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天頂星技術一窺:流星尾跡通訊

2020-11-22 泡泡網

解放軍天頂星技術一窺:流星尾跡通訊

2011年04月09日 00:00作者:呂亞飛編輯:呂亞飛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無線頻道4月9日 這段時間忙裡偷閒瞄了一眼軍事論壇,看到有位大大在介紹我軍無線通訊數據鏈現狀的時候,提到了一項看起來非常天頂星的技術,這就是流星尾跡通訊。

    什麼是流星尾跡通訊?有高段位的網友向我們這樣解釋:設想有一座調頻廣播電臺正在廣播節目,一位觀測者用一部調頻收音機接收節目。當二者距離在幾公裡之內時,這種接收是沒有問題的。當二者之間的距離達到幾百公裡時,由於無線電超短波的直線傳播特性,以及地球表面是曲面的原因,觀測者已無法接收到這一電臺的廣播節目。

    此時,如二者之間高空出現一顆流星,情況就不同了。因為最小的流星在熄滅時,也會在大氣層約90千米的高空留下一條細長尾跡。這條主要由電離氣體組成的「尾巴」,大約存在時間為零點幾秒,大流星尾跡可以留存好幾分鐘或更長時間。而對於無線電超短波,流星尾好象一面鏡子,能夠把空中發來的電波信號反射到更遠處,這和通訊衛星轉播電視節目的原理是差不多的。

    此時如果電臺的發射功率足夠大,同時觀測者收音機的靈敏度亦足夠高,那麼,當流星產生的電離氣體柱將電臺發射的超短波無線電信號反射到觀測者的收音機天線上時,觀測者就有可能收聽到遠處的廣播節目。這是流星尾跡通訊的原理。

    看到這裡編輯我已經禁不住思維凌亂,仿佛置身於天頂星之中。而有網友進一步補充到每天闖入大氣層的流星大約有上億顆,理論上你任何時間都能找到這種「自然通訊衛星」。

    但是流星的呈現沒有規律,而用於流星尾跡通訊的電臺也就相當複雜。而且它有一種緊縮信號的身手。能夠將言語或電報、材料等信息暫時緊縮儲存,能夠等到覺察一顆可以適用的流星呈現時,疾速把「積壓」下來的一段信號發進來。而接納一方的電臺則能夠陸續收到的信號「修復」成原來的容貌。

最天頂星的絲帶依然採用時分多址為組網模式的16號數據鏈

    而對於流星尾跡通訊器材的裝備,有網友指出在80年代,丹江口水庫已經完成基於流星尾跡通訊的洪水預警系統,而也有貴賓級網友指出空降兵15軍已經率先裝備流星尾跡通訊器材,而也有網友闢謠指出該類器材當前並未裝備我軍。

    天朝的技術井噴期,即將到來了。

相關焦點

  • 一窺國內18650電池技術水平
    一窺國內18650電池技術水平 李倩 發表於 2018-08-24 16:16:29 摘要 高工鋰電特此梳理比克、力神、天鵬電源、遠東福斯特、鵬輝能源
  • 從《厲害了,我的國》看中國的「天頂星科技」
    這一紀錄片主要是為了展示我國十八大以來的發展成就,聽起來對於普通的影迷來說比較「偉光正」,那麼真正抓人眼球的地方在哪裡呢,就是該片著重展示了我們近幾年來堪稱「天頂星」科技的幾項驚人成就。這一型號的飛機總長38米,翼展20米,標準航程4075公裡,最大5555公裡,其經濟壽命飛行可達9萬小時。目前中國商飛已經接到了600架的訂單,很快,我們就可以乘坐自己的飛機旅行了。全球最大的海上鑽井平臺「藍鯨2號」「藍鯨2號」— 全球最大的海上鑽井平臺,將用於可燃冰的商業開採。
  • 《異人茶跡》:漂洋過海品茶香,臺灣烏龍茶漫畫史
    《異人茶跡》敘述了簡單的清領治臺時期臺灣茶葉史,以「臺灣烏龍茶之父」蘇格蘭商人陶德;和臺灣當時少見的基督徒買辦李春生,兩人開墾臺灣烏龍茶外銷全世界的故事,讓人一窺臺灣茶葉發跡的過程。臺灣雖然自古有茶,中南部地區有天然的茶樹林,當地居民有取來飲用。不過有趣的是當時原住民同胞並不好這口,他們覺得這茶葉生寒苦口,不敢喝。所以在原民文化中茶葉的發展較為後期。
  • 日媒:解放軍以閃電般速度獲得最先進的武器
    然而,在對中國「海上特性」進行分析後,文章認為解放軍海軍藍水現代化兩大長期目標是:頻繁向東亞地區外部署軍力,並挑戰美國海軍在公海上的主導權。埃裡克森和柯林斯認為,中國海軍與美國海軍相比在反潛戰和點防禦等領域的技術劣勢明其無意挑戰美國海上霸權,並稱這種軍事失衡會使任何挑戰變得徒勞無功。
  • 聯想創投「未來午餐會」第二期對話雲跡科技: 「萌物」打造 《機器...
    聚焦最前沿的技術與最酷的產業應用,本期邀請到了雲跡科技合伙人、商務高級副總裁趙永波共同對話,分享「黑科技」如何從酒店出行方面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更懂你的全新智慧體驗。隨著技術的發展,《機器總動員》中「人機共存」的場景離我們越來越近。趙永波認為,如果說90後是網際網路原住民,那麼下一代人可能是機器人原住民。
  • 量子及量子通訊:神州信息、國盾電子的量子「夢」
    一、量子1. 量子是組成我們這個世界的最小能量單位。世界由量子組成的,你、我都是純正的量子體。由於量子是最小能量單位,所以它就不可能再被分離,也不可能被複製。2.2)三個人之間有心靈感應,三個人之間怎麼玩都可以,但不能被別人窺看,一旦被別人窺看,三個人必定消失兩個,留下一個。每一個人,都不可能被別人偷走,也不能被別人複製克隆。二、量子通訊量子科技主要包含四個應用領域: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模擬、量子傳感和計量。量子通信已經被證明是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 手機貼防窺膜是否有必要?如何選擇一款合適的防窺膜
    手機防窺膜就是為了防止別人偷窺而貼在手機屏幕上的一層保護膜。這種手機膜使用的是超微細百葉窗光學技術,它的原理跟百葉窗非常類似,你可以理解成防窺膜就是把百葉窗縮小了幾萬倍,貼在了手機屏幕上。這樣,站在你身邊的人必須要跟你在同一個正面角度,才能看清你的手機屏幕,防窺的意義也就來源於此。其實很早之前,銀行ATM取款機的屏幕就使用了這項技術。
  • 木星大紅斑照片 一窺太陽系中最劇烈風暴
    據國外媒體報導,最新發布的一張木星「大紅斑」照片帶我們從近處一窺這場太陽系中最劇烈的風暴湯姆·莫馬利(Tom Momary)發表了這張照片,題為「一瞥大紅斑……利用色彩增強技術展現豐富細節。」僅僅幾周前,NASA剛剛發布朱諾號從大紅斑上空經過的歷史性飛越中拍下的首批照片。一年來,朱諾號探測器一直在監控木星的表面狀況。
  • 一有風吹草動,臺灣就擔心解放軍攻打東沙島,國臺辦給予回應
    今年8月,曾傳出解放軍將在東沙島海域進行「奪島演習」的消息,臺軍可謂人心慌慌。隨後,國臺辦對此進行了回應。在今年10月28日的國臺辦記者會上,有臺媒記者問道,「解放軍近期在福建和廣東演習,又發生臺灣立榮軍用包機折返事件,解放軍是否要奪下東沙島?」
  • 驢跡科技CEO臧偉仲:智慧旅遊的核心是產業數位化
    「網際網路+」對旅遊業發展提質增效的促進作用是多方面的,網際網路技術將支持建設智慧旅遊景區,提高遊客遊覽體驗、降低景區運營成本並提高景區的承載能力。網際網路技術賦能,打造特色景區數字展覽館、體驗館等,以更加多樣化的方式對景區內的文化、自然旅遊資源進行展示,為遊客帶來更加新奇獨特的旅遊體驗。
  • 如何用信號尋跡法和線路尋跡法檢修電子管收音機
    你知道如何用信號尋跡法和線路尋跡法檢修電子管收音機嗎?今天就來給你介紹一些小知識吧!信號尋跡法是由收音機天線注入信號,尋找信號是在哪一點上沒有輸出了,從而壓縮判斷故障的部位。對於無聲故障的檢查比較方便。
  • 英媒:中國解放軍已掌握3D地形圖列印技術
    中國媒體2月20日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研製出首幅使用3D列印技術的地形圖。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2月24日報導,蘭州軍區下屬一個測繪信息中心於2013年11月使用3D列印技術研製出《蘭州市區3D地形圖》。
  • 《原神》深鎖之跡怎麼打 深鎖之跡打法技巧攻略
    導 讀 原神最近更新後,上線了新的副本活動,不少副本比較難打,比如說深鎖之跡,這個副本你完成了嗎?
  • 解放軍總醫院基於新一代測序技術的「試管嬰兒」誕生
    據新華網10月8日報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姚元慶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經過三年的研究探索,開發出基於新一代測序技術的植入前胚胎遺傳學檢測技術,並順利完成臨床轉化。採用這項創新技術,一位「試管嬰兒」反覆胚胎移植失敗的婦女成功受孕,並於2014年9月30日誕下一名健康女嬰。相關研究成果已在《遺傳學與基因組學雜誌》上發表。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考研信息網,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研招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研究生招生,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考研,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研究生,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研究生院
  • 華日通訊:網格化研發監測技術
    成都華日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日通訊」)創辦至今已21年,一直致力於自主研究和生產電磁頻譜管理系統相關技術和產品,研製開發的產品和技術成果累計達40餘項。 自主創新是企業基石華日通訊在兼收並蓄國際先進技術的前提下始終堅持自主研發。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華日通訊在兼收並蓄國際先進技術的前提下始終堅持自主研發。 一是重視行業新技術的前瞻性研究。
  • 由光敏電阻和LM393及廢棄滑鼠製作的尋跡小車!
    製作這尋跡小車所需的一些元件。這個電路當中使用了可變電阻器兩個,都是500千歐,實際應用時50千歐電阻器就足夠了;1千歐電阻2隻、100歐電阻5隻、3千歐電阻2隻、10歐電阻2隻、光敏電阻2隻(型號是5516);發光二極體紅色2隻(用於尋跡照明)、黃色2隻。
  • 冬奧會服務機器人大賽 雲跡脫穎而出 助力冬奧智慧服務
    本次大賽是北京市先進的服務機器人產品的第一次綜合大亮相,也是國內首次面向智慧機器人產品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技術大比拼。  最終,經過多輪測評,雲跡科技憑藉其技術先進、功能創新、安全可靠的優秀機器人產品和解決方案,分別在「點菜送餐」和「客房服務」兩大場景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