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農業遙感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 農業轉型中的重要地位

2021-01-08 新思界網

(新思界原標題:農業遙感行業處於發展初期 在農業轉型中地位日益重要)

#帶你看三農#農業遙感是指利用遙感技術進行農業資源調查、土地利用現狀分析、農業病蟲害監測、農作物估產等農業應用的綜合技術。遙感衛星結合GIS與GPS技術,可以快速準確獲得地面信息,了解農業生產現狀,及時預報各種災害問題,幫助農業向精準化、高效化、現代化發展,在提高農業生產經濟效益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我國是農業大國,國土面積廣闊,各地區氣候、土壤、水、生物存在差異,農業生產狀況較為複雜,在此情況下,農業遙感技術應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農業遙感技術可以調查耕地土壤資源,精準估算農作物種植面積,獲得農作物生長情況,預測農作物病蟲害,預報氣候災害,估算農作物質量與畝產量,為農業提供數據分析與預測預警服務。農業遙感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能夠大幅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農民收入,是我國衛星遙感技術的重要應用領域之一。

我國政府對農業發展的重視度日益提升,相關鼓勵支持政策不斷出臺。2020年1月,農業農村部、中央網信辦聯合印發《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對數字農業農村建設的重點任務作出明確部署,包括農業數據的收集和應用、農業養殖和種植過程中的智能設備、智能平臺的構建三塊。在政策的推動下,我國農業現代化、數位化水平將不斷提升,利好農業遙感行業發展。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農業遙感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隨著我國數位技術、遙感技術不斷進步,我國進入農業遙感領域布局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多,代表性企業主要有珈和科技、信德智圖、金沙江科技、中農互聯、雲保科技、大地量子、地空數馳等。但從投融資規模來看,我國資本對農業遙感技術的重視度不足,相關企業獲得的投融資事件數量較少,規模較大、技術較為成熟、能夠提供專業服務的企業較少,行業整體還處於發展初期。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農業遙感行業的主要客戶群體集中在農業監管、統計等政府部門,農業保險與投資機構,規模化種植者等領域。我國是農業大國,但種植者中個體戶佔據主導地位,在農業向現代化、數位化轉型方面的投資能力、投資意願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國農業遙感行業發展。我國北鬥衛星工程建設已經全面完成,導航定位精度程度大幅提高,為農業遙感行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我國農業遙感行業可以利用這一優勢不斷降低監測成本,提供針對小戶種植者的遙感服務。

相關焦點

  • 2020年農業遙感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市場前景可期
    由於我國農業屬性為「小農經濟」,遙感技術暫時並未下沉到個體農民端,但隨著國家對農業遙感技術基礎建設的大力支持,未來我國農業有可能從「小農經濟」轉型向「標準化、集約化」,屆時農業遙感技術將成為農業發展的根基。
  • 中國信通院李敏:農業數位化轉型發展研究
    2020年1月,農業農村部與中央網信辦聯合印發《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的通知,2020年5月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關於印發〈2020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的通知》,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明確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這些為我國建設數字鄉村、推動鄉村振興指明了實施路徑和發展方向。
  • 2020年農業產業現狀與發展前景 - 2020年版中國農業市場調研與發展...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農業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未來**-**年內,我國農業領域將出現一些值得關注的重要特徵和變化趨勢。首先,糧食安全壓力將加大。雖然未來**年我國大米、小麥供需將保持穩定,但豬肉、禽肉和奶製品需求將大幅增加,這會導致我國玉米需求顯著提高。
  • 2020-2026年中國有機農業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有機農業包括所有能促進環境、社會和經濟良性發展的農業生產系統。這些系統將提高土壤肥力作為成功生產的關鍵。通過尊重植物、動物和景觀的自然能力,達到使農業和環境各方面質量都最完善的目標。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有機農業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認為,近年來,有機農業生產方式在100多個國家得到了推廣,有機農業的面積和種植者數目逐年增加。
  • 中國農業科學院資劃所主持完成三項農業遙感農業行業標準
    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主持制定的《農情監測遙感數據預處理技術規範》(NY/T 3526-2019)、《農作物種植面積遙感監測規範》(NY/T 3527-2019)、《耕地土壤墒情遙感監測規範》(NY/T 3528-2019)三項標準,獲農業農村部批准發布為農業行業標準,自2020年4月1日起實施。
  • 2020-2026年中國有機農業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有機農業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我國有機農業發展雖然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但中國地域遼闊,傳統農業基礎好,勞動力資源豐富,又有生態農業、生態建設的基礎,發展有機農業具有較低的成本優勢和品種豐富的優勢,面臨快速增長的國際市場和已經開始啟動、有巨大潛力的國內市場,中國有機農業發展前景光明。
  • 2020年中國農業機械市場現狀調查與未來發展趨勢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農業機械市場現狀調查與未來發展趨勢報告認為,**年1-**月,全國規模以上農機企業的工業總產值累計已達2832.59億元,同比增長19.61%。**年**半年,農業部公布**年國家支持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具體政策細則,其中,對農機購置補貼力度進一步加大,在補貼政策的支持下,農機行業將步入高速發展期。
  • 中國農業機械市場現狀調研與前景分析報告(2021-2027年)
    中國農業機械市場現狀調研與前景分析報告(2021-2027年)以嚴謹的內容、翔實的分析、權威的數據、直觀的圖表,幫助農業機械行業企業準確把握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競爭戰略和投資策略。  《中國農業機械市場現狀調研與前景分析報告(2021-2027年)》是農業機械業內企業、相關投資公司及政府部門準確把握農業機械行業發展趨勢,洞悉農業機械行業競爭格局、規避經營和投資風險、制定正確競爭和投資戰略決策的重要決策依據之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2020年版中國有機農業市場專題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20年版中國有機農業市場專題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對有機農業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有機農業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有機農業行業發展現狀、有機農業市場動態、有機農業重點企業經營狀況、有機農業相關政策以及有機農業產業鏈影響等。
  • 科學網—農業遙感:修煉災情監測的「火眼金睛」
    中國農科院供圖   ■本報記者 張楠 7月26日,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形成。今年汛期以來,我國洪澇災害較往年更加嚴重,全國數百條河流發生了超警戒線洪水,南方多省份受災嚴重。 監測災情開「天」眼 嚴重的農業災害會造成農作物大幅減產,給農業生產、經濟運行帶來較大壓力。近年來,遙感技術高空間、高時間、高光譜分辨能力的提升,為科學家利用其獲取農情信息、農業災害信息,加快發展智慧農業提供了機遇。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以下簡稱資劃所)研究員王利民長期從事農情遙感研究。
  • 中國國際農業遙感應用技術高峰論壇
    為進一步深入開展農業遙感應用技術研究領域的交流,促進我國農業遙感應用技術在實踐中開展,更好服務於我國現代農業發展、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和農業水土資源高效利用等重大需求,第四屆中國國際農業遙感應用技術高峰論壇將於2018年9月27日-28日在河北廊坊舉辦,本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河北省農業廳、廊坊市人民政府、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共同主辦,中國遙感應用協會支持,河北省遙感應用協會、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河北數據與應用中心
  • 中國有機農業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7年版)
    一般定義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有機農業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7年版)顯示,有機農業是遵照一定的有機農業生產標準,在生產中不採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
  • 2020年「農業遙感與表型信息獲取分析」專題文章全在這了
    機載遙感系統在精準農業中的應用[J]. 智慧農業(中英文), 2020, 2(1): 1-22.YANG Chenghai. Airborne remote sensing systems for precision agriculture applications[J]. Smart Agriculture, 2020, 2(1): 1-22.
  • 農業遙感:修煉災情監測的「火眼金睛」—新聞—科學網
    遙感技術為農情監控裝上「天」眼          中國農科院供圖 7月26日,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形成。 農業生產受氣象條件影響很大,農業遙感監測技術因其宏觀性、經濟性、動態性、時效性等特徵,正逐漸成為我國農業災害監測的重要手段。通過這一有力工具及時、準確、客觀獲取的農業災害發展動態信息,成為決策部門制定防災減災方案的重要依據。 遙感技術應用猶如為農業災情監控裝上了「天」眼,不過還有待繼續修煉,方能成就辨「妖」識「魔」的「火眼金睛」。
  • 《2020年糧食及農業狀況》發布 關注農業用水挑戰_中國國情_中國網
    中國網訊 (記者 魏博)2020年11月26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最新旗艦報告《2020年糧食及農業狀況》,以全新視角呈現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全球超過三十億人生活在嚴重缺水甚至是水資源匱乏的農業地區。其中,有超過半數人用水嚴重受限。更嚴峻的是,過去二十年間,全球人均淡水資源佔有量下降了20%以上。
  • 中國有機農業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有機農業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顯示,我國有機農業是從20世紀**年代中後期開始發展起來的,**年,我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農村生態研究室加入了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IFOAM),成為中國第一個IFOAM成員;**年,浙江省臨安縣的裴後茶園和臨安茶廠獲得了荷蘭SKAL的有機頒證。
  • 中國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
    中新網北京11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本世紀以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顯著」「從作物產量來看,2019-2020年大宗糧油作物生產總體形勢良好」「近20年全球城市土地擴展面積為28.08萬平方公裡」……中國科學技術部國家遙感中心27日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聚焦「南極冰蓋變化」「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
  • 學術| 時空協同的精準農業遙感研究
    ,快速、及時地獲取地表農作物生長狀態信息為農情監測、作物產量預測、農業結構調整、糧食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遙感作為宏觀、快速地獲取地表信息的唯一手段,為農作物的生長監測提供了高效的解決方案。近年來,高解析度遙感成像技術極大地促進了精細化和定量化的農業信息提取,農業遙感監測也轉向精細地塊尺度、高頻觀測的作物信息提取。
  • 農業氣象站在農業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是什麼
    打開APP 農業氣象站在農業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是什麼 建大仁科_ 發表於 2020-11-26 08:37:25 《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19)》預測,今年我國智慧農業潛在市場規模將達2000億元。
  • 2020年農業生物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前景 - 2020-2026年中國農業生物...
    《2020-2026年中國農業生物技術行業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對農業生物技術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農業生物技術行業的發展方向、農業生物技術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農業生物技術技術標準、農業生物技術市場規模、農業生物技術行業潛在問題與農業生物技術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農業生物技術行業投資價值、農業生物技術效果效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