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Mind新GNN模型,將谷歌地圖預估到達準確率提升50%!

2020-12-06 新智元

【新智元導讀】Google Maps是使用最廣泛的地圖app之一,其能預測交通情況的能力使其成為許多司機不可或缺的工具。近日,DeepMind宣布與其合作,幫助Google Maps變得更準確。

你是不是也經歷過這樣的故事?計劃著和女友約會,按照地圖預計的實時路況做準備,可是卻往往不太準時……

眼看著上班就要遲到,明明顯示會在10分鐘後到達的公交車,並沒有如期而至……

如果您是拼車服務的司機,地圖還會獲取接送時間信息,並依據此來估計價格。

全世界都有類似的煩惱。預估到達時間(ETA)準確率低,就是上述煩惱的原因。

ETA為什麼低?

谷歌地圖也有一套預測算法。但畢竟世界是動態的,每天的狀況都有可能不同,特別是疫情期間。

例如,儘管上下班尖峰時間都會發生在早上、晚上,但具體的確切時間可能每天、每月都有很大差異;一條小巷的擁堵,就會蔓延到下一個大路——這一點,地圖往往無法實時監控;另外,道路質量、限速、事故和封路等因素,都會給預測模型帶來麻煩。

近日,DeepMind宣布幫「兄弟一把」——與谷歌地圖展開合作,利用了一種圖神經網絡(GNN),成功提升了谷歌地圖在柏林、東京、雪梨等大城市的實時 ETA 準確率,最高提升了50%。

DeepMind此次的研究,就是如何解決這個動態預測問題。

把道路劃片處理

道路網(road network),指的是在一定區域內,由各種道路組成的相互聯絡、交織成網狀分布的道路系統,類似下圖這樣:

但這樣的數據太龐大了,於是,谷歌地圖將道路網劃分為幾個「超級路段」。超級路段就是指幾個相鄰的路段,因為這些路段的交通流會互相影響。

目前,谷歌Maps交通預測系統由以下部分組成:

(1)路由分析器,以構建超路段

(2)新GNN 模型,利用多個目標函數進行優化,能夠預測每個超級路段的行程時間。

確定最優路線及其出行時間的模型架構

解決架構問題

研究人員要面對一個挑戰:架構問題。

利用現有的交通系統,特別是已有的道路網分割和實時數據 pipeline,全連接神經網絡模型表現良好。但是,每個超級路段都需要單獨訓練神經網絡模型。

要想實現大規模部署,則必須訓練數百萬個這樣的模型,這就對基礎設施構成了巨大的挑戰。

因此,該團隊開始研究能夠處理可變長度序列的模型,例如循環神經網絡(RNN)。但是,向 RNN 添加來自道路網絡的結構也不是容易的事。

最後,研究者決定用圖神經網絡。在對交通情況進行建模時,車輛如何穿過道路網絡是該研究的關注點,而圖神經網絡可以對網絡動態和信息傳播進行建模。

該團隊提出的模型將局部道路網絡視為一個圖,其中每個路段對應一個節點,連接兩個路段(節點)的邊要麼在同一條道路上,要麼通過交叉點(路口)連接。

在訓練過程中動態調整圖神經網絡的學習速率,以使系統學習自己的最佳學習速率時間表。根據DeepMind的說法,通過在訓練過程中自動調整學習率,該模型不僅表現優異,還學會了自動降低學習率。

實驗表明,似乎範圍越大,預測能力越強。例如,考慮小路上的擁堵狀況對大路交通情況的影響。通過跨越多個交叉路口,該模型能夠預測轉彎處的延誤、並道引起的延誤,以及走走停停交通狀況的通行時間。

但每個超級路段的長度和複雜度可能各有不同(從簡單的兩段路到包含了數百個節點的較長路徑),但它們都可以使用同一個圖神經網絡模型進行處理。

DeepMind與谷歌地圖團隊的合作,延續了該實驗室與谷歌產品部門的其他合作,包括努力改進谷歌Play Store的發現系統。除了谷歌,DeepMind還貢獻了算法、框架和方法論來支持Waymo的自動駕駛系統。

參考連結:

https://venturebeat.com/2020/09/03/deepmind-claims-its-ai-improved-google-maps-travel-time-estimates-by-up-to-50/

https://deepmind.com/blog/article/traffic-prediction-with-advanced-graph-neural-networks

相關焦點

  • 圖神經網絡讓預估到達準確率提升50%,谷歌地圖實現新突破
    機器之心報導編輯:魔王、杜偉、小舟公交車、計程車等交通工具的到達時間是影響公眾出行的一大因素。所以,預估到達時間(ETA)準確率成為非常實際的研究課題。近日,DeepMind 與谷歌地圖展開合作,利用圖神經網絡等 ML 技術,極大了提升了柏林、東京、雪梨等大城市的實時 ETA 準確率。很多人使用谷歌地圖(Google Maps)獲取精確的交通預測和預估到達時間(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ETA)。這是很重要的工具,尤其是當你將途經交通擁堵路段或者需要按時參加重要的會議。
  • 從AlphaGo到蛋白質摺疊,Deepmind在不斷捅破AI領域的天花板!
    #近日,又一世紀級難題被AI迎刃而解:谷歌旗下子公司Deepmind通過AI建立的算法模型,成功精準預測了蛋白質的摺疊方式,這將對人類了解重要的生物學過程和治療新冠等疾病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比起這個成果,相信大家跟我一樣更感興趣的是,這個DeepMind究竟是個什麼神奇公司,可以破解50年來無人能破的世界級計算難題?為創建超人類AI而生,讓馬斯克極度關注DeepMind跟傳奇的谷歌X實驗室不同,它並非谷歌親身,而是最初於2010年在英國成立的一家AGI(通用人工智慧)公司。
  • DeepMind AI破解「蛋白質摺疊」難題,攻克生物學50年...
    美國時間11月30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公開宣布,生物學界50年來的重大難題——蛋白質摺疊預測,已被其成功攻克。此消息一出,立刻登上了Nature雜誌封面,標題直接評論為:「它將改變一切!」。
  • ...DeepMind AI解決生物學50年來重大挑戰,破解蛋白質分子摺疊問題
    蛋白質存在於我們世界中的所有有機物體及奧妙人體中,全新的AlphaFold 算法揭秘了生物學界50年來試圖破解蛋白質分子摺疊的難題,這項AI帶來的重大突破,將幫助科學家弄清某些困擾人們的疾病機制、加速找出新型流行病的具體原因(比如今年的全球新冠大流行),促進新藥設計、幫助農業增產、解析可有效降解廢棄物的嶄新成分、甚至探索為大氣減碳的全新解決方案。
  • 谷歌DeepMind 的可微分神經計算機 DNC 怎麼樣?看 Facebook AI...
    近日,谷歌的 AI 部門 DeepMind 開發了一種叫做可微分神經計算機(DNC)的神經網絡模型,相關論文發表於 10 月 12 日在線出版的《自然》雜誌上,題為《 利用神經網絡與外部動態存儲器進行混合計算》。這種新模型將神經網絡與可讀寫的外部存儲器結合,既能像神經網絡那樣通過試錯和樣本訓練進行深度學習,又能像傳統計算機一樣處理數據。
  • DeepMind AI破解「蛋白質摺疊」難題,攻克生物學50年巨大挑戰
    美國時間11月30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公開宣布,生物學界50年來的重大難題——蛋白質摺疊預測,已被其成功攻克。此消息一出,立刻登上了Nature雜誌封面,標題直接評論為:「它將改變一切!」。
  • DeepMind AI破解「蛋白質摺疊」難題,攻克生物學50年巨大挑戰
    美國時間11月30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公開宣布,生物學界50年來的重大難題——蛋白質摺疊預測,已被其成功攻克。此消息一出,立刻登上了Nature雜誌封面,標題直接評論為:「它將改變一切!」。
  • 「它將改變一切」,DeepMind AI解決生物學50年來重大挑戰,破解蛋白...
    歷屆 CASP 競賽自由建模類別中預測準確率中位數的提升情況,度量指標為 BEST-OF-5 GDT。CASP 競賽自由建模類別中的兩個目標蛋白質示例。AlphaFold 能夠預測出高度準確的蛋白質結構。這些令人振奮的結果開啟了生物學家使用計算結構預測作為科研主要工具的時代。
  • 深度學習之Google Deepmind的Alphago人工智慧算法技術演變歷程
    最近大家比較關心的圍棋人機大戰(Alphago vs 李世石)中,deep mind基於Nature2016文章的Alphago在5局制的比賽中已經取得了4-1的獲勝。這兩篇文章都是蒙特卡洛搜索樹+DCNN,效果Google的Alphago優於facebook的方法,剛好藉此機會將之前看到的deep mind該領域的文章捋了一下。
  • DeepMind開源AlphaFold,蛋白質預測模型登上《Nature》
    代碼:https://github.com/deepmind/deepmind-research/tree/master/alphafold_casp13模型: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846279v1.full.pdf根據DeepMind的介紹,在預測蛋白質結構的物理性質方面使用了兩種不同的方法來構建預測模型
  • 50年難遇諾獎級裡程碑!DeepMind破解蛋白質摺疊難題
    剛剛,一個困擾生物學家50年的難題,被AI解決了。去年年底,谷歌DeepMind推出了一種名為AlphaFold(一個用人工智慧加速科學發現的系統,它基於蛋白質的基因序列,就能預測蛋白質的3D結構)的算法。
  • 誰說導航一定要用地圖?谷歌DeepMind的強化學習模型靠街景認路
    等到慢慢長大了,需要去更遙遠的地方,路上可參考的熟悉的地標越來少,尤其是新的城市時,才開始用起了地圖。DeepMind團隊希望,造出一個深度強化學習模型,用符合我們直覺的空間認知方式——串聯所有街景畫面,重塑出行導航方式。
  • 不只是AlphaGo,谷歌DeepMind到底是何方神聖?
    圖源:deepmind他們的策略得到了科學研究的支持,研究表明,象棋這樣的遊戲可以提高戰略思維能力。通過機器學習如何玩這些複雜的遊戲,它們將獲得思考和戰略行動的能力。DeepMind的深度強化學習DeepMind通過實施完全不同的技術系統,將深度學習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水平。該系統被稱為深度強化學習,與常規人工智慧系統不同,它是完全獨立的。例如,沃森或深藍是出於特定目的而開發的,並僅以所需的容量運行。
  • 50年難遇AI「諾獎級」裡程碑!DeepMind破解蛋白質摺疊難題
    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新智元來源:新智元(ID:AI_era)原標題:50年難遇AI「諾獎級」裡程碑!DeepMind破解蛋白質摺疊難題,Nature:這可能改變一切剛剛,一個困擾生物學家50年的難題,被AI解決了。去年年底,谷歌DeepMind推出了一種名為AlphaFold(一個用人工智慧加速科學發現的系統,它基於蛋白質的基因序列,就能預測蛋白質的3D結構)的算法。
  • 更精確地預估到達時間,滴滴新研究提出異質時空圖卷積網絡
    因為,滴滴的研究者正不斷挑戰更加精確的到達時間預估結果,相關結果被 KDD 2020 接收為Oral論文。第 26 屆 ACM SIGKDD 知識發現和數據挖掘會議(KDD 2020)正以線上形式召開。
  • 50年難遇AI「諾獎級」裡程碑!DeepMind破解蛋白質摺疊難題
    它使用了大約128個 TPU v3 (大致相當於100-200個 GPU) ,只訓練了幾周時間,在當今機器學習領域中使用的大多數SOTA模型中來說是一個相對較少的計算量。此舉將極大地加速人類對細胞組成部分的理解,對包括新冠肺炎在內所有疾病的研究均有所幫助。
  • 生物學50年難題被DeepMind解決了,蛋白質版「阿法狗」預測結構準確...
    這一次,AlphaFold的「準確性」均分,直接從原本的60+/100,提升至了92.4/100。而過去十幾年,其他方法只能在40分左右徘徊。△圖源:Deepmind兩年前,上一版本的AlphaFold便已經取得了裡程碑的突破,但是,仍然沒有完全解決蛋白質摺疊問題。
  • 沒有地圖也能導航:DeepMind展示全新AI導航技術
    DeepMind 構建了一個基於神經網絡的人工智慧體,可使用視覺信息(來自谷歌街景圖像的像素)學會在多個城市之間導航。注意該研究是關於通常意義上的導航,並非駕駛。DeepMind 未使用交通信息,也沒有嘗試建模車輛控制。在沒有環境地圖的情況下,DeepMind 智能體在視覺多樣化環境中導航。
  • 向李昌鈺學破案,這是Deepmind預測蛋白質結構的秘密研究方法嗎?
    如果能破解蛋白質的摺疊規律,可以深入了解蛋白質摺疊與錯誤摺疊的關係,對於某些疾病的致病機制的闡明以及治療方法的尋找將大有幫助。如果能破解蛋白質的摺疊規律,人類就有望改造、設計蛋白質的功能。總之,蛋白質摺疊規律的破解能讓生命科學向前一大步。
  • 百度地圖出海完勝,谷歌Map難防
    比如出境遊場景,過去出國旅遊的人很少,大家都習慣出國用谷歌,但隨著中國出境遊人數成全球第一,相應的場景服務已經很完善了。以百度地圖為例,其國際化地圖已經覆蓋了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是唯一提供全球服務的中國品牌,並且百度地圖境外POI覆蓋率已經超過98%,出境遊人群覆蓋率達 50%,是唯一實現全球覆蓋的國內地圖產品。換句話說,每兩個出境遊的國人就有一個使用百度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