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擊村民的鳥 |
村民們舉著樹枝走過怪鳥停留的梧桐樹 本組圖片由實習生 馬捷文 攝 |
本報訊(實習記者李浩記者楊德合)這兩年,一款名叫「憤怒的小鳥」的手機遊戲風靡全國。而在臨潼區零口街辦大寨村,住著一群現實版「憤怒的小鳥」。它們盤旋在樹林間,時而急速向行人撲來,時而發出悽厲鳴叫,附近村民連連被其襲擊。
見人走近黃鳥便呈攻擊狀昨日中午12時,記者在大寨村村民的帶領下,靠近他們所說的襲人小鳥盤踞的樹林。「不要去太多人,免得把鳥給驚了,會襲擊咱的。」村民小張說完,就在路邊找了幾根樹枝,交給大家防身用。
「看,就是那隻黃色的鳥。」在村民指引下,記者看到一隻鳥正站在10米高的桐樹頂端,鳥身長約20釐米,羽毛以黃色為主,眼睛周圍和翅膀上有少許黑色的羽毛,細長尖銳的鳥嘴呈粉紅色。鳥的叫聲時而婉轉,時而悽厲,與嬰兒的啼哭聲有幾分相似。
記者試圖靠近它盤踞的大樹,不想它見有人走近,不斷發出響亮的哀鳴聲,並從樹上向記者快速俯衝下來。記者還來不及反應,只聽耳邊「嗖」的一聲,鳥已經貼著頭髮掠過了。好在人較多,小鳥沒有具體的攻擊目標,只是頻頻俯衝下來,嚇唬大家。「咱得小心點,這林子裡面,還有幾隻。」村民張師傅一邊說,一邊用手揮舞著手中的樹枝,以防鳥隨時襲擊。
「樹上好像有個鳥巢。」記者順著村民手指的方向,發現一團黑色樹枝堆成了一個小窩,架在西側的一棵樹上。有村民推測,怪鳥似乎在守護安置鳥巢的「領地」,它停留在東側的樹上,卻轉身對著那棵西側的樹,尤其是當村民靠近西側樹時,怪鳥就急速俯衝過來,襲擊人群。
每天下地都要帶保護裝備防襲擊據介紹,黃鳥搶佔的「地盤」是大寨村河東組莊稼地旁邊的一片樹林,這裡一共有二十多畝地,每天該組村民都要來地裡幹活,自從十天前黃鳥到來後,村民每天過來都要攜帶保護裝備,以防黃鳥襲擊。
很多村民都表示曾被黃鳥襲擊過。村民老林說,十天前他去地裡打農藥,途經樹林,突然聽到空中響起一陣悽厲的鳥鳴,他抬頭一看,一個黃影從空中直向他衝了過來,他下意識地躲閃開來。14歲的男孩旗旗趕來看鳥時也遭到了襲擊,「我又怕又想來看,最後就站在附近瞄一眼。」結果,還沒看清楚鳥影子,黃鳥就向旗旗頭部衝來,他下意識用手擋了一下,手直接被黃鳥啄破,留下一個大傷口。
「那隻鳥看起來挺漂亮,沒想到那麼兇猛,當地人以前都沒見過這種鳥,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村幹部張二錄說。記者了解到,林子裡具體有幾隻鳥大家看不清楚,但遭到鳥襲的村民有十多位,現在村民都覺得無奈,不知道該如何處置。
專家鑑定該鳥為黑枕黃鸝昨日下午,記者聯繫到著名鳥類專家、陝西師範大學教授於曉平,並將現場所拍部分照片提供給於教授。於教授斷定這種鳥是黑枕黃鸝,「黃鸝平時性子比較溫和,攻擊人的情況並不多見,很可能它的巢就在附近,當地村民驚擾過幼鳥,它們是保護後代才有攻擊性的,這種現象也算正常。」至於叫聲悽厲,於教授稱很可能是由於受到驚嚇而聲音有所變化。
記者在網上搜索了解到,黑枕黃鸝體長約25釐米,通體金黃色,背部稍有灰綠色,其分布在國內較為廣泛,其中就包括陝西。黑枕黃鸝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也見3-5隻的鬆散群。繁殖期為每年的5月到7月,其間喜歡隱藏在樹冠層枝葉中鳴叫。平時天性安靜,不具攻擊性,但在繁殖期間會有攻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