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小行星撞擊瞬間滅亡,這個瞬間是多長?

2020-11-29 騰訊網

大約在2.4億年前,恐龍開始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主宰了地球整整1.75億年之後,地球的平靜被打破了,一顆隕石砸向地球,宣告著恐龍時代的結束。

生物滅絕在地球上並不是一件很特別的事,甚至可以說物種的滅絕是生物演化史上的必然階段。地球上究竟是發生了什麼讓這些龐然大物消失了呢?一直以來都眾說紛紜。

有的說法認為由於地殼受到水平方向的擠壓,巖石受到劇烈變形,大規模隆起,平地上出現了很多的高山,導致氣候變得非常乾燥寒冷,恐龍由於無法適應氣候的變化滅絕了。

超新星爆炸是在恆星演化末期的一次劇烈爆炸,釋放出的能量甚至比太陽在一生中的輻射總量都還多。也有觀點認為是超新星的爆炸影響了地球的氣候劇烈變化,導致溫度突然很高又降到很低。

或者是認為火山爆發導致全球氣候變化,海水中還有毒素的。但是到目前來說,人們最為普遍認可的是「隕石撞擊說」。

隕石撞擊說

科學界普遍認為隕石撞擊是6500萬年前恐龍毀滅的主要原因。

一顆長達10公裡的小行星,以每秒40公裡的速度撞擊到了現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這裡有一個非常巨大的隕石坑,直徑大約有180公裡,深900米,是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在挖掘石油的時候發現的。

這次的小行星撞擊相當於1億兆噸TNT炸藥爆炸,面積巨大的地球外殼被蒸發、融化和彈射出去,對整個地球產生了非常巨大的影響。根據時間推算, 在這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時間前後,地球上有超過75%的物種都滅絕了,它是罪魁禍首嗎?

隕石的撞擊引發了全球範圍內巨大的海嘯和大火,有的土地被海水淹沒,森林開始燃燒,火山噴發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煙塵遮天蔽日,陽光都照不透,導致所有的植物都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枯死,動物也無法在黑暗中得到充足的食物。恐龍的話甚至很可能出現相互蠶食的情況,但是生活環境實在是太惡劣了,活不下來。

恐龍被認為也是這場災難的受害者之一。

瞬間有多長?

當隕石砸落在地球上的時候,或許只是一瞬間,但是那一瞬間給地球生靈帶來的痛苦卻是無窮的,畢竟所有的生命不會在那一刻同時死去,而是在煎熬中慢慢消亡。

我們會發現在有大型的危機產生的時候,比如隕石撞擊和火山噴發,一般來說小型的動物存活下來的機率更大,而大型的生物更有可能會滅亡。因為小型的生物它所需的維持生命的食物更少,大型生物則需要不斷有食物來提供能量,否則難以存活下去。

所以當整個地球出現大型災難的時候,大型的恐龍首當其衝,只能因為找不到食物慢慢死亡。然而,當時一些比較小的生命反而熬過來了這一次生物大滅絕,不斷地繁衍了下來。

所以,當隕石撞擊地球的那一下,地球上大多生命還在無憂無慮地生活著。但是隕石撞擊所導致的後續的影響,比如火山噴發、海嘯等自然災難,進一步讓生存環境變得更加困難。

從小行星撞地球,到最後一隻恐龍死亡,可能持續了上百萬年的時間,甚至有的比較脆弱的物種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就滅絕了。當然那場災難也有倖存者,比如現在的鳥類和爬行類。

地球的生命也是一個更新換代的過程,或許說卡尼期洪積事件將恐龍扶上王位,而6500萬年前的這顆小行星又宣告了恐龍的結束,讓新的物種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小結:

一直以來,科學界對恐龍滅絕的原因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是地質變化導致的,有的認為是超新星爆炸導致的,有的認為是火山噴發導致的。但是目前來說,公認的是隕石撞擊說。

6500萬年前一顆長達10公裡的小行星,以每秒40公裡的速度撞擊到了現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相當於1億兆噸TNT炸藥爆炸。小行星的撞擊導致地球的火山噴發、海嘯、森林燃燒,地球的氣候開始突變,恐龍難以適應新的氣候,並且難以覓食,最終走向了滅亡的道路。

然而,這場滅絕絕不是一瞬間的事,它持續了超過上百萬年。

關注麥克斯韋妖妖靈,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

相關焦點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地球,恐龍瞬間滅亡,這瞬間有多長?
    雖然我們常說地球經歷過5次大規模生物大滅絕,以及無數次小滅絕,但實際上每一次滅絕都會經歷非常久的時間,比如恐龍滅絕,就經歷了非常久的時間。 恐龍滅絕 據目前主流理論,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是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地球。
  • 小行星撞地球導致恐龍瞬間滅絕了嗎,這個瞬間持續了多長時間?
    地球歷史上一共發生過5次生物大滅絕,其中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生物大滅絕就是白堊紀大滅絕,由於一顆直徑10公裡左右的小行星撞擊,導致地球上當時的霸主恐龍瞬間滅絕。那麼這個瞬間有多長呢?恐龍滅絕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 如果沒有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恐龍會進化成恐龍人嗎?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假設,也是很多朋友心中設想過的一個話題,假如6500萬年前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恐龍是否仍然會是地球上的霸主?還是人類依然會逆襲成功?這都是充滿變數,我們從地質史上的生命演化進程角度來做個簡單分析。
  • 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在了哪裡,為什麼沒有隕石?
    研究發現,該隕石坑形成於6500萬年前,是造成恐龍滅絕的那次隕石撞擊留下的坑洞。 小行星撞地球 據研究發現,在6500萬年前,有一顆直徑大小為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但撞擊後並沒有留下隕石,而是完全蒸發,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科學家指出,超過10米以上的隕石撞擊將會在地球表面留下隕石。
  • 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哪去了,為什麼沒留下隕石?
    小行星撞地球據研究發現,在6500萬年前,有一顆直徑大小為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但撞擊後並沒有留下隕石,而是完全蒸發,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科學家指出,超過10米以上的隕石撞擊將會在地球表面留下隕石。但是我們知道,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卻沒有留下任何隕石,這個原因或許和當時的地球氣候有關。
  • 6500萬年過去了,科學家是怎麼找到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隕石坑的
    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因為經過6500萬年的地質演化,隕石坑再大也會被埋到地下很深處,很難發現。那麼這個早已躲到地層深處的隕石坑是怎麼發現的呢。這裡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金屬元素「銥(Ir)」。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恐龍滅絕,你知道撞擊點在哪裡嗎?
    第二次是中生代末期,當時除了統治地球的恐龍滅絕外,海洋中有50%以上的無脊椎動物也都滅絕了。恐龍生活在中生代的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後,大約在6500萬年以前,恐龍突然滅絕了,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多種猜測,包括小行星撞擊說、火山爆發說、造山運動說等學說。
  • 若6500萬年前小行星沒有撞上地球,恐龍會演變成智慧生物嗎?
    引言:若6500萬年前那顆調皮小行星沒有撞上地球,恐龍的結局是否會有所不同?人類的命運將是如何?科學界中存在兩種聲音。但是,計劃難以趕上變化,正當恐龍一族沉浸於美好設想中時,一顆無名行星突然盯上了地球。更可怕的是,這顆堅韌的小行星在收到地球發出的拒絕訊號後並沒有選擇離開地球而是選擇奮力一搏,最終重重撞上了地球。這看似不起眼的撞擊,直接導致了恐龍的滅亡,地球環境也因此發生了巨大改變,許多大型猛獸都因無法應對突如其來的變故而紛紛消逝。
  • 6500萬年前,恐龍因小行星撞擊地球滅亡,持續了多長時間?
    恐龍滅絕一直是自然界的一大謎團,在古時候就曾有恐龍化石被發現,但是因為認識水平的限制,很多地方都將恐龍骨骼化石作為「龍」的遺蹟,並且還能用來治療小病,因為一些骨骼化石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用來應急止血。物種起源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頑固守舊團體,逐漸成為主流呀,但對於長頸鹿長脖子的形成、恐龍滅絕等問題仍難以解答,隨著分子學的發展,逐漸了解到恐龍滅絕時的環境狀態,小行星遺蹟的發現,也為解釋恐龍滅絕提供了一種解釋。小行星撞擊除了撞擊的威力會直接造成大量物種死亡,還能通過改變環境進而影響生物的生存。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地球造成恐龍滅絕,你知道撞擊點在哪裡嗎?
    第二次是中生代末期,當時除了統治地球的恐龍滅絕外,海洋中有50%以上的無脊椎動物也都滅絕了。恐龍生活在中生代的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後,大約在6500萬年以前,恐龍突然滅絕了,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多種猜測,包括小行星撞擊說、火山爆發說、造山運動說等學說。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如今它又在哪裡?
    滅絕原因恐龍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中生代時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體型最大的陸生爬行動物。在恐龍時代,強大的它們幾乎沒有天敵,生活在陸地、沼澤和淺水湖裡,食物很容易找到。按理來說,處於食物鏈頂端的恐龍已經統治了地球上億年時間,沒有什麼特殊原因不可能滅絕,但他們卻在很短的一段時間裡突然消失了。
  • 恐龍的滅亡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的?
    在人類浮現在地球以前,曾在地球擔綱霸主官職的生物是恐龍。恐龍龐雜的身軀,無人對抗的力量,和兇悍的性格,地球上沒有生物可以或許與之抗衡。但是即便恐龍的能力再強壯,也沒法抵擋大自然的力量。依照科學家對恐龍的探究,恐龍的滅亡很有可能與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了漫長的冰凍時期連帶。最終,整個的恐龍要麼被餓死,要麼便是被冷死。
  • 巨型小行星撞擊地球或是導致恐龍滅絕的唯一合理解釋
    恐龍恐龍是生活在距今大約2.4億年至6500萬年前、部分能以後肢支撐身體直立行走的一類動物,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6億年之久。大部分恐龍已經滅絕,但是恐龍的後代——鳥類存活下來,並繁衍至今。恐龍最早出現在約2.4億年前的三疊紀。
  • 小行星撞擊使恐龍灰飛煙滅?10倍全球核武器當量能炸出多大的坑?
    有些改變是漸進的,是自然界緩慢發展的結果;有些則在瞬間發生,就像造成遠古恐龍滅絕那次改變。KT小行星1980年年,地質學家瓦特阿爾福雷茲在羅馬北方山區研究巖石層勘測,他找到了一樣奇特的東西,一層薄薄的古老黏土。
  • 恐龍因小行星撞擊地球滅絕,那麼這個巨大的撞擊坑在哪裡?
    6500萬年前,恐龍在地球上遊走。後來,在地質學的一瞬間,他們在全球滅絕。排乾墨西哥灣的海水…… 能解釋滅絕的原因嗎? 故事不是起源於墨西哥灣,而是1500裡外的美國紐澤西。
  • 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可能除了小行星撞擊還有火山噴發
    近期,有科學家對此又提出了新的觀點,新的觀點認為,66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事件,除了小行星撞擊造成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火山噴發。那麼這個火山噴發和小行星撞擊有沒有聯繫?是否是因為小行星的撞擊造成了全球性的火山噴發,從而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 探索恐龍滅絕真相,6500萬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看完不敢相信!
    探索恐龍滅絕真相,6500萬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看完不敢相信! 地球一共經歷過五次大滅絕,而上一次,也就是導致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物種恐龍滅絕的原因。
  • 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嗎?可能另有其主!
    恐龍滅絕的原因,絕大部分的資料都認為是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所致,當然這有切實的證據,不過讓各位比較意外的是可能有兩次小行星撞擊,但具體是哪次就有些不好說了,因為兩次小行星撞擊相隔時間並不十分久遠。
  • 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嗎?可能另有其主!
    恐龍滅絕的原因,絕大部分的資料都認為是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所致,當然這有切實的證據,不過讓各位比較意外的是可能有兩次小行星撞擊,但具體是哪次就有些不好說了,因為兩次小行星撞擊相隔時間並不十分久遠。
  • 那顆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了哪?
    而最近的一次是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這次生物滅絕中,恐龍就是最重要的對象之一。作為中生代最具代表性的動物,恐龍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長達2.4億年,現代鳥類生物也是恐龍進化的後代。不過恐龍有如此長的發展歷史,人們對恐龍化石的發現和認識卻是從19世紀才開始,第一位發現其化石的人是一個叫做曼特爾的醫生。自此人們開始了對於恐龍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研究,也包括它們是如何滅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