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恐龍滅絕的那次小行星撞擊,產生的坑是在哪裡?

2020-10-13 允兒的趣味科學

遠近聞名的的恐龍我們應該都很熟悉。它是現代鳥類和梁龍的共同祖先以及所有後代,有關它的起源人們也是議論紛紛,目前最著名的起源說有2種,一是:從楊氏鱷發展過來的,二是由派克鱷和它的親戚朋友們演變過來的。無論是怎樣的起源,最終演化至今的恐龍形態是:四肢都很發達,身材魁大。

據科學家研究,最長的恐龍竟然長達27米,體重重達30-60噸之間。就連現在的人們在博物館中觀看恐龍的化石時,都會不自覺地發出無限的感嘆。

恐龍的種類分為2種,鳥類和非鳥類,在中生代時期,非鳥類恐龍主要棲息在湖岸平原的森林地和開闊地帶。後來,雖然由於各種原因,它們已在6500萬年前遭遇全部的滅絕,但是有關它們的起源,生長或滅絕的故事一直都被人們不斷地探究。


隕石坑

在6500萬年前,一顆行星沒有按照既定的軌道來運行,魯莽地碰撞到了地球。兩者相碰,可想而知,威力與破壞力是那麼的強大無比。那人們由此會提出疑問:行星碰撞到了地球後,會殘留什麼東西嗎?

答案是會的,在1978年的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北部,經過科學家不斷的石油勘測研究發現:一個直徑180公裡,深度為3公裡的大坑,我們叫它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此坑為世界第二大坑。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大坑是位於南非中部自由州省的弗裡德堡城,直徑竟然高達250-300公裡。

在希克蘇魯伯隕石坑中也發現了很多地質學證據:衝擊石英,重力異常,玻璃隕石等。此項發現陸陸續續就揭開了隕石坑的秘密。


隕石坑的由來

在行星碰擊地球的過程中,據說是以每秒10公裡的速度穿越了地球大氣層。在撞擊地球後釋放出的能量巨大無比,相當於10億顆原子彈的能量,10億顆原子彈的能量具體是什麼樣的概念呢?我們從歷史課本中學習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向日本投下了一顆原子彈,結果造成了廣島市20萬人的死傷,整個城市瞬間被夷為平地。就這一顆原子彈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力,更何況是10億顆呢。

隕石在和大氣層摩擦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大的熱量,使得隕石撞擊地球後,大量的物質被高速拋射出去,形成塵埃雲飄散在地球上。隕石的母體被徹底氣化或者與地球的物質融為一體,只出現了隕石坑而沒有隕石。

以上我們可以清晰的了解到隕石坑的由來,它是一顆行星在撞擊地球的時候,一部分的物質被大氣層所消耗掉,另外一部分摩擦產生的高溫與地球的物質產生了結合,則剩下的物質就被撞入地球的內部從而形成了隕石坑。


世界大滅絕

世界上經歷了五次物種大滅亡。第一次是發生於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由於全球氣候的變冷導致了近85%物種的滅絕。第二次發生於3.6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也是由於全球氣候的變冷和海洋的冷卻。第三次時間是為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世界上96%的生物都慘遭了無情的滅亡,尤其是海洋生物和陸地脊椎動物。第四次是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那第五次就是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此時期正好與行星撞地球的時間相互吻合,因此人們就猜測,行星撞擊地球後導致了恐龍的滅絕嗎?恐龍的滅絕還有哪些原因呢?

恐龍滅絕

首先科學家在希克蘇魯伯隕石坑中發現了很高濃度的,因為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是不存在的,此銥只存在於太空中的隕石中。所以人們就大膽推測行星撞擊地球後產生的物質,不僅撞擊了中美洲地區,而且還撞破了地殼,使地球內部的巖漿噴薄而出,就出現了火山的爆發。

火山的大爆發產生了大量的灰塵遮蓋了太陽的照射。眾所周知,世界萬物的成長離不開太陽給予的能量。有毒物質也擴散到世界各地,溫度變得急劇下降,大氣層中的氧氣含量變得很低。結果造成植物停止進行光合作用,動物們也沒有食物補給。

行星的撞擊不僅造成了火山的爆發,隨後接連引起的效應:森林大火,海嘯,地震,酸雨等,也使得世界萬物無法進行正常的生存,因此在此時期內的世界霸主恐龍就慘遭滅絕



總結

有的科學家也提出恐龍的滅絕不單單是行星撞擊地球所致,還有物種的老化,自身的互相殘殺等,還有一些評論家說恐龍滅絕的原因也有自身較差的抵抗能力。

有關恐龍滅絕的秘密究竟是6500萬年前的行星撞擊地球後產生的一系列變化造成了恐龍的滅絕?還是其它別的原因?這是需要我們不斷地深入研究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未來不管是哪一種科學的結論,最終的霸主恐龍都已經遠離了我們人類的生活。

相關焦點

  • 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那顆小行星在哪裡?或許在這個大坑中!
    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那顆小行星在哪裡?或許在這個大坑中!文/全程科技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較多支持者的假說有:小行星撞擊說、氣候變遷說、被子植物中毒說、酸雨說、物種鬥爭說、大陸漂移說、地磁變化說等等。其中最為權威的,支持人數最多的當屬小行星撞擊說。
  • 都說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那顆小行星在哪裡?就在這個大坑中
    小行星撞擊造成恐龍滅絕,這一說法基本上已經成為各門類科學家的廣泛共識,之所以大家都認可這一說法,不只是因為它是一種,假說或者理論,而是有著生物和地質考古的實物證據的,比如造成恐龍滅絕的最直接原因——隕石和隕石坑,基本上都已被科學家們發現。
  • 恐龍因小行星撞擊地球滅絕,那麼這個巨大的撞擊坑在哪裡?
    那就是有一顆小行星在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把地球變成煉獄,消滅了恐龍,並導致全球75%的生物種類滅絕。 小行星撞擊地球 科學家在地球四處搜索,搜索小行星撞擊的證據。
  • 都說小行星撞擊導致了恐龍滅絕,超新星爆發生物滅絕,證據在哪?
    六千五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恐龍滅絕事件是大家津津樂道的,主流科學界都認為是小行星撞擊導致了此次滅絕,不過大部分朋友在提到這個滅絕原因都會加上一句,迄今為止仍然還在猜測中,事實上確實是沒有直接證據,但並不表示我們取得的間接證據不能證明此次事件。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在地球上留下一個隕石坑,位置在哪裡?
    就是如此強大輝煌的恐龍時代,在6500萬年前卻因為一場天外的災難而滅絕了。這場天災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科學家稱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達10公裡以上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撞擊產生的巨大波動,導致地球迎來了生態劇變,在這場劇變中,地球生命來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而恐龍在這場大滅絕事件中沒有活下來,最後都滅絕消失了。
  • 恐龍滅絕並非小行星撞擊?歷史可能重演,第6次物種滅絕正在進行
    這個話題已經存在多年,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眾說紛壇,目前最主流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小行星撞擊說」是這樣描述的:空了這個曾經制霸地球2億年的生物,是在恐龍家族最鼎盛的公元前6500年突然消失,直接原因是一顆直徑為15公裡的隕石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隕石墜落的位置是如今的墨西哥一代。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到哪了?
    那場天災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科學家稱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達10公裡以上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撞擊產生的巨大波動,導致地球迎來了生態劇變,在這場劇變中,地球生命來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而恐龍在這場大滅絕事件中沒有活下來,最後都滅絕消失了!!!!現代科學家在世界各地都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才讓這個輝煌的遠古時期的種族被人類所知。
  • 6600萬年前的滅絕恐龍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和「彗木大衝撞」
    ,可能大家聽說的最多的就是6600萬年前那次導致恐龍滅絕的撞擊事件: 10-30公裡的地殼當中,產生了一個直徑150公裡,深度20公裡的撞擊坑,並且這次撞擊相當於100萬顆蘇聯的沙皇氫彈爆炸所產生的能量,它深刻地改變了地球的容貌和氣候,因此在地球上統治了數億年之久的恐龍家族就此消聲滅跡,退出了歷史舞臺。
  • 恐龍為什麼會滅絕?是行星撞地球導致,還是被餓死的?
    尤其是在發現恐龍的化石之後,我們人類的對這些遠古的事物就更加感興趣了。隨著我們對這些事物的深入研究,在這裡面發現了很多謎團,其中之一就是恐龍是怎麼滅絕的。作為當時地球的霸主,這個星球上食物鏈頂端的生物,為什麼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突然全部消失?恐龍滅絕的原因?是行星撞地球導致,還是被餓死的?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以致命角度撞擊地球
    新聞速遞 小夥伴們一定都看過《侏羅紀世界》系列的電影吧? 這個曾經的地球霸主究竟是如何消失的呢? 約6600萬年前,一顆來自宇宙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釋放出數十億噸的硫磺,激起塵埃漫天遮擋住太陽,引發了核冬天。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命死於這場天降的災難,而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也因此滅絕。
  • 恐龍滅絕並非小行星撞擊?科學家給出2個答案,也許我們都被騙了
    這個話題已經存在多年,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眾說紛壇,目前最主流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小行星撞擊說」是這樣描述的:空了這個曾經制霸地球2億年的生物,是在恐龍家族最鼎盛的公元前6500年突然消失,直接原因是一顆直徑為15公裡的隕石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隕石墜落的位置是如今的墨西哥一代。
  • 那顆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了哪?
    在地球生物發展的歷史上,總共有過四處次物種大滅絕,第一次是在4.38億年前的奧陶紀,主要滅絕的物種都是海洋生物。而最近的一次是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這次生物滅絕中,恐龍就是最重要的對象之一。在現代研究提出的十幾種理論中,相對受到廣泛認同的說法就是6500萬年前一顆行星碰撞了地球的中美洲地區,引發一場大地震以及熔漿的噴湧,這是導致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據專家推測這顆小行星直徑有10公裡,質量相當於一座珠穆朗瑪峰。它撞擊地球後產生的地震強度約為10級,會留下一個直徑超過100公裡的隕石坑。這種強度的撞擊使得之後的幾個月內,地球上的生態環境產生劇變。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角度非常之「刁鑽」
    小行星撞擊地球可以說是在眾多恐龍滅絕假說中能夠被普遍認同的一種觀點,雖然真正原因到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結論。但是,相信隨著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加上科學工作者們的不斷努力導致恐龍滅絕的謎題終究會被解開的。
  • 恐龍是如何滅絕的?恐龍滅絕的原因,時間,小行星撞擊,隕石,恐龍滅絕的真相​
    目前,大多數人認為,恐龍滅絕是由於小行星或隕石的撞擊等滅絕事件導致的。少數人認為,恐龍滅絕是由於病毒,或傳染病導致的,但這種可能性不大。《海奧華預言》一書並沒有特別提到恐龍的滅絕。不過,Tom Chalko在其網站上寫道,"在大約500萬年前的時候,地球2顆小衛星中的一顆(2個月亮中的一個)撞向地球,造成全球大災難、洪水等,恐龍就滅絕了。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如今它又在哪裡?
    我們都知道,從地球誕生至今,一共經歷了5次生物大滅絕時期,分別是奧陶紀大滅絕、泥盆紀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三疊紀大滅絕和白堊紀大滅絕。生物大滅絕又被稱為生物絕種,指的是在一段時間裡,地球上的生物發生大規模的集體滅絕事件。
  • 為何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陸地,而海洋裡的恐龍也滅絕了呢?
    小行星撞擊地球1951年,墨西哥石油公司開鑿研究鑽井時,發現了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這個平均直徑180公裡的隕石坑很有可能就是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留下的據估計,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在10-15公裡之間,撞擊地球的速度為每小時4萬公裡。我們知道,一個物體所含的質量越大,以及該物體的速度越大,它產生的能量就越大。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的小行星撞擊能量,遠遠超過人類製造的所有核武器的累積能量。
  • 為何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陸地,而海洋裡的恐龍也滅絕了呢?
    雖然恐龍統治的時間很長,但是它們只在陸地生存,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都不是它們。回到主題,既然小行星在陸地撞擊,為什麼海洋裡的這些巨型動物也滅絕了呢?小行星撞擊地球首先,6500萬年前導致白堊紀-第三紀(K-Pg)大滅絕的小行星被認為是落在海洋裡,而不是落在陸地上,畢竟海洋的面積如此巨大,砸到的概率也更大。
  • 巨型小行星撞擊地球或是導致恐龍滅絕的唯一合理解釋
    自相殘殺說因為氣候的變化,導致植物的大量的滅絕,從而以植物為食的恐龍出現滅絕,那些肉食的恐龍沒有了食物,開始變得瘋狂,開始自相殘殺,最後導致滅絕。研究人員稱:「通過小行星的撞擊,造成了一個影響很久的冬季,這些環境影響導致恐龍的適當環境遭到破壞」。
  • 「小行星撞地球致恐龍滅絕」假說添佐證
    新華社華盛頓9月12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科研團隊為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假說找到新證據。
  • 當年毀滅恐龍的那顆小行星現在撞擊地球,人類會全部滅絕嗎?
    最近一次比較大規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發生在1908年俄羅斯通古斯地區,一顆直徑約30米、質量在50-60萬噸的小行星撞擊了該地區,爆炸威力相當於2千萬噸TNT當量,摧毀了2150平方公裡內的樹木!而最近一次小行星撞擊則是2013年的車里雅賓斯克上空的小行星凌空爆炸,據估計該小行星直徑約數米到十幾米,造成了當地1000多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