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記太陽系八大行星距離太陽遠近順序

2020-05-06 南風教育


巧記太陽系八大行星距離太陽遠近順序

太陽系八大行星

很多學生在識記太陽系八大行星時,因為單純行星名稱之間沒有特別的聯繫,所以不太容易記憶或者容易記混。南哥簡單聊聊對這個知識點的一點記憶心得,權當拋磚引玉,與大家共同探討學習。

首先給出太陽系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可以直接從下圖看出:

巧記太陽系八大行星距離太陽遠近順序

八大行星距離太陽遠近示意圖

如何記住這個順序呢?借五行順序:水木金火土,南哥編了一首打油詩:

水木中間放金火

金火之間塞地球

土按順序往後走

天上海底任你遊

可能大家會覺得這把問題複雜化了,本來只需要記八個字就行了,這下反而增加了記憶的難度。其實這首打油詩只是為了描述記憶的過程,如果按上面打油詩的順序在紙上寫一遍就很容易記住了。

需要強調的是,要按五行的順序寫,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地球和土星的順序。


補充一個常考的知識點:

  1. 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和質量最大,自轉速度最快,而且也是擁有衛星最多的行星。
  2. 金星的大小和質量與地球最為接近。

好了,關於太陽系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記憶方法,南哥就聊到這裡,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方法,歡迎下面留言,也讓南哥學習一下你的奇思妙想。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八大行星詳細資料和排列順序
    我們所在的太陽系有八個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具體數據如下:金星:金星按照距離太陽的遠近次序是第二顆行星,在日落的任何時間裡,在西方的上空看見一個發光的天體就是金星。金星自己不會發光,它是反射了太陽的光才發亮的。
  • 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大小、質量、亮度你清楚嗎?
    百科故事在太陽系裡,行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有的行星圍著太陽打轉發光,除月亮這顆矚目的行星外,最為我們了解的是八大行星了。這八大行星中最亮的是那顆,最大的是哪顆呢?這八大行星排列順序是怎麼樣的呢?探秘志為你揭秘這八大行星從質量大小到亮度大小的具體排列順序。
  • 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與行星之間的距離
    太陽系八大行星,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太陽系,指的是以太陽為中心的恆星系。
  • 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是如何確定下來的
    太陽系八大行星,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太陽系,指的是以太陽為中心的恆星系。這種恆星系包括8顆大行星和它們的衛星、5顆目前能夠觀測到的矮行星和難以計數的小行星以及其他天體。這些天體都受到太陽的引力作用,圍繞太陽運動。
  • 洛克王國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序方法
    洛克王國太陽系八大行星怎麼排序 大家在做營救恩佐行動的任務時,想要通過紫貝金剛的試煉,就要把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遠近順序排列哦! 具體排列方法如下圖,分別為:太陽,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 太陽系八大行星
    太陽系八大行星太陽系是一個受太陽引力約束在一起的天體系統,包括太陽、行星及其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際物質。
  • 太陽系中太陽誕生最早,那麼八大行星呢?「兄弟」順序應該這樣排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太陽大約形成於49億年前,地球大約形成於46億年前,太陽本身集合了整個太陽系中99.86%的物質,所有的太陽系天體都在圍繞著它運行,所以毫無疑問它肯定是最先形成的,那麼在太陽形成之後,第二個形成的大型天體是哪一個呢?
  • 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 海王星最遠水星最近
    我們生活的太陽系本來有九大行星的,但是在2006年8月24日的時候,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除名,因此太陽系從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而這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
    原文寫的是「太陽系內另外七個行星兄弟姐妹從內至外分別是:水星、金星、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 不對,不對,居然像用了上帝之手,調換了土星和木星的位置!常識性問題,怎麼會錯呢!!!似乎回到了小學的時候,每每的99分都是因為錯了那個最簡單不該錯的題目~~~下面我們嚴肅的重申下這個問題,以加深記憶,錯誤不再!!
  •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地表上看太陽分別有多大?
    「近大遠小」這一視覺規律,想必大家都知道,因此從距離上出發,離太陽越遠的行星,從其表面上看太陽,就會越小。為了描述這個太陽大小的變化程度,我們利用視直徑的概念來表達。一個簡單的公式:視直徑≈太陽直徑/太陽到行星的距離(也可以稱呼為張角),通俗來講,這個視直徑越大意味著該物體在我們眼睛看到的畫面中佔據更多的部分。
  • 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 揭露宇宙行星的「神秘面紗」
    讓我們先從太陽系中的八個行星開始觀察是否有生命的跡象。八個行星他們按照距離太陽從近到遠的距離,依次分別是:水星(英語:Mercury,拉丁語:Mercurius),在太陽系八大行星裡,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中國古時稱為備星,有著八大行星中最大,比冥王星小的軌道偏心率。
  • 太陽系八大行星的遠近排列有什麼內在規律嗎?
    我們太陽系就是這樣的星雲中誕生的。恆星的誕生始於分子雲的收縮,在自身引力作用下,中心收縮越來越緻密,壓力和溫度越來越高,就激發了核聚變,恆星胚就形成了。我們太陽這個恆星胚將這坨形成太陽系的星雲吸積了99.85%,剩下的0.14%就形成了八大行星以及矮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塵埃等。
  • 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距離究竟有多大?轉換成相對距離讓你感受下
    太陽系八大行星分布圖八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非常遙遠,僅用一張簡單的太陽系全貌示意圖,往往不能真實展示這種距離,有時還可能誤導我們。因此科學家們給我們引入一個相對概念,把日地距離149600000千米作為一個天文單位(A.U.)。於是,八大行星距離太陽,水星是0.38,金星是0.72,地球是1,火星是1.52,木星是5.2,土星是9.54,天王星是19.218,海王星是30.06。對於這組數字,我們大致有了這一層距離感,但是還不夠清晰。
  • 太陽系八大行星名稱的由來
    在2006年8月24日於布拉格舉行的第26界國際天文聯會中通過的第5號決議中,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所以現在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水星的英文名字Mercury來自羅馬神墨丘利。火星為距太陽第四遠,也是太陽系中第七大行星:火星(希臘語: 阿瑞斯)被稱為戰神。這或許是由於它鮮紅的顏色而得來的;火星有時被稱為「紅色行生」。(趣記:在希臘人之前,古羅馬人曾把火星人微言輕農耕之神來供奉。
  • 九大行星的英文單詞速記
    在英語國家裡,小孩子們用這句話來記住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名字以及它們距離太陽遠近的順序如果你仔細看一下這句話中每個單詞打頭的字母,你就會發現,這句話的確可以幫助你來記住九大行星的名字和它們距離太陽遠近的順序。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叫做Mercury 水星,V是Venus 金星,E是Earth 地球,M是Mars 火星,J是Jupiter 木星,S是Saturn 土星,U是Uranus 天王星,N是Neptune 海王星,最後P是Pluto 冥王星。
  • 太陽系八大行星要多個「兄弟」了?「第九行星」或已被鎖定
    太陽系八大行星要多個「兄弟」了?「第九行星」或已被鎖定宇宙,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個詞語。雖然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我們人類研究宇宙中的行星提供了條件,但除了從事該行業的人對這方面知識有了解外,我們外行人對宇宙這個名詞知道的並不多。只知道它很大,很廣,人類在它面前很渺小而已。
  • 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類地行星的誕生
    上一篇文章我們把太陽系的凝聚理論大概的講了一遍,但細節之處並沒有仔細介紹,為此這篇文章將介紹一下八大行星的形成,也就是之前提到的星子,是如何形成並累積成行星的過程。然而這個吸積過程並不是那麼隨意的,畢竟這些星子是日後形成原行星的原材料,而我們知道八大行星分為四顆類地行星和四顆類木行星,它們的物質構成比例是完全不相同的,因此當初的星子至少在物質成分上也是有差異的。
  • 為何距離太陽越近,行星的公轉速度就越快?一切都是為了「生存」
    我們知道在太陽系當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其中由近到遠,以小行星帶為分界線,前四顆固態小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後四顆氣態巨行星(冰巨星)分別是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的周期是不同的,我們的地球是1儒略年,也就是365.25天;而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公轉周期是87.97天左右;至於距離太陽最遠的海王星,公轉周期在60327.62天左右,差不多是165年的時間,才能夠圍繞太陽轉一圈。
  • 距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其晝夜溫差達到610℃,為太陽系內最大
    太陽系的大行星總共有八個,我們稱為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的距離不是均勻分布的,其中水星距離太陽大約為5800萬千米、金星距離太陽1.08億千米、地球距離太陽1.49億千米,火星距離太陽2.28億千米。
  • 2021寧夏三支一扶考試公基備考:關於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誤區
    在我們的學習中,太陽系八大行星就是大家看似熟悉和簡單卻又容易忽略的知識點。今天就來梳理一下八大行星的誤區。   誤區一   很多考生依然沉迷在以前的陳舊說法,認為太陽系是九大行星,然而實際上太陽系現在是八大行星,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辦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來自世界的5000多名科學家參加此次大會,大會中以4400多票贊成,500多票反對把冥王星降為了矮行星,從此太陽系真正得到承認的大行星只有八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