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非常榮幸大家能夠閱讀我的文章,希望您閱讀愉快,您的閱讀能讓小編創作更有動力,小編以後會源源不斷的創作更多更精彩的文章奉獻給大家!
導讀:中國最長的河流是哪個?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幹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00餘公裡,比黃河長800餘公裡,在世界大河中長度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孫河,居世界第三位。但尼羅河流域跨非洲9國,亞馬孫河流域跨南美洲7國,長江則為中國所獨有。
歷史變遷
古長江形成於遠古時代,長江流域的絕大部被海水所淹沒。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時,長江流域部仍被古地中海(即特提斯海)所佔據,當時西藏、青海部分、雲南西部和中部、貴州西部都是茫茫大海。湖北西部,是古地中海向東突出的一片廣闊的海灣,海灣一直延伸到今日長江三峽的中部。長江中下遊的南半部也浸沒在海底,中下遊的北部和華北、西北亞歐古陸的東部,地勢較高。發生於距今1-8億年前三疊紀末期的印支造山運動,那時開始出現了崑崙山、可可西裡山、巴顏喀拉山、橫斷山脈,秦嶺突起,長江中遊南半部隆起成為陸地,雲貴高原開始呈現。在橫斷山脈、秦嶺和雲貴高原之間,形成斷陷盆地和槽狀凹地。同時,雲夢澤、西昌湖、滇湖等相互串聯,從東向西,經雲南西部的南澗海峽,流入地中海,與今長江的流向相反。
今長江的形成發在距今1.4億年前的侏羅紀時的燕山運動,在長江遊形成了唐古拉山脈,青藏高原緩緩抬高,形成許多高山深谷、窪地和裂谷。長江中下遊大別山和川鄂間巫山等山脈隆起,四川盆地凹陷,古地中海進一步向西部退縮。距今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四川盆地緩慢上升,夷平作用不斷發展,雲夢、洞庭盆地繼續下沉。距今3000-4000萬年前的始新世、發生強烈的喜馬拉雅山運動、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消失,長江流域普遍間歇上升。其上升程度,東部和緩,西部急劇。金沙江兩岸高山突起,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顯著抬升,同時形成了一些斷陷盆地。由於河流的強烈下切作用,出現了許多深邃險峻的峽谷,原來自北往南流的水系相互歸併順折向東流。長江中下遊上升幅度較小,形成中、低山和丘陵,低凹地帶下沉為平原(如兩湖平原、南襄平原、都陽平原、蘇皖平原等)。到了距今300萬年前時,喜馬拉雅山強烈隆起,長江流域西部進一步抬高。從湖北伸向四川盆地的古長江溯源浸蝕作用加快,切穿巫山,使東西古長江貫通一起。
流域分段
沱沱河,長江發源地,山高岸險,終年積雪數十米深,全長374公裡。當曲口以下至青海玉樹縣境內的巴壙河口,稱通天河,全長815公裡。水勢平緩,河谷寬闊,而多沼澤,日照充足,草灘密茂,兩岸峰高雪深,景色壯麗、宜人,是長江流域重要畜牧區。
巴壙河口至四川宜賓的岷江口,稱金沙江,全長2308公裡,因產黃金而得名。明末宋應星著《天工開物》一書中記載:金沙江,(古名麗水),迴環五百餘公裡,出金有數載,金沙江河段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水面比降大,總落約三千米。險峻的虎跳峽,河段只有16公裡長,而水面落差達200米,平均落差為12.5‰,可見蘊藏的水利資源是何等的豐富。
宜賓的岷江至長江的吳淞口全長2803公裡,其中宜賓至湖北的宜昌,全長1030公裡,又稱川江,湖北的枝江至湖南的城陵磯全長340公裡,又稱荊江,荊江又有上、下荊江之分。上荊江:枝江至藕池口全長160公裡。下荊江:藕池口到湖南的城陵磯全長180公裡。
江蘇以下江段又稱揚子江。江陰以下河段江面逐步開闊,向入海口呈喇形狀開展,江陰附近水面寬僅一公裡,而到入海口附近時江面寬達80公裡,有些學者認為,距今六千年以前,長江大致是在揚州、鎮江一帶入海,由於江面寬闊,坡度平緩,江流海潮交會,大量泥砂因流速緩慢和海水鹽分凝聚而成集,江口內外懸移質日日向下沉墊,河底推移質年年向外推動,以致發育成了長江三角洲。江口的崇明島,就是由長江泥砂堆集而成。這個島的出現,距今只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崇明島的南端的黃浦江,是長江的最後一條支流。
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小編這篇文章,喜歡小編的文章請幫忙點讚、關注、分享一下!或者你有什麼更好觀點和想法,歡迎在下面踴躍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小編希望可以通過文章給您帶來歡樂、增廣見聞,您的點評是對小編最大的肯定,如果喜歡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喲,小編每天都會為您帶來精彩的故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