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研究認為,6500萬年之前,一顆隕石撞擊在地球之上,引發了地球上的第五次物種大滅絕,當時地球上的主人——恐龍,在毫無預兆的日子裡,突然就迎來了滅頂之災,與大部分生物一起,退出地球的舞臺,湮沒於歷史長河之中。當然,這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發展的契機,如果當時恐龍沒有滅絕,哺乳動物也不會迎來快速進化時期,人類的祖先——古猿,也不可能如期在地球上出現。
那麼,那顆為人類出現「鋪路」的隕石,它最終墜落在了哪裡呢?科學家們一直在不斷尋找,最終,在墨西哥找到了這顆隕石的下落。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存在著一個名為「希克蘇魯伯」的隕石坑,經過檢測,科學家發現這裡形成的時間大約距今6500萬年左右,而且這顆隕石當時墜落在地球上之後,威力非常的驚人,大約相當於90多億噸TNT炸藥同時爆炸的後果,讓地球瞬間就進入到「崩盤期」。
其實,並不是隕石把恐龍撞死了,而是隕石撞擊到地球後,引發的一系列自然災難,讓恐龍的生存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最終因為無法適應驟變的氣候環境,不得不慢慢滅絕了,也就是說,真正讓恐龍滅絕的是隕石引發的地震、海嘯、火山噴發,而且恐龍也是經過了數萬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逐漸從地球上消失的。
不過,如今科學家們卻再次提出了新的質疑,經過研究,科學家們認為並不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引發了恐龍滅絕,極有可能是另一個名為「溼婆」的隕石坑。它形成的時間大約在6500萬年之前,寬度為400公裡,長度為600公裡,通過數據採集分析,形成溼婆隕石坑的這顆隕石,當時的直徑很可能超過了40公裡,顯然,這要比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威力大得多,至少已經讓此處的海洋板塊運動不再完整。
經過計算分析,科學家發現當溼婆隕石撞擊地球後,大量的巖漿湧出地面,德幹高原也由此誕生。作為誘發恐龍滅絕的頭號種子選手,溼婆隕石坑與希克蘇魯伯隕石坑一起,為地球上的生物製造了這場可怕的災難。當然,現代研究認為,每隔6000萬年,地球就會發生一次物種大滅絕,只不過第五次物種大滅絕的時候,地球接連遭遇了多個隕石的撞擊,這也讓地球在此後的數百萬年裡,都很難再恢復到一個良好的狀態。
其實,真正引發恐龍滅絕的,是因為在各類自然災難頻發的情況下,地球上的氣候被徹底改變了,在距離隕石撞擊點很近的恐龍和其他生物,當場就死亡了,其它相對安全地帶的恐龍,因為大量灰塵遮住了陽光,地球上的氣溫驟降,開始變得異常寒冷,食物也越來越少,最終在饑寒交迫之中,它們只能絕望地一一死去。對於恐龍滅絕,大家都有哪些觀點和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與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