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臨大敵 [rú lín dà dí]
基本釋義:臨:面臨。 好像面對著強大的敵人。形容把本來不是很緊迫的形勢看得十分嚴重。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到了撫院;又碰上止轅;衙門裡扎了許多兵;如臨大敵。」
相關成語:小題大作 如臨深淵 開門揖盜 臨危不懼 如坐春風
2.無所不可 [wú suǒ bù kě]
基本釋義:沒有什麼不可的。
出處:漢·荀悅《前漢記·武帝紀一》:「蚡事魏其侯無所不可,而愛數頃田?」
相關成語:無所不為
3.不值一錢 [bù zhí yī qián]
基本釋義:比喻毫無價值。
出處:明·沈德符《野獲編·臺省·御史大夫被論》:「此兩公俱以直臣起家致大位,晚途遭詬,不值一錢,憲體至是掃地矣。」
相關成語:不名一文 價值連城
4.誤入歧途 [wù rù qí tú]
基本釋義:誤:受惑;歧途:錯誤的道路。 由於受煽惑而走上了錯誤的道路。
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寫於深夜裡》:「然被告等皆年幼無知,誤入歧途,不無可憫。」
相關成語:歧路亡羊 上了賊船 覺返迷津 迷途知返
5.臧否人物 [zāng pǐ rén wù]
基本釋義:臧否:褒貶。 評論人物好壞。
出處:《晉書·阮籍傳》:「籍雖不拘禮教,然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