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史書,我們常常看到古人把帝王的出生、相貌編寫得很是玄幻。不過這也可以理解,史官們想藉此給君主身上再添加一點神性而已。不過關於隋文帝楊堅的相貌可能還真不是杜撰的,而且是得到過好幾位皇帝認證的。
楊堅和他的父親楊忠還在效命北周的時候,周太祖宇文泰就說楊堅的相貌看著就不像凡人。等到了周武帝宇文邕即位的時候,先是齊王宇文憲也跟周武帝說:「楊堅這個人相貌非常,不像是久居人下的人」,而後內史令王軌也跟周武帝說,楊堅此人相貌異常,未來一定要造反自己當主子。然而周武帝對此的反應確實很淡然:「如果真是由天命,那也是沒辦法的事」。為什麼楊堅屢次被人點評有「帝王之相」,但是周武帝就是不殺他呢?
首先是因為周武帝宇文邕是個自身難保的君王。周武帝他爹是西魏權臣宇文泰,而他爹去世之後把權力移交給了侄兒宇文護。宇文護執掌權力之後,馬上就逼西魏皇帝拓跋廓禪位給了宇文覺(宇文泰的第三個兒子)。然而立了宇文覺之後,宇文護並不滿意,又逼宇文覺禪位給了宇文毓。此時的周武帝宇文邕,已經是宇文護所擁立的第四個皇帝了。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身邊的人一再說楊堅有帝王之相,但是周武帝對此的反應很淡漠。周武帝宇文邕沒準心裡在琢磨:我自己這皇帝都不知道能做到什麼時候呢,哪有閒工夫操心楊堅這個屁事。有這麼兇悍的堂哥把持著朝政,確實讓周武帝無暇顧忌楊堅。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因為周武帝想拉攏楊堅的父親楊忠。
前面剛剛說到宇文邕是非常清楚自己的傀儡地位的,不過再頹廢的傀儡也有要掙扎一下的想法。更何況周武帝宇文邕也是有著少而機敏的光環,他的父親宇文泰就曾說過宇文邕是最有可能繼承他事業的孩子。當時處於絕對劣勢的宇文邕,第一個想法就是自保。如何能夠保證自己隨時被宇文護殺害呢?與宇文護不和的楊氏父子倆,是個比較不錯的選擇。
當時宇文護其實是有拉攏楊氏父子的想法的,在楊堅出任小宮伯的時候,宇文護就對楊堅釋放了一點善意。然而楊堅回家跟他父親商量了商量,竟然拒絕了宇文護想要提拔他的好意。於是楊氏父子兩就被宇文護打入了另冊。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既然宇文護和楊氏父子不和,那就是宇文邕必須要竭力爭取的對象啊!
而後也正如宇文邕所料,楊氏父子確實也站到了宇文邕的陣營裡面去了。在宇文邕即位初年,他幾乎沒有任何對外用兵的記錄,然而當他漸漸掌握權力之後,第一個領命出徵的就是隋國公楊忠。保定三年,楊忠領1萬騎兵會同突厥進攻北齊,而為了策應楊忠的進攻,宇文邕還調派了3萬騎兵從平陽策應;與此同時,周武帝甚至還讓自己的太子娶了楊堅的閨女,可想而知宇文邕對楊氏父子的倚重。
因此,為什麼楊堅屢屢被人點評有帝王之相,然而周武帝卻沒有殺他,不僅沒有殺他,甚至還替他開脫過,說楊堅最多就是個領兵大將。只是因為宇文邕需要倚重楊氏父子,以實現對權臣宇文護的權力制衡。
參考資料:《周書》、《隋書》
備註:文中使用的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不妥,煩請告知作者刪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