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在人生終點延續 ——記市殯儀館火化班班長殷朝榮

2021-01-13 中青網

  認識殷朝榮的人都說,他如冬日暖陽,絲絲縷縷的微芒,卻給人以溫暖,讓人感受到前行的力量。

  殷朝榮是市殯儀館火化班班長,31年來,他拋棄世俗偏見,堅持「讓兩個世界的人都滿意」的工作作風,任勞任怨,竭誠為喪戶服務,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莊嚴諾言。

  無悔選擇:什麼工作都需要有人幹,選擇了就要把它做好

  殯儀服務是一個特殊的工作崗位,由於世俗的偏見,人們往往對這個行業存在著忌諱和排斥。1986年,市殯葬管理所招收一批殯葬工人,年僅20歲的殷朝榮主動報名並被錄用。得知殷朝榮找了份殯儀館的工作後,親朋好友紛紛勸他放棄。「什麼工作都需要有人幹!」農村出身的殷朝榮格外珍惜這次工作機會,他不顧親朋好友的反對,毅然決然地走上工作崗位。

  剛剛參加工作,面對陌生的工作環境和僵硬冰冷的屍體,殷朝榮有過短暫的不適期。每天晚上,一閉上眼睛,僵硬的屍體就浮現在他腦海中,低沉的哀樂和逝者家屬的慟哭久久縈繞在耳邊,讓他夜不能寐。殷朝榮自己也知道這是一種心理障礙,他虛心向一位老同志請教如何克服這種恐懼心理,老同志說:「你把國徽戴在身上,什麼事都沒有了。」也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殷朝榮口袋裡裝了一個月的國徽,從此睡上了安穩覺。

  火化班是殯儀館最髒、最苦、最累的崗位。抬屍、化妝、火化和裝骨灰是火化班的工作流程,化妝和火化則是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前些年工作條件差,火化採取人工推運、翻燒,氣味異常難聞,就是帶上防毒面具也難以忍受,操作室溫度常達50多度,站在爐前就汗流浹背。殷朝榮有時一天能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剛開始的時候,他會接連幾天頭昏腦漲,噁心反胃。他就時常鼓勵自己:要向老同志學習,老同志能幹好我也一定能幹好。倔強的他,硬是憑著一股好學上進的精神,慢慢適應了工作。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既然選擇了做這個工作,就要把它做好。」殷朝榮沒有滿足於日常工作的完成,他下決心要提高自己的火化技術。空閒時間或是晚上值班時,他就來到火化設備旁,反覆揣摩、研究火化機械構造、機電原理、怎樣裝卸爐膛門,他忍受著火化爐長年淤積的惡臭,一鑽研就是一兩個小時。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憑著久久為功的韌勁和精湛的技術,殷朝榮獲得了甘肅省機關事業單位屍體處理工技師資格。

  「沒有卑微的工作,只要用心去做,什麼工作都能出成績。」殷朝榮說。

  竭誠服務:讓逝者得以安息,讓生者得以慰藉,讓兩個世界的人都滿意

  一個新生命的降生總是伴著希望與喜悅,而為生命送行的職業卻總與噩耗與悲傷相連。殯葬行業,正是體現終極生命關懷的地方。「關心最悲傷的人,撫慰最痛苦的心」「讓逝者得以安息,讓生者得以慰藉」 「讓兩個世界的人都滿意」在人生的終點站,殷朝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任勞任怨,用愛心、耐心和責任溫暖著喪屬悲痛的心。

  讓「尊體」儘可能得到美化是對生者的安慰。一些非正常死亡或是存放時間較長的遺體,大都血肉模糊、面目全非,有的甚至散發著腐臭。面對不同的遺體,殷朝榮都懷著對生命的敬畏與尊重努力恢復其原貌。

  一次夜間,殷朝榮接到單位電話,說有一具屍體需要處理,他穿上外衣就出了門。一進單位大院,就遠遠聞到一股刺鼻的味道,打開裹屍布一看,這哪裡是一具屍體,分明是一堆裹了沙子的腐肉。喪屬是位六十多歲的老人,她傷心地說,一年前兒子外出打工,和家裡失去聯繫,等見到時就成了眼前這幅情景。殷朝榮立即換上工作服,在沙堆裡一點點摳,一點點拼,他強壓著湧到喉嚨的刺鼻味道,經過近四個小時的努力,硬是把這堆腐肉按老人的要求拼接好了。老人十分感動,撲通一聲跪在殷朝榮面前,殷朝榮連忙拉起老人說:「大姐,不要這樣,這是我的工作。」

  視每一位逝者和喪屬為親人,殷朝榮以真誠服務感化著喪屬,讓他們懷著悲傷而來,帶著安慰而歸。一次處理高度腐蝕的遺體時,屍體發出的氣味讓人喘不過氣來,殷朝榮主動請纓對遺體進行清洗,並對面部重新化妝。為了安撫喪屬悲傷的情緒,他還在遺體四周布置花盆,讓喪屬感覺逝者像在鮮花間安睡一樣,這一舉動讓喪屬非常感動。

  一年365天,殷朝榮沒有固定的節假日,什麼時間有喪戶,他就什麼時間上班。一次凌晨四點鐘,一位蒙古族遺體需要連夜火化,因為按照蒙古族的習俗,死者不能見到第二天的太陽,殷朝榮二話不說,馬上來到單位,按照喪屬的要求完成了火化工作。

  「殯儀工作無小事」,殷朝榮遵循親情服務的理念,盡心為逝者及喪屬提供各項服務,32年來,他的工作沒有出現一次差錯和失誤,實現了服務零事故、零差錯、零投訴的目標。

  超越親人:比喪屬做得更好,讓逝者有尊嚴地離去

  雖然是火化班班長,但是殷朝榮卻身兼抬運屍體、化妝整容、火化司爐、整理骨灰等多項工作,與屍體近距離接觸在所難免。遇上攜帶傳染病的屍體,殷朝榮沒有絲毫的退縮,工作該怎麼幹仍怎麼幹。

  一次,他正在火化間撿骨灰,服務員通知他有具特殊遺體需要火化,還被告知逝者生前患有烈性傳染疾病,且在家中去世好幾日,屍體已經嚴重腐爛。殷朝榮毫不猶豫,馬上帶領班組成員來到靈車前,雖然,遺體被嚴嚴實實地裹了好幾層隔離袋,可車門一打開,刺鼻的腐屍味道還是撲面而來,現場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往後躲,就連逝者的親屬也躲得遠遠的,不願到跟前來。殷朝榮和同事們跟往常一樣,把遺體輕輕地抬到接屍車上,幫逝者把身上的被子整理好後,將遺體平穩緩慢地推入了火化爐。

  因為對生命歷程的敬畏,殷朝榮對所有的屍體都非常尊重。前不久,殷朝榮接到單位的電話,要到酒泉市醫院接一具屍體。殷朝榮和同事到了醫院才被告知死者疑似傳染病去世。簡單地做過消毒處理後,殷朝榮和同事將屍體抬上了運屍車。而這一過程死者的家屬站得很遠,就連裝車時都不願幫一下忙。

  「這種情況,我們都很理解,誰都不想被傳染上。」殷朝榮說,「我們也怕呀,但我們是做這個工作的,我們要比家屬做得更好,家屬不到跟前,我們也要到跟前。」

  對於接運、火化傳染病遺體,殷朝榮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了,對他來說已經「習慣了」。「任何遺體擺在我們面前都是一樣的,我們要尊重遺體。」他說。「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我們的工作就是讓每一位逝者有尊嚴的離去,通過我們的服務,讓他們的家人沒有任何遺憾!」

  31年來,殷朝榮從青蔥歲月的小夥子到成熟穩重的中年人,期間從未換過工作。他說:「我認為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是為人民服務的都是高尚的、都是光榮的,我願意在這個崗位上一直為人民服務下去,讓兩個世界的人都滿意。」

  (記者趙明霞)

相關焦點

  • 殯儀館告訴你真相,看完之後長見識了
    不過生老病死是人必須經歷的事情,面對死亡大多數人所表達的情緒都各不相同,有的坦然、有的驚慌,但最終都要走向人生的「終點」。人死後大多數情況,都是會被送入殯儀館,通過專業的處理方法,例如火葬、土葬等方式來處理遺體。不過在處理之前,其實是有很多禁忌的,可能有小夥伴疑惑,人死後身體為什麼不能觸碰呢?殯儀館告訴你真相,看完之後長見識了!
  • 探訪"生命最後一站":揭秘殯儀館火化流程
    簡介:  【解說】每個人的生命都會到達終點,作為人生命的終點站,殯儀館的遺體火化工作承擔了很大的責任。4月4日,記者來到重慶市江南殯儀館,揭秘火化師送走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  【解說】早上6點30分,記者進入殯儀館火化間,與影視劇中的「火葬場」或燈光閃爍的神秘屋不同,沒有特別刺鼻的焚燒味,也沒有陰森恐怖的氣氛。
  • 死亡是人生的終點,其實也是開始,只是存在的形式不一樣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確實死亡是人生的終點,其實也是開始,並且這不分「善惡」,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對於死亡之後的「開始」,沒有人具有富貴之分,沒有等級之分,同時也沒有傳統上說的
  • 武漢各公墓殯儀館舉行集體祭掃活動
    武漢市各公墓、各殯儀館紛紛舉行集體祭掃活動,用莊嚴肅穆的儀式,向烈士和逝者表達懷念與追思。上午11時,在長樂園黃陂英雄烈士紀念廣場內,陵園工作人員身戴白花,誦讀祭文、敬獻花籃、默哀祈福、鞠躬致敬、鮮花寄情……整個儀式莊重肅穆,每個環節一絲不苟,緬懷逝者。
  • 評論:殯儀館遺體火化「喊虧」 鬼也不信
    圍觀  火化量全國最大的上海益善殯儀館稱,柴油價格17年來漲了八倍,目前火化一具遺體要虧260元。據介紹,火化一具遺體,約需18-20公斤柴油、24度電,成本約440元,還不包括管理費用,而平板爐基本火化費只是按180元收取,工作人員感嘆「燒不起」。
  • 殯儀館90後夫妻檔:讓逝者「美麗」走完最後一程
    在校期間,劉燦擔任學院學生黨支部書記、班級紀檢委員,而溫祝靜擔任班級學習委員,他們衝破各種親朋好友的阻撓以及世俗偏見,毅然選擇投身於殯葬事業,2014年來到了福山區殯儀館。「社會上那麼多職業,你們為什麼要選擇在殯儀館裡工作呢?」面對記者的問題,劉燦顯得特別平靜,他回答道:「360行,行行出狀元!360行,行行也需要人來做!既然我選擇了這個行業,我就要好好幹,我無怨無悔。
  • 臺灣殯葬業洗屍水進入飲用水源 大陸殯儀館環評怎麼搞?
    由此引申,小編扒一扒大陸殯儀館的環保管理。我國殯葬行業的管理在我國大陸,有一種居民服務業叫「殯葬服務」,是指與殯葬有關的各類服務。根據現行的環評管理法規,「殯儀館、陵園、公墓」行業,如果建設項目周邊沒有環境敏感點,則只需要做環評登記備案手續即可;而如果「殯儀館、陵園、公墓」周邊有「環境敏感區」則需要做環評報告表報生態環境局審批。那麼,什麼叫「環境敏感區」?
  • 《陳情令》終點,若隱若現,選擇,左右徘徊,這是人生表演的語境
    也許,平凡的人需要經歷不平凡的一生來中和一下人生路上走過路過的色彩。平凡人生的顏色,平淡素雅,生活起伏平緩,過著日常,活成生活,每天都是稀疏平常的事兒。不平凡人生的顏色,有豔有素,像血亦像雪,一會兒處在平地上,一會兒迎上了山峰,一會兒又掉落在冰川。掙扎是小,起伏是微,窮途如常,末路為終,是註定,是命數,是一開始就決定的路。這番不平凡終于于慣常的一刻,給定結局,靜待結束。
  • 殯儀館工作人員告知真相
    生老病死是我們人生中都會經歷過的事情,我們總是在一次次分離中成長。一般情況下,當有人去世的時候,我們總是很悲傷。而在一些農村地區,經常會有死者在死後給子孫託夢的說法,當然這種說法在現在看來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 廣州殯儀館殯葬服務流程圖一覽
    (點擊圖片可看高清圖)廣州殯儀館殯葬服務流程圖一覽  (二)電話通知殯儀館接運遺體(電話:020-87744444)。  (三)遺體運回殯儀館防腐。  一般情況下,遺體應在72小時內火化;腐變、甲類傳染病、炭疽死亡和國家規定的其他傳染病死亡遺體,不進行防腐保存,及時火化處理。
  • 武漢殯儀館門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烏雲密布下,武漢的天空陰沉著,漢口殯儀館裡,家屬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在等待領骨灰盒,在那裡,沒有哀樂,沒有哭聲,當有人舉起手機準備拍攝,立馬會有人前來制止。拍出來的零星照片在自媒體傳播,而後,便是刪帖和限流。
  • 300個陽光帥氣的男孩名:捻一縷陽光的暖,溫暖了人生的長河
    老子曾說:「無名之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名字對於一個人而言,是開啟了人生的鑰匙,也是步入人生的第一份禮物。自古以來,人們對於名字都十分珍視,因為名字中表達了父母對孩子的殷切希望和美好祝福,對寶寶的人生有著激勵的作用。
  • 殯儀館告訴你真相,醫生已經證實
    人生短短幾十年,每一個人都會離開這個世界。當一個人去世以後,他的遺體會送到火葬場。遺體火化前,殯儀館的工作人員不會再讓人碰觸死者的遺體。
  • 殯儀館為什麼不放置鏡子?聽完專家的解釋明白了
    火葬自然少不了一個國家的一個重要下屬單位:殯儀館。從實行火化制度以來,去世的人都會在殯儀館進行遺體火化。另外殯儀館還是舉行追悼會,告別儀式的場所,同時還有寄存骨灰的業務。殯儀館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地方,相信有朋友在親情朋友去世的時候去過殯儀館,進去之後會讓人有一種發冷的感覺,而且想在殯儀館工作,沒有一定的膽量還真不行。
  • 八寶山殯儀館老師傅揭秘「領導人殯葬過程」(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昨天,八寶山殯儀館舉行公眾開放日活動,進行告別儀式演示。京華時報記者王海欣攝京華時報訊(記者文靜)清明臨近,北京市民政局昨天在八寶山殯儀館舉行「3 23公眾開放日」。下午1點開始,八寶山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帶領近百名參觀者,從遺體接運、遺體入館,到遺體整容、遺體告別……再到骨灰寄存的全過程進行了實地探訪,並詳細講解流程操作,解答市民的疑問。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八寶山的殯葬用品價格全部下調。殯儀館中,低價位的殯葬用品種類佔到總量的80%,家屬可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來選購。
  • 80後夫妻在西安殯儀館工作10年 他們是生命最後的擺渡人
    清明將至,三秦都市報記者走進位於鳳棲原的西安市殯儀館,走近這裡的一線工作人員,聽他們講述生與死、冷與暖的故事。  生與死,其實是一道門。他們被稱為「生命最後的擺渡人」。  2009年,陳雲大學畢業,來到西安市殯儀館成為一名入殮師。他是科班出身,師傅帶領幾次後,就可以單獨操作了。此時的他,膽量倒是鍛鍊出來了,但礙於中國人對死亡的忌諱,回河南老家,親戚問他在哪工作,他回答,民政局。  入殮師有個專業名詞叫「遺體整容師」,他們需要在陰冷的殯儀館化妝室內,給逝者留下這個世界最後的容妝,讓他們走得更體面、更有尊嚴。
  • 終點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活出一個精彩的人生
    3、人生太短,逝者如斯,愛的,不愛的,一直在告別中,時間永恆,我們都只是歷史長河的一瞬,與其哀嘆,猶疑,消磨,不如起來,做點什麼,再做點什麼。終點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活出一個精彩的人生。早安!4、一個不懂得奮鬥的人,那將註定成不了大事,過著渾渾噩噩、行屍走肉般的生活,猶如失去了靈魂後僅存的空空如也的軀殼,機械地重複著每天的生活。
  • 19歲女孩泡溫泉被電暈,母親:酒店經理讓醫生直接送殯儀館
    19歲女孩泡溫泉被電暈,母親:酒店經理讓醫生直接送殯儀館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個季節,在這一季節裡面,有很多人都會選擇跟自己的朋友去一些店鋪中泡溫泉,不但能夠讓人的身心得到一定的舒緩,更主要的是能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裡帶給大家一種別樣的溫暖,但是你們能想到了,泡溫泉居然也會有生命危險
  • 蘭州市殯儀館開放日 | 所謂「第一爐」主要是家屬的心理作用
    在當天的開放活動結束後,蘭州市殯儀館還召開了座談會,就市民關心的一些殯葬方面的問題,蘭州市殯儀館負責人一一進行了解答。  第一爐說法  聽說殯儀館有燒第一爐的說法?  所謂「第一爐」,主要是家屬在心理上覺得火化爐由於前一天工作結束後進行過清理,所以第二天早上爐膛內會比較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