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嗎?可能另有其主!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恐龍滅絕的原因,絕大部分的資料都認為是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所致,當然這有切實的證據,不過讓各位比較意外的是可能有兩次小行星撞擊,但具體是哪次就有些不好說了,因為兩次小行星撞擊相隔時間並不十分久遠。

    希克蘇魯伯隕石

    這個隕石坑發現還有一個故事,是石油勘探行業的地質調查副產品,主要是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尤卡坦半島勘探時發現了安山巖層,後來地質學家格倫·彭菲爾德地磁學調查發現的70千米直徑巨坑,再調查發現這個巨坑直徑高達180千米。相關地質研究團隊根據墨西哥石油公司早先尚未公開的資料分析,提出白堊紀與第三紀的交接時期,應該有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

    這可能是造成白堊紀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再根據撞擊坑分析,位置就在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附近。亞利桑那州大學的學者在K-T沉積物中發現了大量異常物質,比如玻璃隕石和銥以及衝擊石英等,結合墨西哥石油公司早先獲得的巖芯樣本分析,這個理論逐漸成形!

    根據隕石坑的規模推測,這顆小行星的直徑至少有10千米,釋放出的能量高達4.2×10^23J,相當於100萬億噸TNT爆炸的能量。相比之下地球上曾經爆過的大伊萬不過5800萬噸而已。這顆10千米級別的小行星的能量絕對是恐龍世界的末日。

    根據北達科他州化石表面附著物質的年代測定,希克蘇魯伯隕石撞擊大約發生在6576萬年前。

    溼婆隕石坑

    溼婆隕石坑的位置在孟買以西的印度洋底,這個規模達到了600×400千米,其外圍由於地球板塊運動已經不完整,但根據撞擊規模來看,造成溼婆隕石坑的小行星規模可達40千米,這個規模的小行星撞擊可不止是希克蘇魯伯隕石的四倍,而是指數級的增長!

    其攜帶的動能會導致地殼破裂,巖漿會從深達地幔的巖漿柱中湧出,這些覆蓋的玄武巖後來成為印度的徳幹高原,不過也有學者認為溼婆隕石坑的地址構造也有可能是超級火山導致。

    除了兩大撞擊以外,同期還有英國北海外海的銀坑隕石坑和烏克蘭的波泰士隕石坑等,當然這些規模比較小,並不足以滅絕恐龍!決定恐龍命運的依然是兩大撞擊,但兩者先後有些難以區分,有理論認為希克蘇魯伯隕石坑要早於溼婆隕石坑!但溼婆隕石撞擊才是決定恐龍命運的最後一擊!

    銀坑隕石坑位置

    因為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規模可能不足以全球性滅絕恐龍,但溼婆隕石肯明顯要高出幾個數量級,這根本就沒給大型恐龍活路,能留存下來的也僅僅是部分小型化成功的恐龍和小型哺乳類動物而已。

    波泰士隕石坑位置

    另有相關學者認為導致溼婆隕石坑和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小行星可能是同一顆,某次在地球附近時被引力所撕裂,結果先後在某個時間段裡撞擊了地球,兩者時間比較接近,難以區分先後!但也有學者認為這個觀點過於主觀!

    撞擊發生後恐龍多久才死亡?

    撞擊點數千公裡區域內的所有生物,衝擊波所到之處瞬間死亡,除了有地形遮擋得以倖存以外,其他很難有機會生存下來,後續則是大火和受到衝擊後的火山噴發,這個過程痛苦而又漫長,還不如當場死亡,但距離比較遙遠的恐龍則明顯將會更久,因為影響它們的將是大氣循環導致的火山灰和數年的部件天日。

    但溼婆隕石坑顯然沒有那個耐心,40千米直徑的小行星撞擊能量是何等巨大,大型生物即使在它的撞擊下僥倖逃生,那麼也會在漫長的塵埃遮蔽眼光冬天中慢慢死去,加上火山噴發,當時的地球生存條件是可想而知的,很難想像那些倖存的生物是怎麼逃過這一劫的,我們只能感嘆生命的偉大!

    關於小行星撞擊引發的火山噴發威力,可以參考下西伯利亞地盾火山,這是導致二疊紀末和三疊紀初生物大滅絕的主因,這座地盾火山噴發時,熔巖覆蓋了大半個西伯利亞,總面積可能高達上千萬平方千米,也就是除了俄羅斯以外比任何一個國家都大。

    黃石公園火山噴發的火山灰大約會影響1/3個美國,其火山灰經大氣循環會影響全球,假如黃石公園火山噴發,全球的日子就不好過了,所以各位可以考慮下整個美國都被熔巖覆蓋的場景。

    黃石公園下方的地幔柱示意圖

    所以實在是難為恐龍了,它們死得並不冤,與其它滅絕周期高達千萬年級別來算,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周期應該會比較短,如果兩個隕石坑是真的話!

相關焦點

  • 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嗎?可能另有其主!
    恐龍滅絕的原因,絕大部分的資料都認為是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所致,當然這有切實的證據,不過讓各位比較意外的是可能有兩次小行星撞擊,但具體是哪次就有些不好說了,因為兩次小行星撞擊相隔時間並不十分久遠。
  •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什麼鬼?恐龍為什麼會滅絕?
    地球上有一個大隕石坑與恐龍滅絕直接相關,它就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6500萬年前,白堊紀-第三紀時代,一顆直徑大約10公裡的隕石從天而降,飛快地撞擊地球,引起了巨大的海嘯和全球大火,大地被淹沒,森林被燒毀,煙塵遮天蔽日終年不散,植物因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枯死,動物則因得不到食物而大量滅絕。恐龍也被認為是在這場災難中永遠地告別了地球。
  •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罪魁禍首」?不,讓恐龍滅絕的另有其主!
    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存在著一個名為「希克蘇魯伯」的隕石坑,經過檢測,科學家發現這裡形成的時間大約距今6500萬年左右,而且這顆隕石當時墜落在地球上之後,威力非常的驚人,大約相當於90多億噸TNT炸藥同時爆炸的後果,讓地球瞬間就進入到「崩盤期」。
  • 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月球表面清晰的隕石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位於北美洲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由於長期的地質作用結果,該隕石坑在地表不可見,距推測,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整體略呈橢圓形,平均直徑約有180公裡。
  • 隕石揭秘丨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墨西哥希克蘇魯伯隕石坑被稱是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該隕石坑大約形成於6500萬年以前,這個時間剛好與恐龍滅絕時間吻合。因此科學家推測是因為這個巨大隕石墜落造成恐龍滅絕,一起來看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 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直徑達180公裡
    月球表面清晰的隕石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位於北美洲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由於長期的地質作用結果,該隕石坑在地表不可見,距推測,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整體略呈橢圓形,平均直徑約有180公裡。
  • 滅絕恐龍的希克蘇魯伯隕石造成的全球性災難發生在人類世會如何?
    在這5億多年裡,地球上出現過不同的生物霸主,遠的有三葉蟲這類,近的像人類,而最讓人熟悉的霸主就是統治地球1億年之久的恐龍家族。不過恐龍在6500萬年前的一場災難中,幾乎全部滅絕了,少部分沒有滅絕的也演化成了現在的鳥類。
  • 導致恐龍滅絕的真相:科學家完美復原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撞地球
    近日,密西根大學和布朗大學的聯合研究小組在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年會上給出了答案:引起恐龍滅絕的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曾掀起高達1500米的巨型海嘯,甚至導致全球海洋波濤滾滾。為了準確、全面地復原這次撞擊,研究小組構建了隕石撞擊模型和全球海嘯傳播模型。研究顯示,6500萬年前,直徑14公裡的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撞擊墨西哥灣的淺水區,造成1.5公裡深的巨型隕石坑。
  • 科學家: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過程是這樣的,原來這麼痛苦!
    對於恐龍滅絕的原因,可能大家都認為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然後造成了毀滅性的生物滅絕,但恐龍到底是多久時間內滅絕的,估計沒有人能說得清,但了解它們滅絕的過程,絕對具有借鑑意義!希克蘇魯伯隕石造成了恐龍滅絕?
  • 科學家: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過程是這樣的,原來這麼痛苦!
    對於恐龍滅絕的原因,可能大家都認為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然後造成了毀滅性的生物滅絕,但恐龍到底是多久時間內滅絕的,估計沒有人能說得清,但了解它們滅絕的過程,絕對具有借鑑意義!希克蘇魯伯隕石造成了恐龍滅絕?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發現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八十年代被確定為是恐龍滅絕的原因,證據也不少,首先它的撞擊力量夠大,一顆大約1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造成了一個180千米直徑的隕石坑,這個規模造成全球恐龍滅絕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另一個證據則是KT線,這一層沉積物中銥含量異常偏高,而這種元素在地殼中含量是很少的。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在地球上留下一個隕石坑,位置在哪裡?
    當我們確定了恐龍滅絕的原因是遭受了小行星撞擊,那麼尋找這個巨大的隕石坑就成為了科學家的一個重要探索任務。對於這個隕石坑可能存在的位置,科學家也曾經有過多種猜測,比如有人認為我國的四川盆地有可能就是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留下的那個隕石坑。
  • 真是小行星撞擊滅絕恐龍?也許溼婆隕石坑和印度德幹高原火山才是
    圍觀群眾可能有兩種意見,一種是知道恐龍滅絕可能是一次小行星撞擊,但為什麼確定是小行星撞擊可能說不太清楚,另一種是從頭到尾徹底否認是小行星撞擊,認為6500萬年前的事情,咋說都可以,為什麼一定是小行星呢?也許不是呢?下面就這個話題來捋一捋。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到哪了?
    對於這個隕石坑可能存在的位置,科學家也曾經有過多種猜測,比如有人認為我國的四川盆地有可能就是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留下的那個隕石坑。四川自古就被人們稱為「天府之國」,從高空看,它的確非常像一個巨大的隕石坑,所以一些人猜測,四川盆地有可能並不是天然形成的一種地勢,而是一個由小行星撞擊產生的巨大隕石坑,而這個小行星有可能就是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那一顆。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地球造成恐龍滅絕,你知道撞擊點在哪裡嗎?
    在地球歷史上發生過兩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第一次是在古生代末期,當時60%以上的海生無脊椎動物都滅絕了,脊椎動物中的原始魚類和古老的兩棲類則全部滅絕,蕨類植物明顯衰退。第二次是中生代末期,當時除了統治地球的恐龍滅絕外,海洋中有50%以上的無脊椎動物也都滅絕了。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恐龍滅絕,你知道撞擊點在哪裡嗎?
    在地球歷史上發生過兩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第一次是在古生代末期,當時60%以上的海生無脊椎動物都滅絕了,脊椎動物中的原始魚類和古老的兩棲類則全部滅絕,蕨類植物明顯衰退。第二次是中生代末期,當時除了統治地球的恐龍滅絕外,海洋中有50%以上的無脊椎動物也都滅絕了。
  • 6500萬年前,那顆正面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哪了
    ,然而地球說變就變,6500年前恐龍開始滅絕,關於它滅絕的說法有大陸漂移、地磁變化、火山爆發等等,但最普遍的說法是「行星碰撞」說。 6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一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以20-40km/s的速度猛烈撞向地球,它撞到地球上的威力相當於同時爆炸100萬億噸TNT,70億顆美國對日本投放的「小男孩」原子彈,並且給地球留下一個100公裡以上的隕石坑。這顆行星改變了地球上的自然環境,地震、海嘯、火山噴發一起襲來,而且是連續幾個月都是這樣的異象,灰塵覆蓋了整個天空,地球一下進入到寒冬。
  • 科學家發現恐龍滅絕原因新說:蝴蝶「殺死」恐龍
    該理論由美國研究員布賴恩在其新書中提出。布賴恩列舉了恐龍突然消失的各種理論之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恐龍是當時陸地上的主人,但是貪吃的毛毛蟲(蝴蝶)和小型哺乳動物搶奪了大且笨重的恐龍的食物,導致恐龍的隕落。大約6500萬——6600萬年前,地球像一個巨大的花圃。那一時期還沒有鳥類,蝴蝶覺得自己很漂亮,不知疲倦地繁衍著。恐龍滅絕的原因完全有可能是因為飢餓,因為蝴蝶和恐龍都是食素者。
  • 恐龍為什麼滅絕?科學家發現巨大隕石坑,或許與行星撞擊有關!
    眾所周知,在龐大的宇宙中包含著數以萬計的星體,由於地心引力的作用,地球才得以和月球、太陽保持始終的距離,地球才有了潮汐潮落、日升日暮。在我們無法探測的領域中,每天都會發生行星相撞的事件。在遙遠的恐龍時期,曾經就有一顆小行星光臨了地球,才使得恐龍時代落下帷幕。科學家在探索隕石的奧秘過程中,就發現過一個隕石坑,經過多方面的研究,科學家猜測,這個隕石坑也許就是恐龍滅絕的「罪魁禍首」。
  • 6500萬年前的大災變,除了隕石威力大,恐龍運氣還差到了極點
    很少有地質事件能像6500萬年前的那次為人熟知,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造成當時超過70%的物種滅絕。 小行星撞擊的威力一方面取決於其速度和質量大小,另一個關鍵因素還有它和地球之間的撞擊角度;通過研究其撞擊軌跡,可以更好地了解撞擊如何影響它下面的行星以及撞擊後物質是如何分散的。
  • 6500萬年前的大災變,除了隕石威力大,恐龍運氣還差到了極點
    很少有地質事件能像6500萬年前的那次為人熟知,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造成當時超過70%的物種滅絕。小行星撞擊的威力一方面取決於其速度和質量大小,另一個關鍵因素還有它和地球之間的撞擊角度;通過研究其撞擊軌跡,可以更好地了解撞擊如何影響它下面的行星以及撞擊後物質是如何分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