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編輯:紅色歷程 戴建輝
手閱原創:紅色歷程 戴建輝
在2006年8月24日於布拉格舉行的第26界國際天文聯會中通過的第5號決議中,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所以現在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水星的英文名字Mercury來自羅馬神墨丘利。當它出現在傍晚時,它被叫做墨丘利;但是當它出現在早晨時,為了紀念太陽神阿波羅,它被稱為阿波羅。
金星被中國古人為「太白」或「太白金星」。古希臘人稱為阿佛洛狄特,是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而在羅馬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是維納斯,因此金星也稱做「維納斯」。
地球是唯一一個不是從希臘或羅馬神話中得到的名字。Earth一詞來自於古英語及日耳曼語。這裡當然有許多其他語言的命名。在羅馬神話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臘語:Gaia,大地母親)。
火星為距太陽第四遠,也是太陽系中第七大行星:火星(希臘語: 阿瑞斯)被稱為戰神。這或許是由於它鮮紅的顏色而得來的;火星有時被稱為「紅色行生」。(趣記:在希臘人之前,古羅馬人曾把火星人微言輕農耕之神來供奉。而好侵略擴張的希臘人卻把火星作為戰爭的象徵)。
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中國古代用它來紀年,因而稱為歲星。在西方稱它為朱庇特,是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相當於希臘神話中的宙斯。
土星是太陽系中僅次於木星的第二大行星。土星是以羅馬神的農神薩杜恩命名的。中國古代稱之為鎮星或填星。
天王星是太陽系第三大行星,顏色為灰藍色,天王星的命名,是取自希臘神話的天神烏拉諾斯。
海王星是太陽系內離太陽最遠的行星。海王星的名字是羅馬神話中的海神涅普頓(Neptune)。
編輯 戴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