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萬年前行星撞擊地球後,恐龍就滅絕了嗎?它們到底堅持了多久?

2020-11-29 騰訊網

根據史料記載,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現,大約已經有38億年的時間。早在地球誕生之初,生物的結構比較單一,大多都是單細胞生物。隨著地球環境的不斷變化,慢慢出現了其他的生命形式。縱觀整個生命發展史,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時期的生物種類,其表現出來的樣子也是大不相同。你敢相信嗎?在3億年前的石炭紀時期,當時地球上的老大,居然是人類眼中十分渺小的昆蟲。

可見每個時代的統治者,都有它自身的特性。遠古的生物要想稱霸地球,自然也是各憑本事。在昆蟲滅絕之後,恐龍取代了它的位置。相信很多人對這個物種並不陌生,迄今為止,考古人員發現的眾多化石裡面,這種生物佔據了絕大的一部分。由於恐龍本身的體型以及能力,因此,在當時的那個時代,它們的身影遍布地球的各個角落。

根據科學研究表明,恐龍稱霸的時間高達1.6億年左右。按照進化論來說,任何生物都會在適應自然的過程中,進行不斷的進化演變,這一點在人類的身上格外明顯。我們大約只用了幾百年的時間,就創造出了如此發達的文明,那麼如果當時恐龍沒有消失,是否也會有如此成就呢?對此,科研人員也作出了以下的解釋。

哪怕是沒有那一次的災難,恐龍也很難進化出文明,它們本身的智力就有所限制。或許也正是這樣,它們才無法探測到6500萬年前,會有一顆行星撞落在地球上。關於恐龍滅絕的真相,一直是科學界非常具有爭議的話題。科研人員通過大量的研究調查,提出了各式各樣的猜想,其中最受認可的便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這種說法。

根據多年的觀測,地球上的確出現過一個隕石坑,它出現的時間也與恐龍滅絕的時間十分吻合,這或許就證明了在6500萬年前,恐龍真的死於當時的這顆行星。按照現在的科技水平,我們可以知道,一顆直徑10公裡的行星撞擊地球,帶來的能量足以毀天滅地。那麼當時出現這樣的情況,恐龍又堅持了多長時間呢?

科研人員認為,在6500萬年前恐龍並沒有完全滅絕,尤其是那些體型較小的恐龍,很有可能順應著時代的變化而生存了下來。當行星撞擊地球之後,它們可能依然存活,大約又生存了數10萬年的時間,最終才推出歷史舞臺。只不過這這十萬年的時間裡,恐龍的生活狀態十分慘烈,要面臨突降的溫度以及酸雨的輻射。對於科研人員的這種觀點你有什麼想法呢?你認為恐龍當時堅持了多久呢?歡迎在評論區中互動留言。

相關焦點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如今它又在哪裡?
    在此之前,地球曾經的霸主恐龍統治了地球長達一億六千三百萬年,要知道,我們人類從誕生至今也不過幾百萬年。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從書裡,或者電視裡了解了恐龍,為我們了解恐龍滅絕的原因埋下了好奇的種子。那麼,從第一隻恐龍出現,到最後一隻恐龍轟然倒地,這上億年的時間裡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它們就此滅絕了呢?
  • 如果沒有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恐龍會進化成恐龍人嗎?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假設,也是很多朋友心中設想過的一個話題,假如6500萬年前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恐龍是否仍然會是地球上的霸主?還是人類依然會逆襲成功?這都是充滿變數,我們從地質史上的生命演化進程角度來做個簡單分析。
  • 那顆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了哪?
    在地球生物發展的歷史上,總共有過四處次物種大滅絕,第一次是在4.38億年前的奧陶紀,主要滅絕的物種都是海洋生物。而最近的一次是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這次生物滅絕中,恐龍就是最重要的對象之一。在現代研究提出的十幾種理論中,相對受到廣泛認同的說法就是6500萬年前一顆行星碰撞了地球的中美洲地區,引發一場大地震以及熔漿的噴湧,這是導致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據專家推測這顆小行星直徑有10公裡,質量相當於一座珠穆朗瑪峰。它撞擊地球後產生的地震強度約為10級,會留下一個直徑超過100公裡的隕石坑。這種強度的撞擊使得之後的幾個月內,地球上的生態環境產生劇變。
  • 6500萬年前,那顆正面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哪了
    ,然而地球說變就變,6500年前恐龍開始滅絕,關於它滅絕的說法有大陸漂移、地磁變化、火山爆發等等,但最普遍的說法是「行星碰撞」說。 6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一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以20-40km/s的速度猛烈撞向地球,它撞到地球上的威力相當於同時爆炸100萬億噸TNT,70億顆美國對日本投放的「小男孩」原子彈,並且給地球留下一個100公裡以上的隕石坑。這顆行星改變了地球上的自然環境,地震、海嘯、火山噴發一起襲來,而且是連續幾個月都是這樣的異象,灰塵覆蓋了整個天空,地球一下進入到寒冬。
  • 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嗎?可能另有其主!
    恐龍滅絕的原因,絕大部分的資料都認為是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所致,當然這有切實的證據,不過讓各位比較意外的是可能有兩次小行星撞擊,但具體是哪次就有些不好說了,因為兩次小行星撞擊相隔時間並不十分久遠。
  • 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嗎?可能另有其主!
    恐龍滅絕的原因,絕大部分的資料都認為是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所致,當然這有切實的證據,不過讓各位比較意外的是可能有兩次小行星撞擊,但具體是哪次就有些不好說了,因為兩次小行星撞擊相隔時間並不十分久遠。
  • 如果6500萬年前恐龍沒有滅絕,它們會進化成什麼樣?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假設,因為恐龍確確實實已經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悉數滅絕,而它們滅絕的原因到現在為止還停留在各種假說的層面上,其中以「小行星撞擊說」可信度最高。那麼,如果在6500萬年前沒有這次的撞擊,恐龍會進化成什麼樣呢?我們大膽地來推測一下。
  • 導致恐龍滅絕的那次小行星撞擊,產生的坑是在哪裡?
    後來,雖然由於各種原因,它們已在6500萬年前遭遇全部的滅絕,但是有關它們的起源,生長或滅絕的故事一直都被人們不斷地探究。那人們由此會提出疑問:行星碰撞到了地球後,會殘留什麼東西嗎?由於全球氣候的變冷導致了近85%物種的滅絕。第二次發生於3.6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也是由於全球氣候的變冷和海洋的冷卻。第三次時間是為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世界上96%的生物都慘遭了無情的滅亡,尤其是海洋生物和陸地脊椎動物。第四次是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那第五次就是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此時期正好與行星撞地球的時間相互吻合,因此人們就猜測,行星撞擊地球後導致了恐龍的滅絕嗎?
  • 科學家: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過程是這樣的,原來這麼痛苦!
    對於恐龍滅絕的原因,可能大家都認為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然後造成了毀滅性的生物滅絕,但恐龍到底是多久時間內滅絕的,估計沒有人能說得清,但了解它們滅絕的過程,絕對具有借鑑意義!希克蘇魯伯隕石造成了恐龍滅絕?
  • 科學家: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過程是這樣的,原來這麼痛苦!
    對於恐龍滅絕的原因,可能大家都認為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然後造成了毀滅性的生物滅絕,但恐龍到底是多久時間內滅絕的,估計沒有人能說得清,但了解它們滅絕的過程,絕對具有借鑑意義!希克蘇魯伯隕石造成了恐龍滅絕?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發現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八十年代被確定為是恐龍滅絕的原因,證據也不少,首先它的撞擊力量夠大,一顆大約1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造成了一個180千米直徑的隕石坑,這個規模造成全球恐龍滅絕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另一個證據則是KT線,這一層沉積物中銥含量異常偏高,而這種元素在地殼中含量是很少的。
  • 探索恐龍滅絕真相,6500萬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看完不敢相信!
    探索恐龍滅絕真相,6500萬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看完不敢相信! 地球一共經歷過五次大滅絕,而上一次,也就是導致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物種恐龍滅絕的原因。
  • 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隕石,撞擊地球形成了四川盆地?
    2.3億年前地球的第一代霸主恐龍開始出現,恐龍是體型極為龐大、擁有尖牙利齒和具有很強攻擊力的史前生物,雖然它們沒有智慧,但是憑藉龐大的身軀讓恐龍在地球上稱霸了1.6億年之久,如果不是6500萬年前的那顆隕石,恐龍統治地球的歷史將會更加悠久,可是歷史沒有如果,在6500萬年前,一顆從太空中闖入地球引力範圍的隕石最終撞向地球
  • 6500萬年前,恐龍是如何突然滅絕的
    在人類出現之前,有一種生物統治著地球1.6億年。這就是恐龍。恐龍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並且一直處於主導地位。但它在6500萬年前突然消失了,因此恐龍的滅絕已成為生物學進化史上的一個謎。儘管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相關證據並試圖解決恐龍滅絕的原因,但這一謎團仍然存在很大分歧。恐龍是如何突然消失的?目前,關於恐龍消失的最普遍讓人們接受的假設是「隕石撞擊」。1980年,美國科學家在大約6500萬年前發現了高濃度的銥。通常,如此高濃度的銥只能被太空中的隕石所擁有,並且此時檢測到的位置的含量超過了正常含量。
  • 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小行星撞擊瞬間滅亡,這個瞬間是多長?
    但是到目前來說,人們最為普遍認可的是「隕石撞擊說」。 隕石撞擊說 科學界普遍認為隕石撞擊是6500萬年前恐龍毀滅的主要原因。根據時間推算, 在這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時間前後,地球上有超過75%的物種都滅絕了,它是罪魁禍首嗎?
  • 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過程是什麼樣子?原來這麼痛苦
    那是一個昆蟲統治地球的時代,巨蟲時代結束之後,就迎來了更加輝煌的一個時代:恐龍時代。相信朋友們對於恐龍都非常熟悉,它們是人類現在了解最多,探索最多的遠古生物。科學家在世界各地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通過研究這些化石,我們知道了6500萬年前那個輝煌的恐龍稱霸地球的時代。恐龍是一種非常龐大的生物,最大的恐龍體長可達數十米,體高達10米以上。
  • 恐龍是地球上王者,由於小行星撞擊它滅絕了,下一任統治會是誰?
    而通過科學家不斷的考古發現,我們知道了生命史上,統治地球時間最長的應該是6500萬年前的恐龍。恐龍誕生的時間大約是在2億年前,它們誕生之後的發展非常迅速,很快就成為了地球的霸主。根據科學家在世界各地發現的大量恐龍化石可以看出,當時的恐龍遍布全球,數量至少在數千萬隻以上,是真正的地球霸主。恐龍的體型龐大,沒有天敵,而且它們統治地球的時間長達1.6億年,這是一個多麼漫長的時間。
  • 若6500萬年前小行星沒有撞上地球,恐龍會演變成智慧生物嗎?
    引言:若6500萬年前那顆調皮小行星沒有撞上地球,恐龍的結局是否會有所不同?人類的命運將是如何?科學界中存在兩種聲音。眾所周知,在人類出現之前,恐龍是地球內當之無愧的霸主,它們龐大靈巧,擁有絕對生存優勢,一直站在食物鏈頂端,幾乎沒有生物敢挑戰它們。按原本計劃,恐龍一族致力於進化成智慧生命,它們已不懈堅持與努力了一億多年,在它們的設想中,或再接再厲幾億年便能成功蛻變為智慧生物。
  • 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在了哪裡,為什麼沒有隕石?
    小行星撞地球 據研究發現,在6500萬年前,有一顆直徑大小為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但撞擊後並沒有留下隕石,而是完全蒸發,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科學家指出,超過10米以上的隕石撞擊將會在地球表面留下隕石。
  • 6500萬年過去了,科學家是怎麼找到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隕石坑的
    但是恐龍在經歷了2億多年的地球繁榮後,為什麼突然在6500萬年前開始的後面很短時間內突然滅絕的呢。萬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擊地球到底有多大威力,竟然能夠讓稱霸地球2億多年的恐龍在很短時間內滅絕。慢慢,體型稍大的動物消失(包括恐龍)。據公開文獻報導,那次小行星大撞擊後,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物被滅絕。
  • 恐龍是因何滅絕的?科學家認為,隕石撞擊並不是根本原因!
    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也是有一定的生物存在的,不過他們收到了各種各樣的環境變故影響而在地球上消失不見,就比如恐龍就是一個科學家們認為在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而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科學界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食物短缺,有人說火山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