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恐龍滅絕的真相:科學家完美復原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撞地球

2021-02-15 21ic電子網

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怎樣的災難場景?近日,密西根大學和布朗大學的聯合研究小組在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年會上給出了答案:引起恐龍滅絕的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曾掀起高達1500米的巨型海嘯,甚至導致全球海洋波濤滾滾。

為了準確、全面地復原這次撞擊,研究小組構建了隕石撞擊模型和全球海嘯傳播模型。研究顯示,6500萬年前,直徑14公裡的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撞擊墨西哥灣的淺水區,造成1.5公裡深的巨型隕石坑。海水高速湧進隕石坑,然後又衝出,形成巨型「崩塌波」海嘯。24小時之內,海嘯以最高143公裡的時速從墨西哥灣擴散到大西洋,同時通過連接墨西哥灣和太平洋的中美洲的海道進入太平洋,進而席捲全球。撞擊點附近的海嘯高達1500米,擴展到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後,浪高仍有14米。

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快速移動的海嘯可能導致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地中海盆地的侵蝕和泥沙破壞。現在海洋中的沉積物記錄與海嘯傳播計算結果一致,這是證明計算模型準確的確鑿證據。研究小組首席研究員莫莉·蘭奇表示,該項目彌補了希克蘇魯伯小行星研究領域的空白,首次模擬了海嘯從衝擊到波傳播結束全過程。

研究人員將2004年印度洋海嘯與之比較,顯示出小行星撞擊導致的海嘯「難以想像」。在這兩次海嘯最初的7個小時內,希克蘇魯伯衝擊海嘯的能量是印度洋海嘯的2500倍—29000倍。

當然,巨大的海嘯並不是導致恐龍滅絕的唯一災難。希克蘇魯伯小行星還引發了衝擊波,拋起大量滾燙的巖石和塵埃,這些滾燙的巖石和塵埃引發了森林大火。飛揚的粉塵懸浮在大氣中,遮擋了太陽光,地球表面多年間不見天日,導致大量物種滅絕。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根據地質年代的測定,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形成大約是在6500萬年以前,與中生代末期的生物大滅絕時間相吻合。隕石撞擊假想圖中生代的侏羅紀和白堊紀是地球的爬行動物時代,恐龍是當時地球的生物霸主,但是突然之間恐龍全部滅絕,這一直是一個謎團。
  •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罪魁禍首」?不,讓恐龍滅絕的另有其主!
    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存在著一個名為「希克蘇魯伯」的隕石坑,經過檢測,科學家發現這裡形成的時間大約距今6500萬年左右,而且這顆隕石當時墜落在地球上之後,威力非常的驚人,大約相當於90多億噸TNT炸藥同時爆炸的後果,讓地球瞬間就進入到「崩盤期」。
  • 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嗎?可能另有其主!
    恐龍滅絕的原因,絕大部分的資料都認為是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所致,當然這有切實的證據,不過讓各位比較意外的是可能有兩次小行星撞擊,但具體是哪次就有些不好說了,因為兩次小行星撞擊相隔時間並不十分久遠。
  • 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嗎?可能另有其主!
    恐龍滅絕的原因,絕大部分的資料都認為是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所致,當然這有切實的證據,不過讓各位比較意外的是可能有兩次小行星撞擊,但具體是哪次就有些不好說了,因為兩次小行星撞擊相隔時間並不十分久遠。
  • 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直徑達180公裡
    根據地質年代的測定,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形成大約是在6500萬年以前,與中生代末期的生物大滅絕時間相吻合。隕石撞擊假想圖中生代的侏羅紀和白堊紀是地球的爬行動物時代,恐龍是當時地球的生物霸主,但是突然之間恐龍全部滅絕,這一直是一個謎團。
  •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什麼鬼?恐龍為什麼會滅絕?
    地球上有一個大隕石坑與恐龍滅絕直接相關,它就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6500萬年前,白堊紀-第三紀時代,一顆直徑大約10公裡的隕石從天而降,飛快地撞擊地球,引起了巨大的海嘯和全球大火,大地被淹沒,森林被燒毀,煙塵遮天蔽日終年不散,植物因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枯死,動物則因得不到食物而大量滅絕。恐龍也被認為是在這場災難中永遠地告別了地球。
  • 大滅絕環境!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模擬核冬天在地球上發生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是一個在墨西哥猶加敦或稱尤卡坦半島發現的隕石坑撞擊遺蹟,曾經是地球最大的隕石坑。 兩名研究人員,其中一名來自行星科學研究所,另一名來自帝國理工學院,他們創建了一個模擬系統,他們認為該系統顯示了在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撞擊地球後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以致命角度撞擊地球
    新聞速遞 小夥伴們一定都看過《侏羅紀世界》系列的電影吧? 這個曾經的地球霸主究竟是如何消失的呢? 約6600萬年前,一顆來自宇宙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釋放出數十億噸的硫磺,激起塵埃漫天遮擋住太陽,引發了核冬天。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命死於這場天降的災難,而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也因此滅絕。
  • 隕石揭秘丨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墨西哥希克蘇魯伯隕石坑被稱是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該隕石坑大約形成於6500萬年以前,這個時間剛好與恐龍滅絕時間吻合。因此科學家推測是因為這個巨大隕石墜落造成恐龍滅絕,一起來看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 六千五百萬年前蘇魯伯小行星撞擊地球,如今科學家做出準確的模擬
    上述的這些地球大滅絕,估計很少有人知道,不過六千五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恐龍大滅絕事件,估計不知道的人很少。關於恐龍滅絕的這個事件,現在人們的爭論很大,但是小行星撞擊的可能性,基本上已經得到大家的共識,那麼這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情況怎麼樣呢?近期科學家做出精確模擬。發起這次演技的是?
  • 英媒:恐龍滅絕是不是因為小行星撞地球 科學家反駁
    中國小康網11月19日訊 老馬 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和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不同意在古生物學家圈中頗有市場的這種假設——6600萬年前、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前,恐龍已經開始消失,而且,無論如何這都是無法避免的滅頂之災。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到哪了?
    就是如此強大輝煌的恐龍時代,在6500萬年前卻因為一場天外的災難而滅絕了。那場天災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科學家稱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達10公裡以上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撞擊產生的巨大波動,導致地球迎來了生態劇變,在這場劇變中,地球生命來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而恐龍在這場大滅絕事件中沒有活下來,最後都滅絕消失了!!!!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在地球上留下一個隕石坑,位置在哪裡?
    就是如此強大輝煌的恐龍時代,在6500萬年前卻因為一場天外的災難而滅絕了。這場天災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科學家稱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達10公裡以上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撞擊產生的巨大波動,導致地球迎來了生態劇變,在這場劇變中,地球生命來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而恐龍在這場大滅絕事件中沒有活下來,最後都滅絕消失了。
  • 為什麼恐龍會滅絕?小行星以致命角度「暴擊」地球
    小行星撞擊地球,是一個純概率的「運氣類」問題,全地球的生物都在用自己的「運氣」對抗小行星的直接撞擊,然而地球目前為止依舊受到了無數小行星的撞擊。通古斯、車里雅賓斯克,都是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撞擊事件,但是這些撞擊想要帶來滅絕事件還不夠火候,那麼為什麼恐龍會被一顆小行星毀滅呢?
  • 導致恐龍滅絕的那次小行星撞擊,產生的坑是在哪裡?
    在希克蘇魯伯隕石坑中也發現了很多地質學證據由於全球氣候的變冷導致了近85%物種的滅絕。第二次發生於3.6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也是由於全球氣候的變冷和海洋的冷卻。第三次時間是為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世界上96%的生物都慘遭了無情的滅亡,尤其是海洋生物和陸地脊椎動物。第四次是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那第五次就是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此時期正好與行星撞地球的時間相互吻合,因此人們就猜測,行星撞擊地球後導致了恐龍的滅絕嗎?
  • 滅絕恐龍的希克蘇魯伯隕石造成的全球性災難發生在人類世會如何?
    知道5.4億年前,寒武紀開始的時候,地球上出現了百花齊放的生命大爆發,無數種多姿多彩的動物、植物在地球上繁衍進化。在這5億多年裡,地球上出現過不同的生物霸主,遠的有三葉蟲這類,近的像人類,而最讓人熟悉的霸主就是統治地球1億年之久的恐龍家族。
  • 小行星撞擊地球不僅導致恐龍滅絕,還撞出了一個巨大的巖漿池?
    一項研究發現,在約6600萬年前造成恐龍滅絕的那次小行星撞擊地球時,還在地球上產生了一個地下巖漿池,面積大約比目前黃石國家公園的火山口大9倍。圖片來源:唐·戴維斯/美國西南研究院 根據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白堊紀晚期的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使地球上75%的生命滅絕,包括所有非鳥類恐龍,但它也產生了一個巨大而持久的充滿巖漿的熱液系統。
  • 行星撞地球致恐龍滅絕 真相比你想的更可怕
    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的撞擊導致地球上四分之三的動植物滅絕,包括恐龍。英國科學家發現,這次撞擊可能比既有研究認為的更具破壞性,3000多億噸硫被拋入大氣層,導致全球在多年內處於「冰封」狀態。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教授喬安娜·摩根帶領的團隊去年對墨西哥灣海底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進行發掘,採集並分析「記錄」地球遭小行星撞擊情況的巖石樣本。據他們推算,當時,一顆直徑約12公裡的小行星以每秒18千米的速度從東北方向飛來,沿60度角墜入一片淺海。強烈的撞擊導致數以萬億噸計巖石瞬間汽化。這些巖石包含大量硫化物和能夠產生二氧化碳的碳酸鹽。
  • 科學家發現恐龍滅絕原因新說:蝴蝶「殺死」恐龍
    中國網7月7日訊 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7月5日報導,美一科學家對恐龍滅絕原因做出新解釋,認為蝴蝶與恐龍爭食導致恐龍滅絕。誰殺死了恐龍?迄今為止,很多科學家認為火山是罪魁禍首。火山噴發,火山灰布滿天空,導致溫度變化和海平面變化。也有科學家認為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所致。但是,現在出現了一種新說法——小蝴蝶殺死了大恐龍。
  • 6500萬年前,那顆正面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哪了
    ,然而地球說變就變,6500年前恐龍開始滅絕,關於它滅絕的說法有大陸漂移、地磁變化、火山爆發等等,但最普遍的說法是「行星碰撞」說。 6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一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以20-40km/s的速度猛烈撞向地球,它撞到地球上的威力相當於同時爆炸100萬億噸TNT,70億顆美國對日本投放的「小男孩」原子彈,並且給地球留下一個100公裡以上的隕石坑。這顆行星改變了地球上的自然環境,地震、海嘯、火山噴發一起襲來,而且是連續幾個月都是這樣的異象,灰塵覆蓋了整個天空,地球一下進入到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