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隕石,撞擊地球形成了四川盆地?

2020-12-03 六分鐘科普君

2.3億年前地球的第一代霸主恐龍開始出現,恐龍是體型極為龐大、擁有尖牙利齒和具有很強攻擊力的史前生物,雖然它們沒有智慧,但是憑藉龐大的身軀讓恐龍在地球上稱霸了1.6億年之久,如果不是6500萬年前的那顆隕石,恐龍統治地球的歷史將會更加悠久,可是歷史沒有如果,在6500萬年前,一顆從太空中闖入地球引力範圍的隕石最終撞向地球,導致地球氣候急劇變化,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之久的第一代生物霸主因此滅亡,上到地震龍、霸王龍,下到美頜龍、劍龍全部投逃脫不了這場大災難,全部從地球上消失了,只留下數量巨大的化石,這些化石似乎在向人類述說隕石撞擊之前恐龍的繁榮盛世。

隕石撞擊導致恐龍滅絕

恐龍滅絕已經成為既定的事實,可是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卻充滿爭議,雖然現在公認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一顆巨型隕石撞擊了地球導致的,但是這麼大一顆隕石撞擊地球總會給地球留下一個大坑吧,而考古學家至今沒有找到當年那顆隕石撞擊地球留下的隕石坑,因此有些人認為恐龍的滅絕根本不是隕石造成的,而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比如史前大洪水、地球冰期、外星人原因等等,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恐龍的滅絕是由隕石撞擊造成的,隕石撞擊的巨型隕石坑就是中國四川盆地,四川盆地真的是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隕石撞擊而成的嗎?

四川盆地地形圖

從四川盆地的大小來看,確實也只有這麼巨型的隕石才可能導致恐龍在全球範圍內滅絕,不然很小的隕石坑影響的範圍基本不是全球性的,比如在世界上存在很多隕石坑,但是這些隕石坑可以判斷出撞擊的隕石非常小,只有一顆隕石才能形成四川盆地那麼大的隕石坑,也只有那顆隕石才有可能造成全球性災難,從這一點去看的話四川盆地真的有可能是6500萬年前的那顆巨大隕石撞擊形成的,而且四川盆地的地形與周圍的地形顯得格格不入。

四川盆地周圍是很高的高原

一般來說盆地周圍都是些高度不是很高的山峰,而四川盆地周圍卻存在高度很高的高原和山脈,比如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脈等,在山脈中突然就出現一個海拔很低的大盆地大平原似乎有點違反常識,因此有人認為四川盆地應該是隕石撞擊形成的,而要想撞成如此巨大的隕石坑,這顆隕石必須非常巨大,能夠引發全球災難的隕石,由此有人聯想到只有6500萬年前那顆導致恐龍滅絕的隕石最合適,最終那些人認為四川盆地可能是被那顆隕石撞擊形成的,

隕石撞擊地球是形成的隕石坑

不過地質學家經過詳細考察和分析,發現四川盆地並不是隕石撞擊形成的,而是自然形成的,四川盆地最初本來是一片汪洋,後來隨著地質運動被抬升形成一個內水湖,隨著地面的持續抬升,盆地裡面的水慢慢被排出來,隨著海水被排乾淨,一個平坦而肥沃的盆地就這樣形成的,其實反推四川盆地也不可能是隕石撞擊形成的,隕石撞擊肯定會留下隕石物質,可是地質學家並沒有在四川盆地檢測到隕石的物質,還有一顆能夠把把地球撞成四川盆地那樣大小的隕石,它與地球相撞的動能足以把地球的運行軌道給改變,地球根本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隕石撞擊。

尤卡坦隕石坑

既然四川盆地不是那顆隕石撞擊形成的,那麼導致恐龍滅亡的那顆隕石撞擊的隕石坑到底在哪裡呢?經過地質學家的仔細尋找和分析,最終確定了那個隕石坑就位於墨西哥半島上,這個隕石坑一半在陸地上,一半在海洋中,這個隕石坑就叫做「尤卡坦隕石坑」,它被認為最有可能就是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隕石撞擊地球留下的隕石坑。

相關焦點

  • 導致恐龍滅絕的隕石,在地球上留下一個隕石坑,就是四川盆地?
    然而最近幾年,有說法聲稱,四川盆地其實並不是自然形成的一種地勢,而是一個巨大的隕石坑,它的形成源自一顆隕石對地球的撞擊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是一次小行星撞擊事件,而科學家們始終沒有找到明顯的隕石坑
  • 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在了哪裡,為什麼沒有隕石?
    研究發現,該隕石坑形成於6500萬年前,是造成恐龍滅絕的那次隕石撞擊留下的坑洞。 小行星撞地球 據研究發現,在6500萬年前,有一顆直徑大小為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但撞擊後並沒有留下隕石,而是完全蒸發,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科學家指出,超過10米以上的隕石撞擊將會在地球表面留下隕石。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在地球上留下一個隕石坑,位置在哪裡?
    就是如此強大輝煌的恐龍時代,在6500萬年前卻因為一場天外的災難而滅絕了。這場天災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科學家稱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達10公裡以上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撞擊產生的巨大波動,導致地球迎來了生態劇變,在這場劇變中,地球生命來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而恐龍在這場大滅絕事件中沒有活下來,最後都滅絕消失了。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到哪了?
    就是如此強大輝煌的恐龍時代,在6500萬年前卻因為一場天外的災難而滅絕了。那場天災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科學家稱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達10公裡以上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撞擊產生的巨大波動,導致地球迎來了生態劇變,在這場劇變中,地球生命來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而恐龍在這場大滅絕事件中沒有活下來,最後都滅絕消失了!!!!
  • 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哪去了,為什麼沒留下隕石?
    研究發現,該隕石坑形成於6500萬年前,是造成恐龍滅絕的那次隕石撞擊留下的坑洞小行星撞地球據研究發現,在6500萬年前,有一顆直徑大小為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但撞擊後並沒有留下隕石,而是完全蒸發,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科學家指出,超過10米以上的隕石撞擊將會在地球表面留下隕石。但是我們知道,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卻沒有留下任何隕石,這個原因或許和當時的地球氣候有關。
  • 那顆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了哪?
    在地球生物發展的歷史上,總共有過四處次物種大滅絕,第一次是在4.38億年前的奧陶紀,主要滅絕的物種都是海洋生物。而最近的一次是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這次生物滅絕中,恐龍就是最重要的對象之一。在現代研究提出的十幾種理論中,相對受到廣泛認同的說法就是6500萬年前一顆行星碰撞了地球的中美洲地區,引發一場大地震以及熔漿的噴湧,這是導致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據專家推測這顆小行星直徑有10公裡,質量相當於一座珠穆朗瑪峰。它撞擊地球後產生的地震強度約為10級,會留下一個直徑超過100公裡的隕石坑。這種強度的撞擊使得之後的幾個月內,地球上的生態環境產生劇變。
  • 6500萬年前,那顆正面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哪了
    ,然而地球說變就變,6500年前恐龍開始滅絕,關於它滅絕的說法有大陸漂移、地磁變化、火山爆發等等,但最普遍的說法是「行星碰撞」說。 6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一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以20-40km/s的速度猛烈撞向地球,它撞到地球上的威力相當於同時爆炸100萬億噸TNT,70億顆美國對日本投放的「小男孩」原子彈,並且給地球留下一個100公裡以上的隕石坑。這顆行星改變了地球上的自然環境,地震、海嘯、火山噴發一起襲來,而且是連續幾個月都是這樣的異象,灰塵覆蓋了整個天空,地球一下進入到寒冬。
  • 導致恐龍滅絕的那次小行星撞擊,產生的坑是在哪裡?
    後來,雖然由於各種原因,它們已在6500萬年前遭遇全部的滅絕,但是有關它們的起源,生長或滅絕的故事一直都被人們不斷地探究。在撞擊地球後釋放出的能量巨大無比,相當於10億顆原子彈的能量,10億顆原子彈的能量具體是什麼樣的概念呢?我們從歷史課本中學習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向日本投下了一顆原子彈,結果造成了廣島市20萬人的死傷,整個城市瞬間被夷為平地。就這一顆原子彈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力,更何況是10億顆呢。
  • 恐龍是如何滅絕的?恐龍滅絕的原因,時間,小行星撞擊,隕石,恐龍滅絕的真相​
    目前,大多數人認為,恐龍滅絕是由於小行星或隕石的撞擊等滅絕事件導致的。少數人認為,恐龍滅絕是由於病毒,或傳染病導致的,但這種可能性不大。《海奧華預言》一書並沒有特別提到恐龍的滅絕。不過,Tom Chalko在其網站上寫道,"在大約500萬年前的時候,地球2顆小衛星中的一顆(2個月亮中的一個)撞向地球,造成全球大災難、洪水等,恐龍就滅絕了。
  • 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小行星撞擊瞬間滅亡,這個瞬間是多長?
    但是到目前來說,人們最為普遍認可的是「隕石撞擊說」。 隕石撞擊說 科學界普遍認為隕石撞擊是6500萬年前恐龍毀滅的主要原因。根據時間推算, 在這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時間前後,地球上有超過75%的物種都滅絕了,它是罪魁禍首嗎?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如今它又在哪裡?
    滅絕原因恐龍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中生代時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體型最大的陸生爬行動物。在恐龍時代,強大的它們幾乎沒有天敵,生活在陸地、沼澤和淺水湖裡,食物很容易找到。按理來說,處於食物鏈頂端的恐龍已經統治了地球上億年時間,沒有什麼特殊原因不可能滅絕,但他們卻在很短的一段時間裡突然消失了。
  • 恐龍是因何滅絕的?科學家認為,隕石撞擊並不是根本原因!
    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也是有一定的生物存在的,不過他們收到了各種各樣的環境變故影響而在地球上消失不見,就比如恐龍就是一個科學家們認為在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而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科學界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食物短缺,有人說火山爆發。
  • 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時候有多痛苦?2公裡厚的巖層給出了答案
    因為恐龍家族是地球的第一代生物霸主,而人類是地球上的第二代生物霸主,作為同是地球上的生物霸主,肯定會特別關注對方,可惜的是作為地球第一代生物霸主的恐龍在650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而在恐龍滅絕之前,恐龍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之久,比人類在地球上生活的時間(500萬年)還要多32倍,因此恐龍才引起人類的極大興趣,人類希望從恐龍身上研究出一些生物進化的規律,同時也希望能夠揭開恐龍滅絕的原因,避免人類重蹈覆轍
  • 6500萬年前,恐龍是如何突然滅絕的
    在人類出現之前,有一種生物統治著地球1.6億年。這就是恐龍。恐龍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並且一直處於主導地位。但它在6500萬年前突然消失了,因此恐龍的滅絕已成為生物學進化史上的一個謎。儘管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相關證據並試圖解決恐龍滅絕的原因,但這一謎團仍然存在很大分歧。恐龍是如何突然消失的?目前,關於恐龍消失的最普遍讓人們接受的假設是「隕石撞擊」。1980年,美國科學家在大約6500萬年前發現了高濃度的銥。通常,如此高濃度的銥只能被太空中的隕石所擁有,並且此時檢測到的位置的含量超過了正常含量。
  • 如果那顆滅絕恐龍的隕石,再次撞擊這個地球,人類能支撐多久呢?
    在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無情的撞擊在地球表面,導致恐龍的滅絕,那麼大家想過沒有,如果那顆小行星再次撞擊現如今的地球,人類該如何應對?或者人類會怎麼樣呢?故事再回到6500萬年前那次恐怖的一幕,一顆脫離軌道的小行星經過數年的墜落,砸在了地球的表面,而它與大氣層摩擦產生的巨響和天空中那顆巨大火球的出現,已經驚動了無憂無慮的恐龍,此時從它們恐懼的眼神中或許已經感受到了死亡將至,這顆脫軌行星以20公裡/秒的速度衝向地球,隨即傳來一驚天動地的巨響,此時幾萬米的灰塵籠罩著整片天空,而爆炸點附近山峰瞬間倒塌,海水瞬間蒸發,同時由於撞擊導致爆發13級超級大地震
  • 如果沒有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恐龍會進化成恐龍人嗎?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假設,也是很多朋友心中設想過的一個話題,假如6500萬年前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恐龍是否仍然會是地球上的霸主?還是人類依然會逆襲成功?這都是充滿變數,我們從地質史上的生命演化進程角度來做個簡單分析。
  • 火山爆發導致恐龍滅絕?美科學家:隕石撞擊才是真相
    恐龍到底是怎麼滅絕的?對此科學家們一直爭論不休。目前流行著兩種關於恐龍滅絕的說法。第一種是,天外隕石撞擊了地球,才導致了恐龍的滅絕。而這顆隕石直徑為10公裡左右,其撞擊形成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直徑為180公裡(在墨西哥灣保留了一部分隕石坑)。
  • 6500萬年前行星撞擊地球後,恐龍就滅絕了嗎?它們到底堅持了多久?
    遠古的生物要想稱霸地球,自然也是各憑本事。在昆蟲滅絕之後,恐龍取代了它的位置。相信很多人對這個物種並不陌生,迄今為止,考古人員發現的眾多化石裡面,這種生物佔據了絕大的一部分。由於恐龍本身的體型以及能力,因此,在當時的那個時代,它們的身影遍布地球的各個角落。
  • 小行星正面撞擊地球,使恐龍滅絕,最後去了哪裡?
    ,想佔領地球,為了保護地球,青貓們在恐龍時代來尋找恐龍的基因但是恐龍已經在6500萬年前滅絕了,青貓們知道不能改變歷史雖然在太空梭上看到小行星進入大氣層,但是小行星墜落導致恐龍全部死亡這個場景不是導演們創造的,「隕石坑撞擊說」是目前恐龍已滅絕的最廣為人知的假說恐龍是從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到現在生存的龍形類動物,
  • 如果滅絕恐龍的隕石沒有撞上地球,現在的人類會是什麼樣子?
    6500萬年前的一天,一顆寬度6英裡(10公裡),重達2兆噸的隕石突然進入地球引力範圍。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這顆隕石以超過40倍音速(20公裡/秒)的速度衝向地球表面。地球表面的大氣層完全無法阻擋這樣龐大體積的隕石,只能任由它進入並劇烈燃燒。這顆燃燒的隕石表面溫度達到了3萬5千度,還拖著一條長達3.5萬英尺的超長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