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在浙江、上海試點基礎上,正在全面鋪開。近期,北京公布了新的高考方案,可以說,作為教育的最高地,北京的方案將成為高考改革的方向,預示新高考綜合改革方案的塵埃落地。高考改革怎麼改?主要是從考試方式和錄取方式的進行改革。涉及的方面較多,我們主要來看看考試這個環節上的變化。也就是怎麼考,最能把學生的實際能力考出來。考試從大的方面主要變化是考試科目、內容、分值、總分。錄取的變化主要是錄取的原則、怎樣和分數掛鈎,把大學和考試的結果對應起來。我們先來看看考試這一環節。
這裡涉及三個問題,考什麼,怎麼考,怎麼賦分。考什麼,高中開設的13門課都要考,但並不是都計入錄取分數。這個考分為合格考和等級考。考試合格是參加等級考試的前提,哪門課不合格就不能參加等級考試。高考的科目為3+3,3門必考即語數外,每門150分,另外三門從6理化生政史地中選3門參加等級考試,每門100分,高考總分750分。但等級考試成績不是直接計入總分,其成績要經過換算,這是考試總體上的變化。今天主要談談等級考試分數換算的辦法。
什麼是等級賦分呢?簡單說就是將考生成績由高到低排行,然後按照排行劃出不同的等級,按等級賦予一定分值,這樣將會避免分分計較,北京採取的是5等21級的等級折算賦分方案。
舉個例子,比如你參加了物理、歷史、政治考試,首先會將你在物理、歷史、政治三科排名,按照排名依照上圖所示的比例,看你在哪個等級,假設三科等級分別為A1,B2,C3,相對應你計入高考總分的成績為100,82,64,然後加入你語數外三科成績就是高考總分。看到沒有,從賦分看,分數為100,97,94,中間的99,98沒有了,這就是高考分值的區分度小了成績相同的考生會更多,在錄取時不可能分分計較了。
還有一個問題,為什麼這樣賦分呢?原始成績不好嗎?因為,大家考試的科目都不一樣了,以前,只分文理科,文科一套題,理科一套,所有人分為兩撥,各參加各的,相對於文理科考生,考題一樣,成績的含義一樣。現在不一樣了,按照6選3排列組合,有20種,考試科目發生變化,試題不一樣,難度不一樣,這些考生的成績怎麼拿在一起比,中間缺少個衡量的東西,比如甲乙丙三個考生分別參加物理、化學,政治、歷史,生物、地理考試,科目都不一樣,個人的成績相加,就沒有可比性。現在,先將各自排行,劃出等級,你在物理考試排在A5和他在歷史考試排名在A5是一樣的,這中間就是以考生排名定成績,相對可比性更高。
明白這些,對於今後自己選考哪門課也很有幫助,不能太扎堆,不能看哪門可好學就學哪門課,這些同樣會有風險,因為大家都認為易學都去選擇,同樣要分等級。那麼選考科目可以不可以隨意選,不行,因為大學專業對考生考試科目是有限制和要求的,不能說你考的是政史地,讓你去讀物理專業。這一點,我們下一次再討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