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恐龍會滅絕?小行星以致命角度「暴擊」地球

2020-10-21 蒜頭聊科學

小行星撞擊地球,是一個純概率的「運氣類」問題,全地球的生物都在用自己的「運氣」對抗小行星的直接撞擊,然而地球目前為止依舊受到了無數小行星的撞擊。

通古斯、車里雅賓斯克,都是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撞擊事件,但是這些撞擊想要帶來滅絕事件還不夠火候,那麼為什麼恐龍會被一顆小行星毀滅呢?



小行星的「致命角度」: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出現在6500萬年前,與恐龍滅絕的時間相符,這顆隕石被認為是恐龍大滅絕出現的原因。

希克蘇魯伯隕石的撞擊,消滅了地球上75%的生命,包括所有的非禽類恐龍,直到今天,這個隕石坑依舊清晰可見,寬度大約為200公裡。根據計算,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在17公裡以上,撞擊地面的速度達到43000千米每小時。

然而這顆隕石為何會對全球造成影響,乃至滅絕地球75%的生命?

通過探測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科學家發現6500萬年前的巨大小行星,並非垂直撞向地面,而是以一定的角度撞擊地球。根據常識來說,垂直撞擊的衝擊力應該會大於傾斜撞擊,然而地球是一顆星球,相比垂直撞擊,帶有角度的撞擊,往往更容易產生全球性影響。

就像我們用電鑽挖掘地面,垂直挖掘時,對地面造成的影響範圍很小,只有電鑽接觸到的位置。但是我們傾斜著向斜下方挖掘,會對更大區域的地面造成影響。

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模擬,發現小行星以60°角撞擊地球時,會對全球造成最大影響,而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跡象表明,希克蘇魯伯隕石的撞擊角度非常接近60°!

恐龍的運氣看來並不是很好。

小行星的「連鎖暴擊」:

希克蘇魯伯隕石以接近60°的角度撞擊地球,將掀起最多的塵埃,釋放出大量氣體,徹底改變地球環境,這已經是非常嚴重的災難,然而希克蘇魯伯隕石的影響遠不止如此。

在撞擊發生後,地球上絕大多數的生命都倖存了下來,然而在撞擊點,大量的氣體和塵埃被直接拋灑到大氣層中,很多塵埃進入大氣的平流層,這意味著塵埃的高度超越了雲,無法通過雨水回到地面。

危險的塵埃在大氣層的高處逐漸擴散,遮擋了陽光,地球溫度急劇下降,二氧化碳和硫在大氣中逐漸增多,導致食物短缺,生物滅絕。這種情景非常類似「核冬天」,然而核冬天還有輻射危害。



除了「冬天」的來臨,種種跡象表示,在希克蘇魯伯隕石撞擊地球後,大量火山被激活,火山在之後噴發了數百萬年,在地球上形成了一道寬闊的熔巖流。

根據地質學家的巖石年代測定,熔巖流幾乎和隕石撞擊同時發生,這意味著當時的生物其實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痛苦災難:

在隕石撞擊後,在撞擊點附近的生物幾乎全部滅絕,巨大的衝擊波激活了地球上大量的火山,火山大規模噴發,形成壯觀的熔漿流,這是全球溫度大約直接上升8℃以上,劇烈的溫度變化,讓部分生物無法適應,尤其是植物,但是很多物種逐漸適應了溫度變化。



全球變暖大約持續了數十萬年,當所有生物都認為災難已經結束時,平流層的塵埃在漫長的時間裡覆蓋了地球大氣層,全球溫度驟降,在困境中掙扎存活下來的生命,因為全球溫度驟降而直接崩潰,物種迅速滅絕了75%。

小行星撞擊地球只是一場災難,而更殘酷的滅絕事件發生在白堊紀最後的40萬年時間裡。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顯示,恐龍殺手小行星以「最致命的角度」撞擊地球
    根據計算機對6600萬年前的那場災難最新進行的模擬結果顯示,那顆把恐龍滅絕的小行星以一個釋放最大破壞力的角度撞擊了地球。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的一項研究表明,這顆恐龍殺手小行星從東北方向以45~60度方向撞向地球。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以致命角度撞擊地球
    這個曾經的地球霸主究竟是如何消失的呢? 約6600萬年前,一顆來自宇宙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釋放出數十億噸的硫磺,激起塵埃漫天遮擋住太陽,引發了核冬天。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命死於這場天降的災難,而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也因此滅絕。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角度非常之「刁鑽」
    小行星撞擊地球可以說是在眾多恐龍滅絕假說中能夠被普遍認同的一種觀點,雖然真正原因到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結論。但是,相信隨著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加上科學工作者們的不斷努力導致恐龍滅絕的謎題終究會被解開的。
  • 滅絕恐龍的火球以「最致命的」角度撞擊
    這是小行星撞擊的最壞情況新的研究表明,熾熱的太空巖石撞擊地球並消滅了恐龍,並以最壞的角度撞擊(也就是說但是,研究人員最近發現,這種巨大的太空巖石也以陡峭的角度撞擊行星,通過釋放更多的氣體和粉狀巖石,從而產生了「最致命的後果」。 科學家們對流星撞擊地球的路徑進行了建模,創建了第一個3D模擬,以跟蹤流星從頭到尾的事件:從小行星的進近到墜毀,乃至整個隕石坑的形成。
  • 小行星60度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的原因?人類也面臨滅絕風險?
    在科學之中,恐龍滅絕的原因可以說有很多「假說」,然而對於恐龍來說,「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是研究最多的。根據《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科學研究人員最新模擬數據指出,建立在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基礎上,研究人員們發現這顆小行星是以「最致命的,最大的」角度撞擊了地球,所以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 恐龍也太衰了!小行星偏偏用了最壞的角度撞擊地球!
    我們知道,6600萬年前,一場驚天撞擊結束了恐龍時代,那是一場弱肉強食的時代,或許是恐龍的強大讓其他動物黯然失色,小行星來到了地球,將這個世界重新「洗牌」!然而對於數千萬年前的那場災難,科學家仍然心存好奇,到底是如何的撞擊導致了恐龍大滅絕,這是一個困擾著無數科學家的問題,而近日,一項研究為這個答案揭開了可能的答案!
  • 為什麼恐龍會滅絕?
    根據目前最主流的說法,恐龍的滅絕是6500萬年的一顆體型龐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的,撞擊所引發的巨量塵埃遮天蔽日,引起全球氣候變化,大批動植物死亡,恐龍也沒能倖免。然而單純的用氫彈爆炸角度去考慮這顆小行星所帶來的後果是不全面的,因為地球的質量與體型遠在這顆小行星之上,也就說小行星撞擊本身所帶來的破壞是有限的
  • 恐龍滅絕的最新解釋:小行星不是主因,溫度降低26℃才是致命的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恐龍滅絕的最新解釋:小行星不是主因,溫度降低26℃才是致命的提到恐龍,很多朋友都會想到它們在人類出現之前,曾經是地球上的「霸主」,統治了地球長達1.6億年的時間。
  • 滅絕恐龍的小行星,撞擊位置和角度似乎經過了精心計算
    原因的主流觀點,然而這種說法並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贊同,一個經常被質疑的問題就是,區區一顆小行星,真的可以讓地球上恐龍全部都滅絕嗎?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科學家們決定利用計算機模擬的方式來深度還原恐龍滅絕的那一天的場景。研究結果表明,滅絕恐龍的小行星,撞擊位置和角度似乎經過了精心計算,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小行星撞擊令恐龍滅絕,但時間地點、角度都太趕巧了!
    而根據最新的科學研究報告表明,這顆小行星撞擊的時間地點及角度實在是太巧了,才導致了恐龍的滅絕。用一句流行語來形容就是:小行星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以合適的角度親吻了地球……「K-T邊界」的發現,「小行星滅絕恐龍」理論出爐!其實在1980年之前,科學家並不知道恐龍是怎麼滅絕的。
  • 恐龍運氣不好?小行星撞擊的角度、地點偏一點,恐龍或許還在橫行
    迄今為止,地球已發生過五次大滅絕事件,相信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應該是「白堊紀大滅絕。這次滅絕造成了白堊紀末期包括恐龍在內的75%動植物滅絕,因此也叫恐龍大滅絕。關於恐龍滅絕的理論(假說)有很多,比如有人認為是有人認為是火山爆發,有人認為是超新星爆炸所致,但目前學界普遍認同的一個主流理論是小行星撞擊。
  • 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是怎樣撞向地球的?
    說起恐龍,相信很多人可能會感到惋惜,畢竟當時恐龍在我們地球上生存了上億年。當然,也有一些朋友可能會認為,或許是因為恐龍的消失,我們人類才會有機會發展成為現在這樣的水平。確實,如果恐龍沒有消失,我們人類祖先在數百萬年前與體型龐大、數量非常多的恐龍競爭,說不定會處於下風。當然,現在恐龍已經消失,談論我們是否能夠戰勝恐龍,似乎不切實際,畢竟我們沒法直接與之對比。
  • 恐龍還真是不走運,如果小行星換個角度撞擊,它們也許不會滅絕
    從地球生物漫長的發展史來看,沒有一個物種能夠一直存在著,強如恐龍這樣的物種最終還是敵不過滅絕。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一直以來都存在許多說法,有說法認為地球的氣候發生了劇變,導致恐龍無法適應而滅絕;還有說法認為一種可怕的病毒在全世界範圍內流行,被感染的動物無藥可救,恐龍在這種大環境下滅絕了。
  • 恐龍為什麼會滅絕?
    大家都知道在數十億年前的地球上,恐龍是地球的霸主,現在最流行的說法是一顆行星在7000萬年前襲擊了地球,讓地球大氣層數千年甚至數萬年被塵埃包裹,植物大面積死亡,從而使肉食性動物還有恐龍滅絕了。儘管沒有直接的證據,但目前這是恐龍消失最多的推論。
  • 恐龍為什麼會滅絕?是行星撞地球導致,還是被餓死的?
    尤其是在發現恐龍的化石之後,我們人類的對這些遠古的事物就更加感興趣了。隨著我們對這些事物的深入研究,在這裡面發現了很多謎團,其中之一就是恐龍是怎麼滅絕的。作為當時地球的霸主,這個星球上食物鏈頂端的生物,為什麼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突然全部消失?恐龍滅絕的原因?是行星撞地球導致,還是被餓死的?
  • 恐龍為什麼滅絕?你絕對想不到!
    恐龍為什麼滅絕?你絕對想不到!恐龍這類龐然大物因何走向滅絕?短短5分鐘,便蔓延整個地球將其籠蓋,它似乎在刻意的「掩藏」地球此時發生的火風暴慘狀,植被們被燃燒殆盡、河水也被蒸發的面目全非,被燒焦的動物們屍橫遍野,整個地球宛如地獄一般,令人震驚的是,這次慘痛的撞擊事件,僅僅用了3分鐘,就令地球上75%的物種走向滅絕,也令90%以上的恐龍物種在地球上徹底銷聲匿跡,令人詫異的是,這次撞擊事件中,僅有小型動物們有倖存活,恐龍們也是如此,它們在高山洞穴、峽谷裂縫的
  • 恐龍是如何滅絕的?恐龍滅絕的原因,時間,小行星撞擊,隕石,恐龍滅絕的真相​
    目前,大多數人認為,恐龍滅絕是由於小行星或隕石的撞擊等滅絕事件導致的。少數人認為,恐龍滅絕是由於病毒,或傳染病導致的,但這種可能性不大。《海奧華預言》一書並沒有特別提到恐龍的滅絕。不過,Tom Chalko在其網站上寫道,"在大約500萬年前的時候,地球2顆小衛星中的一顆(2個月亮中的一個)撞向地球,造成全球大災難、洪水等,恐龍就滅絕了。
  • 運氣不佳的恐龍:隕石恰好以最具毀滅性的角度撞到地球
    小行星撞地球導致恐龍滅絕 | 圖蟲創意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為巴黎兩倍的小行星擊中了地球,消滅了陸地上的所有恐龍和75%的生命。根據上周二(5月26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項研究,巨大的隕石恰好是以「最致命的」角度——60度角撞擊地球。
  • 為何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陸地,而海洋裡的恐龍也滅絕了呢?
    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1.2億年,無疑是十分成功的物種,如果沒有極端的環境變化,它們將繼續統治地球。但是,只是在陸地。許多人有一個誤解,認為那個時代的許多巨型動物都是恐龍,其實諸如滄龍、蛇頸龍、魚龍和其他一些水生動物都是屬於海洋爬行動物,是蜥蜴的近親,它們雖然名字裡都有一個「龍」字,但是它們並不屬於恐龍。
  • 為何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陸地,而海洋裡的恐龍也滅絕了呢?
    雖然恐龍統治的時間很長,但是它們只在陸地生存,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都不是它們。回到主題,既然小行星在陸地撞擊,為什麼海洋裡的這些巨型動物也滅絕了呢?首先,6500萬年前導致白堊紀-第三紀(K-Pg)大滅絕的小行星被認為是落在海洋裡,而不是落在陸地上,畢竟海洋的面積如此巨大,砸到的概率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