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股價過山車 抗病毒概念股回歸基本面
本報記者/閻俏如/北京報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資本市場相關概念股風生水起,醫藥生物板塊持續受到追捧,涉及領域包括口罩、診斷試劑、抗病毒、抗流感等。直至春節後開盤一周,疫情概念股仍火熱,295隻醫藥概念股的總市值增長超過4000億元。
與涉及到口罩、診斷試劑等概念的企業不同,抗病毒藥物領域並無特效藥被發現或上市,許多相關概念企業也未對產品板塊進行調整。
儘管相關企業接連發布風險提示,聲明公司並無針對疫情的重大業務調整,卻仍阻擋不住投資者的熱情。
從2月10日開始,形勢回落,多家醫藥概念上市公司甚至上演「天地板」走勢,一字跌停,市場追漲步伐放緩。不過,隨著對新型冠狀病毒研究的持續進行,相關概念隨著研究成果的發布也將層出不窮,市場何時回歸理性仍未可知。
股價過山車
2月10日開盤,一部分新冠肺炎概念股出現下跌,其中魯抗醫藥(600789.SH)、四環生物(000518.SZ)、太龍藥業(600222.SH)等個股甚至跌停。
這些個股此前多因涉及到口罩、疫苗、抗病毒等概念而受到熱捧。自1月20日各地陸續公布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醫藥板塊暴發漲停潮。聯環藥業(600513.SH)、四環生物、魯抗醫藥、香雪製藥(300147.SZ)等抗病毒概念股將近20隻個股漲停。
1月21日,全線暴漲行情持續,截至收盤,超過30隻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概念股漲停,涉及概念包括醫藥、口罩、抗病毒、流感、疫苗、體外診斷試劑等。
以四環生物為例,自1月20日以來,該公司股票曾收穫8次漲停,股價一度到達8.83元/股的近三年來的高位。魯抗醫藥自1月20日以來獲得8個漲停板,一度到達18.35元/股的近四年最高位。聯環藥業更是在1月17日~2月7日收穫十連板。
儘管相關企業接連發布風險提示,卻仍未能阻擋投資者的熱情。
魯抗醫藥在2月7日發布的股票交易風險提示公告中表示,截至2020年2月6日, 公司所處「化學藥」行業的靜態市盈率為44.32,滾動市盈率為42.65;公司的靜態市盈率為90.98,滾動市盈率為123.37。公司當前的靜態市盈率、滾動市盈率均明顯高於同行業的平均水平。
根據魯抗醫藥2019年三季度報,公司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2億元,同比下降29.4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淨利潤6632.86萬元,同比下降45.08%。
同樣,聯環藥業自1月22日以來,也已經陸續發布了6次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或股價波動風險提示公告。聯環藥業在公告中提示,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正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根據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官網查詢,醫藥製造業最新滾動市盈率為 37.71 倍,截至2020年2月7日收盤,公司動態市盈率為75.23。
直至2月10日前後,市場追漲步伐終於放緩。哈藥股份(600664.SH)、四環生物、亞太藥業(002370.SZ)、魯抗醫藥等個股紛紛跌停,生物醫藥板塊中跌停公司近20家。
業務無重大變動
不同於涉及口罩、診斷試劑等概念的企業產品布局發生了相應變動,抗病毒概念的企業紛紛「撇清」與新冠肺炎的關係。
2月11日,四環生物公告,公司留意到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相關媒體報導,目前,公司暫無特定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產品研發和生產。
魯抗醫藥則提示,公司產品結構、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所從事的主要業務包括醫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產品主要涉及人用抗生素、獸用農用抗生素、心血管類及降糖類藥物等。
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中,魯抗醫藥指出,衛生防疫消毒液為公司控股子公司山東魯抗和成製藥有限公司生產,該公司具備消毒液生產許可證,產能約35噸/天~40噸/天。不過和成公司的消毒液主要為公司內部生產環境消毒使用,對外銷售額約佔和成公司營收的15%左右。
由於2月8日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提及可試用利巴韋林進行治療,擁有利巴韋林產品文號的魯抗醫藥再次引起關注。然而,魯抗醫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中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山東魯抗醫藥集團賽特有限責任公司確具有利巴韋林產品文號,但目前沒有生產該產品。
收穫十連板的龍頭聯環藥業方面,早在1月23日就發布提示,其涉及抗病毒概念的產品佔比其實很小。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泌尿系統藥、抗組胺藥和心血管藥等三大系列,用於治療其他疾病的藥物佔比相對較小。
聯環藥業生產的美愈偽麻膠囊可用於緩解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症狀, 2018年公司該產品銷售額為0元,2019 年前三季度銷售收入僅為3.56萬元,佔比極小。 公司生產的硫酸黏菌素原料藥、鹽酸多西環素片、鹽酸美他環素片、巴洛沙星片、羅紅黴素膠囊等抗生素類藥物主要用於治療細菌真菌感染,上述5個品種2018年銷售收入為1047.43萬元,僅佔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的1.03%,2019年前三季度銷售收入為1200.12 萬元,僅佔公司 2019 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的 1.35%。
中泰證券1月23日發布研報指出,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報告數增多,股票市場也對此做出了反應,一些概念股近日波動明顯。對比2003年,不少概念股存在受投資者情緒影響的短暫波動,對漲幅較大的概念股需要保持理性,應謹慎參與。
報告統計發現,即使在「非典」嚴重的疫情下,相關概念股的實際利好都非常有限,市場情緒引起的股價波動往往過度,普通投資者往往高估了短期事件對於宏觀經濟及相關行業的影響,參與概念股投資的收益很小而承受的風險卻較大。
尚無特效藥
如今新冠肺炎概念股遭瘋狂炒作後又迅速回落,仿佛2003年「非典」疫情下的劇情重演。
在當時,白醋、板藍根等遭搶購,相關企業如恆順醋業、白雲山等股價一度受到追捧。其後,相關的抗病毒概念股如海王生物、東北製藥(000597.SZ)、天壇生物(600161.SH)等也在市場中逆勢大漲。
直至2003年夏季到來後,「非典」患者人數下降,病情得到完全控制之後,相關企業的股價出現下跌,回歸正常。
實際上,直到目前,尚未有針對新冠病毒肺炎的特效藥。1月12日,在湖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馬昕稱,目前治療新冠肺炎確實沒有什麼明顯特效藥,呼吸機和人工膜肺等設備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指出,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可使用α-感染素霧化吸入、洛匹那韋/利託那韋,或利巴韋林。要注意洛匹那韋/利託那韋相關腹瀉、噁心、嘔吐、肝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同時要注意和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
另外,要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尤其是聯合使用廣譜抗菌藥物。
潛在的抗新冠病毒肺炎藥物中,美國吉利德科學公司尚未上市的產品瑞德西韋(Remdesivir)備受關注,並已經獲批在國內進行臨床試驗。
2月11日晚間,科創板上市公司博瑞醫藥(688166.SH)發布公告稱,成功仿製開發瑞德西韋原料藥合成工藝技術和製劑技術,並已經批量生產出瑞德西韋原料藥,瑞德西韋製劑批量化生產正在進行中。2月12日開盤,博瑞醫藥封死漲停板。
不過,博瑞醫藥發布風險提示稱,目前瑞德西韋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Ⅲ期臨床試驗並未結束,該藥物是否有效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如果相關臨床試驗結果不理想,則瑞德西韋的仿製技術就無重大價值可言。即使瑞德西韋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臨床試驗成功,那公司的前述研發要最終轉化為產品投入市場,仍需獲得專利權人吉利德公司授權、藥物臨床、藥品審批等多個環節,這一過程將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很多實驗室找到一個苗頭,就希望馬上完全進入臨床,這個要小心,倫理審查一定要通過。臨床醫生還是要按臨床的規矩來做。」針對抗病毒特效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曾這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