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書和用品還可以,但對電子產品,真是稍微複雜一些就頭疼。所以,咱們研究印表機的任務,一直都是六舅舅趙老師倆理工男在進行的。總算,在618之前交作業了,分析了不同產品適合的不同人群,且都給出了推薦型號。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比較快,但應該在半年到一年內,這篇文章的結論不會過時,而整個分析的思路,即使大家以後要自己選印表機,也可以參考一下。
下面時間交給六舅舅吧。
關於印表機大家已經等了很久了,那我們就先不說閒話,趕緊開始正題吧。市面上的印表機種類繁多,像針式印表機或者3D印表機這種非家用的我們就不提了。和家用有關的印表機主要是熱敏印表機、熱升華印表機、雷射印表機和噴墨印表機四個大類。
熱敏印表機其實大家非常熟悉,常見於刷pos機的小票、銀行排隊叫號的票等。這種印表機具有速度快、噪音低、使用方便的優點,但它列印出來的單據保存不長久。因為現在輔導作業的需求高漲,所以國內誕生了咕咕機、喵喵機等錯題熱敏印表機,本質上就是一個小票印表機+雲題庫。如果大家對這方面有需求,以後我再給大家評測。
熱升華印表機是為列印照片而生的。通過三原色(黃色、紅色、藍色)的調和搭配實現多種色彩的呈現,所以列印出來的照片色彩飽和度高。不過因為列印時需要有附膜的過程,所以列印的過程比較慢。如果作為家用列印照片還是不錯的,但是對於經常需要A4紙列印、列印文檔、複印和掃描的家庭需求的話,熱升華印表機可能就並不是十分適用了。
剩下的就是大家最常接觸的雷射印表機和噴墨印表機了。
先說雷射印表機。雷射印表機最初是為辦公用途而造的,所以大多數雷射印表機的列印速度很快,基本上一分鐘列印12-25頁左右,尤其是文本文檔的列印。但是雷射印表機不能列印照片,而且會在列印時會釋放極少量的PM2.5。
噴墨印表機是目前家用印表機裡最普遍的印表機。它的原理是將墨水的微小液滴噴射到紙張上,所以可以用於列印文本文檔和高質量的彩色圖像,尤其是照片的效果很逼真。不需要預熱,作業也可以兼容不同紙張。不過噴墨印表機是通過幾萬個小孔噴射墨水,所以也會出現長期不使用孔內堵塞墨水的情況。
基本上家用就是在雷射和噴墨中選擇了,接下來我們用一個部分稍微來闡述一下它們各自的特點,以及針對家用我們該如何選擇。
後面會大篇幅講噴墨機,所以在這一部分我們就著重講講雷射機。我們看到一般在公司裡用的都是雷射印表機,因為雷射印表機列印過程中沒有墨頭左右移動列印,因此列印速度比噴墨要快一些,當然價位也要比噴墨高。作為家庭來講,基本同樣的錢雷射機只能買到黑白列印的,打不了彩色,另外也買不到帶三合一和wifi無線列印功能的。帶娃的家庭如果不能打彩色印表機就很雞肋了,但如果對一般家庭來講花大幾千買一個三合一無線彩機,實在是成本太高,後期耗材成本也高,我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
但是雷射機為什麼能得到廣大公司的信賴,成為企業的首選,我認為原因有這樣幾個:
企業裡一般列印內容多為office文檔,黑白一般就都能滿足各大企業的需求;
列印文字內容比噴墨要更加銳利。因為使用的耗材是碳粉,因此當耗材附著在紙上的時候肯定是粉比水的邊緣銳利度高,因為墨水會暈染,就算油性墨目前也達不到碳粉的級別。但是對於家庭,基本這種差別要求體現不出來;
列印速度快,因為企業裡面打個合同就是幾十頁,一個企業多人共用一臺印表機,速度和辦公效率還是很重要的。家裡很少列印這麼多東西,其實一次就是幾頁,對於速度沒有在企業裡那麼迫切的需求;
不會遇到堵頭的問題,這是相對噴墨印表機的特點,因為噴墨機長期不用會有堵頭的問題,連供會有墨水倒流的問題,這些雷射印表機都沒有。
綜上所述,其實對有娃家庭來講,除非對列印速度特別在意,那麼孩子初三或者高中以上比較適用雷射機,因為考試壓力大,基本列印的都是卷子和習題。內容多,對彩色也沒有太多需求。知識點和習題量大,輸出大。因此雷射機的速度優勢,列印文字銳利的優勢都能體現出來,而且上大學完全可以把印表機帶到學校去打論文,畢竟大學的考試很多科目都是論文結課的,可以持續用。
最後再特別說一下有些媒介提到的雷射機會有少量碳粉釋出到空氣中的風險,因此就直接在家用中排除雷射機。這裡我也想說說我了解的情況。確實,我們先要承認這是雷射機存在的一個問題。但是雷射機原裝的硒鼓密閉性是挺好的,從環保和健康的角度是有保障的。目前的狀況是,國內原廠耗材的使用比例偏低,就導致碳粉釋出成為了一個行業的問題。而一些列印店為了最求更低的成本,還可能直接往硒鼓裡加劣質碳粉,由於碳粉本身顆粒質量不好,也破壞了原裝件的密閉性,不但會有體感能感知的碳粉釋出,用手摸列印的文稿甚至能手黑。這種後天的人為幹擾,也會造成一些人對雷射機產生恐懼。
說了那麼多,結論就是,如果雷射機都用原廠耗材,碳粉釋出的擔憂其實是可以大大降低的,但是這又回到了價格的老問題。所以我們最終在家用方面選擇噴墨的原因,更多還是考慮雷射機的綜合成本太高,對目前的一般家庭來說不如噴墨機性價比那麼高。
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噴墨印表機這個行業了。一個比較偷懶的做法,就是看看業內的大品牌是怎麼劃分的。我們這裡用印表機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惠普來舉例。*裸機價格參考的是京東旗艦店在2020年6月初的標價
*列印成本是按列印內容佔A4紙5%的覆蓋率來進行計算得到的估算值
這從惠普的機型構成我們基本可以看出,墨盒和墨倉的機型基本上各一半。而再往細分,主要就是通過基礎功能和列印成本的劃分。每月列印20頁
每月列印100頁
每月列印200頁
左邊是彩色,右邊是黑色
而墨倉式印表機的列印頭在機身裡,而在印表機身上集成了一個墨倉,通過一根輸墨管來連接列印頭和墨倉,一般墨倉裡有4個小墨倉,分別購買黑色、品紅色、黃色、青色4種墨水。墨倉式印表機之所以誕生,純粹有賴於咱中國人民群眾智慧。十幾年前墨盒太貴,廣東的一些工廠就率先自製墨水,用小瓶掛在噴墨印表機外側,穿一根醫用輸液管插進墨盒裡,雖然難看,但最大好處就是:便宜!基本上黑白列印降低到了一分錢一張。而這種用戶使用趨勢倒逼了各大品牌紛紛針對海量列印用戶推出了自己的墨倉機,這就是墨倉印表機發展的原因。
但是,對於家庭使用,咱們只要根據自己的整體列印量和實際需求來定,也不需要一味求列印成本便宜。
墨倉還是有兩個不足之處的,第一個是列印頭和墨水分離,每次列印時,需要把墨水從墨倉裡抽到列印頭處。
傳輸距離較墨盒印表機更長,所以當一段時間不列印的時候,傳輸管道裡的微小空氣泡就會膨脹,有時候會造成列印照片出現橫紋等小問題,需要多列印幾張,或者衝洗列印頭才能解決,我們從廠家拿到過數據,客觀上來說,墨倉式印表機的售後維修率是要比墨盒式印表機高出一截的。
其次,目前墨倉式印表機目前發展技術還是在第一代、第二代的水平,機器不如墨盒機那麼「耐造」,如果不小心把印表機傾斜或者長距離移動,譬如放在車的後備箱等等,有可能造成墨水回流到管道裡,重新列印的時候就會出現偏色等問題。
其實墨倉機誕生之日起主要是給4-10人規模的小微企業、SOHO辦公用的,因為帶彩色、無線、列印、複印、掃描功能的雷射印表機基本上在2500元以上,而且列印彩色還特別貴。而帶以上功能的墨倉機往往才一千多塊錢,而且列印成本大大下降,對於幾個人的公司來說特別適用,所以墨倉一開始就是打著「商用噴墨」的概念出身的。
現在的墨倉機市場已經變成幾大品牌爭相發力的重點,大家都在不停升級自己的機型,而小米的第一臺米家印表機也選擇了墨倉而不是墨盒,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一定的趨勢。但是總的來說,還是墨盒機的整體性能要更穩定一些。而且因為中國的家用印表機普及率比西方國家低很多,大多數人都選的是家裡的第一臺印表機,所以還是性能穩定維修風險低的墨盒機更穩妥些。並且如果不是一個月大幾百上千的海量列印,用大容量的墨盒機最終的使用成本也不見得比墨倉機高。
說完了墨倉和墨盒的區別,我們再來說說印表機的操作。」操作可能會很複雜「是一個讓很多對電器不敏感的朋友莫名擔心的點,當然這也不怪大家,因為就算到了今天,如果不是耐心看說明書或者指導視頻的話,有些印表機在操作過程中是真的能會讓人崩潰的。但是這種操作上的壁壘,隨著一些新技術的到來幾乎得到了完美地解決。面板操作:現在基本上只有複印和掃描才會用到了,基本上知道」開始「鍵在哪裡就可以;電腦和印表機通過USB或者其它有線連接: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有線連接的方式;電腦和印表機通過區域網連接:這種情況下電腦和印表機都要裝驅動,並且連到同一個區域網裡,這種無線操作比有線連接肯定要方便一些(更早的無線還有靠藍牙的,現在這種方式已經比較少見了);手機和印表機通過區域網連接:這個時候會藉助廠商開發的APP,只要手機和印表機都連上同一個區域網,就可以在手機APP裡找到同樣連接在區域網的印表機,這樣就已經很方便了。除了這些,大家還有什麼其它的問題嗎?歡迎在後臺給我們留言。
功能性:它需要是一款能無線彩打,並且具有列印、複印和掃描三合一功能的機器;
針對一般家庭而言,在當前的市場和技術背景下,在噴墨機和雷射機之間,我們推薦噴墨機;
從基礎功能上看,我們需要一款能無線彩打,並且具有列印、複印和掃描三合一功能的機器;
噴墨機不能只看購機成本,要把耗材也算上,到底是前省還是後省,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最好是符合自己使用需求的機器中,整體成本(購機成本+耗材成本)最低的一款或者其中之一;
墨盒機和墨倉機(連供機),我們建議第一次購買印表機的家庭選擇墨盒機,機器更穩定並且故障率低;
從安裝和操作考慮,它最好是超級簡單,小白也能輕鬆搞定,而無線直連和微信雲列印這些技術的興起大大增強了印表機的使用便利性,具備這些功能的機器肯定會有一定的優勢;
品牌方面,最好是國際知名品牌,畢竟印表機是有一定門檻的,並且相應的軟體、耗材和售後也需要時間的沉澱才能形成穩定的保障;
從列印質量考慮,對黑白文檔來說,需要黑色列印文字銳利,黑白分明,而彩色列印的色彩還原度需要能滿足要求。
這些因素都是列出來讓大家參考的,但實際的選擇中,我們還是需要有側重點。其實只要是大品牌,基本上都是一分價錢一分貨的,最核心的決定因素,應該還是整機使用成本。所以我們就針對我們細分出的人群,來給大家相應的推薦吧。而在這樣的推薦之後,大家再根據我們上面說的怎麼選的核心元素,應該就可以買到自己心儀的印表機了。如果你平時並沒有什麼日常常規的列印需求,列印行為並不是常態,就是印表機用來應急用,配有複印、掃描需求,想要機器便宜的,偶爾列印1-2張,月列印量最多也就10幾張,那麼要麼就不用買了,直接去列印店打就行;如果想在家裡備一臺以防萬一,那麼佳能和惠普的幾款入門級印表機可能會適合你:入門級墨盒機:
*部分推薦機器列印成本參考,按每月列印20頁計算
經濟型墨盒機:
大容量經濟型墨盒機:
*部分推薦機器列印成本參考,按每月列印100頁計算
經濟型的墨盒機購置成本基本在400-800間,打單頁文檔的成本大概在1毛幾,2毛錢左右,列印照片的成本基本在2元錢。感覺這類印表機就是專門為家庭設計的,這類印表機一般顏值比較高(其中惠普的3776和佳能的E568都挺好看的),是很多家庭在考慮綜合成本後家裡的第一臺入門印表機比較多的選擇。這裡為什麼會把惠普的4729加進去,是因為這款機器的購置成本雖然比一般經濟型的要貴,但是它專門匹配的大容量墨盒使列印成本大幅下降到黑白4分錢,彩色8分錢。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如果只用2年,可能還是一般的經濟型更有成本上的優勢,但是使用3年以上,這種大容量的經濟型墨盒機就顯現出一定的優勢了。所以針對偶爾列印的家庭,也可以考慮這種類型的機器。據我們的了解,因為品牌策略的原因,目前市場上這種大容量的經濟型墨盒機,只有惠普的4729這一款。每個月的列印量在150-300頁之間,差不多就是一天5-10頁。或者目前列印的不多但是考慮到未來預期升級需求,家裡有兩個孩子的,或者自己有soho辦公需求的,希望印表機容易維護,不要頻繁購買耗材。這個階段最適合的就是大容量的經濟型墨盒機,估計大多數家裡孩子上小學的朋友都符合這個範圍。這個階段如果用一般的經濟型墨盒機,稍微打多一點就不划算;如果沒有這種大容量的墨盒機倒是有可能直接選一個購機成本不高的墨倉機,但是既然有這種選項,就還是先考慮墨盒機吧。大容量經濟型墨盒機:
*部分推薦機器列印成本參考,按每月列印200頁計算
大容量經濟型墨盒機:
墨倉機:
愛普生——L3153/3156/3158,小白
惠普——Tank410/419/518/519
佳能——G3810
小米印表機(不帶複印)
*部分推薦機器列印成本參考,按每月列印400頁計算
選擇的這些連供機列印文檔成本基本在1-2分錢,照片成本大概在2毛錢。這種機器基本可以認為後期可以忽略耗材成本。是廠商做的,而不是經銷商改裝的連供機,廠商是給保修的,因為連供機的穩定性比照墨盒差一些,故障率略高,故障自己在家排除的可能性小,充墨後移動時必須水平端著,建議選擇前查詢一下廠商最近的維修中心距離。這裡把大容量的經濟型墨盒機也加上了,主要還是看了2年、3年和5年的總成本,覺得如果使用時間在2-4年,那麼這種機器的總成本消耗其實不比墨倉機高的。而對有些朋友來說,就算列印量很大,但也會經歷過年或者孩子寒暑假外出等可能間斷的時間,在這方面墨盒機故障率相對低還是值得這一部分朋友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