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名即將畢業的化學本科生,需要面對太多抉擇:考研還是就業?考研選擇哪些專業方向更有前景?工作去哪些企業更有前途?就業情況如何?...看完下面ACS的這份調查統計,你或許會找到一些答案。
近期,美國化學學會(ACS)針對美國化學類本科畢業生進行了一項年度調查,內容包括就業情況、薪資待遇、考研、男女薪資對比等。數據顯示就業率和薪資都沒有提升,原來對於化學本科生這個群體,國外的月亮也不一定圓。
本次調查的對象主要在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期間畢業的本科生、碩士生及博士生,以下圖表數據來自1542名本科受訪者的調查統計。
失業率——化學本科生失業率高的可憐
化學類本科生的失業率在2013年達到最高的14.9%,雖然近兩年有連續下降趨勢(2014年13.2%,2015年12.3%),但是相比整體化學領域平均3.1%(2015年)的失業率,本科生這個群體失業率還是高的可憐。
畢業去向——三分之一考研,三分之一工作穩定
2015年本科畢業生中,約三分之一的人選著繼續深造,三分之一可以找到穩定工作。這與我們國內趨勢比較相似,我們的考研比例可能要低一些。
攻讀碩士學位的比例為33.9%,相比2014年的35.1%略微下降。找到相對穩定工作的比例為29.8%,相比2014年的28%略有提升(此升彼降,工作好找了,讀研的也就少了些)。短期工作和尋找工作的各佔約12%。當然還有4%的無業游民。
就業薪資——化學工程類待遇較高,工作經驗同樣重要
本科畢業生的工作後,化學工程類的待遇明顯高於化學學術類,平均年薪分別為6.8萬美元和3.9萬美元。這與國內情況倒是一致,也不能怪搞學術的大神們吐苦水了。
政府機構工作待遇高於企業,平均年薪分別為4.2萬美元和4.1萬美元,學術類單位年薪最低,為3.6萬美元。學術類又莫名躺槍。
從工作不同職業來看,研發與設計職業待遇最高,平均年薪為5.3萬美元,教育和管理相關職業年薪最低,分別為3.9萬美元和3.6萬美元。看來在國外,教育行業也「受冷落」。
工作經驗同樣是衡量待遇的一個標準,超過三年工作經驗的平均年薪為4.4萬美元,而少於一年工作經驗的平均年薪則為4萬美元。
考研專業選擇——過半去了化學研究院、醫學院
關於考研專業領域的選擇,近三分之一選擇了化學研究院,其次27.7%選擇了醫學院。其他領域還包括生物化學、生物工程、物理科學、數學、計算機等。
男女薪資情況——2015首次持平
化學作為傳統工科學科,「男生更吃香」已是不爭事實,從找工作到待遇,男生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然而這份報告結果卻顯示出一些微妙的變化。
男生從2006年至2014年,男生平均年薪始終高於女生,高出近5萬美元。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男女年薪近十多年來首次出現持平,都為4萬美元。或許隨著女性工作者地位的不斷提升,待遇持平或升至高於男性工作者都不再是出乎意料。
本科生國籍分布——逐漸多元化
本科生分布逐漸多元化:白種人佔72.4%;其次是亞洲人,佔13%;黑種人由2014年的4.4%升至5.5%。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