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的選擇對攝影具有重要意。每一個角度的變化,不但構成了畫面的多種造型結果,還對表達拍攝內容起重要作用。
不同的拍攝角度,拍出的照片差別很大。變化一下角度,能直接影響畫面結構。例如,在同一距離、同一角度、用相同焦距的鏡頭,採用仰視、平視、俯視拍出三張照片,雖然前後景物沒有變化,但畫面內包括的內容就不同了。如果採用不同的高度,在同一距離,以仰視,平視,俯視在拍三張照片,就會發現前景和後景的變化很大。這就說明相機與被物體的角度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盡相同。鏡頭角度的高低,直接影響畫面中水平線和空間深度的改變。
在一個場景中拍攝角度的選擇是千變萬化的,但是,任何一個攝影角度都包括了三個因素,即拍攝方向、拍攝距離和拍攝高度。也就是拍攝時圍繞被攝體所進行的前後、左右、高低的綜合變化。不同的拍攝角度,改變著主體、陪體、背景和前景在畫面中的空間位置和關係。因此,能產生不同的畫面造型。
在本例中,攝影師採用仰角度拍攝教堂的穹頂,同為仰角度拍攝,左下圖採用垂直於地面的仰角拍攝,可以規整地表現穹頂的圓形;而另兩幅圖採用斜上方仰角拍攝,畫面所收取的內容就產生了豐富的變化。
改變拍攝方位
拍攝方位是指拍攝點與被拍攝對象之間在同一平面上的對應關係,即以被攝對象為中心,在同一水平線上的三百六十度範圍內,任何一個方位都可以作為拍攝點。拍攝方位對表現畫面中被攝對象的空間感十分重要。拍攝方位不但會使畫面中對象的透視形象發生顯著變化,還會使被攝對象與其周圍環境的相對位置在畫面上發生變化。拍攝方位通常包括正面角度、斜側角度、側面角度、反側角度、背面角度。
正面角度
面對同樣的拍攝對象,拍攝方位不同,拍出的效果也會不同。當你圍繞著景物走動時,光照條件會發生明顯的變化,且畫面的背景和前景也會發生變化。當你覺得拍攝的景物不理想時,不妨換個拍攝方位取景構圖,往往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改變高度:俯視
俯視角度拍攝即攝影鏡頭處在正常視平線之上,由高處向下拍攝。俯視角度往往用來表現壯美的山川河流、廣袤的沙漠、一望無際的大海等。其特點是景色往往缺少明確的主體,但卻具有明顯的層次,視野遼闊,能見的場面大,可以縱觀全局。這種高高在上的視角充滿了主宰感和統治感,使觀者對視野中的景色產生極為宏觀的視角。由於鏡頭中的個體細節被忽略,模糊不清,所以俯視視角表現的是數量上的壯美,而不是個體對象的細節。
以俯視角度拍攝帶有地平線的景物,地平線被置於畫面的上面,地面景物往往佔地畫面中的大部分。
俯視角度即鏡頭由下向上拍攝被攝體,這種角度特點是利於表現處在較高位置的對象,如表現一些高大垂直的景物,當景物周圍的空間比較狹小時,便可利用仰視角度拍攝,藉助畫面的深度來包括整個對象。
由於拍攝點距離被攝主體底部的距離較近,被攝主體頂部的距離較遠,根據近大遠小透視原理,低角度仰拍往往會造成拍攝對象下寬上窄的透視效果。
改變高度:仰視
仰視角度即鏡頭由下向下拍攝被攝體,這種角度特點是利於表現處在較高位置的對象,如表現一些高大垂直的景物,當景物周圍的空間比較狹小時,便可利用仰視角度拍攝,藉助畫面的深度來包括整個對象。
由於的拍攝點距離被攝主體底部的距離較近,距離被攝主體頂部的距離較遠,根據近大遠小的透視原理,低角度仰拍往往會造成拍攝對象上寬下窄的透視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