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們的量子計算「情節」

2020-11-09 量財經AI

量子計算再一次成為了熱點話題。我國已經明確提出,將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


此前,世界級頂級學術期刊、英國《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由英特爾與QuTech共同發布的論文,證明了在高於1開示度下,能夠成功控制「高溫」量子位。


緊接著《自然》雜誌又發表了兩篇論文,都證實能夠成功提高量子計算的工作溫度,分別是1.5開爾文和1.1開爾文。


雖然此次科學家們僅將量子計算機運行的溫度提升了15倍,但這對於量子計算來說卻是一次重大進展。原因還要從量子計算的本質說起。



量子計算是基於量子理論原理的一種全新計算模式,和當前經典的二進位計算有本質的不同。簡單來說,二進位計算只能處理0和1,但量子計算則可以同時處理更多可能性,類似於0或1。 因此量子計算具有現有計算機無可比擬的計算能力,能夠提供前所未有的解決方案。


但是要實現量子計算還是非常困難的,量子計算機必須在極冷的條件下才能運行,因為添加系統的每個量子比特都會產生熱量,而溫度越高,粒子振動就會越劇烈,量子比特精妙的狀態就會被幹擾,進而影響性能。因此,此次量子計算溫度的提升能夠很大程度上降低開發工程的難度和成本。


優越性 vs. 實用性


雖然對於外界物理狀態要求非常嚴苛,但這沒有阻擋科技公司們對量子計算的追求。


早在10年前,科技巨頭們就開始了量子計算的「軍備競賽」。因為一旦真的實現將量子計算機搬出實驗室,運用到實際操作中,我們面對的很多重大問題都可以引刃而解,背後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不可估量。


不過科技巨頭們的量子計算研究有著不同的目標,走的路徑也不盡相同。


以谷歌和IBM為首的科技巨頭們通過自研的方式一直希望能夠實現「量子優越性」,即證實量子計算機可以完成經典計算機無法做的的事情。在這方面,兩家公司的表現一直都非常活躍。


去年9月份,谷歌發表在《自然》雜誌的一篇論文表示,通過一臺具有54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完成了傳統架構計算機無法完成的任務,在世界第一的超級計算機需要1萬年完成的實驗,量子計算機只用了3分20分秒,率先論證了「量子優越性」。(之後被IBM反駁,仍有待驗證)


英特爾則更加注重在「量子實用性」方面的研究。英特爾2015年宣布投資5000萬美元與荷蘭科研機構QuTech展開為期10年的合作計劃,從此開始了量子計算之路,此後幾乎每年在實用性方面都取得重大進展。


英特爾從一開始就研究多種量子位類型,押注兩個重大研究方向,一種是超導量子位,另一種是自旋量子位,後者可以克服一些量子計算從研究到實用的障礙。


值得一提的是,自旋量子位處理器的設計非常類似於傳統矽電晶體技術,而英特爾擁有幾十年大規模製造電晶體的經驗,如果成功進行商用,英特爾在這方面的優勢將是無可比擬的。

另外,為了更好地提升實用性,英特爾對整個量子計算的系統都在做深入研究,從量子位設備到控制這些設備以及量子應用所需要的硬體和軟體架構。這些元素在將量子計算從研究到轉變為現實的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去年12月份英特爾發布了「Horse Ridge」的首款低溫控制晶片,能夠實現對多個量子位的控制,可以說是量子計算實用性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另外和其他科技巨頭不同的一點是,英特爾在研究量子計算期間沒有放棄繼續對摩爾定律的進一步推進。在英特爾看來,量子計算不會取代傳統計算或神經形態計算,我們仍然需要摩爾定律的發展,帶來技術進步。


商業化的選擇


量子計算投資巨大,要不要在目前的進展下走向商業化是科技巨頭們需要作出的一個選擇。

IBM在量子計算商業化道路上走在前列,在2019年IBM就推出了商用量子計算概念機。據悉,目前已經有包括航空、汽車、銀行、金融等多個領域的100家組織在使用IBM的量子計算服務。


谷歌也開始在外部尋找量子計算有價值的應用,會將技術開源給一些學術研究人員和創業公司,並對其投資,希望能儘早創建出量子計算機。

不過對英特爾來說,目前還沒有任何商用的打算。在英特爾看來,需要等技術足夠成熟後才會啟動商業化進程。英特爾研究院院長Rich Uhlig表示:「如果把量子計算商業化比作一場馬拉松,現在才跑完一英裡。」


英特爾的研究表明,只有在數百個甚至數千個量子位可靠運行的情況下,量子計算機才能比超級計算機更快地解決問題,而業界開發出這種規模的量子計算機還需要數年時間。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量子計算仍在非常早期的階段。對於科技公司來說,快速爭奪市場還是精心打磨技術是現在需要面臨的挑戰,但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技術往往是最終致勝的關鍵。

不論如何,量子計算正在帶給我們更多的可能性,或許現在威脅全人類的新冠病毒也有希望能藉助量子計算的力量徹底消除。期待科技巨頭們未來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聲明:轉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再談量子計算:科技巨頭與初創新貴的搶位賽
    下一場大型計算競賽已經開始,目前是科技巨頭的角力場 至少從 10 年前開始,科技巨頭逐漸表露出對量子計算的興趣和野心。鑑於量子計算仍還需 5-10 年以上的成熟期,且如何真正產生商業價值,還需很長時間的探索,究竟誰將成為新興的商業量子計算行業的領導者,現在還難以下定論。
  • 數說量子計算:科技巨頭與初創新貴的搶位賽
    頭部的量子計算團隊/公司大多會吸納高校頂尖科研力量,會拿到國家的捐贈和資助基金,同時也會收到巨頭的投資,並且最有可能拿到和大公司的合作機會。這樣一來,可預見的結果也許是,量子計算初創公司的頭部效應會凸顯得快一些。
  • 中國科技巨頭的量子戰爭
    2017年9月11日,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中國量子計算產業化的起點。這一天,本源量子在合肥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家量子計算公司。同時,科技巨頭阿里巴巴宣布密西根大學終身教授施堯耘入職阿里巴巴,組建並負責阿里雲量子計算實驗室(AQL)。  入職的第一天,施堯耘正在美國飛往中國的路上。
  • 量子計算,巨頭如何布局?
    針對一些傳統行業來說,大量研發環節所面臨的計算壓力已經顯現,尤其那些在分子領域進行研發的產業,以現有人類科技的計算能力,所消耗的時間和成本巨大。比較明顯的行業是:生物製藥、化工、能源。還有另外一些本就對計算能力要求較高的科技行業,亦是量子計算實現商業應用的領域。
  • 打破量子計算"玄學"印象 百度加速量子科技實踐應用
    鑑於量子計算巨大的商業前景與科技潛力,我國強調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百度在量子領域的布局與研究,以及諸多突破性成果,成為這一領域的重要話語權代表。
  • 量子計算,巨頭如何布局?-虎嗅網
    針對一些傳統行業來說,大量研發環節所面臨的計算壓力已經顯現,尤其那些在分子領域進行研發的產業,以現有人類科技的計算能力,所消耗的時間和成本巨大。比較明顯的行業是:生物製藥、化工、能源。還有另外一些本就對計算能力要求較高的科技行業,亦是量子計算實現商業應用的領域。
  • 中國科技巨頭的量子戰爭能否勝出
    2017年9月11日,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中國量子計算產業化的起點。這一天,本源量子在合肥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家量子計算公司。同時,科技巨頭阿里巴巴宣布密西根大學終身教授施堯耘入職阿里巴巴,組建並負責阿里雲量子計算實驗室(AQL)。
  • 三大科技巨頭的2021量子計算科技趨勢預測與分析
    考慮到今年量子領域取得的成就令人目不暇接,但科技的走向趨勢,尤其對接下來一年2021進行預測不是一件易事。  而各大科技公司還是紛紛做出了2021技術的預測觀點,不謀而合的是量子計算皆位列其中,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科技公司包括阿里巴巴達摩院、騰訊研究院和亞馬遜。  下圖整理了他們對未來科技方向的趨勢預測。
  • 全球20家量子計算巨頭名單出爐!百度阿里上榜【附下載】| 智東西...
    量子計算已經不是一個新名詞,近些年,世界科技巨頭們紛紛布局量子計算技術,從AI、物流甚至到航空航天技術,量子計算好像有著一種改變「一切」的野心。在這個領域中,巨頭公司們各自都在做什麼?他們希望實現的目標又是什麼?
  • 量子計算:瘋狂賽道上四大巨頭如何應戰
    、AWS量子計算中心和量子解決方案實驗室。對此,谷歌CEO 桑達爾·皮查伊在接受《MIT科技評論》時激動地說,量子霸權就像飛機被發明,火箭上太空,足以載入史冊。皮查伊回顧道:2006年,谷歌科學家Hartmut Neven開始研究用量子計算為機器學習加速,並催生了谷歌AI量子團隊。
  • 神乎其神的量子計算,如何商業化?
    當前,正在大力開發量子計算機的企業中既有谷歌、IBM、英特爾等科技巨頭,也有Rigetti和IonQ等新創企業,等待付費使用霍尼韋爾量子計算機的公司已經大排長龍,這也標誌著量子計算即將邁入重要的發展新階段。雖然量子計算機的通用性遠遠不能和目前的電子計算機相提並論,但這些實驗讓客戶對其可能性有了一絲感受。
  • 量子計算發展歷程_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 計算部分 - CSDN
    自1981年費曼首次提出量子計算機的概念之後,經過數十年的努力,谷歌、IBM以及微軟等科技巨頭和初創企業正在將其變為現實。這樣一方面我們可以饒有興致地欣賞巨頭們在跑步機上的一路狂奔,另一方面又不必擔憂量子計算真的會對自己職業造成什麼衝擊。
  • 致力於量子計算的商業化,量旋科技努力在超導量子技術上取得突破
    量旋科技成立於2018年,是致力於量子計算的初創公司,專注於超導量子計算機、桌面型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以及量子計算相關軟體的自主研發和生產。公司聯合創始人和首席科學家曾蓓博士為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教授,在清華物理系獲得本科和碩士學位,博士階段在麻省理工學院師從量子計算先驅人物Isaac Chuang,從事量子計算研究超過20年。產品方面,目前量旋科技已推出桌面型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雙子座」,可以連結多個量子計算體系的雲服務平臺「金牛座」,並實現了部分硬體銷售。
  • 國家層面的量子計算布局解析,誰將搶佔下一個科技發展「制高點」
    可以說,「未來,量子計算可能顛覆世界」已經成為了全球共識。各國相繼出臺量子信息國家戰略, 搶佔下一輪科技發展的「制高點」儘管現在量子技術還處於初期發展階段,但為了搶佔未來的科技高地,包括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等國家在內的經濟體都在不遺餘力地發展量子技術。
  • 量子科技又火了
    (二)量子科技兩大重點領域:計算與通信在量子科技賽道上,具有代表性的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也是目前處於風口的兩大產業,它們正從研究走向應用。量子計算量子計算是基於量子力學的新型計算方式,理論上具有經典計算無法比擬的巨大信息攜帶和超強並行處理能力。量子計算也是延續摩爾定律神話的路徑之一,算力隨量子比特數呈冪指數2n增長。雖然當前量子計算還處於原型機研發階段,但圍繞量子計算的產業生態也初具雛形,形成了科研機構、科技巨頭、初創企業協力研發,各垂直領域企業紛紛布局的發展態勢。
  • 全球巨頭押注量子計算機 量子通信概念股聞風起舞!
    明日股市行情展望:5大券商周四看好6板塊32股   5月4日股市預測:明日6股有望衝擊漲停  5月4日新股展鵬科技  在業內人士看來,量子計算機將是計算技術的下一個裡程碑,在全球主要國家和科技巨頭已上演「量子爭霸」的情況下,潘建偉團隊的成果顯示了中國在這一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 量子計算獲得突破性進展,人工智慧「奇點」提前?
    不只是谷歌,現在全球範圍內不少科技巨頭都在量子計算方面有所動作,並且已經取得了可觀的成果。雖然人工智慧的概念早在1956年的達特茅斯會議上就已被提出,但迅速發展卻是近幾年的事情,其中原因與技術和環境的發展有密切相關。如今再加上量子計算作為助力,人工智慧是否會更迅速地進入到「強人工智慧」的階段呢?量子霸權倘若到來又會對其他領域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 量子計算怎麼投?一文讀懂量子計算的未來
    自1981年費曼首次提出量子計算機的概念之後,經過數十年的努力,谷歌、IBM以及微軟等科技巨頭和初創企業正在將其變為現實。這樣一方面我們可以饒有興致地欣賞巨頭們在跑步機上的一路狂奔,另一方面又不必擔憂量子計算真的會對自己職業造成什麼衝擊。
  • 中國量子科技走出實驗室:通信有優勢 計算需追趕
    如今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測量和傳感技術的興起和發展,也正在推動信息技術向量子信息技術跨越,將可能導致新的技術革命。加強量子技術基礎研究投入10月16日,量子科技迎來重大利好。國家明確提出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
  • 瞄準光子晶片,Xanadu欲與巨頭爭奪「量子霸權」
    在不久的將來,量子計算可能會改變世界。 隨著科技的發展,量子技術也逐漸從虛無縹緲的概念變得真實可觸,於是,全球範圍內各大科技巨頭紛紛投身其中,希望在這場競爭中能夠佔據一席之地,甚至一馬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