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儀館90後夫妻檔:讓逝者「美麗」走完最後一程

2020-12-04 閃電新聞

迎接生命的職業,總是受到感激和歡迎的,因為一個新生命的誕生總是伴著希望與喜悅;而為生命送行的職業,卻總與噩耗與悲傷相連。

這個讓人「敬」而「遠」之的特殊行業裡,在福山區殯儀館的工作人員中,卻有這樣一對90後的小夫妻———劉燦、溫祝靜,他們在這個特殊的崗位上,用自己的青春默默奉獻。

衝破世俗偏見,實現自我價值

劉燦、溫祝靜,都是90後,都是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殯儀學院畢業的優秀大學生。在校期間,劉燦擔任學院學生黨支部書記、班級紀檢委員,而溫祝靜擔任班級學習委員,他們衝破各種親朋好友的阻撓以及世俗偏見,毅然選擇投身於殯葬事業,2014年來到了福山區殯儀館。「社會上那麼多職業,你們為什麼要選擇在殯儀館裡工作呢?」面對記者的問題,劉燦顯得特別平靜,他回答道:「360行,行行出狀元!360行,行行也需要人來做!既然我選擇了這個行業,我就要好好幹,我無怨無悔。因為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場合,會有人需要我們!」

剛到館裡時,劉燦主要從事遺體火化、整容工作,而溫祝靜從事家屬接待引導、鮮花製作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他們用專業的工作技能和素養,讓每個逝去的生命有尊嚴的走完最後一程,讓每個喪戶家屬得到心靈的慰藉,也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實現著自己的價值。

忍辱負重,搬抬遺體走下24層樓

為了特殊工作,他們任勞任怨。「因為殯儀工作的特殊性,他們基本上全年365天都在崗。如此辛苦,有時還得不到社會群眾和逝者家屬的理解,不少人提到殯儀館就覺得晦氣,對在裡面工作的人也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偏見,有時候因為對方的誤解,還常遭遇指責和辱罵。」福山殯儀館的館長汪恩海介紹道。

剛參加工作不久,劉燦在一次夜間值班中,接到公安法醫通知,在一座24層的賓館大廈樓頂上,一名物業人員由於生理原因猝死,需要前往收殮,賓館經理以影響賓館經營和聲譽、怕驚嚇入住客戶為由,不允許遺體使用電梯接運,而且不能途徑接待大廳。劉燦和另外兩名工作人員只能抬著遺體,一步一步地走樓梯搬抬遺體,從24層到1層,他們足足用了2個小時,中途休息了八次。當他們把遺體搬抬到靈車時,三人已經筋疲力盡的坐在了地上,即使這樣,還要承受四周圍觀人群的忌諱眼光。

讓逝者「美麗」著走完最後一程

殯儀服務非同一般,殯儀服務的對象特殊,逝者有自然故去,有的又是非正常死亡,分離之痛總是與嘈雜相伴,就是在這種環境中工作,只要喪戶需要,都是隨叫隨到,態度上還要準確把握,稍不注意就會引起誤解。文明用語上有特殊性,不敢追求熱情,只能盡力做到周到,讓逝者安息,讓親屬們有些慰藉。

2016年初,一位年輕女士在一場交通事故中去世,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她的母親趕來殯儀館,溫祝靜接待了她。當母親見到女兒血淋的遺體時,傷痛欲絕,大聲哭喊著:「這不是我女兒,這不是我女兒……」她無法相信自己的女兒,在如此悲慘的事故中離開人世的殘酷事實。

這位老人含著淚水拉著溫祝靜的手,請求她儘量修復女兒的遺容,讓女兒「美麗」著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溫祝靜攙扶著老人坐下,並在身旁一直安撫她,儘量減少老人的悲痛。接到整容任務後,劉燦和另外一名整容師,馬上將遺體推至工作室,對照著逝者生前照片,制定好遺容修複方案,並實施整容。

當進行遺容修復時,他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由於經過醫院搶救,遺體身上插滿了醫用輸液管,多達20餘處。他們細心地拔出每一根輸液管,並對身體上的管孔進行修復,修復完成後,又給逝者洗澡穿衣,根據照片對遺體遺容進行整容化妝……經過一個漫長的上午,終於完成修復整容工作,這時劉燦的雙臂已經由於長時間抬舉而麻痺。

溫祝靜攙扶著老人來看望女兒的遺容,老人含著淚撫摸著女兒的臉說到:「對,這才是我的女兒,女兒你慢走,不要掛念我和你爸……」溫祝靜一邊攙扶著老人,一邊用紙巾幫她擦拭淚水。遺體火化結束後,老人找到了溫祝靜拉著她的手說:「感謝你們,感謝你們讓我的女兒『美麗』地走完最後的一程。」

相互鼓勵,夫妻默默奉獻無怨無悔

他們各自堅守崗位,相互支持,相互鼓勵,並許下愛的諾言。2016年劉燦與溫祝靜從相識、相知、相戀到相愛,兩人領取了結婚證,還沒來得及舉行婚禮,劉燦接到了參與福山區殯儀館新館建設任務。

劉燦與妻子溫祝靜商量推遲舉行婚禮。劉燦投入到了緊張的新殯儀館的施工建設當中,在建設工地的每一個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腳印。為了趕工期、保證施工質量,有時夜不歸家,吃住在工地,原本白皙的皮膚被曬黑,妻子默默地支持著丈夫的工作。2017年年底,嶄新的殯儀館建成投入使用,而他們的婚禮卻推遲了近兩年。

在這四年的工作裡,劉燦和溫祝靜感受過悲傷,在生活中受到歧視,但他們無怨無悔,默默奉獻,把青春奉獻給了殯葬服務這一平凡而特殊的職業。他們領會到這份工作的崇高和神聖,如果在逝者人生的最後一站,通過我的工作,使他們的親人得到最大的心靈慰藉,這是我們殯儀服務人員最大心願。他們堅信:堅持去完成好每一個工作任務,細心服務每一位逝者,安撫每一位家屬,就會得到了社會的尊重。

(記者 姜曉 通訊員 尹建紅)

相關焦點

  • 80後夫妻在西安殯儀館工作10年 他們是生命最後的擺渡人
    清明將至,三秦都市報記者走進位於鳳棲原的西安市殯儀館,走近這裡的一線工作人員,聽他們講述生與死、冷與暖的故事。  生與死,其實是一道門。他們被稱為「生命最後的擺渡人」。  2009年,陳雲大學畢業,來到西安市殯儀館成為一名入殮師。他是科班出身,師傅帶領幾次後,就可以單獨操作了。此時的他,膽量倒是鍛鍊出來了,但礙於中國人對死亡的忌諱,回河南老家,親戚問他在哪工作,他回答,民政局。  入殮師有個專業名詞叫「遺體整容師」,他們需要在陰冷的殯儀館化妝室內,給逝者留下這個世界最後的容妝,讓他們走得更體面、更有尊嚴。
  • 高溫下的堅守|在900度火化爐旁守護逝者尊嚴
    近日,衡陽連續的「桑拿天」,對於工作在衡陽殯儀館火化室的師傅們來說,火化爐900多度燃燒產生的高溫,讓整個火化車間成為一個「桑拿房」,室內的溫度動輒五六十攝氏度。撿灰爐、清理爐膛……衡陽殯儀館的火化師們日日忍受高溫炙烤,在終點站送逝者走完最後一程。
  • 拍臨終回憶錄為遺體美容 「90後」臺灣青年大陸做「生命會館」
    (在蘇臺胞面面觀)拍臨終回憶錄為遺體美容  「90後」臺灣青年大陸做「生命會館」  中新網無錫12月4日電 (記者 朱曉穎)開展臨終關懷、拍「生命回憶錄」、做遺體美容、遠程代祭掃……在江蘇無錫,「90」後臺灣青年潘柏銓以「生命會館」提供定製化殯葬服務。「生命會館」內景。
  • 江西樂安殯儀館:遇害的夫妻已火化,駐村幹部和輔警的遺體還在
    江西樂安殯儀館:遇害的夫妻已火化,駐村幹部和輔警的遺體還在從8月8日殺害一對夫妻後,兇手曾春亮5天後又殺死了駐村幹部桂高平;追捕曾春亮的過程中,一名輔警杜海華被撞身亡,年僅22歲。江西樂安殯儀館,連日來被哭聲、嘆息聲籠罩,本來肅穆、悲痛的氣氛更增加了悲涼愁苦的色彩。8月16日一早,樂安兇案中遇害的兩名老人在殯儀館火化,隨後骨灰被送回老家山碭鎮安葬。兩名老人的親屬表示,原本希望在抓住兇手後再安葬父母,以告慰逝者。但時間已過去了8天,「再等不是辦法。」
  • 劉真今火化弟弟捧鬥送最後一程辛龍想去卻無法到場
    劉真在2月時進行心臟修補手術時突然心跳停止,裝上葉克膜搶救後狀況仍沒好轉,搶救46天宣告不治,享年44歲震驚演藝圈,而劉真與辛龍夫妻情深,育有一4歲女兒霓霓,劉真走後辛龍情緒崩潰,不敢相信愛妻永遠離開他,從劉真靈堂開放第一天辛龍都第一個到場,面對媒體僅說「辛苦了」。
  • 殯儀館道出實情,看完長見識了
    但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情,每當人死後家屬就會送去殯儀館,待殯儀館的人處理遺體。不過總有人聽聞在殯儀館處理屍體,是要進行「剖腹」的流程了,據一些人所說是擔心身體內的氣體,會在遇到高溫後爆炸。那麼人死後真的要被「剖腹」嗎?畢竟「剖腹」是個非常不人道的流程,殯儀館對此也是道出實情,看完長見識了。據殯儀館工作人員直言,其實「剖腹」這件事情,是完全不存在的。
  • 武漢殯儀館門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有人問,為什麼義大利的、西班牙的棺材照片可以照常傳播,漢口殯儀館的照片要被刪除,沒人給予解釋,也沒人給予回答。就這樣,我們只能看到零星的漢口殯儀館照片在一張張控訴著悲哀,話說著悽涼。有人在微博發了一張圖片,配文是:武漢殯儀館門口,排滿了領骨灰盒的人。
  • 這條新聞很沉重:殯儀館突然停電遺體暫停火化 逝者家屬很不滿
    今天(13日)早上,長壽區殯儀館停電了。對於從事這樣特殊服務的單位來說,隨之而來的,應該是及時有效的緊急處理方案。然而,事情卻出人意料,導致很多逝者的家屬很不滿。據記者了解,今天一共有四具遺體要進行火化。
  • 64位逝者昨魂歸大海 上千老人諮詢報名海葬
    儀式結束後,幾位逝者親屬在船艙裡向記者講述起逝者的故事,希望能鼓勵更多市民選擇海葬這樣的生態葬法。  抗日老兵與老伴共海葬  市區的潘女士和丈夫帶著公公和婆婆的骨灰一起登船。  她的公公叫周顗(讀yǐ),出生於1922年,2016年去世,90多歲的他是這次海葬儀式中,生前年齡最大的一位逝者。
  • 瀋陽骨灰安葬在墓地好還是寄存在殯儀館好?
    這幾年瀋陽墓地價格可以說是高居不下,這直接導致了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家庭買不起墓地,將逝者的骨灰寄存在殯儀館或者骨灰堂,這也導致了大部分瀋陽市民都存在一個誤區,認為人去世後還是骨灰寄存在殯儀館比較好,其實瀋陽陵園網小編想告訴大家,無論是在瀋陽還是其他地區,逝者去世後安葬在墓地都要比寄存要好
  • 人生走一程,想一程
    而我們常常又是等到失去了才醒悟,於是乎,人生中,常是走一程,再歇下來回顧。總以為冥冥中,上蒼早已安排好了,生活是怎樣的一種狀態就是那種狀態,不是個人所能改變,一切皆有定數。可周圍還是有很多人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著,因為他們不信命。當人生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抉擇時,我們真不知如何應對。想找個可以傾吐心聲的人是何其困難?
  • 火化室主任:「一定要給每位逝者應有的尊重」
    ——  「一定要給每位逝者應有的尊重」  殯葬人是逝者最後的送行人,一年365天,他們全天候在崗,用親情服務為逝者送行、給生者告慰。疫情發生以來,許多單位實行了彈性工作制,但在東郊殯儀館,1988年出生的火化室主任吳衝已經連續兩個多月堅守在一線,身穿密閉防護服,穿梭在高溫車間裡。在談到自己的工作時,吳衝表示,一定要給每一個逝者應有的尊重和到位的服務,要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去善待他們。  東郊殯儀館火化室一共有13名成員。從春節到現在,其他同事能按照班次上下班,但身為火化室主任的吳衝卻已經連續上崗兩個多月。
  • 八寶山殯儀館老山骨灰堂實現「電子取灰」
    本報訊 北京大型骨灰臨時寄存場所——八寶山殯儀館所屬的老山骨灰堂,已完成首輪升級改造,骨灰管理模式改為電子感應磁卡控制。  6月,老山骨灰堂將啟動二期改造工程,預計年底竣工。這是記者從八寶山殯儀館獲知的消息。
  • 風一程,雨一程,人生一程又一程
    向著燦爛的朝霞,沿著崎嶇的路程,我們山一程,水一程,風一更,雨一更地穿過蒼茫,走過泥濘。 累了,在時光的角落裡停歇;渴了,在歲月的小溪中暢飲;痛了哭了,我們在心底暗暗記下這些風景。一程坎坷,一程自信,一程阻隔,一程堅強,即使在風口浪尖上,我們也從未停下前進的腳步。
  • 八寶山殯儀館老師傅揭秘「領導人殯葬過程」(圖)
    王元元對這份工作沒有怨言,他是接父親的班來八寶山殯儀館工作的。如今作為技術能手,他已經愛上了這份工作。「別人以為我們就是燒爐子,其實我們這個是技術活,要考慮什麼時候加壓、什麼時候升溫。逝者因為不同的疾病去世,身體的狀況就不同,這些在火化過程中都要考慮到。」王元元說,他曾經遇到過有逝者因為家屬沒有說明心臟帶有起搏器,火化時發生過爆炸的險情。
  • 告別儀式策劃師:殯儀館裡的「非典型喪禮」,讓生命不留遺憾
    隨著社會觀念不斷更新,雖然傳統告別儀式仍佔主流,但也有部分家屬開始嘗試為逝者舉行「非典型喪禮」。清明節前夕,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探訪南寧市殯儀館,聽工作人員講述了「非典型喪禮」的故事。南寧市殯儀館禮廳班班長周柏群介紹,這場「婚禮」是幾年前舉行的,逝者是一名年輕的女士。這名女士生前已與男朋友定下婚約,但雙方還沒來得及舉辦婚禮,一場意外就奪去了她的生命。悲痛之餘,這名女士的家屬和未婚夫向殯儀館提出,希望將告別儀式辦成一場婚禮,以完成逝者的遺願。
  • 在殯儀館辦完婚禮辦葬禮 抗癌5年夫妻倆從不流淚
    在殯儀館辦完婚禮辦葬禮 抗癌5年夫妻倆從不流淚時間:2019-10-22 13:46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在殯儀館辦完婚禮辦葬禮 抗癌5年夫妻倆從不流淚 @梨視頻發布一段視頻引起網友熱議,不少網友感嘆:又相信愛情了。
  • 雪莉出殯,f(x)成員送其最後一程,國內粉絲帶了26支白玫瑰
    雪莉的粉絲弔唁活動,於15日和16日在新村西富蘭斯醫院殯儀館7號進行。雪莉於今日出殯,所有葬禮程序都是非公開進行的。據悉,f(x)成員將送雪莉最後一程。接到噩耗的宋茜和Amber分別中斷行程,到達韓國。Luna也取消了原定於18日和19日舉行的音樂劇的日程。
  • 二人轉演員中的夫妻檔
    二人轉演員中的夫妻檔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0日 23:48 來源: 來源:生活報二人轉演出一男一女  遲來的99朵玫瑰  6日晚上,記者到哈爾濱的劉老根大舞臺尋找夫妻檔的二人轉演員。熟悉二人轉演員的劉流先生指著舞臺上正演出的一位男演員說,「看著沒有,他和他的搭檔就是夫妻。」  劉流先生說的這位演員叫張曉光。唱了幾首流行歌曲後,張曉光請出了他的搭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