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 LTE-Advanced技術特點及標準發展情況分析

2021-01-15 電子發燒友
4G LTE-Advanced技術特點及標準發展情況分析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8-11-12 08:27:00

1  引言

LTE-Advanced是LTE的演進,正式名稱為 Further Advancements for E-UTRA,2008年3月開始,2008年5月確定需求。它滿足ITU-R 的IMT-Advanced技術徵集的需求,不僅是3GPP形成歐洲IMT-Advanced技術提案的一個重要,還是一個後向兼容的技術,完全兼容LTE,是演進而不是革命。2008年初,完成了LTE第一個版本的系統技術規範,即Release 8。在此之後,3GPP中繼續進行技術的完善與增強,剛剛完成了第二個技術版本(Release 9),目前正處於Release 10版本的研究過程中。

在3GPP中進行LTE技術研究的同時,國際電信聯盟(ITU)一直在開展關於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的市場需求和頻率規劃等方面的調研工作,為制定4G技術的國際標準建議做準備。2008年3月,ITU開始了候選技術的徵集和標準化進程,稱為IMT-Advanced。響應ITU關於4G IMT-Advanced技術的徵集,3GPP中將正在研究的LTE Release 10以及之後的技術版本稱為LTE-Advanced,並且向ITU進行了候選技術的提交。

LTE支持FDD和TDD兩種雙工方式,在LTE Release 8版本中,採用20MHz的通信帶寬,空中接口的下行峰值速率超過300Mbit/s上行方向的峰值速率也超過了80Mbit/s。而LTE Release 10版本(LTE-Advanced)將支持100MHz的通信帶寬,空中接口的峰值速率超過1Gbit/s。值得一提的是,作為TD-SCDMA技術的後續演進,LTE的TDD模式又稱為TD-LTE/TD-LTE-Advanced。出於對TD-SCDMA技術演進路線的關注,中國的成員單位在3GPP中深度參與了相關的系統設計過程,2009年10月,中國政府正式向ITU提交了TD-LTE-Advanced建議作為4G國際標準候選技術。

2  技術特點

2.1  多址方式與資源分配

LTE採用OFDM技術為基礎,根據上行和下行鏈路各自的特點,分別採用單載波DFT-SOFDM和OFDMA作為兩個方向上多址方式的具體實現。OFDM技術以子載波為單位進行頻率資源的分配,LTE系統採用15kHz的子載波帶寬,按照不同的子載波數目,可以支持1.4,3,5,10,15和20MHz各種不同的系統帶寬。Release 10版本中將要引入的載波聚合技術,可以通過聚合5個20MHz的單元載波實現100MHz的全系統帶寬(見圖1)。

圖1  載波聚合

2.2  快速的分組調度

無線衰落信道在時間上和頻率上是變化的,在LTE中採用1ms時間長度的TTI(傳輸時間間隔)結合12個子載波(180KHz)頻率寬度,形成PRB(物理資源塊)。根據信道的變化情況,系統進行快速的調度,給用戶分配最優的物理資源。在所選擇的物理資源上,進一步利用AMC(自適應編碼調製)技術,形成資源的最佳利用。這樣的自適應調度,從整個系統的角度實現資源優化的分配和利用,提高全系統性能。同時,靈活的調度也可以根據業務特點為單個用戶提供合理的QoS保證,相關的機制已經成為所有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設計中的一項基本技術。

2.3  多天線技術

多天線(MIMO)技術是LTE系統提高吞吐量的一項關鍵技術,根據天線部署形態和實際應用情況可以採用發射分集、空間復用和波束賦形3種不同的MIMO實現方案。例如,對於大間距非相關天線陣列可以採用空間復用方案同時傳輸多個數據流,實現很高的數據速率;對於小間距相關天線陣列,可以採用波束賦形技術,將天線波束指向用戶,減少用戶間幹擾。對於控制信道等需要更好的保證接收正確性的場景,發射分集是一種合理的選擇。

LTE Release 8版本支持下行最多4天線的發送,最大可以空間復用4個數據流的並行傳輸,在20MHz帶寬的情況下,可以實現超過300Mbit/s的峰值速率。在Release 10中,下行支持的天線數目將擴展到8個。相應地,最大可以空間復用8個數據流的並行傳輸,峰值頻譜效率提高一倍,達到30bit/s/Hz。同時,在上行也將引入MIMO的功能,支持最多4天線的發送,最大可以空間復用4個數據流,達到16bit/s/Hz的上行峰值頻譜效率(見圖2)。

圖2  MIMO技術增強

2.4  中繼技術

中繼(Relay)技術是LTE將在Release 10版本中開始引入的另一項重要功能(見圖3)。傳統基站需要在站點上提供有線鏈路的連接以進行「回程傳輸」,而中繼站通過無線鏈路進行網絡端的回程傳輸,因此可以更方便地進行部署。根據使用場景的不同,LTE中的中繼站可以用於對基站信號進行接力傳輸,從而擴展網絡的覆蓋範圍;或者用於減小信號的傳播距離,提高信號質量,從而提高熱點地區的數據吞吐量。

圖3  中繼技術

2.5  性能評估情況

在作為4G候選提案的準備過程中,按照ITU規定的評估場景對LTE/LTE-Advanced的系統性能進行了全面的評估,包括頻譜效率,VoIP容量,業務/切換時延等各項關鍵指標均達到或者超過了ITU

IMT-Advanced技術要求。圖4是在4種場景下對於LTE系統平均頻譜效率的評估情況。

圖4  LTE/LTE-Advanced性能評估

3  標準發展情況

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3G之後新的系統設計,3GPP在2004年底開始技術研究與系統的標準化工作。到2008年初,完成了第一個版本Release 8的系統技術規範,形成了面向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的、以OFDM/MIMO技術為基礎的全新的技術架構。LTE Release 8版本實現了100Mbit/s吞吐量的設計目標,在此基礎上,3GPP在後續的版本中不斷進行系統的完善與技術增強。

截至2010年3月,LTE Release 9的各個標準化項目都已經完成,系統新增的功能包括用戶定位、多播/廣播功能、雙流波束賦型,家庭基站和自組織網絡等。雖然並沒有增加系統的峰值吞吐量,但是這些功能進一步完善了系統,在前一版本形成新的系統框架的基礎上,LTE Release 9版本豐富了系統的業務能力。

目前,正在進行研究工作的是LTE Release 10版本,已經確定的研究內容包括前面介紹的載波聚合、MIMO技術增強、中繼Relay技術以及異構網絡等。載波聚合技術和MIMO技術的進一步增強將顯著提升系統的吞吐量能力,實現超過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1Gbit/s的性能目標。LTE Release 10計劃的完成時間是2011年初,屆時LTE的系統性能將得到一次顯著的增強和完善。圖5所示的是LTE的技術發展情況。

圖5  LTE技術發展

LTE是3G之後,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一個最重要的發展方向,國內各個單位在相關技術研究和國際標準化領域進行了很大的投入。據統計,至今中國公司在3GPP共提交LTE方面的文稿大約5000篇,佔相關總文稿數目的約14%。隨著LTE標準的不斷發展,國內公司的參與力度在不斷加強,文稿佔總數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到2009年下半年已經達到了20%以上。對於我們重點關注的TD-LTE的系統設計,中國公司提交的文稿數目更是接近總數的50%。

4  結束語

3GPP LTE以OFDM/MIMO作為基本技術,大量採用了目前移動通信領域最先進的技術和設計理念,從Release 8版本開始,LTE已經完成了Release 9版本,目前正處於Release 10版本的研究過程中。為了響應ITU關於IMT-Advanced國際建議的工作,將LTE Release 10以及後續版本又稱為LTE-Advanced,是移動通信系統在4G階段一個最重要的發展方向。LTE-Advanced的TDD模式又稱為TD-LTE-Advanced,它是3G TD-SCDMA在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4G上的技術演進。按照ITU規定的評估場景所進行的性能仿真評估結果顯示,LTE-Advanced/TD-LTE-Advanced的各項系統性能指標均達到或者超過了ITU IMT-Advanced技術要求。

中國公司在LTE的國際標準化工作中進行了很大的投入,並且隨著LTE標準的發展不斷加大參與的力度。在近期LTE Release 10階段的標準化工作中,中國公司提交的文稿數量已經達到會議總文稿數量的20%以上(見圖6),在全面參與LTE技術國際標準化的同時,有效引導了TD-LTE技術的發展方向。

圖6  中國公司文稿佔3GPP LTE總文稿數的比例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使用srsLTE搭建4G基站
    有關文檔,指南和項目新聞,請參見srsLTE項目頁面(www.srslte.com)LTE Release 10測試頻率: 1.4, 3, 5, 10, 15 and 20 MHz傳輸模式1(單天線),2(發射分集),3(CCD)和4(閉環空間復用)基於頻率的ZF和MMSE均衡器演進的多媒體廣播和多播服務(eMBMS)高度優化的Turbo解碼器,採用Intel SSE4.1 / AVX2(+100 Mbps)和標準
  • 4G LTE是什麼意思?4G LTE的優勢
    例如4G手機能根據環境、時間以及其他設定的因素來適時地提醒手機的主人此時該做什麼事,或者不該做什麼事,4G手機可以把電影院票房資料,直接下載到PDA之上,這些資料能夠把售票情況、座位情況顯示得清清楚楚,大家可以根據這些信息來進行在線購買自己滿意的電影票;4G手機可以被看作是一臺手提電視,用來看體育比賽之類的各種現場直播。
  • 紅外熱成像技術的應用發展情況分析
    紅外熱成像技術的應用發展情況分析 佚名 發表於 2020-03-16 10:11:24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便有了光;人類說要把物體的溫度圖像化,於是就有了紅外熱成像技術
  • 中國網絡電視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
    3)技術競爭力分析      4)性能競爭力分析      (4)主要3g標準布局分析      1)cdma布局分析      2)wcdma布局分析      3)td-scdma布局分析      4)wimax布局分析      (5)3g市場發展前景    4.2.4 g市場發展分析
  • TD-LTE網絡結構有哪些特點 TD-LTE技術優勢介紹【圖文】
    推動全球商用步伐  TD-SCDMA是我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3G標準之一,TD-LTE作為TD-SCDMA的演進技術,是對TD-SCDMA原有關鍵技術的繼承和進一步創新,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TD-SCDMA現有技術和已有投資。
  • 檢測行業發展特點及未來發展趨勢
    檢測行業發展特點及未來發展趨勢(附報告目錄)1、國內外檢測行業發展分析檢測是指定的方法檢驗測試某種物體(氣體、液體、固體)指定的技術性能。使用儀器設備,進行評價的活動,其結果是測試數據並出具專業評價報告。
  • 4G LTE技術全解析
    7月20日的消息,根據中國聯通公布的用戶數據測算,今年上半年聯通新增3G用戶數是去年的1.77倍,但新增2G用戶情況仍不佳。表面上看3G態勢不錯,但實際上在中國,2G用戶比重仍大於新興的3G,這至少說明一個問題,中國用戶並不完全認可3G這個東西。  在中國,經濟兩極分化現象明顯,資費仍舊是用戶最關注的因素。
  • 6種先進汙水處理技術發展狀況及技術特點分析
    近200年來,城市汙水處理已從原始的自然處理、簡單的一級處理發展到利用各種先進技術、深度處理汙水,並回用。處理工藝也從傳統活性汙泥法、氧化溝工藝發展到A/O、A2/O、AB、SBR(包括CCAS工藝)等多種工藝,以達到不同的出水要求。在我們大力引起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和經驗的同時,必須結合我國發展,尤其是當地實際情況,探索適合我國實際的城市汙水處理系統。
  • 可靠性設計技術發展與現狀分析
    設計時應預先了解所設計元器件在整機中可能遇到的環境應力類型,分析元器件在整機條件下對環境應力的響應水平,並建立應力響應模型(熱阻模型、諧響應模型等),分析其對元器件性能、可靠性的影響程度,按最壞情況採取設計對策,使元器件耐環境應力強度(破壞閾值)大於最壞情況下的應力響應水平。(2)穩定性設計與分析。
  • 技術分析!標準類恆溫恆溼實驗室特點分析
    標準類恆溫恆溼實驗室有哪些特點呢?隨著我國生產力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恆溫恆溼系統應用的場合越來越多,溫溼度要求也不斷提高。在計量、紡織、電子、醫藥、精密製造和農業育種等領域,恆溫恆溼系統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關係著產品的品質以及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 互感器行業發展特徵、技術現狀及市場規模增長分析(附報告目錄)
    互感器行業發展特徵、技術現狀及市場規模增長分析(附報告目錄)1、互感器產品介紹及分類互感器又稱為儀用變壓器,是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的統稱。能將高電壓變成低電壓、大電流變成小電流,用於量測或保護系統。2、互感器行業基本特點(1)周期性互感器行業的下遊行業主要為電力行業,電力行業的發展對互感器行業市場需求有著重要的影響。而宏觀經濟的發展對電力行業有著一定的影響,因此電力行業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作為與電力行業有極強相關性的互感器行業也具有周期性特點。
  • PROFIBUS現場總線技術及發展趨勢分析
    PROFIBUS特點Profibus作為業界應用最廣泛的現場總線技術,除具有一般總線的優點外還有自身的特點,具體表現如下:  (1)最大傳輸信息長度為255B,最大數據長度為244B,典型長度為120B。
  • 電子可靠性技術:最壞情況分析方法
    電子可靠性技術:最壞情況分析方法 殷志文 發表於 2012-04-25 11:01:35   最壞情況分析方法將傳統電子可靠性和電路仿真分析方法有機結合,產生一種全新的可靠性技術
  • LTE技術演進歷程白皮書
    重要發現:  1、 2004年LTE概念被正式提出,在LTE規範制定過程中來自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眾多企業提供了相關技術文稿,LTE已成為由全球多家企業共同參與制定的國際通用標準。  2、 在移動通信系統演進過程中,包含著很多技術的發展,但最為基礎、最為核心的技術是多址技術,多址技術的發展引領了無線通信系統的發展與演進。  3、 區別於前三代移動通信系統,LTE最顯著特徵是採用了OFDM/OFDMA/SC-FDMA技術。OFDM技術引領LTE進入移動標準新世代,沒有OFDM就沒有LTE。
  • 世界主流藥典標準中液相色譜柱應用情況分析
    液相色譜柱進展及其在藥品標準中的應用(三)  ——液相色譜柱在藥典標準中的應用情況分析  3 液相色譜柱在藥典標準中的應用情況分析  儘管中國藥典2015 年版沒有將超高效液相色譜法作為一個新方法單獨收載,並不是否認此技術革新,而是在高效液相色譜法中作了系統的、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描述。這樣既解決了概念上混亂的問題,也是對這一技術革新在藥物分析,特別是在標準中應用的一種認同,對這一技術在藥物分析、藥品檢驗中的廣泛應用將起著一定的積極推動、引導作用。
  • 資陽市浸塑電焊網圍欄廠產品發展情況分析
    資陽市浸塑電焊網圍欄廠產品發展情況分析 ,「g9e2cn6sh」資陽市浸塑電焊網圍欄廠產品發展情況分析電焊網片冷拔低碳鋼絲的拉力試驗包括抗拉強度和伸長率兩個指標。先編後鍍電焊網選用的金屬絲為絲,經過電焊網織造機織造完成後,將電焊網放在鍍鋅設備中進行電鍍鋅防腐處理。
  • 顆粒測試儀行業發展歷程及下遊應用情況
    2)在生產的規範化上,國際上已經有了雷射粒度儀的指引性標準;而國內缺乏相關標準。3)在標準化程度上,國外儀器廠商普遍對非核心零部件實行外包生產,對供應商實行質量目標管理,對整機裝配製定嚴格的檢測制度,從而保證產品質量;而國內儀器廠商普遍缺乏質量管理體系,檢測手段不完善,導致儀器的故障率較高。4)在企業規模、儀器外觀、自動化程度等方面,國內廠商與國外廠商對比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
  • 從發展角度探索真菌毒素檢測技術 分析儀器「大有可觀」
    國家標準委員會在真菌毒素檢測標準制定初期借鑑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技術,同時積極與國際接軌,使我國真菌毒素檢測標準的制修訂得到了充分的發展。GB2761-1981中首先規定了AFB1的限量和食品種類。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制定了一系列的真菌毒素相關標準,檢測技術也在逐步改進和豐富。
  • 4G通信系統中OFDM技術的分析
    引言   在21世紀,移動通信技術和市場飛速發展,在新技術、市場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出現了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3G,3G中採用碼分多址(CDMA)技術來處理多徑問題,以獲得多徑分集增益。   然而在該體制中,多徑幹擾和多用戶幹擾始終並存,在用戶數較多的情況下,實現多用戶檢測是非常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