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中重生 希望中前行——紀念張北地震23周年

2021-01-12 四川省地震局

「在偉大的宇宙的空間,人生不過是流星般的閃光。在無限的時間的洪流裡,人生僅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近代著名詩人郭小川曾在自己的詩作《望星空》中這樣寫道。1998年1月10日中午11時52分,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發生6.2級地震。地震造成49人遇難、362人重傷、11077人輕傷,10萬多間屋舍毀於一旦。

災難頃刻間,讓我們感受到了個體生命在那浩浩蕩蕩的時間銀河裡的渺小。可就在地震發生後,一面是殘垣斷壁、滿目瘡痍,一面是各路人馬的前赴後繼:他們有身先士卒的領導幹部,有熱情忘我的志願救援隊,更有不畏艱難的災區人民。一個個負重彎曲的脊背、一車車穿越封山雪路而來的救援物資,還有那一張張經歷災害後充滿希望的笑臉。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深深的感受到,生命在某種狀態下,瞬間也可以創造永恆!

01 加強監測預報,提升地震預警能力

張北地震是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發生20多年後,河北省及首都圈地區發生的最大一次地震,同時又發生在大陸地震活動高潮期,影響很大。地震研究對於自然學科而言是一門新鮮學科,需要不斷深化對地震孕育過程中前兆複雜性的認識,充實分析預報理論,調整工作思路,改進分析預測方法。從這個層面上看,張北地震是探索地震之謎的一次難得的機遇,為檢驗監測預報能力和水平提供了一個十分可貴的舞臺。

多年來, 河北省地震局不斷規範臺站觀測,提升地震監測速報能力。對臺站布局進行了優化調整,「九五」、「十五」期間,實施了臺站數位化技術改造、首都圈防震減災示範工程和數字地震觀測網絡工程項目,建成了省地震遙測臺網中心、強震臺網中心、前兆臺網中心,基本實現了地震監測的數位化、網絡化。經過8年不懈努力,唐山、張家口、石家莊、秦皇島4個城市率先形成首臺觸發後5-10秒的地震預警能力和分鐘級的烈度速報能力。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河北子項目)的10個新建基準站、78個新建基本站、566個一般站已全部建設完成,專業設備正在緊張安裝中;項目省級中心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347個預警發布終端已全部安裝到位具備發布能力。

02 強化抗震設防,減輕震災風險

張北地震後一年,災區人民在各級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全國各地的支援下,已基本完成了恢復重建工作。新建民房1萬多間,維修加固近2萬間,保障了災區人民當年入住新居;新建、維修校舍894所,總投資 0.9 億元,保證了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新建維修衛生院所58處,並完成一批水利、交通、供電等重要公共設施項目。

歷經23個春夏秋冬,我們時刻銘記災難教訓,嚴格抗震設防各項管理要求。多年來,河北省推廣農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等,大大提升了民房的設防水平。將建設工程施工圖審查、抗震設防要求專項竣工驗收納入建設工程並聯審查程序,並實現省市縣「三級四同」。在全國率先制定省級「網際網路+防震減災監管事項」目錄清單和監管事項檢查實施清單。省地震、住建、政務服務、自然資源、教育、安全、人防、文物、氣象、通信管理10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實行工程建設項目竣工聯合驗收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事中和事後監管。省地震局與省住建廳聯合發布《河北省城鄉居住房屋抗震設計導則》,對省內地震頻發區的範圍及城鄉新建居住房屋抗震設防烈度標準、地震多發區居住房屋的抗震設計要求等提出了明確要求。

為做好2022年冬奧會地震安全保障工作,河北省地震局將張家口市城市活斷層探測和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成果應用於冬奧會場館及基礎設施規劃、選址和設計,形成《張家口市崇禮區冬奧會場館附近的地震帶活躍情況評估專題報告》,在張家口地區建成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示範臺網,形成向政府和公眾提供地震發生後秒級預警能力和地震破壞情況的快速報送能力。

03 創新地震科技,做好社會服務

河北省地震局深入落實《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6—2020年)》任務,按照《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要求,大力推進物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等新技術在防震減災工作中的應用。其中,依託在唐山和張家口地區的高密度臺站觀測系統及數據處理系統,可在破壞性地震震後數秒內處理地震預警信息, 10分鐘內實現地震烈度速報圖件的產出。會同省金融辦等6部門聯合印發《河北省張家口市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實施方案》,正式在張家口地區開展地震巨災保險建設試點。提高地震科技創新的引領支撐作用,其中,減隔震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成為河北省防震減災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房屋建築工程抗震設防能力發揮了有效作用,河北省僅唐山市採用減隔震技術的建築物就達到60萬平方米。

加強地震科普宣傳工作,產出各類優秀科普產品。河北省地震、應急、科技、教育、科協5部門聯合印發《共同推進新時代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的實施意見》,共同推進全省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先後創建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5個,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12所,國家級地震安全示範社區21個,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79個,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9個,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111所、省級地震安全示範社區60個,市、縣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200多所。充分利用全國防災減災日等時段廣泛開展科普宣傳活動。

23年,時光瞬息,經歷了災難的張北縣如今已是風光綺麗、物產多樣、礦藏豐富。巨大的發展變化,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政策扶持,離不開地震工作者的恪盡職守,更離不開張北人民的努力拼搏。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在今後的防震減災事業發展道路上,河北省地震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在中國地震局和河北省政府的領導下,明確自身發展方向,紮實開展防震減災各項工作,不斷為提升服務能力和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貢獻力量。

來源:河北省地震局

相關焦點

  • 2018汶川地震十周年感想感悟文章 紀念10周年100字200字
    2018汶川地震十周年感想感悟文章 紀念10周年100字200字  2008年的5月12日,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的日子。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的8.0級特大地震……時間可以撫慰傷痛,卻撫不去思念與記憶。
  • 紀念5.12汶川地震12周年,深切緬懷在那場大地震中遇難的同胞
    地震給我們的感悟還有很多很多,也使我們的內心有很大的觸動,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珍惜你愛的人,愛你的人, 熱愛現在的生活,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今天是汶川地震12周年,原來時間已經過去那麼久了。 就是在那次災難中讓我知道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真相。 原來當兵並不只是簡簡單單去部隊上鍛鍊兩年,在國家有難,人民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要第一時間第一個站出來的。
  • 汶川地震12周年:遙憶悲傷 致敬堅強與重生
    正文 來源:荊州電視臺 時間:2020-05-12 16:35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陳明陽 覃茜)今天是5·12汶川地震12周年,12年前的那場驚天動地的災難,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危難時刻,各方救援力量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災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 紀念「512汶川地震」12周年
    點擊上方「藍字」一起祈福紀念「512汶川地震」12周年災難無情,卻也讓生者堅強,有了更好的今天十年了,你現在還好嗎?回望那個場景,至今還歷歷在目逝者安息,生者奮發!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芮氏8級特大地震,最大烈度達11度。造成69227人遇難、17923人失蹤,374643人受傷。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四川有史記載以來人員傷亡和基礎設施破壞最為慘重的一次災難,這就是2008年「5·12」汶川8.0級特大地震。世人慟哭,舉國同悲。
  • 巴基斯坦紀念南亞地震4周年
    巴基斯坦紀念南亞地震4周年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0月08日23:23   新華網伊斯蘭瑪巴德10月8日電(記者田寶劍)當地時間8日上午8時50分,巴基斯坦北部巴控克什米爾首府穆扎法拉巴德上空響起刺耳的警笛聲,該市道路上所有車輛一律停駛1分鐘,向4年前這一時刻發生在該地區的南亞大地震遇難者致哀。
  • 紀念「汶川地震」十年 這些感人的電影值得一看
    封面新聞訊 (記者杜恩湖)201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而關於汶川地震的感人電影近期也紛紛公映。關於你的所有記憶,此生都註定無法平息…——《致女友:親愛的,對不起,我要和別人結婚了》為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這個真實的愛情故事被改編成電影《親愛的,我要和別人結婚了》,並於5月12日在影院上映,把這場虐心的愛情電影搬上大熒幕,讓更多的人感動惋惜的同時,也能懂得好好珍惜身邊的人。
  • 汶川地震十周年紀念——捕捉地震中的次聲波
    汶川地震十周年紀念——捕捉地震中的次聲波 來源:中科院聲學所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芮氏8.0級的汶川地震爆發,山崩地裂,滿目瘡痍,69227人的生命因此被迫畫下休止符。經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 紀念5·12汶川大地震11周年 跟著這些電影緬懷逝者
    1905電影網訊201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中國四川汶川爆發芮氏8級大地震,近7萬人遇難,牽動全國人民的心。如今,距離汶川大地震已經過去11年,期間有不少電影重現了災難發生時的感人事跡,描繪了災後重建的動人故事,讓我們跟著這些電影一同緬懷逝者,致敬重生。1.
  • 臺灣「921地震」16周年 134位孤兒瓦礫中重生
    臺灣「921地震」16周年 134位孤兒瓦礫中重生 2015-09-21 10:14:5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詩堯 建築物遭「921地震」震垮。
  • 汶川地震十二周年祭:被災難傷害過的孩子和父母,現在都怎樣了?
    今天是汶川地震12周年紀念日指縫太寬,光陰太瘦,12年悄然流逝,那一天卻太難忘懷!5·12汶川地震發生時,或許你不在現場,但我們大多數人都在那一刻擔心過某人,打過很多電話,捐過自己的生活費,甚至獻過血,流過淚。
  • 紀念「汶川大地震十周年」,願世界上再也沒有災難
    那一年,我是他們中的一個。一轉眼都十年了,當時好幾次餘震,那麼多戰友犧牲,可我們卻來不及難過。@我佛山人:我是當年自發去一線救援的志願者,經歷了大地震,才感覺到人的生命如此脆弱。到今天,我的朋友圈裡幾乎沒人提這件事情了,這並不是壞事,人總是選擇忘掉過去的痛苦。
  • 汶川地震十二年,這些故事我們忘不掉!
    這一刻,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近7萬人遇難,1.8萬人失蹤,37萬餘人受傷。山川撫平傷痕,時間撫慰傷痛。今天是汶川大地震十二周年紀念日,此刻的汶川,正在走向重生與振興。今天也是國際護士節,災難和守護彼此交織,特別是在全球疫情的當下,激發著我們持續感悟生命的意義。許多電影都重現了不同災難來臨時滿目瘡痍的景象,感受那些難以抹去的疼痛記憶,見證生死救援裡的大愛無疆。
  • 紀念汶川地震12周年,這8個畫面曾讓我們淚流滿面
    看見一位老奶奶抱著嬰兒艱難行走著他跑上前去,把嬰兒抱到了懷裡嬰兒啼哭了起來盛於峰笑著用右手託起嬰兒的脖子哄她小傢伙終於露出了笑容後來,盛於峰的微笑被稱為「地震中最柔情的微笑」那一抹柔情,感動了整個中國一條鮮紅的橫幅地震發生後程強家所在的村子變成了一片廢墟他和家人陷入了無盡的恐慌中那時,是空降兵官兵打著
  • 汶川大地震十周年 那些地震遺址 依然震撼震驚心碎
    2018年5月,汶川大地震十周年,重返五一二地震區。 與朋友從成都出發,經都江堰一路向北,汶川、茂縣、北川、平武、青川,一個個熟悉的地名躍入眼帘。 十年前的那次災難,山河破碎,大地同悲。 如今,撕裂的傷口已慢慢結痂癒合,刻骨的傷痛或許已被歲月撫平,但那份記憶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 汶川地震十周年:經歷災難的人們負重前行丨毒藥頭條
    這個名字既呼應了原著《餘震》,也點名了影片主旨,強震23秒 ,餘震32年 。對於1976年7月28日這一天,對於唐山人,命運的巨變只用了23秒。值得一提的是,在《唐山大地震》中,馮小剛懂得用色彩講故事了。
  • 為了那些難以忘卻的瞬間——寫在基督城大地震九周年之際
    今天是2020年2月22日,是基督城大地震發生
  • 日本紀念阪神大地震21周年 震災遺留問題待解決
    新華社日本神戶1月17日電(記者嚴蕾)日本兵庫縣神戶市及周邊地區17日舉行活動,紀念阪神大地震21周年,並悼念地震遇難者。  當地時間清晨5時,約9000人聚集在神戶市中心的東遊園地公園,人們將排列成「1·17」和「未來」字樣的約7000只竹燈逐一點燃。
  • 太空中的輓歌:紀念「挑戰者」號失事30周年
    當地時間1月28日,是NASA「挑戰者」號事故發生30周年紀念日。當太空梭發射時,助推器中的燃燒氣體洩露,燒穿了燃料室外壁。  此次事故導致機上7名航天員全部喪生。  時值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30周年紀念日,我們在思考:對於那些為了探索太空而獻出生命的人們而言,怎樣才是最好的紀念方式?
  • 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 先進儀器儀表護航人們生命安全
    2018年5月12日,是「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紀念日,同時也是我國第九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十年前的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芮氏8.0級大地震,山崩地裂,滿目瘡痍,給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今天我們紀念這個日子,不僅是追思逝者,也是祈禱災難不會再次降臨。
  • 《靈魂的救贖》株洲開機 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
    為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而拍攝的電影《靈魂的救贖》於12月31日在湖南株洲市柏靈美高梅酒店正式開機。電影講述了一個關於汶川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庭如何走出心裡困境的故事。災難過後,再生是另一場要經歷的磨難,如何在絕望中尋找出路、自我救贖是電影《靈魂的救贖》貫穿始終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