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絕恐龍的火球以「最致命的」角度撞擊

2020-09-03 宇宙秘事


這是小行星撞擊的最壞情況

新的研究表明,熾熱的太空巖石撞擊地球並消滅了恐龍,並以最壞的角度撞擊(也就是說,對於恐龍而言)。在任何情況下,與巨大,快速移動的宇宙射彈相撞都是災難性的。但是,研究人員最近發現,這種巨大的太空巖石也以陡峭的角度撞擊行星,通過釋放更多的氣體和粉狀巖石,從而產生了「最致命的後果」。

科學家們對流星撞擊地球的路徑進行了建模,創建了第一個3D模擬,以跟蹤流星從頭到尾的事件:從小行星的進近到墜毀,乃至整個隕石坑的形成。研究發現,這顆小行星從東北向目標靠近,並以約60度的角度撞擊地平線,從而最大限度地釋放了進入大氣的氣體,這對全球氣候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

那場墜機事故大約發生在6600萬年前,並以爆炸聲結束了中生代時代。該事件引發了全球氣候變化,並導致了生物大滅絕,消滅了地球上所有生命的75%,包括所有非禽類恐龍。直到今天,衝擊的傷痕依然存在,因為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下方的巨大圓形盆地被稱為Chicxulub火山口,寬約124英裡(200公裡)。

在研究人員的模擬中,他們對直徑約11英裡(17公裡),以約27,000 mph(43,000 km / h)的速度和164 lbs的速度行駛的小行星建模。每立方英尺(2,630公斤/立方米)。 他們還檢查了近18英裡(30公裡)地下深度的隕石坑中的不對稱結構,以觀察小行星撞擊時的方向和角度。儘管以前的研究已經對撞擊時火山口的外觀進行了建模,但這是研究人員第一次使用更深的結構數據來模擬撞擊後期的隕石坑,因為隕石坑會逐漸轉變並最終變形。科學家在研究中寫道,從這種形成退後的工作使科學家對小行星的進近有了更準確的認識。


小行星60度撞擊後,Chicxulub隕石坑的形成過程

拿一個像這個古老小行星的大小和質量的物體,以每小時幾萬英裡的速度,以地平線上方60度的角向地球撞擊,它會炸毀一個與奇克盧布隕石坑的結構緊密匹配的隕石坑,根據模擬。 模型顯示,與大多數其他撞擊角相比,這種撞擊產生的噴射將對地球產生「最壞情況」,向大氣中噴出的和二氧化碳的量是其他撞擊角的三倍。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地球科學與工程學系行星科學教授加雷斯·科林斯(Gareth Collins)在一份聲明中說,這種陡峭的軌跡「屬於最致命的撞擊影響情景」 。柯林斯說:「它把更多的危險碎片放到了高層大氣中,並散布到了各處,這正是導致核冬天的原因。」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顯示,恐龍殺手小行星以「最致命的角度」撞擊地球
    根據計算機對6600萬年前的那場災難最新進行的模擬結果顯示,那顆把恐龍滅絕的小行星以一個釋放最大破壞力的角度撞擊了地球。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的一項研究表明,這顆恐龍殺手小行星從東北方向以45~60度方向撞向地球。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角度非常之「刁鑽」
    小行星撞擊地球可以說是在眾多恐龍滅絕假說中能夠被普遍認同的一種觀點,雖然真正原因到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結論。但是,相信隨著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加上科學工作者們的不斷努力導致恐龍滅絕的謎題終究會被解開的。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以致命角度撞擊地球
    約6600萬年前,一顆來自宇宙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釋放出數十億噸的硫磺,激起塵埃漫天遮擋住太陽,引發了核冬天。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命死於這場天降的災難,而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也因此滅絕。
  • 為什麼恐龍會滅絕?小行星以致命角度「暴擊」地球
    小行星撞擊地球,是一個純概率的「運氣類」問題,全地球的生物都在用自己的「運氣」對抗小行星的直接撞擊,然而地球目前為止依舊受到了無數小行星的撞擊。通古斯、車里雅賓斯克,都是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撞擊事件,但是這些撞擊想要帶來滅絕事件還不夠火候,那麼為什麼恐龍會被一顆小行星毀滅呢?
  • 恐龍也太衰了!小行星偏偏用了最壞的角度撞擊地球!
    我們知道,6600萬年前,一場驚天撞擊結束了恐龍時代,那是一場弱肉強食的時代,或許是恐龍的強大讓其他動物黯然失色,小行星來到了地球,將這個世界重新「洗牌」!然而對於數千萬年前的那場災難,科學家仍然心存好奇,到底是如何的撞擊導致了恐龍大滅絕,這是一個困擾著無數科學家的問題,而近日,一項研究為這個答案揭開了可能的答案!
  • 滅絕恐龍的小行星,撞擊位置和角度似乎經過了精心計算
    6600萬年前的某一天,一顆直徑約10公裡的小行星闖入了地球的大氣層,在與空氣劇烈的相互作用下,它化身為一顆耀眼的火球,然後以極高的速度撞擊了地面,隨即在地球上引發了一系列的自然災害,如地震、海嘯、火山噴發以及全球性的森林大火。
  • 小行星60度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的原因?人類也面臨滅絕風險?
    在科學之中,恐龍滅絕的原因可以說有很多「假說」,然而對於恐龍來說,「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是研究最多的。根據《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科學研究人員最新模擬數據指出,建立在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基礎上,研究人員們發現這顆小行星是以「最致命的,最大的」角度撞擊了地球,所以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 小行星撞擊令恐龍滅絕,但時間地點、角度都太趕巧了!
    迄今為止,地球已發生過五次大滅絕事件,相信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應該是「白堊紀大滅絕。這次滅絕造成了白堊紀末期包括恐龍在內的75%動植物滅絕,因此也叫恐龍大滅絕。關於恐龍滅絕的理論(假說)有很多,比如有人認為是有人認為是火山爆發,有人認為是超新星爆炸所致,但目前學界普遍認同的一個主流理論是小行星撞擊。
  • 比較有爭議的幾次物種大爆發與大滅絕,恐龍遭受了兩次撞擊?
    有科學家提出,二疊紀晚期可能出現過甲烷爆發,導致全球溫度持續升高,最終引發物種大滅絕事件。這種猜測還有待相關證據支持,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它就像一個警示,告誡人類密切關注溫室氣體的排放問題。   在長達1.4億年的漫長歲月裡,恐龍的地球霸主地位從未受到過任何挑戰。然而,它們卻在一個很短的時期內突然全部消失了。是誰殺死了恐龍?小行星撞擊?火山大爆發?
  • 恐龍還真是不走運,如果小行星換個角度撞擊,它們也許不會滅絕
    從地球生物漫長的發展史來看,沒有一個物種能夠一直存在著,強如恐龍這樣的物種最終還是敵不過滅絕。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一直以來都存在許多說法,有說法認為地球的氣候發生了劇變,導致恐龍無法適應而滅絕;還有說法認為一種可怕的病毒在全世界範圍內流行,被感染的動物無藥可救,恐龍在這種大環境下滅絕了。
  • 恐龍運氣不好?小行星撞擊的角度、地點偏一點,恐龍或許還在橫行
    迄今為止,地球已發生過五次大滅絕事件,相信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應該是「白堊紀大滅絕。這次滅絕造成了白堊紀末期包括恐龍在內的75%動植物滅絕,因此也叫恐龍大滅絕。關於恐龍滅絕的理論(假說)有很多,比如有人認為是有人認為是火山爆發,有人認為是超新星爆炸所致,但目前學界普遍認同的一個主流理論是小行星撞擊。
  • 我們終於發現,隕石撞擊不是恐龍滅絕的絕對原因
    原標題:我們終於發現,隕石撞擊不是恐龍滅絕的絕對原因 DeepTech深科技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傾力打造 地球歷史上最大的物種滅絕:6600萬年前一顆隕石撞擊墨西哥灣,平靜的地球氣候突變,烏煙瘴氣,地球霸主恐龍從此走到命運盡頭。然而,故事並沒有這麼簡單。大滅絕就如同一部虐心的瓊瑤劇,跌宕起伏。一個英國研究小組的最新研究表明:早在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之前,絕大多數恐龍亞種就已經開始走向衰落了。
  • 恐龍是如何滅絕的?恐龍滅絕的原因,時間,小行星撞擊,隕石,恐龍滅絕的真相​
    目前,大多數人認為,恐龍滅絕是由於小行星或隕石的撞擊等滅絕事件導致的。少數人認為,恐龍滅絕是由於病毒,或傳染病導致的,但這種可能性不大。《海奧華預言》一書並沒有特別提到恐龍的滅絕。不過,Tom Chalko在其網站上寫道,"在大約500萬年前的時候,地球2顆小衛星中的一顆(2個月亮中的一個)撞向地球,造成全球大災難、洪水等,恐龍就滅絕了。
  • 恐龍大滅絕的真正原因,「隕石撞擊說」再添新證據!
    恐龍,作為曾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1.6億年之久的地球霸主,其滅絕原因至今仍然是個謎。科學家們也對恐龍滅絕的原因進行了各種猜想,包括氣候變遷說、物種爭鬥說、大陸漂移說、地磁變化說、植物中毒說、酸雨說、隕石撞擊說等多達20餘種猜想,說法千奇百怪。
  • 科學家發現,隕石撞擊並不是恐龍滅絕的全部原因,原來因為這樣!
    恐龍早已走向衰敗,隕石撞擊只是加速進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關於第5次生物大滅絕,多數人認為都是有一顆隕石所造成的,這個隕石如城鎮般大小直徑高長達10公裡。這顆隕石造成了地球歷史上最大的物種滅絕,在6600多萬年前,這顆隕石撞擊了墨西哥,萬是地球的氣候發生突變,而與此同時,地球的霸主恐龍也是逐漸的走向了滅亡。最近有人發現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那次撞擊被專家們稱為西克蘇魯伯撞擊事件,最近一個英國研修小組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早在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發生之前,絕大多數的恐龍都已經在走向衰落的道路之上了。
  • 運氣不佳的恐龍:隕石恰好以最具毀滅性的角度撞到地球
    小行星撞地球導致恐龍滅絕 | 圖蟲創意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為巴黎兩倍的小行星擊中了地球,消滅了陸地上的所有恐龍和75%的生命。根據上周二(5月26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項研究,巨大的隕石恰好是以「最致命的」角度——60度角撞擊地球。
  • 如果那顆滅絕恐龍的隕石,再次撞擊這個地球,人類能支撐多久呢?
    在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無情的撞擊在地球表面,導致恐龍的滅絕,那麼大家想過沒有,如果那顆小行星再次撞擊現如今的地球,人類該如何應對?或者人類會怎麼樣呢?那麼恐龍究竟有多大呢?這麼說吧,因為種類的不同,它們的體型會有一定的差異,即便是這樣,體型最小的恐龍也要比它們棲息地內的其他動物要大,而最大的則要超出任何出現在地表的動物,甚至比它們要大出幾個等級,那麼如此之大的動物為什麼突然就滅絕了呢?
  • 為何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陸地,而海洋裡的恐龍也滅絕了呢?
    雖然恐龍統治的時間很長,但是它們只在陸地生存,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都不是它們。回到主題,既然小行星在陸地撞擊,為什麼海洋裡的這些巨型動物也滅絕了呢?1951年,墨西哥石油公司開鑿研究鑽井時,發現了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這個平均直徑180公裡的隕石坑很有可能就是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留下的
  • 為何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陸地,而海洋裡的恐龍也滅絕了呢?
    雖然恐龍統治的時間很長,但是它們只在陸地生存,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都不是它們。回到主題,既然小行星在陸地撞擊,為什麼海洋裡的這些巨型動物也滅絕了呢?小行星撞擊地球首先,6500萬年前導致白堊紀-第三紀(K-Pg)大滅絕的小行星被認為是落在海洋裡,而不是落在陸地上,畢竟海洋的面積如此巨大,砸到的概率也更大。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還有哪些謎團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3日電(記者 上官雲)體型龐大、動作矯健迅猛……這可能是許多人腦海中對恐龍的第一印象。它們曾是「地球霸主」,但在6600萬年前,卻突然消失了。 日前,「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登上熱搜,引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