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人來自地球》(The Man from Earth)是一部2007年出品的獨立電影,由Richard Schenkman執導,傑洛米·貝斯拜(Jerome Bixby)編劇。
本片改編自科幻作家傑洛米·貝斯拜生前完成的最後一部小說。作為總投資一萬美元的小成本獨立電影,其成功跳脫了「雷射加金屬」等傳統科幻片的固有套路,以純對白形式推進,演繹著話劇式的軟科幻。
差不多可以說,《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是2007年最讓我感到驚豔的電影。投資不過一萬多美元,卻在IMDB上獲得了高達8.4的評分。說老實話,看了洋人拍的電影,實在是替中國導演的想像力汗流不止。
故事情節很簡單,場景也很「簡陋」,幾個人的對話就是主要情節,一間木屋的內外便是全部場景。
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John在執教十年後突然辭職。同事們趕到他郊外的住所為他送行,欲言又止了一番後,John道出了他難以啟齒的辭職原因:他是史前洞穴人,已經活了14000年,因為某種不知名的原因,他永遠停留在了35歲,永不死去。
每過10年,為了防止身邊人發現他不老的秘密,他就開始新一輪遷徙,改換身份,重新生活。他曾追隨佛祖修行,被原始部落奉為神靈,曾和哥倫布相識,和梵谷較好,更可怕的是,他甚至就是耶穌!
一個相識了十年的朋友突然對你說,自己是活了14000歲的穴居人,你該做何感受?
你大笑,你以為他瘋了,你從生物學、考古學、人類學、歷史學等等方面去質問他,然而你發現每一個問題他都對答如流,每一個年代他都有清晰的記憶。慢慢地,你半信半疑,甚至不經意間顛覆了你曾經擁有的一切知識……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正是如此驚豔,這部「史上最牛的科幻電影」僅僅用了一萬美金,在一間山中小屋裡拍攝幾個人促膝對談,卻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一部大製作、高科技的科幻影片。
因為從沒有任何一部電影能像它這樣包羅一切人類的問題,哲學的、宗教的、政治的、歷史的……你以為你起碼有最基本的知識,卻發現它們的面目原來如此模糊不清。
這部電影首先給人的感受就是思考。你看完了它,你選擇信還是不信?或許這不是選擇,不管完全否定還是完全相信,整個開放式的故事帶來的思考是非常有趣的。
我選擇信,這跟我相信上帝的答案是一樣的。電影裡也有類似的臺詞,而這在邏輯上也是有漏洞的,但我認為這個答案很簡單也很難被推翻:你能否定主人公不是耶穌嗎?就像你能否認上帝不存在嗎?固然你或許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但你也無法否認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