江西首條、中國第六條海底電纜生產線,總投資10億元,主要生產應用於長短距離通訊網、跨海軍事設施、海洋工程、鑽井平臺及平臺間連接等領域的光電複合海纜。項目自開工建設以來,施工單位集中人員和設備,搶抓時間節點,快速推進工程進度,目前已經完成總工程量的80%。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產值可達20億元,上繳稅收6000萬元。
  • 國內首條35千伏高溫超導電纜試拉試驗成功,將用於上海徐匯
    受訪者供圖10月20日,伴隨轉載著超導試驗段電纜的盤架緩緩轉動,國內首條35千伏高溫超導電纜試拉試驗環節正式啟動。澎湃新聞記者從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獲悉,當天的試拉試驗持續到傍晚17時許,收集到了第一批高溫超導電纜在複雜環境下敷設時的牽引力、側壓力等關鍵數據,證實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 國產最高等級500千伏海底電纜進入最後試驗階段
    7月14日,工作人員在進行國產交流500千伏聚乙烯海底電纜的型式試驗。   從7月初開始,國內首個國產交流500千伏聚乙烯海底電纜型式試驗在浙江舟山海洋輸電技術研究中心進行,先後經過局部放電試驗、雷擊衝擊電壓試驗、熱循環電壓試驗等多道電氣試驗項目,目前試驗已經進入最後階段,預計將在近期內完成。電纜通過試驗後,將投入到浙江寧波至舟山500千伏大陸聯網工程的使用中。
  • 我國首條35千伏公裡級高溫超導電纜示範工程試拉試驗成功
    來源:新華社原標題:我國首條公裡級高溫超導電纜工程試拉試驗獲得成功 新華社 上海10月22日電 由國家電網興建的國內首條35千伏公裡級高溫超導電纜示範工程,在近日正式啟動了電纜試拉試驗環節,並收集到了第一批高溫超導電纜在複雜環境下敷設時的牽引力、側壓力等關鍵數據,證實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 國內最長無接頭三芯35千伏光電複合海底電纜在東方電纜交付驗收
    本報記者 吳奕萱8月20日,浙江溫州南麂島與大陸聯網35千伏輸變電海纜工程在東方電纜重點實驗室交付驗收。東方電纜此次供貨的是目前國內最長的無接頭三芯35千伏光電複合海底電纜,總長度為43.95km。期間還詳細展示了東方電纜相關產品的研發及生產能力,驗收工作順利完成。該工程預計近期將會建成投運,這將是記入南麂島歷史的時刻,意味著島上居民生產生活用電難的問題將得到徹底解決,年年缺電的日子將遠去。
  • 國內首條10千伏三相同軸高溫交流超導電纜型式試驗成功
    央廣網深圳1月12日消息(記者黃倩 通訊員王哲 朱婷婷)記者12日從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獲悉,國內首條10千伏三相同軸高溫交流超導電纜型式已於近日試驗成功,標誌著深圳即將建成全球首個應用於高負荷密度供電區域的超導電纜示範工程。據悉,該工程是南方電網公司重大科技專項,預計今年內建成投產。
  • 我國首條 35 千伏公裡級高溫超導電纜示範工程試拉試驗成功
    IT之家10月22日消息 新華網報導,由國家電網興建的國內首條 35 千伏公裡級高溫超導電纜示範工程,在近日正式啟動了電纜試拉試驗環節,並收集到了第一批高溫超導電纜在複雜環境下敷設時的牽引力、側壓力等關鍵數據,證實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 谷歌首條私有海底電纜 2020年即將在大西洋建成
    近日,旨在為使用者提升服務的谷歌公司,正在斥資建設首條私有海底電纜。據悉這條跨大西洋電纜命名為"杜南"(Dunant)。該電纜以首屆諾貝和平獎得主、紅十字會創始人亨利·杜南(Henri Dunant)的名字命名。
  • 國內首艘500千伏海底電纜綜合運行維護船「南電監查01」下水
    今年上半年,武漢船舶設計研究院設計的「海底電纜衛士」——海底電纜綜合運維船「南電監查01」下水。日前,「海底電纜衛士」開啟了海上首秀。2020年11月20日,國內首艘500千伏海底電纜綜合運行維護船「南電監查01」在廣州南沙海域成功試航,現場各性能指標良好。
  • 我國首條公裡級高溫超導電纜工程開工
    我國首條公裡級高溫超導電纜工程開工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1-11
  • 海底電纜如何穿越瓊州海峽?
    這就要通過海底電纜。2月9日,我國第二條500千伏超高壓、長距離、大容量的「南方主網與海南電網第二回聯網工程」首根海底電纜在海南澄邁500千伏林詩島終端站登陸。什麼是海底電纜?海底電纜是用絕緣材料包裹的電纜,鋪設在海底,主要用於水下傳輸大功率電能,與地下電力電纜的作用等同,只不過應用的場合和敷設的方式不同。
  • 東方電纜海陸並進,四項新技術產品通過鑑定
    「超高壓電纜&海纜系列新技術新產品鑑定會暨世界首條500kV交聯海纜(含軟接頭)運行周年技術成果發布會」在浙江省寧波市順利召開。,努力為中國電線電纜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促進國家重大能源技術裝備國產化,推動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貢獻力量。
  • 500kV海底電纜如何鋪設?看完本文就懂了!
    (蔡勇 攝)連接南方主網與海南電網的500千伏海底電纜穿越瓊州海峽就靠它!現場作業採用世界上最先進的帶動力定位船隻,配備水下遙控機器人、自動定位等全自動化施工設備,監視船隻的航行速度、電纜釋放速度。(朱玉 攝)工程建設最關鍵的環節是敷設4根穿越瓊州海峽的超高壓海底電纜,海纜採用500千伏充油紙絕緣電纜,單根長度達32千米,直徑14釐米,中間沒有接頭,是目前世界上單根最長的500千伏交流海底電纜。一直以來,南方電網公司大力服務海南自貿區(港)建設,推動海南電源多元發展,推進海南主網架結構建設。
  • 世界首個500千伏交聯聚乙烯海纜敷設工程舟山完工
    6月2日下午,從寧波鎮海入海的最後一根500千伏海底電纜,歷時5天4夜,成功登陸舟山大鵬山島,標誌著世界首個500千伏交聯聚乙烯海纜敷設工程順利完工,創造我國海洋輸電史上又一項紀錄。
  • 海南:海底電纜是不可或缺的電力「生命線」
    早在6年前,500千伏海南聯網工程正式投運,目前每天送電負荷30萬千瓦。海底電纜投運至今已安全運行2200天。 數據顯示,海南聯網工程今年上半年送電6億多度,相當於前5年半的送電總和。超高壓輸電公司廣州局海口分局黨委書記上官亞輝說,「其實,海南聯網工程設計之初,只是作為海南電力的備用線路。」
  • 東方電纜500kV(含軟接頭)光電複合海底電纜通過驗收
    4月27日,恰逢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開幕,在這個特殊且值得銘記的日子,由東方電纜自主研發、設計製造的浙江舟山500千伏聯網北通道第二回輸電線路工程用500kV交聯聚乙烯絕緣交流海底電纜(含軟接頭),在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中國電科院等單位見證下,順利通過了驗收。
  • 揭秘世界最長海底電纜 32公里海纜如何敷設(圖)
    是如何選擇到這樣的海底電纜,長達32千米而中間又無接頭的的海纜又是怎樣敷設的?帶著疑問,海南日報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並對此一一破題。  選定海纜貨商一波三折  海南電網工程是我國第一個500千伏超高壓、長距離、較大容量的跨海聯網工程,也是世界上繼加拿大之後第二個同類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