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大陸有著不同尋常的過去,2億年前的古大陸,上面生機盎然

2020-12-03 洋子話科學

文/瑤堇雲詩

南極大陸有著不同尋常的過去,2億年前的古大陸,上面生機盎然

如果說到寒冷,大家所生存著的地方在冬日裡可能已經足夠的寒冷了,但是大家肯定也是知道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在哪,地球的南北極,那可是佔據了南極大陸的80%以上呢,到處都是冰川,這裡的溫度是很低的,最低可以達到零下89攝氏度,這樣的溫度下,人類是很難長期的生存下去的,就算是動物,也只是很少的種類能夠在這些地方存活下來,至於植物就更別說了。人們一直都說眼見為實,畢竟現在所知道的就是這樣,就會說這裡一直都是如此的模樣,可真的就是如此嗎?一起來看看吧。

其實,是在2億年之前,這裡可是綠意盎然的,植被茂盛,自然也是生活著許多種類的動物,那就是說這裡的環境還是很適宜的。這是在二疊紀到侏羅紀晚期時候的事情了,南極洲並非是一個獨自分開的大陸,只是當時的岡瓦納大陸的一部分而已。

可能大家都是清楚一些的,大陸是存在著漂移現象的,正是這樣的說法,很多人是認為原先的那個大陸可能是發生了變化了的,那個時候的大陸不是現在的位置,是處在南半球的中低緯度的位置,環境還是很不錯的,沒有現在這般惡劣。

南極大陸是有過一段繁榮的場景的,只是現在不復存在了,成了人們眼前的這副寒意凜冽的模樣,只是不知道,如今的南極大陸能不能再次回到當初的繁榮呢?現在的地球正處於溫度變暖的狀態,一切都還是未知數,誰也無法確定。

南極大陸是通過板塊的運動而變得不同,也是影響生命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對地球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正是因為板塊的運動,從而造就了不同的地形,環境也是各有不同,種種原因也會產生許多不同的物種,這也正是有生命力的表現。

相關焦點

  • 南極大陸的形成
    煤,是古代植物遺體的堆積層經過地質作用形成的,可南極這樣一個寸草難生的地方,怎麼可能產生煤呢?接著在1912年,斯科特在橫斷山脈中段又發現了2億年前的舌羊齒蕨類植物化石,這種植物喜歡生長在溫暖陰溼的地方,可它怎麼會出現在極地的冰巖中呢?  難道南極不是一個一貫孤寂冷酷的地方?那麼它的形成究竟隱藏了什麼秘密?此後的近一個世紀裡,人們都試圖揭開這個謎團。
  • 姆大陸:一個約在距今12000年前高度文明的古大陸
    如今恰好就是12000年周期節點。消失的姆大陸文明與亞特蘭蒂斯文明,皆是在12000前的那一次大災難中。聖經中的挪亞大洪水災難就發生在那個時候。  1931年,他的名著《消逝的大陸》在紐約出版,成為轟動一時的暢銷書。此後,他陸續推出了《姆大陸的子孫》、《姆大陸神聖的刻畫符號》、《姆大陸的宇宙力》等一系列專著,奠定了太平洋中古大陸學說的基石。
  • 中國地質學家在南極探索岡瓦納大陸形成之謎
    新華社「雪龍」號3月30日電(記者 張建松)在中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活動中,地質調查局的3名地質學家劉曉春、劉健和崔建軍在南極進行了一系列野外地質考察,以尋找岡瓦納大陸形成之謎。    自從1912年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學說以來,地質學和生物學證據的不斷發現使人們相信,在遙遠的地球歷史上確實存在過一個超級古大陸——岡瓦納大陸,南極大陸由這個超級大陸分離解體、逐漸向南漂移而形成。    那麼,追根溯源,這個超級大陸又是怎樣形成的呢?這個像謎一樣的問題,吸引了全球地質科學家不斷尋求答案,這成為近年來現代地球科學研究領域的前沿和熱點。
  • 深股通三日增持南極電商2.5億 神秘港資主力手法不同尋常
    來源:第一財經深股通三日增持南極電商2.5億 神秘港資主力手法不同尋常作者: 張麗華[ 進入1月來的前三個交易日,南極電商股價大幅下跌,但深股通北向資金卻大幅增持該股,持股佔總股本比例達到6.56%。 ]巨額回購計劃沒能止住南極電商(002127.SZ)近日的跌勢。
  • 都是冰川融化,南極和北極所面臨的危機其實不同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曾推測,如果允許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水平持續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5℃。如果溫室氣體排放水平增加,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 在未來幾千年的任何一段持續時間內,全球氣溫如若比工業化前的水平上升6至9℃,那麼南極洲現在70%以上的冰將不可逆轉地消失。更有甚者,如果氣溫上升10℃,歐洲大陸也註定成為全年無冰的大陸[1]。
  • 南極冰川前的生命特徵
    整個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平均海拔2350米。        不過,千萬別以為「冷」只給南極帶來了冰天雪地。在這裡,還生活著約150種動物,包括許多不同模樣的企鵝。        2017年1月,在麥哲倫-智利南極大區內,我們冒雨穿行在湛藍的冰川群中。
  • 冰層之下的南極:曾經是生機勃勃的另外一個世界,可惜人類沒看到
    地球的南北兩極是世界上最冷的兩個地方,但是區別是北極是一片海洋,南極是一塊陸地,即使南極是一塊陸地,但是因為極寒的氣候導致人類無法生存,去南極科考是非常困難的,曾經也有人死在那裡。南極在人們的印象裡,一直都是冰天雪地,上面覆蓋著厚厚的冰層,除了企鵝就沒有其他生物。但是大家知道嗎?在2億年前,大陸還是一整塊的時候,南極也曾經是生機盎然的,根據研究證明,南極也曾經是一片充滿綠色的大陸,動植物種類豐富。
  • 科學家預言:2.5億年後地球或形成終極盤古大陸
    大陸漂移說認為,地球上曾經存在的盤古超大陸後來逐漸解體形成如今的各個大洲。現在,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科學家研究認為,如今的大陸又在逐漸靠攏,並可能將於2.5億年後形成一個類似於盤古大陸的超大陸--「終極盤古大陸」。  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科學家克裡斯多福-史考提斯認為,地球各主要大洲並不是固定的,它們在慢慢靠攏合併,一個新的超大陸正在形成。
  • 中國科學家登陸南極40年之際讓我們聊聊這片偏遠大陸的前世今生
    在中國科學家登上南極40年後的今天,我們應該好好了解一下這片偏遠大陸的來路與前途。躋身南極研究大國1980年1月12日,兩位中國科學家登上了澳大利亞南極科考站凱西站,第一次代表中國科學界正式踏上南極大陸,也是第一次將南極大陸納入中國科學家的研究視野。
  • 深股通三日增持南極電商2.5億,神秘港資主力手法不同尋常
    至2020年中報,6月末深股通已上升為第二大流通股股東。持股數量在2020年9月末達到了9934萬股,較2019年9月末的3523萬股,增加近兩倍。 最新公布於1月4號的南極電商前十大流通股股東陸股通持股數量達到了1.43億股。較2020年三季報又增加了4300餘萬股,增加幅度為44%。佔總股本的比例為5.82%。
  • 最神秘的大陸-南極大陸,最大的昆蟲是蚊子,最耐寒植物是地衣
    地球上最低的地方也在南極。南極大陸上的本特萊冰下槽谷,在海平面以下2500多米,比北冰洋的平均深度還要深兩倍多呢!這是在巨大冰蓋的重壓之下,大陸地殼向下彎曲的緣故。 南極大陸的冰蓋也是地球奇觀之一,是幾千萬年以前形成的。它不僅儲存了地球上95%以上的永久性冰川和72%以上的淡水資源,而且還像一部無字天書,記載著許多極其寶貴的科學信息。
  • 南極冰層下隱藏著太陽系45億年前的秘密
    眾所周知,南極是科學家的科研重地,我國最早的南極長城科考站於1985年建成,沿襲至今的還有、和。由此看來,南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們到目前為止已經在上面發現了多達220多個礦種、世界最大的維多利亞煤田、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大量的貴金屬、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另外,南極大陸周圍海域還有大量的珍貴海生動物資源。但是南極還有一個可怕的地方,那就是臭氧層空洞現象相當嚴重,溫室效應、氯氟烴的排放、紫外線的輻射無不在威脅著人類的安全。
  • 「盤古大陸」或將重現地球,2億年後,大陸或將重新合而為一
    現代研究表明,盤古大陸並非是地球歷史上唯一出現過的超級大陸,它只是在距今2億-3億年前活躍於地球歷史舞臺上。在距今7億-9億年前,地球上還存在過更早的一塊超級大陸,科學家稱之為  羅迪尼亞  超大陸  (Rodinia)。而在它之前,還有形成於16億年前,並且在距今14億年前的時候分解的  哥倫比亞超大陸  (Nuna)。
  • 2億年前的地球大陸上,都曾存在過哪些可怕的生物?
    普莫諾蠍體長可達70釐米,具有極強的毒性與攻擊性小蹄馬奔跑速度及極快,是現在馬類的祖先雙齒翼龍擁有大型頭顱骨,2億年前亞歐大陸的一種爬行動物水龍獸體長可達2米,一種極其擅長挖掘的穴居動物節胸蜈蚣體長可達2.3米,人類已知陸地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生活於3億年前的美洲大陸無齒翼龍翼展可達5.6米,以頭上的黃色冠飾而著名
  • 2.5億年前的這種南極水龍獸,可能是冬眠動物的鼻祖
    美國華盛頓大學生物學家克裡斯蒂安·西多爾,以及哈佛大學古生物學家梅根·惠特尼近日在《通訊生物學》雜誌發表論文稱,生活在大約2.5億年前三疊紀早期的一種水龍獸動物可能是冬眠界的鼻祖,它們當時生活的地區是現在的南極洲,在漫長而寒冷的冬季,它們靠冬眠熬過沒有太陽的日子。研究人員從6隻水龍獸的化石中獲得其獠牙橫截面。
  • 微米級的孢粉化石,還原了2億年前四川盆地的地質災變
    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約2億年前,地球發生了一次十分重要的演化事件。原本相連的歐洲-北美-南美-非洲聯合古陸解體,中間出現大西洋開裂。滔滔海水之中,冒出綿延上百公裡的火山群,它們夜以繼日地噴發,濃煙和火山灰遮天蔽日,地質歷史上三疊紀末的生物大滅絕的序幕就此拉開。
  • 看似荒涼的南極實則生機盎然,這裡生活著全球最多的食肉哺乳動物
    南極概況南極洲被稱為」第七大陸「,是人類最後抵達的大陸,面積1400萬平方公裡,超過歐洲和大洋洲,平均海拔2350米,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整個大陸只有2%的區域無長年冰雪覆蓋,其餘地方全是厚厚的冰川,佔全球冰被面積的80%以上。極端最低氣溫為-89.2℃,最大風速每秒90米以上,全洲平均年降水量55毫米,是全球最冷、風力最大、最乾燥的大陸,被稱為「白色荒漠」。
  • 30億年前,那裡一片生機盎然!
    金星惡劣的環境 然而大約在30億年前,金星上也許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就像現在的地球。科學家根據推算,30億年前的太陽亮度只有現在的75%。那時候的金星,溫度非常適宜,大氣也不像現在那麼濃厚,液態水可以聚集成大海,這樣的環境是非常適合生命誕生的。而那時的地球卻是另一番景象,由於接收到的太陽光少,地球溫度非常低,可以說是一顆冰凍星球。 有科學家認為,30億年前的金星是存在生命的,甚至已經形成文明。這點似乎和前不久金星照片上的」城市遺蹟「不謀而合。
  • 2.4億年前古大陸被發現!曾擁有高度發達文明,撞擊歐洲後被瓦解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2.4億年前,世界地圖與今天相比大不相同,地球上的大陸相互毗鄰形成超大陸——「盤古大陸」(Pangea)。在地球板塊運動的作用下盤古大陸最終分裂為兩個碎片:北部的蘿拉西亞和南部的岡瓦納。
  • 【圖件】白堊紀古大陸復原圖
    上一期說過,許多學者都開展過全球大陸(板塊)再造研究,並先後編制了全球尺度的古板塊再造、全球古氣候、巖相-生物古地理、古環境等系列圖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