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滅絕環境!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模擬核冬天在地球上發生

2020-11-22 騰訊網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是一個在墨西哥猶加敦或稱尤卡坦半島發現的隕石坑撞擊遺蹟,曾經是地球最大的隕石坑。據推測,隕石坑整體略呈橢圓形,平均直徑約有180公裡;造成坑洞的隕石,直徑推測約有10公裡,撞擊後完全蒸發,釋出高達5.0×10^23焦耳的能量,相當於九十多萬億噸TNT炸藥,足以引發大海嘯、地震和火山爆發,並使大量灰塵進入大氣層,完全遮蓋陽光、改變全球氣候,造成核子冬天。

兩名研究人員,其中一名來自行星科學研究所,另一名來自帝國理工學院,他們創建了一個模擬系統,他們認為該系統顯示了在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塵埃是如何如此均勻地散布在整個地球上的。

在發表於《地理研究快報》(Geographical Research Letters)雜誌上的論文中,納塔莉亞·阿爾特米耶娃(Natalia Artemieva)和喬安娜·摩根(Joanna Morgan)描述了他們在研究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後所經歷的艱難過程,以及他們所了解到的情況。

當火山爆發時,火山灰在空氣中傳播,最終落到地面。越靠近火山的地方,火山灰和灰塵越密集,因為灰塵在空氣中遠離火山時就被驅散了。小行星撞擊地球時揚起的灰塵和碎片也應該如此——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如此。但是當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撞擊現在的尤卡坦半島附近的地面時,它激起的塵埃在整個地球上形成了一層均勻的外殼。這是如何發生的一直是個謎,直到現在。

為了找到答案,阿爾特米耶娃和摩根開始了一項歷時整整十年的研究任務。他們研究了小行星撞擊、大型火山爆發甚至爆炸,尋找類似的事件。但直到他們分析了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之後,他們才發現了他們之前的假設:撞擊可能會導致灰塵在一個非常廣泛的區域內水平傳播。更妙的是,整個情節發生在現代,允許記錄下來——也允許研究人員觀察整個過程的展開。

他們發現,灰塵能夠傳播的原因是,它一到達那裡,就使大氣變暖,從而形成了一個運輸系統。有了這一發現,研究人員回到實驗室,製作了一個模擬圖,顯示希克蘇魯伯撞擊產生的塵埃使大氣變暖。

就像在木星上發生的那樣,模擬顯示塵埃被水平地攜帶——以他們的情況來說,就是在它最終以均勻的數量落回地面之前,被帶遍了整個地球。

相關焦點

  • 導致恐龍滅絕的真相:科學家完美復原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撞地球
    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怎樣的災難場景?近日,密西根大學和布朗大學的聯合研究小組在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年會上給出了答案:引起恐龍滅絕的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曾掀起高達1500米的巨型海嘯,甚至導致全球海洋波濤滾滾。為了準確、全面地復原這次撞擊,研究小組構建了隕石撞擊模型和全球海嘯傳播模型。
  • 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然而,宇宙中的天體之間由於相互吸引,經常會發生碰撞,大的如星系的碰撞融合,小的如隕石撞擊。雖然,這種隕石撞擊的現象並不常見,但是常年累月的積累,數量還是驚人的,我們看看月球表面就清楚了。希克蘇魯伯隕石坑位置圖造成如此巨大隕石坑的隕石,推測直徑至少有10公裡,撞擊後完全蒸發,其爆炸當量相當於120萬億噸黃色炸藥,足以引發大海嘯,並使大量灰塵進入大氣層,完全遮蓋陽光,從而引發地球生態危機。
  • 六千五百萬年前蘇魯伯小行星撞擊地球,如今科學家做出準確的模擬
    我們的地球經歷過無數的災難,其中人類知道的物種大滅絕就有五次之多,這類研究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一個重要的事情,因為我們只有了解災難,才能夠真正的預防災難,或者我們能夠化解這些災難。無論是寒武紀大滅絕,還是奧陶紀大滅絕,都是地球的一次巨大的損失。
  • 為什麼恐龍會滅絕?小行星以致命角度「暴擊」地球
    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模擬,發現小行星以60°角撞擊地球時,會對全球造成最大影響,而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跡象表明,希克蘇魯伯隕石的撞擊角度非常接近60°!恐龍的運氣看來並不是很好。60°的角度撞擊地球,將掀起最多的塵埃,釋放出大量氣體,徹底改變地球環境,這已經是非常嚴重的災難,然而希克蘇魯伯隕石的影響遠不止如此。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以致命角度撞擊地球
    約6600萬年前,一顆來自宇宙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釋放出數十億噸的硫磺,激起塵埃漫天遮擋住太陽,引發了核冬天。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命死於這場天降的災難,而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也因此滅絕。
  • 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直徑達180公裡
    然而,宇宙中的天體之間由於相互吸引,經常會發生碰撞,大的如星系的碰撞融合,小的如隕石撞擊。雖然,這種隕石撞擊的現象並不常見,但是常年累月的積累,數量還是驚人的,我們看看月球表面就清楚了。希克蘇魯伯隕石坑位置圖造成如此巨大隕石坑的隕石,推測直徑至少有10公裡,撞擊後完全蒸發,其爆炸當量相當於120萬億噸黃色炸藥,足以引發大海嘯,並使大量灰塵進入大氣層,完全遮蓋陽光,從而引發地球生態危機。
  • 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嗎?可能另有其主!
    恐龍滅絕的原因,絕大部分的資料都認為是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所致,當然這有切實的證據,不過讓各位比較意外的是可能有兩次小行星撞擊,但具體是哪次就有些不好說了,因為兩次小行星撞擊相隔時間並不十分久遠。
  • 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嗎?可能另有其主!
    恐龍滅絕的原因,絕大部分的資料都認為是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所致,當然這有切實的證據,不過讓各位比較意外的是可能有兩次小行星撞擊,但具體是哪次就有些不好說了,因為兩次小行星撞擊相隔時間並不十分久遠。
  • 科學家證恐龍滅絕因隕石撞擊:地球進入核冬天(圖)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5月22日報導,恐龍曾經稱霸地球,但其消失的原因仍眾說紛紜。有說法稱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隕石撞擊,導致地球進入「核冬天」,恐龍不堪惡劣環境最終滅亡。科學家最近找到實質證據證實這一說法。  科學家指出,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裡的巨大隕石撞擊地球,揚起大量煙塵遮蔽天空,地球環境進入「核冬天」 (nuclear winter),太陽被遮蔽致使氣溫嚴寒,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所以缺乏氧氣,讓一度支配地球的恐龍走向衰亡。
  •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罪魁禍首」?不,讓恐龍滅絕的另有其主!
    現代科學研究認為,6500萬年之前,一顆隕石撞擊在地球之上,引發了地球上的第五次物種大滅絕,當時地球上的主人——恐龍,在毫無預兆的日子裡,突然就迎來了滅頂之災,與大部分生物一起,退出地球的舞臺,湮沒於歷史長河之中。
  • 隕石揭秘丨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墨西哥希克蘇魯伯隕石坑被稱是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該隕石坑大約形成於6500萬年以前,這個時間剛好與恐龍滅絕時間吻合。因此科學家推測是因為這個巨大隕石墜落造成恐龍滅絕,一起來看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 滅絕恐龍的希克蘇魯伯隕石造成的全球性災難發生在人類世會如何?
    知道5.4億年前,寒武紀開始的時候,地球上出現了百花齊放的生命大爆發,無數種多姿多彩的動物、植物在地球上繁衍進化。在這5億多年裡,地球上出現過不同的生物霸主,遠的有三葉蟲這類,近的像人類,而最讓人熟悉的霸主就是統治地球1億年之久的恐龍家族。
  •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什麼鬼?恐龍為什麼會滅絕?
    地球上有一個大隕石坑與恐龍滅絕直接相關,它就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當年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恐龍為什麼突然滅絕?「破案」的線索可能就藏在這個大坑裡。據了解,這是人類首次對造成恐龍滅絕的隕石坑進行鑽探,目前,科學家終於到達了地球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場災難的「原爆點」。他們的目標是,採集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沿岸海底670米以下的巖石。6500萬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物理學家Luis Alvarezl與其子-地質學家Luis W.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角度非常之「刁鑽」
    小行星撞擊地球可以說是在眾多恐龍滅絕假說中能夠被普遍認同的一種觀點,雖然真正原因到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結論。但是,相信隨著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加上科學工作者們的不斷努力導致恐龍滅絕的謎題終究會被解開的。
  • NASA模擬:如果穀神星撞擊地球會發生什麼
    探索頻道的視頻從小行星接近地球時擋住陽光的陰影開始,當小行星開始通過地球大氣層下降時,它開始燃燒。在撞擊後,從太空中可以立即看到世界末日的大爆炸,然後繼續在世界各地產生反響。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深處,引發了難以想像的海嘯巨浪,從海洋中向外散開。
  • 小行星撞擊地球不僅導致恐龍滅絕,還撞出了一個巨大的巖漿池?
    一項研究發現,在約6600萬年前造成恐龍滅絕的那次小行星撞擊地球時,還在地球上產生了一個地下巖漿池,面積大約比目前黃石國家公園的火山口大9倍。圖片來源:唐·戴維斯/美國西南研究院 根據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白堊紀晚期的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使地球上75%的生命滅絕,包括所有非鳥類恐龍,但它也產生了一個巨大而持久的充滿巖漿的熱液系統。
  • 6600萬年前的小行星遺蹟,揭示了白堊紀大滅絕慘烈的一幕
    ,這次災難引發了白堊紀-第三紀大滅絕事件,造成包括恐龍在內的大部分生物從地球上消失,中生代因此終結。在村莊地表之下,隱藏著一個直徑約200公裡的隕石坑——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這個6000萬年前的撞擊坑,掩埋了統治地球億萬年之久恐龍帝國覆滅的歷史。
  • 最新研究顯示,恐龍殺手小行星以「最致命的角度」撞擊地球
    在一份美聯社的新聞稿中,來自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地球物理學家、該項目的首席研究員加雷斯·柯林斯把6600萬年前的撞擊描述為「最糟糕的情況」。他說:「小行星撞擊地球釋放了大量氣體到大氣中,導致了氣候變化,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影響最終導致恐龍滅絕。這很大可能是因為它撞擊的角度是最致命的。」
  • 小行星撞擊令恐龍滅絕,但時間地點、角度都太趕巧了!
    迄今為止,地球已發生過五次大滅絕事件,相信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應該是「白堊紀大滅絕。這次滅絕造成了白堊紀末期包括恐龍在內的75%動植物滅絕,因此也叫恐龍大滅絕。關於恐龍滅絕的理論(假說)有很多,比如有人認為是有人認為是火山爆發,有人認為是超新星爆炸所致,但目前學界普遍認同的一個主流理論是小行星撞擊。
  • 依蘭隕石坑|隕石撞擊地球,對環境的影響是好是壞?專家給出解釋
    隕石坑的科學定義是指行星、衛星、小行星或其他天體表面通過隕石撞擊而形成的環形凹坑。目前科考團隊能夠確定的是,依蘭隕石坑是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形成的一個環形凹陷,直徑為1850米,深度為150米,它的出現,為當地村民帶來一口神秘的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