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暖化的越來越嚴重,北極永久凍土層也開始解凍。曾有研究指出,北極永久凍土的解凍可能會釋放大量的碳、汞及遠古時期的病毒,或對人類產生巨大威脅。
日前有媒體報導,加拿大北極前哨的永久凍土層提前解凍,比科學家預測的要早了70年。而科學家在解凍的永凍土裡發現了苔蘚外,還發現了一種叫「線蟲(nematode)」的生物。
據《每日星報》7月10日報導,日前在加拿大北極前哨站的永久凍土層中,科學家發現了堪稱地球上構造最簡單的生物「線蟲」正在從解凍的凍土裡復活。生物學家推測,線蟲至少活了4.1萬年,能夠經得起冷凍和解凍的強大生存能力,有助於進一步幫助人類探索外太空。
線蟲是動物界中數量最多的生物之一,到處都可以找到,從深海最深處或陸地最高處都能發現它們的蹤跡。來自美國田納西大學微生物學家Tatiana Vishnivetskaya表示:「這些線蟲長約0.5毫米,具有大腦及神經系統,至少有4.1萬歲,而當它們被解凍後,放置室溫實驗室培養皿上,通過顯微鏡可以看到它們出現扭動行為。」
為何這些線蟲能復活而且活這麼久?生物學家認為只要線蟲的細胞沒有被破壞,就能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生存。另外研究發現,它們在永久凍土裡時會呈現假死狀態,甚至能生長出防寒的外塗層。比利時線蟲學家Gaetan Borgonie也表示:「它們若能活4.1萬年,我真不清楚它們的上限能到哪?或者可以永久活下去!」
早在去年8月,俄羅斯科學家也成功將2條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發現的線蟲復活,證明了多細胞生物體能夠長達數萬年時間「自然低溫保存」,有助於研究人類在星際探索長期旅行的人體冰凍。而且線蟲在如此極端條件下生存,或意味著在火星和土衛六(泰坦)上能找到類似的生物。不過永凍土的解凍會釋放更多的甲烷,令全球暖化愈發嚴重,永凍土裡埋藏的「潘多拉魔盒」也恐會被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