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高考改革已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門話題!尤其是2021年新高考的8省市及未來即將實施新高考的省市地區。
為助力各地家長、考生更加全面了解和透析新高考報考政策,高考直通車為大家帶來了《新高考報考進階100問》,研究價值極高,供廣大師生、家長參考學習。
溫馨提示:本文分政策篇、選科篇、考試篇、賦分篇、志願篇,篇幅較長,建議收藏轉發後隨時查看。
政策篇
1、新高考改革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答:取消文理分科,採取「3+3」或「3+1+2」的模式,即:語數外必考,物化生、政史地6選3考試;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科目考試,合格性考試為高中畢業的依據,選考科目考試計入高考總成績;以及規範高中綜合素質評價;深化命題改革;改進高考招生錄取方式;構建兩依據一參考多元錄取機制等方面。
2、什麼是「兩依據、一參考」?
答:指以高考成績和選考成績為依據,參考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為錄取依據。即依據3門統考科目和3門選考科目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
3、什麼是綜合素質評價?
答:綜合素質評價指的是在每個學期的期末或每個學年的期末,中等學校組織的一次對全體在校學生全面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評價的測評。
4、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有哪些?
答:綜合素質評價內容一般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合作與實踐創新」、「運動與健康」、「審美」、「表現能力」七個維度,主要有寫實記錄、公示確認、形成檔案三個基本環節。不同地區略有差異,最終以本省市要求為準。
5、目前有哪些省份實施了新高考?
答:目前實施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包括浙江、北京、天津、上海、山東、海南、廣東、江蘇、河北、重慶、遼寧、福建、湖南、湖北14個省市。
6、實施「3+1+2」新高考模式的省份有哪些?
答:實施「3+1+2」新高考模式的省份有廣東、江蘇、河北、重慶、遼寧、福建、湖南、湖北。
7、3+1+2新高考,高校招生計劃如何編制?
答:高校按照教育部選考科目要求指引公布本校招生專業的 選考科目要求。編制計劃時按照物理,歷史科目分別編制專業招生計劃,對選考科目的要求將明確到每一個招生專業中。
8、為何要分段錄取?
答:實行分段錄取,是綜合改革方案的規定,主要目的是為了在改革初期確保能有序投檔錄取,使高分考生不至於因志願填報不當而落差太大,同時也可避免高水平大學專業間分差太大。
9、學業水平考試是各省命題嗎?
答:根據政策都規定,學科水平測試由各省(區、市)根據國家發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檔案和課程標準的規定及要求確定考試內容。
10、為什麼要實行走班教學制?
答:新高考改革後如果按照選科方案來重新分班,那就有可能出現有的選科組合會有很多人選,超出一個班的人數;而有的組合可能超級冷門,選的人太少了,所以原來的行政班模式就沒法再滿足需求了,所以就實行走班制。
11、新高考後,高考滿分是多少分?
答:語數外每科150分,共450分;選考科目每科100分,共300分;總分750分。上海、海南等個別省市除外。
選科篇
12、目前的選科模式有哪些?
答:目前選科大多數省份為在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思想政治、地理6門科目中選擇3門的「6選3」模式,浙江為包括技術在哪的「7選3」。其中,「6選3」還分為「3+3」以及「3+1+2」模式下的兩種不同選科模式。
13、「3+1+2」模式可以選擇的組合有哪些?喜歡物理歷史可以同時選擇嗎?
答:新高考「3+1+2」模式下物理、歷史單獨劃線,考生只能選擇其中一個科目。具體選科組合包括以下12種:
14、「3+3」模式可以選擇的組合有哪些?
答:新高考「3+3」模式考生可以選擇的選科組合有20種,對是否必選物理、歷史不做限制,但是高校招生會有必選科目要求,選擇時需慎重。
15、不選政治以後考不了公務員,研究生?
答:雖然公務員、研究生考試都要考政治,但是這跟考生高中選科並沒有直接關係,沒有選考政治的考生依然可以報考,只不過高中學習政治的考生有一定的基礎,可能在之後的考生複習中佔有優勢罷了。
16、3+3省份,選考物理考生人數會不會很少?
答:新高考選科給了考生選擇的自由,考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喜歡的科目組合,但是高校在招生時同樣也加了限制,大多數理工類的專業都要求必選物理,如此一來,考生需要考慮自己未來的專業及職業發展,從往年選考數據來看,選考物理的人數並不少,而且學霸居多。
17、高考選考科目什麼時候選定?是否要一次性選定3門?
答:選科一般在高一學期末或者高二上學期進行,具體時間各地政策略有不同。一般情況下是一次性確定三門科目的選擇,考生在高考報名前可以更改所選擇的科目,高考報名開後所選擇的科目不能再做更改。
18、什麼樣的組合專業覆蓋率更高?
答:3+3模式和3+1+2模式下各組合的專業覆蓋率有所不同,下表數據依據2020年、2021年選考要求數據統計,僅供參考,具體以本省當年政策為準。
19、不擅長物理如何選科提高可選擇專業範圍?
答:如果考生想要學習理工類專業,但是不擅長物理,可以選擇化學或生物,提高專業覆蓋率。
20、各科目成績較為均衡,如何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答:選科不僅要看自己各科目之間的對比,還要看各科目在年級內的排名,選擇排名比較靠前的自己又比較感興趣的專業,因為新高考賦分畢竟是在排名的基礎上,排名越靠前,被賦予高分的概率就越大。
21、想要報軍校是不是一定要選政治?
答:這個是不一定的,具體看相關的專業,每個專業的要求不太一樣,有意報軍校的話可以先看下目標院校的專業及選考要求。
22、選物理不擅長,不選物理專業選擇受限怎麼辦?
答:新高考改革取消了文理科的劃分,很多專業文理科的界限並沒有那麼明顯,考生可以選擇化學生物等學科搭配文科組合,進一步擴大專業覆蓋率。或生先明確意向報考專業方向的選科要求,要進行綜合選擇。
23、想學醫一定要選擇物理嗎?
答:不一定,醫學類專業一般要求化學、生物為必選科目,部分醫學專業要求生物,部分中醫類專業對選考沒有明確要求。
24、選擇歷史未來可以從事的工作方向有哪些?
答:當前歷史學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在科研機構、大中專院校、博物館、檔案館從事研究工作;在高校、中小學從事教育工作;在出版社、雜誌社、網站等媒體從事編輯、記者等工作;報考政府部門公務員;報考研究生,繼續深造等。
25、公安類院校要求哪些為必選科目?
答:公安技術類,物理化學任選一門,公安學類必選政治。具體以各省當年選科要求準。
26、選擇了物理,還能報考文科類的專業嗎?
答:新高考中有很多專業是不限選考科目要求的,大部分為偏文科專業。
27、科目選擇確定後還能夠更改嗎?
答:原則上,高考報名開始前考生可以更改選考的科目,但是基於考試的難度和複習準備情況,非特殊情況不建議大家更改選考科目。
28、新高考面臨選,已暫定物理、生物必選,政治、化學選哪個好?
答:從學習難度上來說,政治的學習難度要低於化學,3+3模式下,物化政的專業覆蓋率高於物化生組合;但是考生如果想要學習醫學的話,化學和生物是必選科目,具體的還要考慮考生想要從事的專業和未來發展來看。
29、新高考選科哪種組合就業前景較好?
答:就業前景的話主要是看專業,考生可根據現在就業率較高的專業選擇對應的專業組合。但是發展的前景不僅寄託於現在選科,還要看未來的努力和付出,現在選科考慮未來發展以及專業和興趣選擇即可。
30、新高考選科,有人說選歷史劣勢很大,真的嗎?
答:只能說歷史可選擇專業的專業沒有物理課選擇的專業範圍大,對於真正感興趣的考生來說,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
31、新高考選科政策下選純理(物化生)有利嗎?
答:物化生組合的專業覆蓋率高,考生可選擇的專業範圍大,從這一點上來說是有利的。但是物化生組合的學習難度較大,而且學霸集中,考生面臨的競爭壓力也比較大,具體的還是看考生自己的綜合實力、興趣以及職業規劃再做出相應抉擇。
32、如何應對新高考改革帶來的選科、生涯規劃難題?
答:新高考改革下,選科是考生面臨的第一個難題,主要是因為選科和專業和未來發展掛鈎,但是新高考還有一個特徵是多元錄取,考生可以通過強基計劃、綜合評價等高校特招方式進入名校,所以新高考改革下,考生需要對自己有更全面地了解,提前規劃,早做打算。也可以關注高考直通車微信公眾號,了解新高考升學規劃路徑。
33、高一女生物理成績還行,選考要不要選物理,物理學習難度大嗎?
答:高二高三物理的學習難度較大,而且大部分女生對理科並不是十分擅長,但是選考物理的專業覆蓋率較高,女生的話可以對自己未來想要從事的方向有一個規劃,然後在決定是否選擇物理。
34、新高考選科中,6門科目中哪些科目學起來相對簡單?
答:從學習難度上來說,物理是最難,其次是化學,地理、生物、政治、歷史對於不同的考生來說學習難度不同,是否簡單也是因人而異。
35、新高考改革,以後想學醫如何選科?
答:學醫的話,一般情況下化學和生物是必選科目,具體的要以目標院校的專業要求為準。
36、孩子成績比較差,新高考改革之後該如何選科才能讓高考更簡單呢?
答:新高考改革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考生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組合,相對於傳統高考的文理分科來說,考生的學習壓力相對減小,想要取得更高的分數,就需要考生在選考時充分考慮自身實力,專業發展和學科競爭力,選擇最優組合,才能被賦予高分。
37、選考科目什麼時候確定?
答:選考科目由考生在高考報名時最終確定,高考報名結束後不能更改。
38、3+1+2模式下選科科目的成績如何呈現和運用?
答:選考中的物理、歷史以卷面分直接計入高考成績,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以轉換後的賦分成績計入高考成績。
39、如果選物理、地理、歷史有什麼優勢,以後會有什麼專業相對應?
答:這個組合最大的優勢在於專業覆蓋率高、覆蓋面廣。除部分軍校專業要求必須選考政治、部分醫藥專業要求選考化學外,其他大部分專業都可以選擇,考生可以查詢本省選考科目要求。
40、各個科目成績都比較一般,感覺選科很迷茫,應該怎麼辦?
答:新高考選科建議以生涯規劃為導向,先想想自己以後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從事哪些方面的工作?喜歡的行業或職業有哪些?然後以職業對應專業,以專業對應選考科目要求,再結合自己的成績及擅長科目進行平衡。
41、為什麼說新高考改革讓高三報志願變為「高一報志願」?
答:新高考志願填報雖然在高三,但是專業志願錄取以分數和選考科目兩項為指標。選考科目需要在高一進行,選科時必須要初步明確高考專業方向和未來職業方向,因此把志願規劃時間前置到高一。
42、有沒有新高考各選考組合的解讀分析?
答:高考直通車曾發布對3+3及3+1+2模式下的20種選科組合分析解讀,文章篇幅較長,可以點擊右方連結查看:深度解讀!新高考選科全部組合優劣勢分析,最優選是哪個?
考試篇
43、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考試和等級考試的區別是什麼?
答:合格考試是為了檢驗學生是否達到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的基本學業要求的水平考試,考試科目包括所有學習科目,相當於會考。
選擇考試考生選考科目考試,考試科目為物化生政史地6學科,相當於高考。
44、合格考考試科目有哪些?怎麼組織?
答:「合格考」包括高中課程方案所有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等14個科目。由市教育考試院統一印發考試說明、組織命題、考試、閱卷和公布成績。
45、外語聽力考試時間是怎樣安排的?考試成績如何計算?
答:外語聽力考試一般有兩次,一次在12月份,一次在3月份。成績取兩次考試最高成績。
46、選考(等級考)考試科目有哪些?什麼時候考試?
答:選擇性考試(等級性考試)包括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浙江還包括技術),考生只需要參與所選3門科目進行考試,時間由各省自定,目前一般在全國統一高考後9-10日進行。
47、合格考成績不合格還能再次報考嗎?
答:合格性考試科目成績合格的,不允許再次報考,未合格的科目可繼續報考。
48、高考考試時間如何安排?
答:以北京市高考時間安排為例:
全國統一高考時間:
選擇性考試時間安排:
49、合格考不合格影響高考嗎?
答:選考科目合格考試成績達到合格才能選考。
50、合格考成績計入高考成績嗎?
答:合格考的成績不計入高考成績。
51、合格考的成績對綜合評價報考有影響嗎?
答:綜合評價招生注重考生的綜合素質,合格考在綜合成績這算時也佔據一定的比例,而且部分高校要求考生的合格考成績達到一定的等級才能夠被錄取,如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則要求考生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須達到AAB及以上。
52、高中合格考成績的等級對大學錄取有影響嗎?
答:合格考的成績不計入高考成績,對錄取沒有影響,但是會影響考生拿到高中畢業證。
53、沒有參加合格考能夠參加高考嗎?
答:不能,考生需要先參加合格考才能參加高考,而且合格考不合格時不能選考。
54、合格性考試沒有通過可以補考嗎?
答:合格考一般在高二時報考,不合格科目可以在高三補考一次,記住自己的考籍號到時網上報名即可。
55、復讀生的選考考試成績怎麼算?
答:復讀生和應屆生一樣參與高考報名及考試,選考成績僅當年有效。
56、學習日語、俄語等其他語種的,還要參加英語的合格考嗎?
答:選擇非英語語種的考生,不用參加英語的合格考,但是需要參加對應語種的合格性考試。
57、合格考成績如何呈現和運用?
答:合格考成績主要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級(分數)的方式呈現,合格考成績是學生畢業和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主要依據。
58、北京英語聽說考怎麼計分?
答:北京英語聽說考一共50分,聽力30分,口語20分。預計將與聽力考試相同的計分方式,以兩次考試中的高分計入最後高考英語成績。
59、選擇性科目考試是全國統一命題還是各省命題?
答:各省組織命題。
60、高考改革後,2020屆山東考生復讀,選考成績可以保留嗎?
答:山東省選考每年組織一次,統一高考後進行,選考成績當年有效。
賦分篇
61、為什麼要採取等級賦分制?
答:等級賦分能夠較好解決學科之間分數不等值、學生選考科目分數不能直接相加參加高校招生錄取的問題。
如果以原始分呈現考試成績,會帶來學科間不公平問題;等級呈現方式則使得不同學科考生因等級劃分而保持了成績相對均衡,學科間試題難易差異等不公平因素可以被較好消除,使得不同科目之間成績可以相加。
62、賦分有幾個等級?每個等級的分值區間是多少?
答:各省政策不同。
63、高考選考科目可以知道卷面的原始分數嗎?
答:高考公布的分數為賦分之後的分數。
64、3+1+2模式下,物理歷史是賦分還是原始分?
答:物理,歷史作為必選科目,以原始分計入高考成績,滿分100分。
65、賦分和選考人數有關嗎?選考人數越多越容易被賦分?
答:考慮賦分因素要重點注意以下幾類情況:學霸選考越集中,成為炮灰的可能性越大;試題難易程度:試題難度越簡單,學霸區的炮灰就會越多。試題越難,學霸越容易和其他人拉開差距,考上名校。賦分模式下,選擇人數越多,賦分結果就越趨於合理,選擇人數越少,偶然性就會越大。
總而言之,賦分制度下不僅要求考生考慮自身的成績,還要考慮本省其他競爭者的成績。
66、賦分制下,如果某一門選考人數特別少怎麼辦?比如物理
答:這一現象在首批試點的浙江省有出現,採取的措施為設置最低保障基數,當選考人數少於「基數」時,則按照基數人數進行賦分。
67、新高考改革下,考生交白卷也有60分的成績?
答:新高考改革採取賦分制,最高100分,最低30分,如果考生交白卷,實際卷面成績0分,選科目成績被排到E等級。那麼在等級賦分後,任選科目每科最少也有30分會被計入總成績,兩門任選科目即60分。
68、新高考賦分主要針對哪些科目?
答:「3+1+2」模式下,賦分主要針對化學、生物、地理、政治四個科目,「3+3」模式下賦分科目是物理、歷史、化學、生物、地理、政治6個科目。
69、新高考改革,選擇純文組合,除了專業選擇受限,賦分會吃虧嗎?
答:純文組合的專業覆蓋率偏低,但是賦分的高低主要跟排名有關係,考生如果文科排名很靠前,也有被賦予高分的可能。
70、新高考賦分包不包括語數外?
答:不包括,新高考改革省份,語數外依然按照卷面分數計入總分。
71、新高考有賦分,大學錄取的分數線會提高很多嗎?
答:不一定,決定大學錄取分數線的因素是考生的投檔人數,招生計劃等因素,新高考中雖然實行了賦分,但是是所有學生都參與賦分,形成的高考總成績是不影響錄取分數線的。
72、新高考賦分,是同類組合內排名賦分,還是同一科目排名賦分?
答:新高考賦分是同一科目下進行排名賦分,然後再計入高考成績。
73、新高考合格考成績不合格,不參與賦分是什麼意思?
答:新高考模式下學業水平測試包括合格考和選考,合格考不合格不能選考,也就無法參與賦分了。
74、選擇冷門學科,在賦分上是不是更佔優勢?
答:賦分的高低主要受考生排名的影響,選考人數越多,賦分結果就越趨於合理,選擇人數越少,偶然性就會越大,冷門學科選考的人數可能較少,但是能不能被賦予高分還是看考生的實際排名,是否有優勢無法準確衡量。
75、考生考多少分才能被賦滿分?
答:新高考改革選擇等級賦分制,賦分主要看排名,考生排名在前1%,基本上都可以被賦予滿分。
76、新高考實施賦分制,賦分制的合理之處體現在哪?
答:一是解決了選考科目之間分數不可比的問題,二是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考生的成績具有良好的區分度,曼度高校人才選拔的需求。
77、學霸都選物化生,成績中等的考生是不是應該避開這一組合?
答:雖然說學霸選擇物化生組合會讓成績中等的考生有更大的賦分壓力,但是考生更應該考慮自己的興趣和未來職業發展的規劃,可以考慮物理、生物加文科組合的模式,減輕學習的壓力,也能夠保證專業的覆蓋率。
78、影響考生賦分成績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響考生賦分成績的因素包括學生排名、選考學生層次、學科及試卷的難易程度、選考人數等。
79、歷史類考985 211的分數,會比物理類的高嗎?
答:不一定,具體的要看每個學校的專業實力,投檔人數,招生計劃等因素。
80、為什麼新高考後很多文科生考高分?
答:以往文科因此題目較主觀的原因,很難得高分或滿分,但賦分之後,將成績分布在各個區間,成績整體比以前高。
志願篇
81、「3+1+2」高考錄取,批次分數線怎麼劃?
答:按照物理等科目類、歷史等科目類,分開計劃,分開劃線。
82、什麼是「專業(類)+學校」志願?
答:「專業(類)+院校」模式,採取一所院校一個招生專業(類)為一個志願單元,進行填報和投檔。在投檔錄取時,【專業(類)+院校】在院校投檔分數線的呈現上以專業代碼為單位公布投檔分數線。
83、「專業(類)+學校」的志願填報,考生需要填報多少個志願?
答:2020年「專業(類)+學校」考生填報志願數量,浙江共80個專業;山東共96個專業。目前,第三批省市志願方案暫未公布。
84、院校專業組志願如何填報?
答:院校專業組志願模式以相同選考要求的專業為1個專業組,按組形成專業組志願,以「1個院校+1個專業組+若干專業」為1個志願單位進行志願填報和投檔。
85、XX省採用哪種志願填報方式?
答:
86、新高考還存在專業調劑嗎?
答:新高考中,院校專業組設置專業調劑,專業(類)+院校不存在調劑。
87、新高考還會被退檔嗎?
答:新高考模式下,依然存在退檔、滑檔風險。
88、取消一本二本,如何確定自己能不能報一本院校?
答:新高考改革省份雖然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合併,但是會依據高考成績劃出特殊招生批次線,可視為一本線。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也可以參考往年位次確定學校。
89、新高考第一年,報志願排位還能參考去年的位次嗎?
答:高校往年的專業錄取分數線以及錄取位次可以作為志願填報的參考,但是具體還要依據當年該院校專業的報考熱度以及考生的高考成績排名來確定最終院校。
90、新高考志願填報模式有什麼優勢?
答:主要優勢是擴大學生選擇權,意味著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特長,優先從專業角度選擇高校並填報志願,提高志願滿意度和滿足率。
91、新高考志願填報的難點在哪?
答:一是在於思維方式的轉變,以往的以院校為單位進行選擇,現在需要以專業/專業組為單位選擇;二是考生需要選擇的志願數量最多可達300個,志願的選擇和排序是一大難點。
92、新高考批次合併,對志願填報的影響大嗎?
答:批次合併,對志願填報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首先,考生的選擇空間更大了,但是志願填報的難度也會隨之上升,因為學校之間的區分難度加大了。再者,批次和平之后,本科批次的控制線降低,以前的報考數據失去了參考價值,增加院校選擇的難度和志願填報的風險。
93、新高考志願填報「專業+院校」模式,報考冷門專業是不是更容易被錄取?
答:志願填報時,冷門專業的投檔人數可能沒有那麼多,但是具體的還要看學校的招生計劃,一般來說,投檔人數少的專業錄取的概率更大。
94、新高考改革下,志願填報有哪些規則是必須要了解的?
答:本省錄取批次的劃分、志願填報方式、志願填報梳理、投檔方式、平行志願、順序志願等。
95、新高考改革後,志願填報和錄取的變化有哪些?
答:志願填報的單位不同,招生計劃編制模式不同,投檔分數線及志願填報數量不同。
96、新高考志願填報,有沒有比較好的工具可以推薦?
答:志願填報推薦大家使用高考直通車APP哦,全國高校錄取數據,專業實力,校園環境等可以完成一鍵查找,還可以模擬志願填報。
97、「專業(類)+院校」模式下,志願填報的順序還重要嗎?
答:專業(類)+院校模式依然遵循平行志願,志願填報的順序還是十分重要的。
98、志願填報可以同時填報提前批,本科批和專科批次嗎?
答:可以。如果考生滑檔,可以同時填報多個批次。
99、平行志願下同一院校專業組裡的專業怎麼填,有順序關係嗎?
答:考生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投檔到某一高校後,再進行專業錄取,專業錄取一般依據「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原則。專業志願順序在先的會優先錄取。
100、新高考改革下,一所學校有幾個投檔線?
答:「院校專業組」志願模式下,考試院公布的投檔分以1個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所學校有在你省有幾個專業組招生就有幾個投檔線。「專業(類)+院校」志願模式下,考試院公布的投檔線以1個專業(類)+院校為單位,1所學校在你省有多少個專業招生就有幾個投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