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造火箭的馬斯克很猛,沒想到他老媽也這麼酷炫狂拽美炸天

2020-08-27 親子遊戲大全

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3點23分,在全球觀眾的注視下,載著兩名太空人+一隻恐龍玩偶的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 39A 發射臺成功發射。這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由民營太空公司完成載人航天任務


載人航天是航天領域難度最高的任務,在此之前,有能力進行載人發射的僅有蘇聯、美國和中國,這其中無一例外都是以國家力量在推動


改寫這一歷史的,唯有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一人。



這個目前身價393億美金的偏執狂實在有太多故事可以寫了,他吹過的牛逼,實現了一個又一個。


胸懷人類未來的「鋼鐵俠」


馬斯克1971年6月28日出生於南非,擁有加拿大和美國雙重國籍。他最為大眾所知的身份是特斯拉CEO


就是那輛車門可以像翅膀一樣打開,一次充電行駛426公裡,從0加速至100公裡時速僅需要3秒的特斯拉。


馬斯克還是國外版支付寶-PayPal的創始人,兩位馬爸爸曾經在2019年的人工智慧大會上激情交流。



馬斯克最大的夢想是——去火星,這個「火星夢」最早源於他小時候看過的《銀河系漫遊指南》。在馬斯克的自述中,他說自己一直有種存在的危機感,很想找出生命的意義何在,以及萬物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他曾說「我願意呆在火星死去」,為了能「死」在火星,馬斯克非常拼!


從2001年開始,他就逐步將「火星綠洲」設想具象化。


要去火星,首先得有火箭。美國現役的火箭太貴,他就到俄羅斯買,發現還是不太划算。6000多萬美元的火箭當一次性用品說扔就扔,成本實在太高!


於是,靠著自學成才,他建立SpaceX公司,自己擔任總工程師,自己開始造火箭,被人稱為「鋼鐵俠」


2015年12月21日,SpaceX研發的「獵鷹九號」火箭,成功實現一級火箭回收。


(SpaceX官方公布的延時攝影。左邊是火箭發射的軌跡,右邊是一級火箭的返回和著陸。)


通常情況下火箭發射後返回級墜入大海,下一次發射要再造一枚火箭。如果火箭可以回收利用,之後每次發射將不需要重新建造昂貴複雜的火箭。


「獵鷹9號」火箭的製造成本約為1600萬美元,但燃油成本僅為20萬美元。也就是說,以後去太空溜一圈,可能只要出個燃油費就成。


這類軌道火箭對人類再次展開登陸月球或者殖民火星這些超遠距離太空任務有著非凡的意義。


馬斯克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2016年墨西哥城舉行的第67屆國際宇航大會上,馬斯克向外界比較詳細地介紹了自己的「火星殖民」計劃



在他眼中,地球不可能永遠容得下人類。預計未來四十年到一百年間,人類可以登陸火星並在火星上建立一座自給自足的城市。


他甚至產生過一個瘋狂的想法,要在火星上扔一萬個核彈,目的是為了讓火星兩極的二氧化碳釋放出來,把火星變得和地球一樣溫暖


馬斯克表示,SpaceX有能力在2050年之前將100萬人送上火星。他提出了每年建造100艘星際飛船的目標,每當地球和火星軌道同步時,就把大約10萬人從地球送到火星。



在馬斯克的推特主頁有一條置頂信息:Open your eyes,look up to the skies(睜開眼睛,仰望太空)


馬斯克的夢想是星辰大海,人類未來。


▼埃隆馬斯克30歲前的成長經歷、人生經歷


瘋狂閱讀的自學狂人


馬斯克取得如今的成就,並不是哪個老師教的,而是全靠自學。


他自學的方法是大量的讀書。


馬斯克從小不喜歡說話,導致在學校常被欺負。媽媽曾經懷疑他是聾啞人帶去醫院看醫生。

(童年馬斯克與弟弟妹妹的合影)


他從小就酷愛閱讀,沉浸在書的世界中,一天能捧著書專注地讀上10個小時8歲讀完了圖書館的書,開始讀整套的《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媽媽形容他是個難搞的小孩,常常熬夜讀書不睡覺。


自青少年時代起,馬斯克就開始每天閱讀不同學科的2本書。他的閱讀模式屬於先泛讀再精讀,幾個小時就能翻完一本書,然後再花一天的時間對最有價值的部分進行二次閱讀深入思考。


如果我們一個月讀一本書,馬斯克的閱讀量是我們的 60 倍



隨著年齡增長,他的閱讀和職業興趣擴展到物理、工程學、產品設計、商業、科技和能源。

好多人是專才,而馬斯克是個通才。



他非常擅長用遷移學習的方式,將從一個領域學習到的內容應用到另一個領域,把從書本中學到的精髓應用到「真實世界」中,這是馬斯克真正的過人之處,看看他在各領域取得的成就就知道:


在航空航天界,創立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

在航空界,設計可垂直起飛降落的電動飛機;

在汽車界,發明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特斯拉(Tesla);

在火車界,設計超級高鐵(Hyperloop);

在通訊界,啟動「星鏈Starlink」計劃,預計發射約42000顆衛星,打造出一個衛星網際網路通訊系統;

在科技界,發明可與大腦交互的神經帶(neural lace)、創立貝寶(Paypal)、聯合組建開放人工智慧(OpenAI),遏制未來可能出現的消極人工智慧。



馬斯克說:人們總是有自我局限,這個局限是你有多大的意願和能力去學習,讀書就是衝破這個局限的很好的方法。


為孩子創辦私校的爸爸


就在今年5月5日,馬斯克迎來了自己第六個兒子,這是他和現任歌手女友格萊姆斯(Grimes)的第一個孩子。


Grimes是一名音樂人,這位哥特女孩的音樂中融合了仙女的可愛嗓音和後現代的躁動,AI、未來感、末世、星際穿越,是她音樂的典型標籤。



有意思的是,他們為孩子取了一個火星文名字:「X Æ A-12」。他女友解釋了名字的含義。


雖然最終受制於加州的有關嬰兒命名的法律規定,最終被迫改為「X A-Xii」。但也不難看出,他心中那顆始終存在的「火星夢」。

在此之前,馬斯克和前妻育有5個孩子。前妻名為賈斯汀·威爾遜,是一名科幻小說作家。



二人是同學,經歷8年愛情長跑,於2000年結婚。次年兩人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但僅僅10周大的時候,突然在一次午睡中停止了呼吸。


隨後夫婦二人通過試管,分別在2004年生下雙胞胎兒子,2006年生下三胞胎兒子。



起初他把孩子們送到一所專為高智商兒童開設的知名私立學校學習(智商138以上才能入讀),但很快發現學校的教學方法和他的理念不符合。


他在一次採訪中舉例說到:


講到發動機的運轉時,老師總是會先介紹如何使用螺絲刀和扳手,可是真正的學習應該是直接給孩子一個完整的發動機,然後帶著孩子拆開它一探究竟,而此時我們必須使用螺絲刀和扳手。這才是正確的教學順序,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這樣孩子不僅會對學習內容有更清楚的認識,還能自發產生學習動力。



因對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滿,於是,他自己給孩子們創辦了一所學校叫Ad Astra School,Ad Astra是拉丁文中「前往火星」的意思。


這所小學一直很神秘,對外公開的信息不多。就讀的學生大部分都是SpaceX的員工子女,準確的學生數量我沒查到,總數應該不超過50個人。報讀的前提是孩子有意願去探索星際問題。


Ad Astra學校沒有班級制,7-14歲的小孩混齡上課,小的學得快,大的培養責任感。學生們能夠在他們選擇的項目中組隊工作,正式的作業很少,也沒有評分。學生可以不學他們不感興趣的科目。


學校中的一切,從學費到學生們使用的蘋果筆記本,都由馬斯克資助是非盈利實驗性質。


學校不教外語,因為馬斯克認為以後機器同步翻譯會取代語言學習;不教音樂體育等課,因為8:30~15:30放學後,你自己可以去課外學。


那在學校,孩子們都學些什麼呢?



學校專注在數學、科學、工程學和倫理學教育,老師和他們每天探討的內容都是與現實世界密切相關的,是他們長大後將要面臨的各種場景。


比如關於道德和倫理的討論,網際網路時代,獲取答案是極其容易的,但是學會批判思維卻並不容易。


老師曾經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一個村莊有一個工廠,村莊的所有人都在工廠上班,但工廠卻汙染了河流及周圍的生態環境。這種情況下你會怎麼做?如果關閉工廠,意味著幾乎所有居民將會失業;如果讓工廠繼續運轉,意味著湖中的生物都將死去,湖被徹底摧毀,周圍人的日常生活也大受影響。「


換作是你,你會怎麼回答?


再來感受下Ad Astra學校2019年入學考試的題目:


怎麼樣,題目都是開放性的,沒有標準答案的那種。


2015年馬斯克在北京接受楊瀾採訪時提到過,之所以要建這所學校,是因為他認為傳統學校的限制:


其一,傳統學校能讓孩子學會很多知識,卻不注重傳授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二,傳統學校能教出品學兼優、聽話規矩的孩子,卻不太鼓勵創新思考。


在馬斯克看來,解決問題與創新思考的能力,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品質。


採訪視頻給大家扒來了,有興趣可以看一看。


有個73歲的酷炫超模媽媽


除了自學能力超強,有堅定的夢想和強大的執行力以外,馬斯克的成功受其媽媽的影響也非常大。


馬斯克的父母在他小時候就離婚了,他和父親的關係非常糟糕。


幸運的是,馬斯克有著堅強、獨立、寬容,卻又不溺愛的母親。他的母親梅耶馬斯克(Maye Musk)本身也是傳奇人物。今年73歲的她,依然還是一位超模、作家和營養學家。



她在出版的新書《A Woman Makes a Plan》中,談到了當年帶娃的心得,有不少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在馬斯克的心中,媽媽是個特別的人,是讓他驕傲的人,每次在路上看到媽媽的廣告,都差點大喊出來:這是我媽媽!



1948年,梅耶阿姨出生在加拿大,兩歲的時候全家一起搬到南非。



非洲大陸是一個冒險者的樂園,梅耶的爸爸是飛行員,他最喜歡開著飛機,帶全家人一起探險。在沙漠刷過夜,在草原跑過步,尋找「失落的古城」……這樣的童年在梅耶身上埋下了敢於冒險、敢於向前衝的種子。


因為顏值高、身材好,15歲時,梅耶阿姨去了她媽媽朋友開的一家模特中介公司,開始了模特生涯。


兩年後,她接拍了人生第一個廣告。



三年後,入圍南非小姐選美大賽。



後與工程師艾洛·馬斯克(Errol Musk)結婚,生下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如今,她的三個孩子都事業有成。



馬斯克是大兒子,二兒子金寶(Kimbal)創立了直接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餐廳,還在條件較差的學校教孩子們建水果蔬菜的花園。小女兒託斯卡(Tosca)成立了自己的娛樂公司,做電影製片和導演。


梅耶阿姨是個重視孩子教育的人,但她很清楚自己的界限,該孩子們自己做的事情,她絕對不會去幹涉。一、不吼娃,二、不檢查作業,三、不規定學什麼。能做到其中一點的家長,恐怕寥寥無幾吧!


除此之外,她採用的是放養模式鼓勵孩子自由成長,讓孩子們為自己承擔起責任,自己選擇未來的方向。


前面提到馬斯克愛熬夜看書,梅耶就放手讓他看,前提是第二天得準時起床上學。

二兒子Kimbal比較活躍,熱愛各種運動,她鼓勵孩子去嘗試,但是一旦開始,就要堅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廢。


小女兒託斯卡愛美,她就帶女兒去秀場看秀,讓她接觸更多美的東西。


馬斯克上大學時,喜歡鼓搗新事物,即使生活並不富裕,她也還是咬咬牙,給兒子買了第一臺電腦。



馬斯克曾在史丹福大學,讀了兩天博士覺得沒意思,就想退學出來創業,當時所有人反對馬斯克,只有梅耶跳出來支持他,她相信自己的兒子一定會成功。


即便現在馬斯克造車,造火箭,做著很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屢敗屢戰,梅耶也沒懷疑過兒子。


後來馬斯克和弟弟一起創業,創辦網絡公司,兩人每天睡在辦公室桌子下面,晚上去青年旅社洗澡,一次梅耶去看他們,兩人連列印文件的錢都沒有,梅耶就用自己打工的錢,支持兒子們創業。


平時一有空,就幫助兒子處理公司事務,實習生管理、印刷、辦公室費用處理,她都盡力而為。



在各種訪談中,馬斯克總是不厭其煩地感謝母親對他各種奇思妙想的無條件支持,並坦承:「母愛最高級的形式就是給予孩子自由,這一點,我媽媽做得非常好。」


除了給孩子自由,梅耶還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如何面對困難和笑對生活。


31歲時她決定和丈夫結束10年的婚姻,一個人獨立撫養3個娃。


(三個兒女小時候)


馬斯克高中畢業之後,決定離開南非,前往加拿大求學。這是一筆不少的開支,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梅耶決定放棄在南非建立的模特和營養公司事業,帶著3個孩子,一起回到加拿大定居,一切重新來過。


因為經濟拮据,剛開始母子四人擠在一間小小的廉租房,最慘的時候連肉都吃不起。為了給孩子賺學費,她曾經一個人同時打5份工。


梅耶在南非的營養師認證回到加拿大後不管用,她就重新考取了多倫多大學的營養學碩士學位,每周6節課,並且通過了加拿大和美國認可的註冊營養師考試;


上課的同時還在多倫多大學當研究員;


每周有兩個晚上要去大學做演講,另兩個晚上去模特公司表演積累經驗;


白天就去一個診所幫忙,每天可以看25個病人……


人生總有失控的階段,這種情況下,你真的來不及傷春悲秋。有三個孩子要養,你不強大,他們怎麼辦?



馬斯克說,「我知道在我們三個孩子都上大學的那段時間,媽媽過得很辛苦,可是她從來不抱怨,每次見她都滿臉笑容。這樣的態度,是她給我們的最寶貴的財富。


(梅耶阿姨站在特斯拉汽車前)


現在,孩子們都已經長大,但梅耶阿姨依然沒有停下腳步。


50歲,她來到紐約,繼續自己的模特事業。


她為各大雜誌拍攝封面。




60歲時,梅耶全裸出鏡,為《時代周刊》健康版拍攝封面。



63歲時,她登上《紐約雜誌》封面,拍攝孕婦照,(孕肚是PS而成),旨在討論高齡產婦增長的問題。


除此之外,她也會到處做演講、寫文章,向公眾科普有關飲食、健康、營養的知識。


不知道今後梅耶還會做出什麼酷炫的事情,現在的她並不缺錢,大可以享受功成名就的子女們給她帶來的安逸生活,而她卻選擇繼續追求自己的熱愛,這樣硬核的老媽實在讓人佩服。


她每一件事情都身體力行,身教大於言傳,一如她對馬斯克的教誨:「堅持做你所熱愛的事物,不論是哪一領域。即使你已經做到了最好,你仍然有失敗的可能。但選擇熱愛的,生命便不曾被浪費。


的確,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但生命的厚度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願我們都能從馬斯克和她媽媽的身上,獲得啟發,找到心中熱愛,並一直堅持下去。

相關焦點

  • 狂拽炫美吊炸天!那些酷到沒朋友的電影女主角
    類似的電影女主角還有很多:《飢餓遊戲》中的凱特尼斯、《超體》中的露西、《古墓麗影》裡的蘿拉….美麗強勢的她們氣質爆棚,簡直「酷到沒朋友」!  上一頁 1 2 3 4 5 6 ...10 下一頁在羅伯特-羅德裡格茲的電影裡,曾經的性感脫衣舞女郎切麗才不這麼幹。男友雷為切麗裝上了機關槍+迫擊炮的假肢,切麗成了獵殺殭屍的超級女戰士,cult到爆。  上一頁 1...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馬斯克藉此躋身全球十大富豪,「我的成功源自加拿大」
    他激動的表示:「當太空旅行像航空旅行一樣普遍時,人類文明未來將得到保證。」 而彭博社也在這位商界奇才「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時候,送上一篇祝賀文《無論你愛他還是恨他,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都會有一個了不起的2020年》。
  • 射火箭都成習慣了,馬斯克火箭狂人!
    不吃魚看新聞了:射火箭都射成習慣了,馬斯克火箭狂人!又發射了,對!就是又!SpaceX第12批60顆衛星升空了!為什麼馬斯克要造火箭,因為他想到火星上建一個能種菜的「火星綠洲」。面臨要飛出地球的昂貴費用,他確定了獲得一枚火箭的最佳途徑就是自己造!
  • SpaceX不鏽鋼造星艦不但靠譜,還沒缺點?印度看了都想哭
    馬斯克的星艦項目一直都受到眾多的質疑,其中被質疑最多且被拿來調侃最多的就是它不鏽鋼材料的主體,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不鏽鋼是否真的能造火箭,為什麼會受到質疑一邊是年年虧損的特斯拉,一邊是靠著NASA訂單一點點利潤「烙餅」的SpaaceX,所以馬斯克從螞蚱到獵鷹九再到星艦一直都在想著如何省錢,用最少的錢幹最大的事。那麼,作為星艦這個龐然大物,製造它材料這一方面的花費無疑是巨大的,了解的朋友也知道,從去年到現在炸了不少。如果是使用傳統的複合型材料,馬斯克已經破產了!
  • 馬斯克「火」了,成功發射火箭的百億企業家背後有個硬核老媽
    但有一個人無論馬斯克做什麼決定,都義無反顧的支持他。雖然滿頭銀髮,卻彰顯出獨屬於這個年紀的女性之美。有人用風韻猶存來形容她,但是了解過她生平後,我覺得她從未年老,自然就不能用「猶存」來形容。還一直堅持自己的航天夢,誕生了SpaceX,專門用來造火箭。大兒子這麼有名,另外兩個孩子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
  • 造火箭的00後學生的背後,一直支撐他的是這個男人
    近日小編的朋友圈,被一條「南航大一學生自製火箭」刷屏了!不得不再次感嘆,「我怕是來人間湊數的吧!」本著膜拜大佬的心態,小編去B站一口氣看完了他造火箭全過程的30多個視頻。話說,一個成功的少年背後,都會有一個無比崇拜的偶像,這個讓他愛上航天製作的男人就是馬斯克!
  • 在老媽面前,要做全程高能自帶光環科普のBOY!
    於是乎,老媽安靜的去睡覺了。老媽分享給小明文章《一包方便麵肝需解毒32天》,叮囑道:「寶貝兒啊!方便麵也不能吃了!」小明有理有據地說:「業界一般用食品級聚乙烯(PE)作為方便麵紙杯最內層的塗層。」就是這麼帥!就是這樣的知識淵博、風流倜儻的酷炫BOY!
  • 馬斯克要用造水塔技術,幾天內造一艘火星星艦主體
    提起火箭和飛船製造,你會想到什麼?宏偉高大的廠房,潔淨無塵的車間,從頭到腳全身防護服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以及漫長的生產周期?這一切可能都要被馬斯克打破了,對於夢寐以求,絕大多數人想都不敢想的火星星艦,馬斯克已破釜沉舟,打算用造水塔的技術,希望未來幾分鐘內就能造出一個燃料箱,幾天內就能造出一艘星艦主體結構。造火箭和造水塔,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不過馬斯克已經決定要試一試了。他打的什麼主意呢?
  • 我玩了馬斯克12歲做的「賺錢遊戲」!原來他這麼瘋狂
    1995年,一位不懂車的胖子正在修車(手動狗頭)而對於他自己來說,成為世界首富是一件「奇怪」的事兒,而且感覺不以為然(老凡爾賽了)。他在推特回復稱「真奇怪」,「好了,回去工作吧」。不過錢對於他來說,可能是沒那麼重要,今天極果君就帶各位小夥伴看一些有關馬斯克的小故事。注意:沒有成功學雞湯,也成不了大家通向首富的指南,但看不了吃虧,看不了上當。
  • 14億中國人,我們的「馬斯克」在哪裡?馮侖:他就是我們要找的人
    01 引言:馬斯克是獨一無二的嗎?提起馬斯克,對這個造車、造富、造火箭、造星鏈的地表最強「鋼鐵男」,人們除了羨慕,就是嫉妒。無數人羨慕他的非凡才華,說造車就造最強車,說造富就成為世界級的億萬富翁,說造獲火箭就能造出超越NASA的火箭!
  • 命由己造,73歲酷炫拽美炸天矽谷鋼鐵俠母親的硬核人生!
    這位百年難得一遇的天才被譽為「下一個賈伯斯」:全世界最大網絡支付平臺PayPal的創始人全世界最好的電動汽車特斯拉的創始人電影鋼鐵俠的原型一人敵一國,但比這位天才還牛叉的是他的母親——梅耶.馬斯克!梅耶.馬斯克從小出生在一個有愛的家庭,父母教會了她冒險、堅強、樂觀、創新。
  • 馬斯克要求007!「做熱愛做的事,你根本不會覺得在工作」
    導讀:在一個周日的凌晨1點,馬斯克在Space X開全員大會,嚴肅質問為什麼工廠不是7*24小時運轉。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身上的標籤特別多,特斯拉掌門人、商業火箭公司創辦人、技術狂人、超級億萬富豪……還有一樣:工作狂。
  • SpaceX星艦飛船又炸了,馬斯克迷惑表態:成功了!火星等我
    賈浩楠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馬斯克火星移民計劃中的關鍵運載工具,星艦火箭原型SN8,在今天凌晨的試飛任務中,又炸了:火光沖天,殘骸遍地。
  • 「馬斯克」starship火箭的幾項「黑科技」
    ,Starship被設想為一艘180英尺高的宇宙飛船,將在大約220英尺高的火箭助推器Super Heavy的推動下進入軌道。[打臉][打臉]  我們都知道太空飛行器、航空器現在大多都在用碳纖維材料來替代以往鋼、鐵、合金等材料  那麼這次馬斯克突然使用不鏽鋼合金來造宇宙飛船,靠譜嗎?據說經過他們的實驗,發現此不鏽鋼合金竟然還非船耐燒!這就是關鍵了,同時,飛船表面反光性好,反光幹嘛?[what]我們都知道夏天穿淺色衣服比穿黑色衣服涼快點,沒錯!這艘飛船表明會加工的比鏡子還亮。
  • 馬斯克的童年和少年|讀《矽谷鋼鐵俠》第1集
    02 開始造火箭 手上有這麼多錢,馬斯克來到了洛杉磯,這裡是美國的工業中心,有很多軍工和航天企業。他加入了當地的一個火星協會,但是他發現,會員們只有夢想而沒有行動,他要的是行動,是實現真正的火星移民,然後自己創建了一個新的火星協會。
  • 「鋼鐵俠」馬斯克瘋了?心疼特斯拉的人抱怨不該給他無上權力
    上過天入過地,還「下過海」,「鋼鐵俠」馬斯克似乎總是顯得無所不能。不僅如此,在泰國的一次「探險救援行動」中,馬斯克更是腦洞大開,造了一個「微型潛水艇」,準備下海。然而就是這一次「下海之行」,讓人覺得馬斯克徹底「瘋了」。
  • 「渣男」發射火箭、造電動車,計劃火星移民,市值狂飆8千億,他憑什麼?
    馬斯克向特斯拉致敬,同時讓自己也成為了特斯拉一樣的人,唯獨不一樣的是,特斯拉終身未娶,而馬斯克桃花一朵朵盛開,成為了新一代的牛X「渣男」。 「渣男」馬斯克的情史同樣和他的封神經歷一樣引人注目。
  • 36氪領讀 | 玩跑車、造火箭,讓我們了解下矽谷鋼鐵俠馬斯克
    但是,在SpaceX聘請了一個又一個的天才之後,馬斯克意識到這些人的知識可以為己所用。他會在SpaceX工廠裡攔住一個工程師,然後開始追問有關閥門或某特殊材料的問題。「剛開始我以為他在考我,看我是不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公司的早期工程師凱文·布羅根說,「後來我才發現他想要學知識。他會不停地提問,直到學會你所掌握知識的90%。」
  • 搞笑:我真沒想到,現在你連尼姑也敢要了!
    今天下班早,在小區旁邊的網吧玩LOL,激戰正酣,被老媽捏著耳朵拽了出去。一邊拽一邊罵,當時整個網吧的人都在看我,一道道目光灼的我臉疼。到了網吧外面,我媽尷尬的笑笑:那個…那個…去網吧借廁所,看到你在玩遊戲,氣不打一處來,忘了今年你都三十了。媽…您叫我以後在網吧怎麼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