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縣出土商鐵刃銅鉞,為了對其進行保護,專家用了三種「絕」招

2020-11-22 騰訊網

在平谷縣曾發現過一座商代時期的古人類遺址,在遺址中,專家們找到了一件具有3300年歷史的「銅鐵混合器」,器物雖然精美異常,卻布滿了歲月腐蝕的鏽跡。考古專家們該怎樣對其進行保護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977年時,正是我國考古領域突飛猛進的時代,全國各地都掀起了一場考古的熱潮。平谷縣的農民向考古專家提供線索,稱在當地發現了一處「古墓」,並挖出了不少「銅疙瘩」,請求專家們前去進行鑑定。

專家們接到舉報後,立刻馬不停蹄地趕往現場,並對該處進行保護性勘探發掘。在發掘過程中,考古專家們確定了此處遺址的年代,約為商代晚期。

在遺址中,考古專家們還找到了不少商代青銅器,並且還發現了一件較為特殊的「銅鐵混合器」,被考古專家命名為「商鐵刃銅鉞」。通過化驗得知,商代鐵刃銅鉞的刃口部分並非人工冶煉的鐵,而是來自天上的隕鐵。

可即便如此,商代鐵刃銅鉞之上還是有不少鏽跡,此時的考古專家意識到,想要最大限度地保護好文物,除去鐵鏽的任務勢在必行。

專家們將商代鐵刃銅鉞清理出土後,立刻將其放入袋中,進行了封閉保護,並送到了博物館實驗室,一次全面除鏽的工作開始了。

一般來說,鐵器是人類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是鐵的化學性質很活潑,一旦長時間接觸水或者空氣,就會造成氧化現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生鏽」。

對於「鐵刃銅鉞」來說,專家們將其視作「重點對象」,在對其進行除鏽的過程中,制定了「三步走」計劃,即清理、除鏽、以及保護。我們一起來看:

1.清理

我們都知道,鐵器在發生鏽蝕時,一般會發生鱗片狀脫落、斷裂、酥粉等現象。鐵鏽雖然主要成分是氧化鐵,可是由於文物埋在土中的時間太長,不少化學物質都滲入到了鐵鏽中,因此必須快速清理掉。

專家們先是將鐵刃銅鉞泡在倍半碳酸鈉的緩衝溶液中,以其中的氫氧根離子取代鐵鏽中的氯離子等雜質。如此一來,鐵鏽中就不存在過多的鹽類物質,便於下一步的清理。

2.除鏽

除鏽的方法簡單又多樣,大致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機械除鏽法,即用金屬工具如刀、鑽、鑿子等,將文物上的鐵鏽去除掉。第二種是化學試劑除鏽法,所用到的物質多為酸類,如醋酸、鹽酸、檸檬酸等。第三種為雷射除鏽法,即利用高能量的光束衝擊,將鐵鏽分子結構打亂,達到除鏽的目的。

考古專家清理鐵刃銅鉞時,所用到的方式為以上三種方法結合,即先用機械除鏽法大面積清理,再用酸蝕法進行整體除鏽,最後用雷射法進行細微末節的收尾處理。

3.保護

按理來說,鐵刃銅鉞被清理完畢後,應該算是「大功告成」了,畢竟它已經恢復了原貌。可這些卻還遠遠不夠,因為即使鐵鏽被清除,空氣中的鐵器也依然會再次將其氧化,所以保護工作也不可或缺。

專家們為了保護鐵刃銅鉞,特意在其表面進行了高分子材料緩蝕封護,將鐵刃部分與空氣隔開,緩解了鐵器的腐蝕速率,以此達到了保護文物的目的。

在商代鐵刃銅鉞被除鏽完畢後,專家們將其陳列到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收藏,並接受世人的參觀遊覽。在展出的過程中,所有遊客都不敢相信,鐵刃銅鉞這件布滿鏽跡的鐵疙瘩,在經過專家的巧手之後,居然能重新煥發初造時的魅力,並給世人一個意外的驚喜。

不得不說,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文物的保存與修復技術的確在不斷的進步,不過小編還是相信,隨著未來科技的迅猛發展,文物保護技術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相關焦點

  • 古埃及竟用太空隕鐵製作匕首?那我國有用隕鐵製作的刀劍嗎?
    據傳,1931年,在河南濬縣出土了兩件西周初年的鐵器,其中之一為鐵刃銅鉞。但這件文物是據傳,現在是否還在,如果還在,在哪裡,是個謎。 ▲河北博物院河北藁城臺西出土鐵刃銅鉞 1972年,在河北藁城臺新村商代遺址中,也出土一件鐵刃銅鉞。
  • 劉家河村發現商代的陵墓,墓中銅鉞的一部分金屬竟來自外太空
    考古專家是世界上最見多識廣的人,他們經常能在古墓中發現一些稀奇古怪的文物,比如,北京的考古專家,曾在一處商代古墓中,出土了一件十分特殊的銅鉞,而且銅鉞的一部分竟然是「天外之物」,您要想知道這件文物背後的真相,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
  • 為什麼是銅被人類先發現和使用而不是鐵呢?
    鐵器時代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古老冶煉鐵器是土耳其(安納託利亞)北部西臺先民墓葬中出土的銅柄鐵刃匕首,距今4500年(公元前2500年)。磨溝寺窪文化墓葬出土的冶煉鐵條玉柄鐵劍該文物不僅打破了此前由鐵刃銅鉞(北京市平谷縣出土)保持的「中國最古老鐵器」的記錄,同時也打破了由西周虢(guó)國玉柄鐵劍保持的「中國最古老冶煉鐵器」的記錄,意義重大。
  • 從「青銅段位」一路升級,為了打造一款爆款合金,人類做了哪些努力?
    審核專家:甘強北京理工大學講師,應用化學博士閒暇時光,當你想要和小夥伴們相約打一場遊戲放鬆一下的時候,是不是經常因為自己的青銅段位而慘遭嫌棄?銅的冶煉銅,可以說是人類第一種有較多文獻記載,並得到廣泛應用的金屬。相信大家都聽過「青銅時代」這個詞,能用金屬命名一個時代,可見青銅器具在當時確實對人類生活影響廣泛。人類最早認識和利用的銅礦石應該是一種顏色碧綠的孔雀石。
  • 陝西出土57件商代青銅器 創陝北考古史之最(圖)
    羊首青銅鉞青銅鼎  本報訊(記者 李彪)經考古人員鑑別,一座商代晚期的墓葬日前在甘泉縣下寺灣鎮閻家溝村露出全貌,出土57件青銅器,是陝北地區目前考古發現青銅器數量最多的一次。
  • 四川4500年遠古遺址,出土黃金權杖,西方專家:這是埃及法老文物
    現代專家推斷三皇五帝在位時間距今5000年左右是根據考古的發現,畢竟現代的考古發現了不少距今5000年的古遺址,而且這些古遺址直接指向的就是三皇五帝,除此之外,古墓中發現的各種古籍,如《竹書紀年》也將時間推到了距今五千年左右。
  • 製造航母螺旋槳為什麼用銅不用鐵?專家給出解釋
    【鋁道網】不難發現如今的航母,它所使用的螺旋槳是銅製品,那麼製造航母螺旋槳為什麼用銅不用鐵?專家給出解釋。在很多朋友的意識裡,他們可能會以為所有船隻的螺旋槳都會採用金屬鐵來製作而非是銅,因為鐵的質量堅硬而且造價低廉,事實上在造船技術剛剛興起時,用鐵造槳的做法確實很常見,但漸漸的人們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