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小行星撞擊地球,可能大家聽說的最多的就是6600萬年前那次導致恐龍滅絕的撞擊事件:
當時一顆直徑約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撞擊瞬間拋起巨量灰塵、土壤和水汽高達幾十千米衝入大氣層遮天蔽日,同時引發了全球性火山噴發和海嘯,2014年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撞擊引發的海嘯可能高達1.5km,能夠到達世界各地的沿海地區。
《侏羅紀公園》火山噴發畫面
由於小行星體積巨大以至於撞擊深入到了10-30公裡的地殼當中,產生了一個直徑150公裡,深度20公裡的撞擊坑,並且這次撞擊相當於100萬顆蘇聯的沙皇氫彈爆炸所產生的能量,它深刻地改變了地球的容貌和氣候,因此在地球上統治了數億年之久的恐龍家族就此消聲滅跡,退出了歷史舞臺。
小行星撞擊地球
但是這次小行星撞擊事件也給了哺乳動物登上歷史舞臺,主宰地球的機會,好似一場輪迴。
恐龍化石
根據科學家統計,直徑在10米以上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大概每10年發生一次,直徑在50米以上的小行星每764年發生一次,而直徑在1公裡以上的則每50萬年發生一次,而導致了恐龍滅絕的10公裡以上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則在6600萬年前發生了一次。
小行星撞擊地球
其實對於地球來講,每年甚至每天都在上演著小行星或者小彗星撞擊地球的現象,只不過絕大多數因為體積、質量較小在高層大氣就已經燃燒殆盡,地面的人們極少觀測到它們的蹤影,所以我們得感謝地球母親用厚厚的大氣層保護著我們。
地球上隕石坑
而與地球相比,小行星或者彗星撞擊天體的現象在宇宙中就是家常便飯了,而且規模更加巨大,大家在月圓之夜抬頭賞月時,就會看到月球表面坑坑窪窪的環形山,那都是由於小行星撞擊形成的撞擊坑。
布滿隕石坑的月球表面
說道宇宙中的天體撞擊,就不得不提下1994年7月16日至22日之間,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的碎片撞擊木星的著名事件,史稱「彗木大衝撞」。
彗星碎片撞擊時爆炸畫面
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是由於太陽的引力而進入太陽系的,隨後在經過木星時後被木星引力捕獲,1994年7月16日,這顆彗星受木星引力影響,早已經破碎的身軀被拉伸到至少500萬km長,就像拖著長長尾巴的宇宙列車一樣。
彗星拖著長長的尾巴
7月17日凌晨4時15分,第一顆碎片墜入木星,由於體型較小撞擊後的爆炸並沒有被地球觀測到,然而到了7月19日凌晨3時26分,直徑約32km的最大塊碎片以每秒60km的速度衝向木星。這次撞擊產生的能量最大,約有6萬億噸TNT,是地球所有核武器能量的750多倍,爆炸產生的溫度足足有30000°C,因爆炸形成的木星暗斑直徑達到了驚人的3萬公裡,把兩個地球放裡面都填不滿!
黑褐色的暗斑有兩個多地球大小
後續陸陸續續又有多次碰撞,直到7月22日16時6分,最後一塊碎片撞向木星。這次撞擊事件使人類觀察到了罕見的宇宙奇觀的同時,也使科學家對木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天文學家對木星爆炸時的光譜進行了分析,並沒有在木星大氣層中發現預期的水分,但證實了木星大氣表面確實含有硫、氨、硫化氫等分子。
彗星撞擊木星產生的一系列暗斑
幸好我們生活的這個太陽系中有老大哥木星,它幫我們吸引了絕大多數宇宙中闖入的不速之客-小行星和彗星,即使是漏網之魚也被月球擋在了地球之外。不得不說,地球真是宇宙的幸運兒,也是太陽系的寵兒,它運轉在一個穩定的太陽系當中,距離太陽不遠不近,又有木星大哥抵擋小行星彗星,還有獨一無二的衛星月球似帶刀護衛一樣,加上地球自身的水、巖石、大氣等得天獨厚的條件,才孕育出生命,經過幾十億年演化才又誕生了人類!
太陽系
地球上美麗的星空
真不知道這一切都是偶然的巧合疊加,還是背後真有看不見的力量在掌控者一切?
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