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著名科學家、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艾哈邁德·澤維爾於2日在美國去世,享年70歲。消息傳至埃及,總統塞西、議會和內閣紛紛表示哀悼,埃及政府3日宣布將在澤維爾遺體歸國後為其破例舉行軍事葬禮。
一名科學家的去世引發舉國關注,故事還得從澤維爾的科學生涯說起。澤維爾於1946年2月出生於埃及達曼胡爾市的一個公務員家庭。他在讀中學時已對自然科學產生濃厚興趣。澤維爾生前曾回憶道,小時候在臥室裡用母親煮咖啡的燃油爐和玻璃管做化學實驗,「差點把房子點著了」。
家人也對澤維爾寄予厚望,在他書房門口掛上「艾哈邁德博士」的標牌。澤維爾不負眾望,以優異成績考入埃及亞歷山大大學,先後攻讀科學學士和碩士學位,並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76年起,他在加州理工學院任教。
澤維爾最廣為人知的貢獻是在飛秒化學領域的開創性工作。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轉變為產物的中間狀態被稱為過渡態,分子中的原子在這一階段發生振蕩。然而,過渡態極為短暫,在飛秒(千萬億分之一秒)尺度上發生,科學界此前一直無法對這一超快速變化進行觀測。
澤維爾在上世紀80年代研究使用一種雷射光束拍攝過渡態中原子振蕩的過程,幫助科學家通過「慢動作」觀察處於化學反應過程中的原子與分子,從而對過渡態的性質與結構展開研究。
憑藉此項研究,澤維爾在1999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成為首個獲得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的埃及人,並被稱為「飛秒化學之父」。
澤維爾還曾為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美國總統歐巴馬和多位埃及總統擔任科技顧問,並在2009年成為美國首位中東科學問題特使。
澤維爾一直念念不忘祖國埃及和他的同胞。在諾貝爾獎獲獎致辭中,他將自己的事業與古埃及女神伊西斯聯繫起來:「這塊獎牌上的圖案是伊西斯,她攜帶著象徵豐收的羊角從雲中走來……我在伊西斯的土地上成長,我的工作是埃及人民6000年來一系列科學成就中的一項。」
他和埃及政府合作,創辦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澤維爾科技城。這是一所非營利性的科研教學機構,旨在為埃及培養現代化且具競爭力的科學家隊伍。澤維爾晚年時稱這項事業是他最重要的工作。
為表彰澤維爾的突出成就和為埃及人民贏得的榮譽,埃及政府於1999年向他頒發了最高榮譽勳章「尼羅河勳章」,並發行印有他肖像的郵票;達曼胡爾市和亞歷山大大學也有數條街道以澤維爾命名。
澤維爾生前曾在接受採訪時說,科學教育提供理性思維和一種世界語言,藉助它們,不同國家、文明和宗教有望實現包容和理解。
縱觀其一生,澤維爾憑藉其高超的科研水平、健全的理性精神和對科學教育的熱忱,詮釋了「揭開伊西斯面紗的科學天才」這一形象。
(來源於:新華網,作者 鄭凱倫,版權屬原作者,謹致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