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作為NBA歷史上第一位沒有美國籃球經歷的外籍狀元,在NBA效力的九年時間裡,依靠自身的天賦和不斷的努力,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在他最巔峰的2005-2009這幾年時間裡,姚明也一直都是NBA聯盟裡的第一中鋒,不過姚明在NBA的發展卻也並非那麼一帆風順,加盟火箭隊之初,他也經歷了一系列的艱難時刻。
2002年姚明決定衝擊NBA,卻遭到了老東家上海大鯊魚俱樂部的阻攔,當時剛剛幫助上海隊拿到CBA總冠軍的姚明,是整個上海隊的全部希望,但姚明執意選擇前往美國發展,甚至不惜選擇用退役作為威脅,才成功地登陸NBA。
在加盟火箭隊的最初幾個賽季,由於語言不通,姚明不得不發布廣告招聘了一位翻譯,當時一位年僅28歲的青年科林潘看到招聘啟事之後,決定報名試一試。科林潘擁有不錯的中文功底,曾經在中國臺灣省有過兩年的支教經歷,在那裡雖然科林潘只是一位英文老師,但是他卻也同時練就了一口流利的中文,加上科林潘本身就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這也讓他和姚明的合作非常愉快。
一開始,由於姚明幾乎不懂外語,因此當時球隊主帥布置戰術時,科林潘都需要在場邊衝著姚明大聲翻譯,但是由於翻譯誤差,讓姚明往往理解的和教練布置的並不一樣,好在兩個人的性格都非常樂觀,因此在一起過得也是非常不錯。
當時,為了增進互相了解,姚明幾乎和科林潘同吃同住了整整三年,一起逛街、一起吃飯、一起購物,在之後姚明的口語確實提高很快,在他自己能夠熟練掌握英語之後,姚明的父母也正好來到美國,科林潘又成為了姚明父母的翻譯,一直到姚明2011年退役,科林潘都是姚明的翻譯。
在姚明的退役儀式上,儘管他本人已經能夠熟練掌握英文發音,但是他卻仍然堅持讓科林潘擔任自己的翻譯,也正是由於科林潘活潑的性格,才有了後來姚明招牌的姚氏幽默。
退役之後,姚明也是託關係,為科林潘在NBA亞洲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私下裡兩個人之間也保持著親密的聯繫,可以說在姚明的NBA之旅裡,科林潘一直都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也讓彼此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可以說姚明能夠在NBA取得成功,也有科林潘的一份功勞。
特約編輯:蘇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