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31日電(記者吳晶晶)記者日前從國家測繪局了解到,國家西部1:5萬地形圖空白區測圖工程(簡稱「西部測圖工程」)正在穩步推進。
多年來,中國西部地區約200萬平方公裡國土一直沒有1:5萬基本比例尺地形圖,被稱為「無圖空白區」。地圖上的「空白區域」嚴重製約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腳步。
西部測圖工程於2006年全面展開,3年來,中國測繪科技工作者行程超過700萬公裡,順利完成了全區域的調研踏勘,140萬平方公裡近4000幅1:5萬地形圖像控點測量和影像調繪以及1230幅數字線劃圖、數字正射影像圖、數字高程模型、地表覆蓋數據、製圖數據和建庫數據的製作。同時還建設了2個GPS連續運行站和22個臨時連續運行站,獲取了872萬平方公裡的航空航天遙感影像,與西部六省就應急救援指揮、突發事件處置、資源環境監測等方面開展了6個公共平臺建設。
據介紹,西部測圖工程採用了先進的數位化測繪技術。3年來,工程採用現代地理空間信息集成技術,針對青藏高原、塔裡木盆地、橫斷山脈、阿爾泰山地、喀喇崑崙山5個作業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徵分區制定科學合理的技術方法,開展核心關鍵技術攻關,首次發展了稀少或無控制的大範圍航空航天遙感影像自主定位與區域網平差技術,解決了外業控制難題;首次構建了大範圍衛星影像測圖技術系統,實現了西部區域大範圍衛星影像測圖;首次研製機載多波段多極化幹涉SAR測圖系統,並首次實現基於雷達影像測圖;此外,自主研製了地學知識輔助的內外業一體化判讀與自動化解譯技術,實現了內外業一體化測圖。
責編:張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