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凍層就像是潘多拉魔盒,正在一點點打開,將厄運散布到整個世界
隨著全球變暖進程的不斷加劇,我們正在迎來一個新的世界。可惜,這不是一個我們希望看到的世界。
由於全球氣溫不斷升高,地表的永凍層正在融化。永凍層融解的可怕之處不僅僅在於進一步升高海平面,而是它所掩埋的東西。永凍層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樣正在打開,將它們所承載的厄運釋放出來……
永凍層
永凍層又叫永久凍土,指的是在多年時間裡始終保持凍結狀態的土石層。一般來說,永凍層可以分為上下兩層,其中上層可以隨著季節變化而融化再重新凍結,下層則始終保持凍結狀態。
地球上的永凍層佔據了地球陸地上超過20%的面積,尤其在北半球,有1/4的陸地都是永凍層,比較著名的就是阿拉斯加、格陵蘭島、加拿大和西伯利亞等地區的永凍層。這些位於北極圈內的永凍層有一部分形成於數千年前,厚度甚至達到了幾百甚至上千米。我國也擁有著非常廣闊的永凍層,大約20%的國土被永凍層覆蓋,主要集中在東北的大小興安嶺以及青藏高原和其他海拔較高的山上,永凍層的總面積排名世界第三。
永凍層並不一定有水,很少數的永凍層就沒有水,這肯定會讓你感覺意想不到。而另一方面,反而又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事物隱藏在永凍層裡,而這恰恰引起了科學家們深深的擔憂。
原本它們都被永凍層塵封起來,與世隔絕。但隨著全球變暖的進程不斷加劇,永凍層不再「永」,反而逐漸融化。那些科學家們最擔心的厄運,正在一點點解凍。
碳
注意,我們說的是碳,不是炭。
科學家推測,在地球北半球的永久凍土中,一共儲存了1.7萬億噸碳,它們來自於史前時期腐爛植物以及死亡動物屍體沉積而成。由於被冰雪覆蓋住,所以它們始終被封存起來,與世隔絕。
但是,一旦永久凍土融化,這些碳就會逐漸露出來,重新參與到自然循環中來。其中所含的甲烷和二氧化碳,都是地球大氣層的兩倍左右。一旦它們被釋放到大氣層中,將會進一步加劇溫室效應,導致全球升溫,最終形成惡性循環。溫度越高,永久凍土融化就越快,就會有越多溫室氣體被釋放,導致地球進一步升溫……
病毒
永凍層封存的最可怕威脅,就是大量的病毒。
2016年8月,俄羅斯西伯利亞北部,有一個小女孩病死,死因是感染了炭疽病。同時,當地還有20多人因此住院。科學家分析後發現,這一次炭疽病爆發的來源不是今天的世界,而是被封存在永凍層的炭疽桿菌。據推測,這些炭疽桿菌在大約70年前隨著一批馴鹿被埋在凍土之下。由於當地氣候變暖,冰雪融化,導致炭疽桿菌被釋放。它們首先感染了當地的2000多隻馴鹿,最後又從馴鹿傳播到人類身上。
不僅僅是炭疽桿菌,在西伯利亞凍土層,還有其他很多病原體都可能重新出來感染地球生物,尤其值得擔心的是天花病毒。
而且,西伯利亞絕不僅僅是唯一掩埋病毒的永凍層。今年1月7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在bioRxiv發表了另一項研究,介紹了他們在青藏高原的樣本中發現的大量古老病毒,其中28種都是從未見過的。他們同時指出:許多封存了幾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的病毒正在蠢蠢欲動,等待著重見天日的一天,繼續肆虐人間。
你可能以為這個說法太誇張了,但血淋淋的現實就擺在面前。
2014年,法國的一個病毒學家團隊宣布:他們成功復活了30000年前被封印在西伯利亞的超大型病毒。雖然時光過去了幾萬年,但它們仍然具有傳播性。這個發現令人憂慮,雖然這種病毒不會傷害人類,但還有不計其數的恐怖病毒可能也同樣具備感染力,而且對人類有巨大的傷害。沒有人希望它們被釋放出來,但這也要看氣候是否同意。
燃料洩漏
誰能想到,永凍層的融化,還導致了一場恐怖的燃料洩漏事件。
5月29日,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諾裡爾斯克市,諾裡爾斯克鎳業公司(Norilsk Nickel)發生了嚴重的柴油洩漏事故,大約21000噸柴油洩漏出去,嚴重汙染了當地的土壤和水體。在附近35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河流都被染成了紅色。
(圖片說明:被染成紅色的河流)
俄聯邦偵查委員會表示,他們要對這起事故展開犯罪調查。但誰能想到,這次事故可能還有一個「幫兇」,那就是永凍層。專家在考察後懷疑:正是由於永凍層的融化,導致地面塌陷,最終致使大量的柴油流到工廠之外,流到河流之中,導致河流汙染超標數萬倍之多!雖然相關人員表示當地人的飲用水未被汙染,但數百億盧布的經濟損失在所難免。
至於這些油怎麼清理,俄羅斯方面還沒有結論。不過自然資源部長德米特裡·科比爾金已經警告:千萬不要燃燒它們,否則會進一步加劇氣候的惡化,最好的辦法或許是用試劑稀釋燃油。
總結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在2019年9月曾經發表一份報告指出:如果全世界碳排放量仍然保持現在的狀況,那麼大約在2100年,地球上將有一大部分永久凍土融解,釋放出「溫室氣體炸彈」。當然,我們也可以類比地說,永久凍土的融化也會釋放「病毒炸彈」、「汙染炸彈」……
可以肯定,全球變暖帶來的惡性後果不會是增加,而是會在各種惡性循環的作用下以指數形式激增。我們應該慶幸現在的氣候惡化趨勢還比較平緩,等到曲線陡增的時候,恐怕一切就都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