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地理的精彩紀實攝影作品,原來地球上還有這麼多神奇的地方

2020-12-05 你在看我的故事嗎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一年一度的旅行攝影大賽已落下帷幕。本次大賽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成千上萬的攝影師,呈現了眾多精彩絕倫的作品。最終,Anthony Lau 的參賽作品「冬日牧馬人」拔得頭籌,這使他獲得了價值24000美元到加拿大馬尼託巴,邱吉爾野生海豹河遺產公園的「7天的雙人北極熊探險之旅」。

我們選取了其中部分作品展示給大家,受不了刺激的就不要往下翻了,我是認真的!

Grand Prize 總冠軍

Winter Horseman 冬日牧馬人

這是內蒙古嚴酷的冬天。此時的 氣溫已逼近零下二十度,寒風裹狹著雪花從各個方向永不停歇地吹刮著,我完全沒法說服自己下車拍照。直到我看到不遠處策馬奔馳的內蒙古牧馬人,不斷揮舞著他 的皮鞭,向我狂奔而來。我迅速拿起相機,抓住了這一幕——清晨的薄霧中,勇敢的騎士踏雪出徵。(攝影 Anthony Lau/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

自然組冠軍

Wherever you go, I will follow you!!(不論你去往天涯海角,我如影隨形!)

空氣中瀰漫著浪漫的氣息。日落時分,華燈初上。我偶然聽見有人說:「不論你去往天涯海角,我如影隨形!」冬末春初, 這場景實在羨煞旁人。(攝影 Hiroki Inoue/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

城市組冠軍

Ben Youssef

儘管Ben Youssef人口眾多,但是在Marrakesh的街道之外,還有無比靜默和舒緩的地方。我翹首以盼,終於等到了攝影的最佳時機。(攝影 Takashi Nakagawa/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

自然組亞軍

Double trapping 一箭雙鵰

攝於巴西 潘塔納爾溼地。當我下載了CF時我依然不相信這是真的。我看見一隻凱門鱷沉入了水中。我立即找到了攝影的最佳位置,做好了等它一浮上來就抓拍攝影的準備。 我抓拍到的這一幕可謂稍縱即逝。(攝影 Massimiliano Bencivenni/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

人文組亞軍

Rooftop Dreams, Varanasi (屋頂的夢想 瓦拉納西)

我於下午五點三十分抵達我在瓦 拉納西的住處。我下意識地爬了七層階梯到屋頂(這裡正好是周遭的至高點)去欣賞恆河的日出。太陽緩緩升起,我的視線落到右手邊的陽臺,我驚訝得目瞪口呆。 照片中是一幅家庭景象——母親、父親、子女、兄弟姐妹還有狗都睡在屋頂上。此時是瓦拉納西的盛夏,沒有的空調的夜晚著實難以入眠,連飯桌都搬上來了。(攝 影 Yasmin Mund/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

城市組亞軍

Silenced 無聲

這張照片攝於我中國廣州之旅的最後一站。這是中國南方普通的大學宿舍。我無所事事閒逛的時候正好他們也在休息。吃完午飯,他們照例進入學習狀態。宿舍裡亂七八糟,臭味燻天。(攝影 Wing Ka H./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

自然組季軍

Lagunas Baltinache (Atacama Desert) 阿塔卡沙漠上的湖

2016年 4月,我到阿塔卡馬沙漠攝影的時候,拍到了這張照片。我此次旅行是為了拍攝世界上最乾旱的沙漠,拍攝一些世人還未見過的影像。阿塔卡馬沙漠是地球上最適合 進行夜間攝影的地方。因此,我找到了一個最近才在阿塔卡馬沙漠被發現的地方,一個和周圍沙漠環境形成鮮明對比的地方,為這個地方留下了一張夜間影 像:Baltinache Ponds。(攝影 Victor Lima/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

人文組季軍

Remote life at -21 degree 零下21度的偏遠地區生活

在偏遠的Himachal Pradesh,Kinnaura部落的老女人正背著一大捆柴火回家,準備讓她的屋子變得溫暖一些。(攝影 Mattia Passarini/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

城市組季軍

Celestial Reverie 天空狂想曲

喬治小鎮的一場暴風雨,突如其來的閃電似乎擊中了當地最具標誌性的地標建築——光大大廈。光大大廈將古 老建築和現代結構相結合,是這座城市近年來恢復活力的象徵。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期,光大大廈周圍許多地方都逐漸被忽視了,而閃耀著變革光輝的光 大大廈則在200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攝影 Jeremy Tan/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

人文組榮譽獎

Muscle Beach Gym 海灘健身房裡的肌肉男

加州威尼斯海灘的音樂海灘健身房,一位舉重愛好者正舉起一個裝了很重的槓鈴片的槓鈴,另一位健美愛好者正懸在空中倒立。(攝影 Dotan Saguy/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

城市組榮譽獎

Divide 分離

2014年11月5日,我27歲生日的前一天,我從直升機俯瞰中央公園西大道的南部,看到它將建築物和中央公園分隔開來。此次飛行是我的生日禮物。(攝影 Kathleen Dolmatch/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

自然組榮譽獎

Bears on a Berg 冰山上的熊

2016 年4月2日,我在加拿大北極地帶巴芬島(Baffin Island)沿岸的Davis Straight海上浮冰上拍下了這張照片。這頭北極熊母親和她的孩子棲息在一座冰雪覆蓋的巨大冰山上。在巨大的冰山對比之下,這些體型龐大的生靈顯得相 當渺小——在我看來,這樣的攝影角度很能體現出依靠大海和大海浮冰生存的北極熊瀕危的危險生存現狀。(攝影 John Rollins /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

相關焦點

  • 《國家地理》攝影大賽優秀作品預覽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4日報導,近日,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刊登了「2015年國家地理攝影比賽」的啟事,並在官網上公開了部分精彩的投稿作品,所展示的作品涉及範圍甚廣,每一張都足夠震撼人心。據悉,此次攝影比賽分為三個版塊:人文、地理和自然,專業攝影師和業攝影師均可報名參加。
  • 國家地理雜誌2018攝影大賽結果出爐 地球原來如此美(圖集)
    國家地理雜誌已經成為了攝影的代名詞,因為它總能為我們展現地球無與倫比的美。自然而然的,他們的攝影大賽在每年也是關注度頗高的盛事。下面我們挑選出了最精彩的參賽作品,相信你從未意識到我們的地球竟如此美。國家地理雜誌已經成為了攝影的代名詞,因為它總能為我們展現地球無與倫比的美。自然而然的,他們的攝影大賽在每年也是關注度頗高的盛事。
  • 美《國家地理》2010攝影大賽結果揭曉 超級雷暴圖獲獎
    美《國家地理》2010攝影大賽結果揭曉 超級雷暴圖獲獎據美宇航局科學家介紹,超級雷暴由中等強度的氣旋構成,這些氣旋其實是不斷旋轉的上升氣流,可以帶來狂風暴雨。全世界的職業與業餘攝影師向本次大賽提交了1.6萬件攝影作品,由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特約攝影師喬爾·薩爾託雷、史蒂芬·阿爾瓦雷茲和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資深攝影編輯薩蒂·昆雷爾擔任評委。
  • 美國國家地理把《動物森友會》搬到書裡,不光好玩,還長知識!
    書裡頭的滿滿知識都來自「國家地理學會」。美國國家地理學會,世界上最大的非營利性科學和教育組織之一。自1888年成立以來,資助超過10,000項科學研究、環境保護與探索計劃。它的會刊《國家地理》從創辦至今,連載了足足131年。
  • 地球上那麼多海水,為什麼還有地方缺水呢?原來還有這個原因!
    地球上那麼多海水,為什麼還有地方缺水呢?原來還有這個原因!大家都知道,雖然我們生活的星球叫做地球,但其實我們星球上覆蓋的,三分是陸地,七分是海洋。地球上大量存在著的,是海水。那大家也知道,地球上還存在著很多缺少水的國家,他們一天只有一小瓶水,幾天都不能洗臉,甚至很多人一輩子只洗過兩次澡。那為什麼地球上有這麼多的水資源卻不利用呢?地球上有這麼多的海水,為什麼還有的地方缺水呢?難道他們不能利用海水嗎?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為什麼海水不能直接用!
  • 15張《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年度照片,帶你再次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每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都會在本年度該雜誌上發表的圖片中選取去年度最佳攝影作品。一起來看看2018年度最佳攝影作品吧,一定會讓你感嘆大自然的神奇與魅力! 漁夫在洪水中救下一名男孩每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都會在本年度該雜誌上發表的圖片中選取去年度最佳攝影作品。一起來看看2018年度最佳攝影作品吧,一定會讓你感嘆大自然的神奇與魅力!
  • 早鳥票優惠倒計時|國家地理全新策展,新作首次面世,全球首展,等你揭秘哦!
    與往年不同的是,這一次,國家地理帶著橫跨130年的經典瞬間,幾乎每幅都享譽全球的紀實攝影殿堂級作品,首次來到蘇州
  • 27張攝影大師經典構圖攝影作品賞析
    謝伊峽谷國家紀念地,亞利桑那州(1942年)科羅拉多河蜿蜒曲折,流過峽谷。為了拍攝這一類型的風光攝影作品,攝影家不但需要一雙好的眼睛,而且得保持充沛的體力。哈代在他漫長而輝煌的攝影生涯裡,記錄下了無數這樣精彩而真切的畫面。  11.威廉·尤金·史密斯(W.EUGENE SMITH,1918-1978)  美國,新聞攝影家
  • 圖片出自作品《貧窮地理》(the geography of poverty),街角商店...
    Matt Black生活的小鎮上有471戶居民,其中54%處於貧困線以下。從家鄉為起點,Matt長期記錄了美國的貧富差距問題和社會邊緣人群。他的作品集中於探討移民、農業和貧困問題,大多和移民者(包括黑人佃農)、農耕、貧困和加州郊外環境有關。
  • 精彩的微距攝影作品欣賞
    攝影:Mojtaba Jahani 微距攝影是指在非常近的距離上進行拍攝。微距攝影非常擅長捕捉細微物體的微小細節。在我們周圍,有大量肉眼很難注意到的細節存在,而微距攝影可以將這些美麗展現在我們面前。這個圖集中收集了7幅精彩的微距攝影作品,與大家一起分享。
  • 對話儲衛民: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的90後
    近日,2019年國家地理旅行攝影大賽揭曉,來自重慶的攝影師儲衛民(Thomas Chu)不僅拿下了城市組一等獎,更擊敗了自然組、人物組的頭名選手,將全球總冠軍收入囊中。消息公布後,《國家地理》圍繞獲獎作品的拍攝故事做了長篇創作談,澎湃-私家地理也找到這位愛旅行、愛攝影的「90後」,請他分享自己的成長曆練,談一談旅途的見聞,還有拍出好照片的竅門。
  • 深圳中學生攝影作品 曾登上《中國國家地理》等權威雜誌
    原標題:中學生攝影作品被權威雜誌選中周冠南用鏡頭傳遞環保理念深圳特區報2019年7月6日訊 深圳灣畔翱翔的群鳥、從塘朗山俯瞰的深圳中心區、映襯在紅花裡的色達紅色木屋……這些曾登上
  • 美國龍捲風多,現在還有火焰龍捲風
    美國加州又發生了山火,據悉不止有山火,還有火焰龍捲風,這讓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部紀錄片: 追著龍捲風跑的人,描述了美國有一群人,他們熟知龍捲風的形成規律,經常開著車追著龍捲風進行拍照、攝影。為什麼美國有這麼多龍捲風?
  • 十大地球美景之一的卡帕多西亞,這個土耳其心臟地帶原來這麼神奇
    土耳其的卡帕多西亞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社評選為十大地球美景之一。很多人認識它,是因為熱氣球。這裡是地球上最適合乘熱氣球的三個地方之一。卻不知道除了熱氣球,這裡其童話般的斑點巖層而聞名:奇特的巖石構造、巖洞和半隱居人群的歷史遺蹟令人神往。
  • 紀實攝影的先鋒 | Ernst Haas
    他是紀實攝影的先鋒,以其彩色攝影的獨特風格而聞名。從早期一直到戰後於維也納,他不斷的發表作品,也奠定了成為一代攝影宗師的地位。他以實驗精神接觸彩色攝影,從他的風格、構圖以及自然光的運用來看,證明他是無庸置疑的攝影天才。
  • 2020《國家地理》日曆:遠方不遠,世界很美
    在探索世界、尋找遠方這件事上,《國家地理》絕對是佼佼者。《國家地理》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官方雜誌,從1888年創辦至今連載了足足131年,在攝影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美國國家地理學會,世界上最大的非贏利性科學和教育組織之一。
  • 《地球脈動 第二季》這部紀錄片讓我們都知道了大自然的神奇
    今天小編繼續來給大家分享一個令人感觸很深的一部片字,小編我剛開始看這個,感覺大自然大風力量真的是太神奇了,也認為這部片子的攝影人員也有很技藝的高超,這是一部美麗而讓人盪氣迴腸的動物紀實片。幾百萬隻蝗蟲和歐瓊鳥在城市上空飛舞,就仿佛筆下的馬孔多一樣魔幻,還有金雕打架火車蟲捕食的奇觀。每一個生命,都在過著激烈殘酷又無可奈何的一生,同樣,也都在享受著這個藍色星球對我們獨一無二的饋贈。人類在不斷創建適合自身居住環境的同時,亦該思索如何去動物共生相處,這是我們共同的星球。生命的韌性全是奇蹟,但有多少人在反思自己的位置呢。讓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 為什麼光線攝影學院不發「攝影作品」?今日頭條喜歡怎樣的照片?
    國內的攝影社區/攝影交流平臺,主要以糖水片為主這些IT數碼科技網站以及攝影網站,主要的特點有兩個,第一,依賴數位相機廠商的廣告贊助而生存;第二,攝影作品,基本上都是以糖水片為主,美景,美食,美花,美女,等等。再後來,出現了微博,但是你會發現,微博上,攝影作品的主要類型,依然是以美女和美景為主。
  • 古生物化石保護杯「地球的故事」攝影作品網絡徵集啟事
    「大賽」),旨在讓廣大的攝影家、專業攝影師以及攝影愛好者,用他們的攝影作品為大家揭開地球的奧秘、講述人與地球的故事。攝影家、專業攝影師、攝影愛好者、古生物化石愛好者、收藏家等均可投稿。2. 投稿人必須是投稿作品的原創作者,保證擁有該作品獨立、完整的著作權,並保證該作品不侵犯第三方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在內的任何權利。凡違反上述規定導致相關糾紛的,一切法律責任均由投稿人本人承擔。3. 本次大賽紀實類、藝術類作品兼收。
  • 以五色為美,中國國家地理邀你記錄多彩貴州
    二、獎項設置 本次大賽設置9項榮譽,除獎金外,榮獲本次大賽評委會榮譽獎、自然探賞獎、人文紀實獎、風物美食獎、城鄉發展獎、全景攝影獎、手機攝影獎、無人機攝影獎的攝影師還會獲得「中國國家地理o地道風物特約攝影師」身份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