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布高考改革方案:2020年起不分文理科

2020-11-26 央視網

北京公布高考改革方案:2020年起不分文理科

原標題:

   新華網北京4月7日電 今日,備受社會關注的《北京市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簡稱「北京考試招生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向社會發布。一大變化與眾多學生直接相關,即:自2020年起,報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的高考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考生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即「3+3」)。從2017年起,英語採用計算機化考試,英語聽力一年兩考。自2020年起,北京市統一高考科目調整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將不分文理科,每門科目滿分150分,總分450分。從2021年起,英語增加口語考試,口語加聽力考試共計50分。

   2017年起新高一學生開始實施學業水平考試

   「北京考試招生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建立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從2017年秋季起,從普通高中起始年級開始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而哪些科目會列入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呢?該方案提出,《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所設定的科目均列入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設置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與健康、藝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13門科目。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種。合格性考試內容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的基礎性課程要求為依據,考試成績合格是高中學生取得畢業資格的主要依據。等級性考試內容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的基礎性和拓展型課程要求為依據,考試成績作為高中學生升學的重要依據。合格性考試科目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等級性考試科目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

   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設合格性和等級性考試。高中學生在完成基礎性課程學習的基礎上,可根據自身特長和興趣,選擇其中3門科目參加相應的等級性考試。上述6門科目的合格性和等級性考試,由全市統一命題、統一組織考試、統一閱卷,以確保考試安全有序、成績真實可信。

   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僅設合格性考試,參加統一高考的學生,可以用統一高考科目考試成績作為相應科目合格性認定的依據。也就是說,參加統一高考的學生可以不參加語、數、外三門課的學業水平考試。

   體育與健康、藝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4門科目僅設合格性考試,各區根據課程標準、教學要求和學生平時表現,綜合測評並確定其合格性成績。市教委將通過專項督導和社會監督,依託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平臺,動態監控教學過程和結果。

   根據「北京考試招生改革實施方案」,本市普通高中在校學生均須參加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而高中階段其他學校在校生(含中專、中職和職高學生)和社會人員也可報名參加,成績合格者可申請普通高中同等學歷資格認定。

   2020年起綜合素質評價將納入高校錄取參考

   「北京考試招生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北京將進一步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並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參考。

   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要記錄學生各方面發展狀況,主要包括學生的思想道德、學業成就、身心健康、審美素養、志願服務、社會實踐和個性發展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客觀記錄學生的成長過程,整體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

   綜合素質評價在具體操作中,將進一步完善以電子平臺為載體的學生綜合素質電子檔案,在學生成長過程中,觀察、收集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發展主要表現的相關事實材料,注重學生志願服務的記錄,高級中等學校以描述性語言方式對學生的突出表現進行評價,注重寫實性,以電子平臺為載體及時記錄和儲存評價信息,每學期結束時及時進行材料的遴選、公示、審核、監督。學生畢業時,提取經過審核、公示的相關資料形成學生綜合素質檔案,為高等學校選拔學生提供參考。

   根據該方案,從2020年起,綜合素質評價將作為高等學校招生錄取的參考,在使用過程中,堅持「誰用誰評」的原則,招生學校應提前公布具體使用辦法,使用情況必須規範、公開。

   2020年起本科院校招生錄取實行「3+3」模式

   根據「北京考試招生改革實施方案」,此輪高考改革其中一個重大變化就是考試科目調整和普通本科院校招生錄取模式的改革。

   從2020年起,北京市將統一高考科目調整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每門科目滿分150分,總分450分。

   普通本科院校招生錄取模式也將同步改革,今後本市將探索普通高等院校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從2020年起,參加本科院校招生錄取的考生的高考成績將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考生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也就是普通高考考試科目實行「3+3」模式。選考每門科目滿分100分。這樣在新高考方案框架下,高考總分滿分值仍為750分,作為高等院校錄取的基本依據。

   那麼,選考科目怎麼確定呢?「北京考試招生改革實施方案」指出,高等院校可根據辦學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學科專業人才培養需要,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中,分專業(類)自主提出選考科目範圍,但最多不超過3門,提前向社會公布。考生滿足選考科目其中任何1門,即視為符合報考條件。而對於沒有提出選考科目要求的高等院校,考生在報考該校時無科目限制。

   2017年起英語「一年兩考」 2021年起增加口語

   「北京考試招生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從2017年起北京高考英語聽力分值30分,採用計算機化考試,與統考筆試分離,英語聽力一年兩次考試,取聽力最高成績與筆試最高成績一同組成英語科目成績計入高考總分。從2021年起,英語增加口語考試,口語加聽力考試共計50分。

   在過去較長一段時間裡,社會上一度流傳著英語將在未來高招錄取中降低權重的說法。其實,從《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到「北京考試招生改革實施方案」,都明確了英語學科在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這就意味著北京新高考方案突出了英語學科的教學和考試要回歸英語的工具性作用的方向。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英語特級教師趙盈認為,新高考方案加大了對學生聽力和口語考查的力度,進一步強調考查英語的實用性,突出了首都特色,也為學生下一步的語言發展打好了口語基礎。同時,新方案規定英語全科實行「一年兩考」,這就給了學生兩次機會參加考試,凸顯了考試的公平性,使學生更能考出自己的真實水平。

   趙盈表示,這樣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必將迅速影響到高中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必須夯實學生的基礎,同時發展學生應用語言的能力,必須堅持訓練學生的聽力和口語,徹底杜絕死記硬背、應試以及「啞巴英語」。教師必須讓學生平時多讀書、增加閱讀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多接觸和英語相關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017年起本科三批將合併入本科二批

   從2015年起,北京高考本科志願和單考單招志願填報時間已從考前填報調整為考後知分填報,並將本科一、二、三批次志願設置從平行志願組方式調整為大平行方式,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進行投檔。

   根據「北京考試招生改革實施方案」,從2017年起,將本科二批與本科三批合併為本科二批。待條件成熟,將本科一批與本科二批合併為本科普通批。

   從2015年起,北京高校自主招生、高水平藝術團和高水平運動隊等特殊類型招生已開始單獨設置志願,並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錄取結束後本科一批錄取開始前進行。

   「北京考試招生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今後相關高校要公開自主招生等特殊類型招生辦法、考核程序和錄取結果,確保公平公正。同時在市屬高校探索開展綜合評價招生改革試點,在市屬高校中設立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統一考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多維綜合評價招生方式。

   多項改革舉措確保高考實現全過程公平

   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北京已大幅減少、嚴格控制高考加分項目。從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市三好學生、市優秀學生幹部加分項目。

   「北京考試招生改革實施方案」明確要求,2015、2016年少數民族考生加5分投檔,僅適用於北京市屬高校招生錄取。從2017年起,少數民族考生加分範圍調整為「從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在高中教育階段轉學到本市的少數民族考生」,加分分值為5分,僅適用於北京市屬高校招生錄取。

   此外,在本科招生計劃分配方式上,該方案也凸顯公平導向。從2015年起,本市已在所有市屬本科一批院校設立農村專項招生計劃,面向在城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區就讀的農村戶口考生招生。同時在北京高校開展「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計劃」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市屬高校與在京中央高校、海外境外知名高校聯合培養學生(即「雙培」和「外培」計劃),招生計劃向遠郊區傾斜。

   北京市教委負責人介紹,今後農村專項招生計劃和「雙培」和「外培」計劃將繼續深入推進。

   而在高校的招生選拔機制方面,「北京考試招生改革實施方案」提出,高校要將涉及考試招生的相關事項,包括標準、條件和程序等內容,在招生章程中詳細列明並提前向社會公布。在制定學校招生計劃、確定招生政策和規則、決定招生重大事項等方面充分發揮學校招生委員會的作用。高校還可通過聘請社會監督員巡視學校測試、錄取現場等方式,對招生工作實施第三方監督。同時建立考試錄取申訴機制,及時回應處理各種問題。建立招生問責制,2015年起由校長籤發錄取通知書,對錄取結果負責。

   新方案直指人才培養的連續性

   「北京考試招生改革實施方案」中一個值得關注的亮點就是它的系統性和連續性。

   北京市第五中學校長張斌平認為,此方案是在北京總體教育改革背景下出臺的,充分考慮到了學生受教育的連續性,從小學免試就近入學起,既包含中考改革,又隱含著對考生考上大學後的專業發展方向的關注,同時還考慮到與非高考的其他考試形式——如成人教育、職業教育,在將來的融合,是在構建人才培養立交橋的整個教育改革大系統中考慮高校考試招生改革的。

   「北京考試招生改革實施方案」中包括中考改革,張斌平校長認為這是北京方案的一大優勢和特色,「中考改革有利於高考的推進,因為有中考改革作為依託,在初中時就給學生以最大的自主性,已經讓學生學會了選擇。」

   而在新方案中,這種系統性和連續性還體現在綜合素質評價方面,該方案明確提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是為學校改進教育教學、家長有針對性地引導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質提供參考信息,為學生和家長選擇適宜於學生發展的學校以及在高一級學校更好地學習提供參考,同時也為高一級學校招生及新生入學後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提供參考。

   北京工業大學招生辦副主任蘭勁華分析說,在高中和大學實現人才培養的連續性方面,「3+3」高考科目改革方案具有支撐和保障作用。她認為,這種做法實際上就是引導高中學生在學習共同知識的基礎上,再有側重地投入更多時間發展自己的學科興趣和特長,引導學生將學業興趣與未來在大學想學的專業有機結合。這種模式將有效促進大學與中學更好地實現在人才培養上的有機銜接,有助於在更大範圍內幫助高校解決長期以來難以為不同學科專業有針對性地招收具有學科特長學生的現實問題。同時,也有助於促進學生提前了解大學專業,並結合自己所長規劃選擇未來的報考方向,改變當下高考生在專業選擇上的盲目和跟風。

   根據「北京考試招生改革實施方案」,北京將繼續開展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實驗。從2015年起,北京已支持部分示範職業院校與示範高中、本科院校、國內外大企業合作,選擇對接產業發展的優勢專業招收初中應屆畢業生,完成高中階段基礎文化課學習和專科高等職業教育後,通過專升本轉段錄取進入本科高校學習。

相關焦點

  • 北京新高考方案公布,高考怎麼考?賦分怎麼賦?5等21級計分
    高考改革在浙江、上海試點基礎上,正在全面鋪開。近期,北京公布了新的高考方案,可以說,作為教育的最高地,北京的方案將成為高考改革的方向,預示新高考綜合改革方案的塵埃落地。高考改革怎麼改?主要是從考試方式和錄取方式的進行改革。涉及的方面較多,我們主要來看看考試這個環節上的變化。
  • 2020年高考錄取方案改革!賦分制改革!
    2020年對於這屆高三學生來說真的是不平凡的一年,很有意義的一次高考!但是這屆高三很多省份也迎來了新高考,北京市教委很早之前已公布了2020年高考改革方案。其中,關於綜合評價錄取試點方面的方案指出,原則上高考成績佔比不低於學生總成績的60%。
  • 2018年起高考英語考幾次?盤點各省新高考變化
    截至今年7月,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都已先後出臺了高考改革方案。  其中,上海、浙江2018年已是第二次新高考;  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將從目前的高一年級學生開始,實行新的考試招生政策;  其餘省份大多從2018年新高一、最遲從2019年新高一開始執行新的政策。可以說,新高考,已經實實在在的來了!
  • 甘肅:2019年起文理不再分科 2022年高考「必考+選考」
    日前,省教育廳有關人士對《甘肅省深化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特別是對2019年即將實施的改革進行了詳細解讀。2019年起高中取消文理分科根據《方案》,我省的改革將從2019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到2022年高考實施改革後的方案。
  • 2020高考:天津高考數學不分文理科,但刪減了往年必考題—附試卷
    2020年天津高考是新改革第一年,數學不分文理科。 在題型、題量、試卷結構上與往年相比穩中有變。首先,填空題引入了一題多空題型。其次,調整了試卷結構。單選題由原來的8道增加到9道45分;填空題仍是6道30分;解答題由原來的6道減為5道75分。總題量保持不變仍是20道。
  • 2021年新高考改革全面解讀
    目前新高考改革已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門話題!尤其是2021年新高考的8省市及未來即將實施新高考的省市地區。  為助力各地家長、考生更加全面了解和透析新高考報考政策,為大家帶來了《新高考報考進階100問》,研究價值極高,供廣大師生、家長參考學習。
  • 廣東新高考方案及志願填報方式出爐!
    12月29日,《廣東省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發布,也意味著廣東2021年新高考的考試及成績、招生批次與劃線辦法、志願填報、投檔錄取等安排正式出爐!
  • 簡單介紹2020北京新高考,3+3模式,賦分方式和4天高考時間
    北京高考時間1月15日,教育部推出了強基計劃,宣布自主招生停止。今天,2020年1月19日,北京市教育考試院發布一條新聞,北京市2020年高考時間改為4天。下圖是北京高考時間,6月7日~8日,是全國統一的高考時間和安排,第一天語文、數學,第二天下午英語。
  • 北京高考英語聽力二次機考開考,考前先對耳機、滑鼠消毒
    北京高考英語聽力二次機考開考,考前先對耳機、滑鼠消毒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程婷 高級記者 王俊 2020-06-20 15:39 來源:澎湃新聞
  • 2020北京高考考幾天?
    教育部這個文件提到這些要求  日前,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2020年高考命題要以立德樹人為鮮明導向,充分體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求,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優化試題情境設計,增強應用性、創新性;北京、天津、山東、海南要全力做好新高考落地的各項工作,精心制定錄取工作方案,加強全流程全員模擬演練;中央部門所屬高校要合理確定分省招生計劃
  • 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出臺:中高考分值語文升英語降_經濟_央視網
    從2014年起,本科志願填報實行本科批次平行志願組填報方式,即:對本科一批、二批、三批的志願設置由原來的4所學校擴大到5所學校,具體為:每批次第一志願為2所平行的學校;第二志願為3所平行的學校。第一志願、第二志願均採用平行志願投檔方式。在每個批次一志願和二志願錄取完成後,公布未完成的招生計劃,再進行徵集志願填報及錄取。高考本科志願仍在考前填報。
  • 河南2022年起實行新高考?教育部門這樣回答
    河南2022年起實行新高考!高考改革勢在必行,而對已經習慣現有高考模式的學生來說,卻不可避免的多了一份不安,高考大省河南更甚。有學生在升學之際向河南的教育局發文求證發文求證。對於大部分新高一同學來說,新高考是一個讓人覺得很模糊的問題。到底什麼是新高考,新高考的特點是什麼,如何選科?追根溯源2014年9月發布的《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標誌著新高考改革的開始。
  • 北京高考英語聽力二次機考開考 考前先對耳機、滑鼠消毒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程婷 圖  6月20日,北京2020年高考英語聽力二次機考如期舉行。  在北京豐臺區東鐵匠營第一中學東校區考點,當天上午共分四場考試。每場聽力考試20分鐘,按要求,考生需在考前40分鐘入場。第一場八點半開考,考生們七點半就進了考場。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當天考點周圍有來自公安等部門的工作人員值守。
  • 北京高招普通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436分,明年高考英語增加口語考
    昨天,高考發榜。高招各批次(類型)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確定。普通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為436分。北京教育考試院副院長李鴻江介紹,從評卷統計結果看,今年考生成績整體呈現正態分布,具有良好的區分度。總分700分以上80人。
  • 2021年高考改革正式實施!這類考生有福啦!
    4月23日,湖北省人民政府發布了《湖北省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確定採用「3+1+2」方案。學姐作為奔走在考務工作一線的戰鬥人員,政策一出,立馬進行了一番仔細研究,今天就來給大家匯報一下。「3+1+2」方案是指高考考試科目設置為「3+1+2」組合方式。3:語文、數學、外語共3門科目,每一門滿分150分,以原始分計入總成績。1:考生在物理和歷史中任選1門,每一門滿分100分,以原始分計入總成績。
  • 解析8省高考改革新方案 「3+1+2」模式有何不一樣?
    「3+1+2」模式有何不一樣  只要與高考改革有關,總能引來公眾關注。  4月23日,作為全國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8個省市,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發布本省市實施方案,明確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 2020年高考文理綜全國卷Ⅲ試卷公布
    2020年高考文理綜全國卷Ⅲ試卷公布 2020-07-08 11:34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2021年多省全面實行新高考制度,2020年高考失利後還能復讀嗎?
    高考延期的消息發布之後,教育部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20年高考報名人數1071萬,是近10年來高考報名人數裡的新高。而2020屆高考生算是2021年新高考大面積實施前的最後一屆了!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6省份已全部實施新高考,從2021年起,湖南、湖北、河北、遼寧、重慶、江蘇、福建和廣東8個省市將實行新高考改革。也就是說, 2020屆高考是新高考前的最後一屆。
  • 高考改革增加語文分值突出母語地位 降低英語分值
    北京昨日公布2016年中高考改革方案  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  昨日,北京市教育考試院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提出降低中高考英語分值、提高語文分值,重點高中名額向一般中學傾斜等成為方案的亮點。2016年起化學卷總分值由80分減至60分。2016年起將物理、化學兩門考試安排在同一個半天。中考由原來的兩天半縮短為兩天。  據介紹,北京將通過增加優質高中數量、按辦學條件標準上限適當擴大班額、班數增加優質高中供給,滿足更多學生上好學、進入優質高中的需求。讓一般初中校的學生有機會、有通道進入優質高中。此外,將逐年減少特長生入學比例,改變單純為進入優質學校而培養「特長」的現象。
  • 第一講:新高考改革政策解讀
    從浙江、上海兩地區開啟新高考改革後,到目前為止(2020年),已經有六個省份(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在實行新高考。明年(2021年)將會有 8 個省份(廣東、湖南、湖北、河北、遼寧、江蘇、福建、重慶)也進入新高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