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虞子期
2020年以來,關於稀缺植物,新植物的發現可以說非常多,10月我們才看到貴州德江古森林現十餘株「死亡之花」水晶蘭,這種植物雖然並不罕見,當時相對來說很難找,一般藏在落葉堆裡不顯眼,同時這種植物不適合人工養殖,非常難存活,所以就變成了比較稀缺的狀態,而這個消息之後,我國又在雲南地區發現了一種新植物,這是我國的一種全新的植物。
當然雲南生態環境相對較好,其實很多時候有新植物或者罕見的植物出現也不是奇怪的事情,適合生存的區域必然會有它們的足跡,所以雲南也成為了一個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區域,下面我們來看看情況。
如今這種植物的發現已經發表在了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taxa》上,運氣海芋Alocasia yunqiana是在雲南的自然保護區發現,當然具體有多少數量暫時沒有公布,而這些植物的常見分布區域在熱帶季雨林林下與路邊等生境,如今的這種新植物也是在這種環境之下生存。
當然,很多人可能會說以前怎麼沒有發現,對新物植物的尋找,我只想說,如果那麼容易發現,也不是比較稀缺了。
而本次的植物發現也是多方面經過分析發現了與海芋屬其他不一樣的特點,這樣才可以定義為新種類。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本次發現的「運氣海芋」有3個不同,其一,前者佛焰苞遠軸面幾乎無被白粉,幾近光滑,且簷部強烈脫帽狀下垂;其二,前者肉穗花序的中性花區與附屬器細小,收縮,而雄花區顯著增粗,直徑為前兩者的兩倍;其三,中性花二態,基部中性花呈綠色,不規則狀。
所以綜合這些特點,定義為新的物種,同時迄今為止,我國已報導8種海芋屬植物,且大多分布在西南地區,特別是雲南省,算是這些植物的絕佳生存地,所以適合它們的發展。當然在全球範圍之中,分布地區還是比較大,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都有相關物種,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其實簡單的來說,可能與生態環境也存在一定的關係,也就是大地變得更綠有關,如今我國建立的自然保護區,對動植物的保護力度是越來越大,很多以前的開荒,沙漠等區域,都已經在緩慢種上樹木,同時建立了「人與自然」的隔離區,不允許踏入這些自然保護地帶,所以這更加有利於植物的生長,我們從我國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也可以看到,是真的創造了更加「綠色」的環境。
在2020年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一份綠化公告表明,我國森林覆蓋率達22.96%,森林面積2.2億公頃,這是我國長期進行綠化工作帶來的結果,同時中國「毛烏素沙漠」即將消失,也再次證明了綠化在我國已經成為了常態化。
所以我們的生存環境肯定是越來越好了,那麼動植物的多樣性也會影響少了破壞,多了保護變得越來越多,所以我們這是單方面從植物的變化來說明,我國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未來可能更多新動植物或者稀缺性的動植物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之中。
站在全球的角度來講,無論是在任何地方發現新植物,都是一個不容易的事情。人類對地球生態環境的改變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事情,不少的科學家都在說,我們地球的生物大滅絕可能再出現,越來越多的動植物消失可能是其中的標誌,所以環境問題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問題。在地球經歷的五次生物大滅絕過程之中,我們也明顯看到了幾乎所有的生物滅絕。
所以一旦新一輪的生物大滅絕出現,那麼我們就需要注意,包括我們人類自己都可能在影響的範圍之內,因為我們也是生物鏈之中的一部分,如今不是說我們沒有改變的空間,但是人類遲遲不做出反應,就很改變如今的局面,並且2020年以來的氣候現象也告訴了我們,環境是在持續惡化,所以我們需要警惕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出現,地球的變化已經證明這一切可能正在發生。
當然建立在如今地球現狀之上,確實我們也看到了很多關於「火星移民」的計劃,但是在短時間之中,全球幾十億人是不可能集體移居到上面去的,所以如今我們還是要以保護地球為主,不然真的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好好保護環境吧,未來人類的生存命運可能就完全在地球環境轉變的「手掌之中」了,俗話說「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道理也可以用到這個問題上想一下,順從地球正常生態發展才是最為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