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比1,比分不大,卻極具決定性。輸球的恩波利慘遭降級,之前的3連勝成了無用功,贏球的國際米蘭則力壓同城德比對手AC米蘭,連續第2個賽季躋身歐冠,在豪門復興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良性循環1:進歐冠=收入有保障
如果你是英超球隊,恭喜你,只是踢聯賽基本就能保證過億英鎊收入分成,因為英超轉播權收入遠超同儕,而分配方式又基本是大鍋飯一刀切,於是夏季引援總支出TOP10的球隊榜單上經常出現英超升班馬的身影。可你若是大陸球隊,不好意思,想賺大錢必須進歐冠,因為靠聯賽收入只能保證小本經營,除非你是皇馬、巴薩,而皇馬、巴薩也向來無需為歐冠名額發愁。
歐足聯推出財政公平政策(FFP),各俱樂部不能無止境投入卻沒有相應產出,於是歐冠收入就顯得格外重要。尤其國際米蘭在蘇寧入主之前還踩上了FFP紅線,更是只能帶著鐐銬跳舞,要想夯實陣容重返歐洲一線豪門行列,確保連續進歐冠拿分成就是必經之路。
歐冠收入分為固定收入、比賽收入和轉播收入3大塊。固定收入分為兩部分,以本賽季為例,躋身小組賽便可穩拿1525萬歐元出場費,另外32強按照歐戰排名瓜分5.85億,這筆錢分為528份(1+2+3+…+32),每份110.8萬,歐戰排名最低者拿1份,最高者拿32份即3546萬。
比賽收入同樣以本賽季為例,每場小組賽均設270萬總獎金,贏球就全部拿走,打平就各分90萬,餘下90萬待到小組賽結束後再按各隊勝率平均分配。小組出線再獲950萬,進8強1050萬,進4強1200萬,進決賽1500萬,奪冠再來400萬。別嫌奪冠獎金少,進了歐洲超級盃還有350萬入帳,捧杯再拿100萬。
若是歐戰排名最高的球隊小組賽全勝且最終奪冠,僅是固定收入和比賽收入之和便可高達1.214億,這還不算可能的超級盃捧杯獎金。即便歐戰排名最低球隊小組賽全敗出局,也能坐收1635.8萬。取個中間數,歐戰排名第16的球隊小組賽3勝3負出線後止步16強,可以拿到5169萬,不出線則拿4219萬。
轉播收入算法比較複雜,與球隊聯賽排名、所在聯賽有多少隊參加歐冠正賽、所在國家轉播收入市場比例等因素有關。簡單來說,32隊瓜分2.92億,平均每隊接近1000萬,而四大聯賽球隊遠不止此數。
過去6年歐冠,尤文圖斯共分得4.62億為最多,平均每個賽季7700萬,6年4冠的皇馬4.067億次之。尤文圖斯2016-17賽季分到1.104億創下紀錄,除打進決賽外,也和意甲正賽參賽隊僅有2支且那不勒斯止步16強有關,屬於意甲的轉播分成幾乎全被斑馬軍團揣進懷裡。
即便是羅馬和那不勒斯,打1次歐冠平均亦可入帳半億。羅馬過去6年4入歐冠,其中2016-17賽季甚至倒在資格賽,總收入仍達到2.09億,平均每打1次賺5220萬。那不勒斯則是3入歐冠共收入1.438億,平均每次4790萬。
對國際米蘭而言,連續進歐冠就意味著每年至少多半億收入,而去年中場核心納因格蘭轉會羅馬也才要價3800萬,這已是2018夏窗意甲除尤文圖斯外的最高轉會費紀錄。每年能多引進一名至少納因格蘭級別的球員,這樣的好日子讓人嚮往,而更重要的是,只有保證連續進歐冠,才能吸引到這種級別的球員。
良性循環2:買強援、賣高價更容易
阿布2003年入主藍橋,2004年便請來穆裡尼奧立即贏得英超2連冠,大多數人看到的是金錢的魔力和上升期穆帥的神奇,其實還有一個不太起眼的因素同樣至關重要。2001-02賽季英超末輪,切爾西主場2比1逆轉利物浦,力壓對手搶到歐冠資格賽門票。
可別小看這張門票,它為切爾西在2003年夏窗引援鋪平了道路。那個夏天,阿布瘋狂揮舞支票本,共斥資1.55億引援,這在那個年代絕對堪稱天文數字。克雷斯波、貝隆、馬克萊萊、穆圖等名將紛紛來投,若是踢不了歐冠,這些大牌球星未必願意屈尊下嫁,因為實在太掉身份。
別以為這是危言聳聽,對比2017年夏天AC米蘭的遭遇便能知道歐冠資格有多重要。李勇鴻借巨債買下米蘭,要想還上高額利息只能指望用更快的速度達到資產增值,於是斥資近2億引援豪賭,期待新援身價翻倍賣掉賺錢還債。然而米蘭買來的都是些什麼人?
安德烈-席爾瓦、安德烈亞-孔蒂、恰爾漢奧盧、比格利亞、穆薩基奧、裡卡多-羅德裡格斯、凱西、卡利尼奇等人全是從歐洲二三流球隊來投,大牌球星只有博努奇一個,為何?就是因為米蘭踢不上歐冠,對巨星根本沒有吸引力。即便博努奇,踢了一年發現這隊太爛,還是哭著喊著回了尤文圖斯,哪怕他因為滑跪,已被老東家球迷視為叛徒,那也得回去頂著罵名踢歐冠!
在俱樂部層面,歐冠是當之無愧的最高舞臺,所有有追求、有理想的球員都希望在這個舞臺亮相併且出彩,至於無視歐冠只認錢的,送他們一句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必須穩定參加歐冠,才能對優秀球員保持吸引力,否則就只能內部挖掘或是刮彩票,成功概率都極低。
連續打歐冠不僅買人方便,賣人也容易出高價。比如本賽季聲名鵲起的扎尼奧洛,原本是作為納因格蘭轉會的添頭加盟羅馬,本賽季先是在聯賽嶄露頭角,等到歐冠淘汰賽對波爾圖梅開二度,身價便瘋狂飆升,權威轉會網站估價4000萬,而他不到1年前加盟時估價才100萬。皇馬、阿森納、熱刺等豪門均對其有意,羅馬更是拒絕了尤文圖斯的5000萬報價。
對比再往前1年在拉齊奧闖出名頭的米林科維奇-薩維奇,雖然號稱要價1億,可你見有幾家豪門尤其是國外豪門對其有意?就因為他沒打過歐冠,沒在最高舞臺贏得過肯定,高價吃進實在要冒風險。就像2014年夏窗離開都靈的鋒線搭檔因莫比萊和切爾奇,總計為母隊賺到3350萬,結果分別去多特蒙德和馬競管理飲水機。因莫比萊輾轉塞維亞依然未獲成功,2016年回意甲加盟拉齊奧總算煥發第二春,而切爾奇則徹底沉淪,如今委身土超,來年合同仍無著落。
良性循環3:歐冠突破靠連續性打地基
連續進歐冠即可保證收入,又能在轉會買賣兩方面都獲得加成,良性循環的下一步,便是則歐冠中也保證成績穩定,獲得更多收入的同時博取更大名聲,徹底完成豪門復興。
本賽季國際米蘭的歐冠成績乍看並不理想,晚節不保丟掉小組出線名額,但請看看藍黑軍團的小組對手都是誰:熱刺闖入決賽,巴薩半決賽中被意外翻盤,就連小組墊底的埃因霍溫,都能在荷甲與歐冠大黑馬阿賈克斯爭冠到最後1輪。這是怎樣恐怖的死亡之組啊?!
新人總是受欺負,這在歐冠中體現得非常明顯。8個小組種子隊是歐冠、歐聯冠軍和歐戰積分前6聯賽的冠軍,其餘24隊分檔則按照歐戰積分球隊排名。歐戰積分是此前5個賽季總分,祖上闊過沒有絲毫幫助,可以說,此前5年歐戰打得好,你就是豪門,打得不好,你就是菜鳥。
本賽季之前的5個賽季,國際米蘭只打過2次歐戰,而且都是歐聯杯,歐戰總分16分,與奧地利維也納、喀山紅寶石、莫斯科迪納摩並列第82,在歐冠32強中僅列倒數第4,自然落到第4檔,分入死亡之組毫不意外。本賽季儘管歐冠並未出線,降級打歐聯杯也止步16強,但還是拿到15分的歐戰積分,幾乎抵得上過去5年總和。
只要穩定保持15分進帳,5年總分便是75分,而本賽季歐冠同組的第2檔球隊熱刺不過67分,第2檔分數最低的羅馬更是只有64分。也就是說,都不用小組出線,只要穩定進歐冠,哪怕小組賽後掉進歐聯杯,國際米蘭保持目前節奏都能成為歐冠分組第2檔球隊,從而避開死亡之組,出線就再不是夢想。
等到能夠連續小組出線,國際米蘭便是當之無愧的歐洲豪門。要知道,最近10個賽季除了皇馬、巴薩、拜仁,再無球隊能保證年年參加歐冠,遑論連續小組出線。三強之外,晉級歐冠正賽次數最多的是切爾西、曼聯、曼城、阿森納、尤文圖斯,各有8次,小組出線次數最多的則是阿森納,8次全部晉級,但連續7年歐冠十六郎的成績也十分扎眼。
當然,若是國際米蘭能拿到意甲冠軍,則無視歐戰積分直接成為種子隊。若真有藍黑騎上斑馬的那一天,國際米蘭便將徹底完成復興壯舉。
(文/徐鑫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