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川為什麼這麼熱有什麼原因 盆地地形是重要原因

2020-11-30 今日臨沂

  今年的四川為什麼這麼熱?這是很多人好奇的問題,大熊貓們都一直待在空調房裡抱著冰塊不撒手。快來看看這其中的原因吧!

 

  盆地地形造成炎熱天氣

 

  首先,四川盆地受副熱帶高壓帶和信風帶的交替控制,而在夏季我國普遍高溫,四川等長江流域地區又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加劇了它的高溫程度。
 


 

  其次,受到地形的影響,此地區兩邊都有高大山脈阻隔,特別是四川四面環山,使得夏季的風難以進入,因此這一帶就成為我國最熱的地區,而重慶,武漢,南京,三地為我國的三大火爐!

 

  但是在這其中,成都竟然是個例外!

 

  成都位於川西北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交接地帶,具有自己特有的氣候資源特點。成都的夏天,因為盆地無法使風進入,就會變得較溫熱,夏季年平均氣溫在20度~28度。

 

  由於成都市東、西高低懸殊,熱量隨海拔高度急增而銳減,所以出現東暖西涼兩種氣候類型並存的格局,而且,在西部盆周山地,山上山下同一時間的氣溫可以相差好幾度,甚至由下而上呈現出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等多種氣候類型。

 

  成都的氣候條件很適宜生活,被稱之為「天府之國」。這裡的人們很悠閒,城市的步伐沒有那些大城市那麼快,公車上不會擠得連扶手都不用扶就能站穩,經常走街串巷能聽到麻將的聲音。

 

  這個讓人心曠神怡的城市——成都,一個來了就讓人不想走的城市:藍天,白雲,雪山,樹木,文化遺蹟,江水,村莊,農田,城市,美食,美女。

 

  讓人嚮往這座城市,和羨慕這所城市所居住的幸福的人,這一切都得歸功於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所形成的氣候條件。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過,你以為成都的天氣這麼涼快你就想去避暑了?醒醒吧,今年的成都可是四大火爐!

 

  成都變身四大火爐之一

 

  7月14日,天貓發布《2017新四大火爐》榜單,通過夏至以來空調、冰箱、冰激凌、西瓜等消暑產品綜合購買情況和熱力指數,最終結果顯示上海、杭州、成都、北京四城是名副其實的「新四大火爐」。

 

  天貓大數據顯示,2017夏季熱力指數前10個的城市分別為:上海、杭州、成都、北京、蘇州、重慶、南京、廣州、西安、南昌。「老牌」火爐城市重慶、武漢、南昌因「熱力不足」退出「四強」。

 

  而不只成都,四川的很多地方都越來越熱,這讓人不禁好奇,四川的城市為啥越來越「熱」?

 

  以成都為例,四川未來一段時節仍舊是高溫不減,熱浪將持續在30度以上翻滾!這些年來,四川城市中的氣溫似乎一夏勝過一夏,四川的城市為啥越來越喊「熱」?

 

  要比較,就得有回顧。巴蜀之地,夏熱的程度一般是川東熱過川南;川南熱過川西盆地;其次才是川北,要找涼快那得上川西和川西北高原(若爾蓋縣城以北,六、七月份早晚可穿棉衣)。

 

  而今,除了川西、川西北高原,川內之地到處都是熱差不多。仍以成都為例,以往那些年份:三月中旬脫棉衣,「五一勞動節」亮膀膀,立秋之後不下河,「十一國慶」加外套,冬至穿棉褲是雷打不動的氣候規律。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再熱的夏季,人們還是有加兩、三天外衣的經歷。那時,成都夏季單日氣溫保持33度以上的時間,少則三、五,多則十來天。然而,如今全變了,該熱不熱,要熱就是熱到一堆,用四川話說就是熱死個仙人板板板。

 

  究竟為什麼這麼熱?這當中當然有地球氣候變化的大原因,但更主要的還是我們人類自己製造熱浪的小環境因素。
 


(圖片來源於網絡)
 

  密集的高樓大廈空調散熱排放+1度、全城汽車尾氣排放+1度、餐飲和家庭抽油煙機排放+1度、全城上千萬人口打屁排放+1度……僅僅就這般計算,城市熱島的氣溫都能達到38度!人體適感的氣溫是26度,再給人增加50%的溫度,不叫喚「熱」才怪呢。

 

  這就解釋了為啥以前人們僅搖一把蒲扇、睡睡涼板床就能扛過「三伏」天,而為啥現在人們家中的空調會24小時不停機。想想看,城市中的人們過夏季,再也享受不到30度以下的氣溫了,這是不是有些殘酷?

 

  不過好在已經立秋了,再熱也熱不了多久了,熬一熬,四川這火爐一般的天氣也就過去了。

相關焦點

  • 四川盆地的形成原因
    四川盆地屬揚子陸臺一部分,稱為四川陸臺,屬較穩定的地區,但仍經過兩次大規模的海浸.第一次從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開始,延續到3.7億多年的志留紀,不斷下陷成了海洋盆地,志留紀時發生加裡東運動,除了西部的龍門山地槽繼續下陷外,其餘地區上升為陸.2.7億年前的石炭紀末,發生範圍更大的第二次海浸,盆地再次為海洋佔據.二疊紀時海陸交替,形成重慶附近的南酮
  • 被稱為「信封盆地」的四川盆地,地處內陸為什麼氣候卻十分溼潤?
    在我國主要的地形單元中,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我國的四大盆地分別是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這四大盆地雖然都是盆地地形,但是在其他自然地理特徵方面卻存在很大的差異,比如說四大盆地的年降水量就差異巨大,塔裡木盆地的年降水量不到100毫米,柴達木盆地的降水量在15至200毫米之間。四川盆地為什麼這麼溼潤?位於北疆地區的準噶爾盆地的年降水量平均值在150毫米左右,上述三個盆地的降水量基本都是在200毫米以下,屬於乾旱區。
  • 中國地理小區域——四川盆地
    材料一四川盆地中有丘陵分布,其中有多數丘陵頂部存在礫石層,分布高度大致相等,礫石的磨圓度很材料二圖為四川盆地及成渝城市群周邊地區示意圖,表為四川省、淅江省兩次人口普查統計部分數據。材料三成渝城市群建設獲中央批准,兩地不再只考慮單邊利益。(1)簡析丘陵頂部存在礫石層的原因。(2)說明圖中西部地區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原因。
  • 為什麼四川總是地震 四川老是地震的原因是什麼
    導讀:網友們的感嘆,為何受傷的總是四川呢?這個小編為了給大家解答,整理了篇四川為什麼總是地震?和四川老是地震的原因文章,給大家方便查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為何我們的四川老是經歷天災吧。祈禱四川早點走出地震帶來的陰影。
  • 地形類型詳解之盆地
    我們這個系列對五種基本地形: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來進行詳細介紹,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高原地形,今天我們來看看盆地地形:盆地地形盆地是五種基本地形之一,是五種基本地形之中唯一沒有海拔要求的地形,盆地顧名思義,就是像一個「盆」,也就是四周高,中間低的地形形態。
  • 四川盆地土壤呈「紫色」,為啥?
    值得一提的是,地圖中,四川盆地大部分被「紫色」土壤覆蓋。「土壤顏色可以直觀表徵土壤屬性、土壤肥力,哪裡的土壤有什麼屬性,酸鹼度如何、有機質多少等等,都可以用數據圖展示。」論文的通訊作者、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甘霖研究員說,歷時10年,土壤研究者們在我國31個省市區,共調查了近6000個典型土壤剖面,建立了4420個土系,最終建立了我國土壤系統分類基層分類單元土系及土係數據庫,為我國數字土壤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
  • 地表荒蕪的柴達木盆地,為什麼會被稱為「聚寶盆」?
    ,分別是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這五種基本地形中只有「盆地」地形沒有海拔的要求,而只有形態要求,也就是只要符合「四周高中部低」的地形形態,都可以稱為盆地。因此,為什麼青藏高原上的柴達木盆地會被稱為「聚寶盆」,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它是一個盆地地形,形態上是一個「盆」。
  • 為什麼說,是因為漢中盆地,才有了漢族這個名字,看完你就明白了
    漢中盆地為什麼會成為漢族的發祥地,而不是西安所在的關中盆地呢?漢中盆地,位於陝西省西南部的漢中市,地形上處在秦嶺山脈與大巴山脈之間;向北是關中盆地,往南是四川盆地。長江最大支流漢江,就發源於這片地區,盆地內水草豐茂、地勢平坦,自古就有「國寶天府,魚米之鄉」的美譽。漢中盆地面積約為5000平方公裡,包括了平原、丘陵、河谷3種主要地形,東西長約116公裡,南北寬約50公裡,其中漢中平原面積面積約為1400平方公裡,由漢江衝積而成。
  • 「盆地」地形在我國的分布十分廣泛,其中四大盆地最為著名
    盆地地形是五種基本地形之一,是指四周地勢較高而中部地勢較低的地表形態,盆地地形是所有基本地形中沒有海拔要求的地形形態,只有形態上的要求,盆地地形的樣子和日常生活中的「臉盆」十分相像。從我國的地表形態分布來看,我國是一個多盆地分布的國家,具體我國有多少個盆地,大大小小也沒有具體統計,我國的四大盆地是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除了四大盆地之外,我國在一些地形較為崎嶇的地區還分布有很多盆地,比如黃土高原、雲貴高原、東南丘陵、青藏高原等地形區也分布有許多盆地地形。位於新疆南疆地區的塔裡木盆地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總面積約為40多萬平方千米。
  • 為什麼四川總發生地震?四川發生地震的原因是什麼?
    地震分類:地震的發生是有原因的,一般劃分為:1、構造地震,2、火山地震,3、陷落地震,4、誘發地震,世界範圍內發生的地震絕大多數都屬於構造地震,發生這種地震的原因是由於巖層斷裂,發生變位錯動而產生的。四川分布著多個地震多髮帶,有龍門山地震帶、攀西地震帶、松潘地震帶、岷江斷裂帶等多條主要地震帶,因此四川發生強震的次數較多也就不奇怪了。當時九寨溝的7.0級地震,震中就發生在岷江斷裂帶附近。
  • 今年夏天為什麼這麼熱,原因終於找到了
    最近的天兒不是一般的熱啊,今天全中國正式進入大暑節氣,大暑,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將要熱出新高度,熱出新境界,熱出新水平,杭州、長沙、重慶、廣州、成都等地紛紛突破高溫40度大關,而且大家還異口同聲地感慨:怎麼覺得最近幾年越來越熱呢?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四川頻繁地發生地震?
    為什麼四川總是發生地震?想知道為什麼四川多發地震,需要知道地震的成因是什麼?四川被稱為天府之國,景色秀麗、山川眾多,33%的面積位於四川盆地之中,並且橫跨雲貴高原、秦巴山地、青藏高原,擁有多種地貌地形,非常的複雜。從地震帶上來看,四川位於南北地震帶上,南北地震帶是我國地震多發的區域。這條地震帶綿延甚長,從歷史上來看,大部分震級比較強的地震都發生在南北地震帶的周圍。
  • 四川盆地土壤呈「紫色」,為啥?
    值得一提的是,地圖中,四川盆地大部分被「紫色」土壤覆蓋。「土壤顏色可以直觀表徵土壤屬性、土壤肥力,哪裡的土壤有什麼屬性,酸鹼度如何、有機質多少等等,都可以用數據圖展示。」論文的通訊作者、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甘霖研究員說,歷時10年,土壤研究者們在我國31個省市區,共調查了近6000個典型土壤剖面,建立了4420個土系,最終建立了我國土壤系統分類基層分類單元土系及土係數據庫,為我國數字土壤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
  • 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哪個盆地最大?
    在我國有三大平原 ,以及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指的是東北平原 、華北平原 、長江中下遊平原 ,那麼四大盆地在什麼地方呢? 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在大西北 的新疆 ,地處新疆南部地區 。 塔裡木盆地處於北邊的天山 ,南部的崑崙山 、東面的阿爾金山相互之見 。 那麼塔裡木盆地有多大?
  • 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隕石,撞擊地球形成了四川盆地?
    隕石撞擊導致恐龍滅絕恐龍滅絕已經成為既定的事實,可是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卻充滿爭議,雖然現在公認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一顆巨型隕石撞擊了地球導致的,但是這麼大一顆隕石撞擊地球總會給地球留下一個大坑吧,而考古學家至今沒有找到當年那顆隕石撞擊地球留下的隕石坑,因此有些人認為恐龍的滅絕根本不是隕石造成的,而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比如史前大洪水
  • 四川盆地是隕石坑嗎?據說這裡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太難以置信了!
    中國地形圖有朋友問:四川盆地是隕石坑?是不是比較像?還有人認為它更像是巨大的火山口!那四川盆地真的就是巨大的隕石坑嗎?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下!四川盆地的面積達到26萬平方公裡,四面都是高山和高原,形狀比較規整,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個圓盆子,被鑲嵌在青藏高原的東部,在它的東部還有被稱為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從外形看,四川盆地還真的像隕石坑,形狀很圓,地形也是在青藏高原東部突然凹陷下去的,就好像是被什麼東西砸出的一個坑一樣,這是很多人覺得四川盆地是一個隕石坑的原因!但事實是,四川盆地並不是一個隕石坑!
  • 四川第二大的盆地,這個盆地比四川盆地還要平,卻鮮為人知
    提到中國最著名的盆地,大家一定會想到的就是四川盆地了。作為中國四大盆地之一,比起塔裡木盆地(中國最大的盆地),準噶爾盆地和柴達木盆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來說,四川盆地應該是知名度最高的了,這個盆地不僅匯集了一億人口,還有兩個超大城市——成都和重慶。
  • 四川盆地是隕石坑嗎?它曾是世界最大湖泊之一,形成原因揭曉
    打開中國的地形圖,不少人對四川盆地的存在感到非常困惑。因為四川盆地背靠青藏高原,周圍不是高原就是高山,唯獨它是一個形狀接近圓形的盆地,如果跟周圍的地形結合起來,也很像一個巨大的環形山,因而一直以來就有人認為,四川盆地其實是因為小行星撞擊而形成的,是一個隕石坑,支持者還不乏一些專家和學者。那麼,四川盆地究竟是不是隕石坑,它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 李希霍芬:四川盆地史上一位重要的德國人
    總之他後來在著述中良好地展現了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認知,這或許又是一個讓他執著於中國的原因。1877和1881年,李氏完成了《中國,親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為根據的研究》(簡稱《中國》)一、二兩卷,奠定他日後學術地位的重要內容。
  • 西安熱出有因:副熱帶高壓盆地地形 熱島效應相互作用
    那麼今年夏天西安到底有多熱,又是什麼原因讓全省都出現高溫呢?西安市民王先生:「溫度太高了,今年空調就沒停,去年有時候晚上還關一下。」西安市民胡女士:「比往年要熱得多,去年帶娃出去玩總共加一起才用了一瓶(防曬霜),今年夏天還沒開始也沒帶娃出去咋玩,就已經用了第二瓶了。」氣象意義上的高溫,是指氣溫超過3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