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四萬年的西伯利亞線蟲重新解凍復甦,人類冰凍休眠曙光降臨?

2021-01-15 騰訊網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關西科健產業研究院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7月底,世界各國媒體都將關注的焦點置於俄羅斯科學院土壤理化及生物問題研究所的一間實驗室。在這裡,兩種已經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冰封了數萬年的線蟲,重新解凍復甦,開啟了全新的生命旅程。

這是人類第一次復活冰凍如此長時間的多細胞生物,兩種線蟲也用自己獨特的「凍齡「秘術成功地登頂現存動物壽命排行榜。在它們漫長的沉睡開始時,長毛猛獁象還遊蕩在西伯利亞的苔原之上。

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保存古生物遺體的天然冷庫

永久凍土的英文名稱permafrost來自對permanently frozen ground的縮寫,字面意思來說便是永久冰封的土地。永久凍土佔據了北半球20%的陸地面積,大部分集中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美國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和格陵蘭島等地,最厚處可達650米(阿拉斯加Prudhoe Bay)。

遼闊的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區

之前在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樣品中,科學家們成功地復活了一系列被冰凍的古代生物。然而它們的共同特點便是要麼屬於單細胞動物,要麼屬於還有萌發能力的種子。需氧/厭氧細菌、藍綠藻、放線菌、單細胞綠藻、酵母、阿米巴變形蟲、異養鞭毛蟲、纖毛蟲、苔蘚孢子甚至高等植物種子都榜上有名。

然而,冰凍多細胞生物的復活卻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雖然曾經有過在冷凍標本中存在二三十年的線蟲成功蘇生的先例,但畢竟時間尚不夠久遠,相關研究也未能引發較大影響力。

另一方面,由於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保存完好的古代動物遺蹟在西伯利亞時有發現。在這個極寒之地,長毛猛獁、長毛犀牛、穴獅等已經於更新世(約260萬年前到1.2萬年前,地質時代第四紀的早期)滅絕的大型動物都曾經出土過,並且它們的完好程度常常令人驚訝。

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發現的幼年長毛猛獁象屍體

然而,當它們被從幽暗冰冷的地底發掘出來時,即便它們仍然保留著生前的模樣,也早已失去了生命活力。所以,當兩種線蟲們開始在培養皿中緩緩蠕動的時候,研究者們的興奮之情可想而知。

復活線蟲——既不簡約又不簡單的科學探索

兩種線蟲中比較年輕的一種採集自科雷馬河(Kolyma River)下遊Duvanny Yar的一處松鼠洞穴遺蹟,地層年代經由碳同位素測定,距今已有32000年。

另外一種線蟲採集自對阿拉澤亞河(Alazeya River)沿岸的一處冰川沉積物進行的巖心鑽探。樣品取自距離地表3.5米深處的巖心,經由碳同位素測定,距今約為42000年。

這兩件樣品分別採集於2002年和2015年,之後一直在實驗室中保存於-20攝氏度的環境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進行該項研究的科學家們同時採集了300件類似的永凍土沉積物樣品,不過僅僅在上述兩件樣品中成功地復活了遠古線蟲。

兩種樣品的提取地點

主導該項研究的俄羅斯科研機構在收集含生物成分永凍土樣品方面的資源條件得天獨厚,但含有潛在復活對象的樣品在運輸儲存過程中的保存條件以及抗菌處理工藝等一系列技術難點最近才終於得以攻克,遠古線蟲的復活道路就此掃清了障礙。

科學家們首先將2克左右包含冰凍線蟲的土壤樣品置於培養皿中,創造各種適宜線蟲生存的條件以便讓它們的種群儘可能的迅速增殖壯大。終於,在數周的精心培養之後,三百多個培養皿中有兩個出現了身長僅有幾百微米的線蟲活體。這些珍貴的微小生物隨後被轉移到瓊脂和特殊的營養液中,以大腸桿菌作為主食繼續精心培養。

雖然兩種線蟲的近代種群都有雄性形態,但這次復生的全部線蟲都是雌性。由於雌性個體的解剖學特徵相對雄性更少,單純依靠形態進行分類學研究存在不甚科學嚴謹之處。為此,科學家們在對兩種復生線蟲的形態學和形態測量學進行詳細表徵後,也對它們染色體上一個被命名為為18S rRNA的基因進行了測序。在與基因資料庫中的線蟲18S rRNA序列進行對比後,兩種線蟲的種系分類才算告一段落。種系分析結果顯示,兩種線蟲分別隸屬於Panagrolaimus detritophagus和 Plectus parvus兩個種,它們的現代種群已經分別在1930年和1865年得到確認。

某種Panagrolaimus屬內的線蟲。該屬線蟲一般直徑約50微米,圖中的S代表精子,E為卵,O為卵母細胞。

目前,這兩種線蟲已經在維基百科上擁有了屬於自己的頁面,它們的事跡——世界上第一例長期冷凍復甦的多細胞動物也赫然列明於其中。相對於大部分線蟲無足輕重的存在感,這兩種線蟲已經可以說是聲名遠揚了。

遠古線蟲封印解除——喚醒冷凍的人體還遠嗎?

將人體冷凍進入休眠狀態從而度過星際旅行的漫長時間是眾多太空科幻作品的經典橋段。在電影描述的這種冰凍狀態下,人體大部分生命活動得以暫停,直到被喚醒為止,相當於壽命無形中得到了延長。

雖然高等生命體與線蟲同屬於多細胞生物,然而實際當中,人體一旦進入冷凍休眠模式生命就會消亡,因為人體的複雜性絕非線蟲所能比擬。電影中的喚醒無異於讓人死而復生,而且還能生龍活虎,科幻屬性一目了然。常識告訴我們,長期冷凍後的高級生命體想要再次復活難上加難。

首先,人體的組織和器官具有極大的多樣性,它們的構成元素從物質和材料的角度來說,主要包含了水、蛋白質、脂肪、無機鹽類等等。這些物質在面對冷凍處理時的反應和耐受能力也不盡相同,例如結構複雜的蛋白質在冷凍後很大概率會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且這一過程幾乎不可逆。類似線蟲細胞這樣對於冷凍有良好耐受能力的細胞在人體中必然是存在的,但人體絕非各部分都能承受冷凍和解凍。

另外,大腦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恢復功能同樣令人悲觀,人類大腦內天文數字般的蛋白質分子一旦變性,這部精密的機器能否正常運作?一系列不受意識控制的植物性神經能否在復甦後恢復正常功能,調控最基本的生理活動?思想、意識和記憶等相對高等的大腦機能能夠完全恢復到冷凍之前的水平?不得不說,這些問題的答案想想都令人感到沮喪……

位於烏克蘭國家科學院低溫生物學及低溫醫學研究所的冷凍銀行

實際上,進行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們已經在論文中為其意義做出了理性客觀的註解,「這項研究揭示了多細胞生物在經受長期自然冷凍後仍能成功復甦的可能性。更新世線蟲在應對冷凍時的某些適應機制將可能對低溫醫學、低溫生物學、以及天體生物學等領域產生啟發。」

我們從中可以看出的是,多細胞動物的冷凍復甦獲得了歷史性突破確實不假,但研究對象仍然只是線蟲這種相當低等的生物而已。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就此質疑該項研究的價值呢?

實際上,正如作者們所言,這項研究最大的潛在價值是它提示我們今後研究關注的重點應是線蟲細胞和組織在應對凍結時的防禦機制。正是這類看似即時價值不大的基礎研究在不斷推進著人類對於自然規律的認知和利用。

長遠來說,諸如先進禦寒技術、凍傷組織修復、生物來源食品的冷凍保鮮等低溫生物學和低溫醫學領域的相關研究,也將在此過程中受益。與太空休眠相比,這些課題與人類生活的相關程度可就不能說是不密切了。

永久凍土加速解凍——全球變暖下的陰霾

在接受西伯利亞時報採訪的過程中,參與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在評價他們的心情時用了喜憂參半這個詞。這所謂的「憂」,便是地球暖化帶來的永久凍土加速解凍。

不斷解凍的永久凍土將為相關研究人員帶來更多珍貴的古代動植物、細菌標本,這樣的饕餮盛宴當然會令研究者們感到欣喜。然而,全球變暖給西伯利亞永凍土造成的諸多環境惡果才開始慢慢顯現。

例如,解凍後腐爛的古代動物遺體很可能成為致命病原菌繁育的溫床,給當地流行病防控部門帶來新的壓力。2016年8月底發生在俄羅斯北部的一次炭疽疫情就很有可能是由死於炭疽的古代馴鹿遺體造成。當年均溫度不斷升高,凍土逐漸解凍,冰封於凍土中的遺體暴露後,休眠的細菌以及存在於獵食動物身上的病原菌便會以屍體為中心發生交差感染。人類接觸了感染動物後,不少人畜共患疾病便會進一步傳染給人類。

消融中的永久凍土

最後,無論如何,我們應該向這群線蟲頑強的生命力致敬。上一次他們「呼吸「泥土芬芳的時候,穴獅的足跡可能就在不遠處。如今它們在培養皿中肆意扭動著四萬歲的蒼老軀體,時間也仿佛回溯到了那個長毛猛獁象仍在西伯利亞荒原上奔跑的年代。四萬年的沉睡,四萬年的天地洪荒,這場暌違四萬年的甦醒,對於人類來說會是新時代開啟的帷幕嗎?

相關焦點

  • 西伯利亞線蟲四萬年沉睡甦醒 人類冰凍休眠曙光降臨
    在這裡,兩種已經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冰封了數萬年的線蟲,重新解凍復甦,開啟了全新的生命旅程。這是人類第一次復活冰凍如此長時間的多細胞生物,兩種線蟲也用自己獨特的「凍齡「秘術成功地登頂現存動物壽命排行榜。在它們漫長的沉睡開始時,長毛猛獁象還遊蕩在西伯利亞的苔原之上。
  • 西伯利亞冰封3萬年線蟲被「叫醒」
    西伯利亞冰封3萬年線蟲被「叫醒」  專家:有機體從萬年永凍土中復活並不完全是好消息    只是打個盹,睜眼已過萬年,小說裡的情節如今變成現實。  俄羅斯和美國研究人員最近解凍西伯利亞的永凍土樣品,成功讓其中兩條冰封了3萬年以上的線蟲甦醒。
  • 【科技日報】西伯利亞冰封3萬年線蟲被「叫醒」
    只是打個盹,睜眼已過萬年,小說裡的情節如今變成現實。  俄羅斯和美國研究人員最近解凍西伯利亞的永凍土樣品,成功讓其中兩條冰封了3萬年以上的線蟲甦醒。這是第一次用證據表明,多細胞生命體在永凍土的極寒環境中長期休眠後,仍能夠重新恢復生機。  「線蟲動物門是動物界中最大的門之一,之前在乾旱環境下也曾發現過線蟲樣品。」
  • 永凍土提前70年融化,被冰凍4.1萬年的線蟲奇蹟復活!
    隨著全球暖化的越來越嚴重,北極永久凍土層也開始解凍。曾有研究指出,北極永久凍土的解凍可能會釋放大量的碳、汞及遠古時期的病毒,或對人類產生巨大威脅。日前有媒體報導,加拿大北極前哨的永久凍土層提前解凍,比科學家預測的要早了70年。
  • 全球變暖凍土融化,被「解凍」的史前動物和病毒會威脅人類嗎?
    全球變暖會帶來許多問題,凍土融化就是其中之一,不少人擔心隨著越來越多的遠古生物被「解凍」,沉睡的古老病毒或者寄生蟲也會甦醒,進而威脅人類。從那以後,西伯利亞的凍土不時就會有冰凍史前動物出土,除了研究它們的死因外,克隆或者說「復活」它們也是研究的一大主題。
  • 全球變暖凍土融化,被「解凍」的史前動物和病毒會威脅人類嗎?
    全球變暖會帶來許多問題,凍土融化就是其中之一,不少人擔心隨著越來越多的遠古生物被「解凍」,沉睡的古老病毒或者寄生蟲也會甦醒,進而威脅人類。電影《解凍》就講了這麼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影片中科學家挖掘出了冰凍的猛獁象,悲劇隨之而來,解凍的猛獁象釋放出了一種遠古寄生蟲,並迅速擴散,從北極熊到人都在劫難逃。
  • 北極圈萬年凍土垮塌,史前物種被迫露了出來,兩隻線蟲解凍後活了
    ,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要知道有很多地區凍土存在了數萬年。儘管北極萬年凍土的融化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多種危害,但有時又會給人類送上意想不到的史前禮物,永久凍土層的垮塌讓多個封存了數萬年的史前生物被迫重見天日。
  • 科學家復活萬年蠕蟲,使人體解凍呼之欲出,但忽略了一個致命問題
    科學家復活4.2萬年前的蠕蟲,人體解凍呼之欲出!俄羅斯科學家復活了一種4.2萬年前的蠕蟲,這種蠕蟲長度大約1毫米,它們屬於線蟲的一種,其棲息區域最深可達上千米,比任何我們已知的多細胞生物都要深!研究人員稱,他們「解凍」了兩個古老的線蟲,它們開始活動並進食而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發現的蠕蟲,自更新世以來就永久性的處於冰凍中,俄羅斯科學家從
  • 俄羅斯永久凍土層中4.1萬年前古代線蟲被「喚醒」?
    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研究人員稱,冰凍在北極永久凍土層的數萬年前古代生物被「喚醒」了!這項發現立即引起熱議,同時,人們開始思考應該採取什麼方法勘測冰河時代標本。一支微生物研究團隊宣稱成功復活了遠古冰凍線蟲,這是最不同尋常的突破性進展,這些線蟲在西伯利亞凍土層冰凍了4.1萬年時間。2000年初,一支研究小組對加拿大埃爾斯米爾島冰凍苔蘚進行了分析,儘管該區域地下凍結了數百年,但他們還是成功恢復了該地區的植物樣本,不久之後,英國南極勘測隊科學家也獲得了類似的發現,他們從南極收集到1500年前的苔蘚樣本。
  • 我們能復活被冷凍4.2萬能的線蟲,為什麼不能復活冰凍的人體?
    到此冷凍工作就完成了,接下來就是維持溫度等待解凍的到來。之前傳過沸沸揚揚的一段新聞,科學家成功復活了兩隻在永久凍土層中冰凍4.2萬年的線蟲。永久凍土層中溫度非常低,微生物在低溫環境下很難生存,因此生物被分解的速度會減慢。這也給這隻線蟲提供了良好的「保存環境」,它不僅在解凍之後顯示了生命跡象,甚至開始活動和進食。
  • 北極圈萬年凍土垮塌,史前物種被迫重見天日,其中兩隻解凍後活了
    而地球北極圈情況可能更令人悲觀,除了格林蘭島會變為一座光禿禿島嶼外,數百萬平方公裡永久凍土也會因解凍而大片垮塌,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要知道有很多地區凍土存在了數萬年。北極圈萬年凍土崩塌,多個史前物種被迫重見天日儘管北極萬年凍土的融化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多種危害,但有時又會給人類送上意想不到的史前禮物,永久凍土層的垮塌讓多個封存了數萬年的史前生物被迫重見天日。
  • 科學家成功「復活」了4.2萬年前的冰凍蠕蟲,這成就了不得
    西伯利亞地區,極度寒冷的氣候把生命封在土地中,這些生命包括了蠕蟲。,科學家們經過現代科技的方法,提取了凍土中的上百條蠕蟲,在一定的科學技術下成功復活了兩條冰凍4.2萬年的蠕蟲。星系之間的距離都是以光年為單位計算,人類從太陽繫到半人馬座阿法星系需要10萬年左右,而人類的生命最長才一百多年,可想而知,在短暫的生命和有限的時間去完成一次長久的探索是不切實際。為了完成外太空的探索有時候就需要冷凍技術延長壽命。
  • 北極圈萬年凍土崩塌,史前物種被迫重見天日,其中兩隻解凍後活了
    而地球北極圈情況可能更令人悲觀,除了格林蘭島會變為一座光禿禿島嶼外,數百萬平方公裡永久凍土也會因解凍而大片垮塌,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要知道有很多地區凍土存在了數萬年。北極圈萬年凍土崩塌,多個史前物種被迫重見天日儘管北極萬年凍土的融化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多種危害,但有時又會給人類送上意想不到的史前禮物,永久凍土層的垮塌讓多個封存了數萬年的史前生物被迫重見天日
  • 北極遠古生物被冰封4.1萬年,解凍後突然甦醒,更可怕的在後面
    實際上,去年許多人忽視了一個消息,那就是北極永久凍土層的解凍,這對於人類來說或許是事關生死存亡的大事。北極永久凍土中凍結了幾十萬年以來的生物遺蹟,在凍土中休眠的一些遠古生物也將隨著凍土層的解凍而甦醒,包括一些遠古時期的可怕病毒。科學家們就率先發現了一種甦醒的遠古生物,名為「線蟲」。
  • 西伯利亞出土4萬年前木乃伊馬駒
    近期,古生物學家在西伯利亞融化的永久凍土層中挖掘一具令人震驚的完整馬駒屍體,經分析它死於3萬-4萬年前。它的木乃伊化屍體在冰凍條件下保存非常完好,以至於它的皮膚、蹄子、尾巴、鼻子和蹄子周圍細小毛髮都清晰可見。
  • 人類能否實現永生?那些參與冰凍實驗的人,現如今怎麼樣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發現了影響壽命的關鍵原因,讓人類壽命有很大的延長,這也是科技的進步。冰凍人實驗不知道從何開始,流行起了關於冰凍人的實驗,這個實驗室把人冰凍起來,等到時間一到再將人解凍復活,間接地讓他們實現了永生,所以在世界上出現了很多冰凍人,這些冰凍人普遍是因為自己的身體,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各種疾病纏身,讓他們開始選擇把自己的身體冰凍出來,在寒冷的情況下,身體的細胞會進入一個休眠的狀況。
  • 全球變暖加速:西伯利亞永凍層解凍、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可能會釋放...
    原創 BioWorld Bio生物世界BioWorld深度報導系列西伯利亞東部的Batagay,被當地人稱為「通往地下世界的門戶」,這裡在1960年代只是斜坡上的一個溝壑,隨著多年凍土的融化和融化水帶走沉積物,滑坡逐年擴大,如今這裡已經成了地球上最大的解凍滑坡
  • 永凍土裡3.2萬年前的種子開花,但這讓人恐慌
    隨著氣候變暖加劇,在南北極的永久凍土層裡,人類的史前文明正在加速復甦。它們或許是人類從來沒有見過的超級病毒,又或許是瑪雅傳說中冰封在土壤裡的超級能量,也可能是《刺客信條》裡先行者留下的高科技金蘋果。2007年,一群西伯利亞的研究人員在追蹤冰河世紀的松鼠洞穴時,意外地得到了3.2萬年前的植物種子。6月24日,維也納農業大學宣布成功利用試管技術讓3.2萬年前的植物種子發芽,讓來自冰河世紀的花朵再次綻放。
  • 西伯利亞凍土層中,發現4.2萬年前生物,專家:已成功「復活」
    隨著科技文明的不斷發展,人類的壽命依舊只有短短幾十年,那麼用什麼方法可以徹底解決這個難題呢?在對生命密碼解讀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有兩種方式可以延長壽命,一種是從人類基因層入手,通過改變衰老細胞,就能將人類壽命延長20%左右。另外一種就是採用冷凍技術,延長人類壽命。在人被宣布醫學死亡後將身體冷凍,待到醫學發達到一定程度再進行解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