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國共同的感受是冷
最近,是不是有個特別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冷!
冷的可不是北方,而是席捲全國各地。
我所在的江西贛南地區,以前幾乎很少出現0度以下,今天最低氣溫達到了零下5度,出門都感到害怕,打破歷史最低值,而且持續多日的低溫天氣,讓人徹底感受到冬天的冰冷。
據天氣預報,2021年首個寒潮持續生效!預計此次最低氣溫最低點主要在7-8日,哈爾濱、長春、瀋陽、呼和浩特、太原、北京、天津等15城最低氣溫將創入冬後新低,太原將是入冬後首次跌破-20℃。
2.溫室效應讓地球變暖
進入工業時代,人類開始大量使煤炭等能源,大量溫室氣體排出室外,人類生存環境受到巨大影響,溫室效應逐漸顯現,全球氣候正在變暖。
全球氣溫的上升,導致了大量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低海拔地區將面臨被淹沒的危險。
以目前冰川融化的速度來看,300年以內將全部消融,到時日本將全部淹沒消失。
科學家預測,今後大氣中二氧化碳每增加1倍,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1.5~4.5℃。
2006年公布的氣候變化報告顯示,如果人類不改變現有生活方式,到2100年全球氣溫大有可能上升4攝氏度。
英國《衛報》也表示,全球氣溫上升會影響全球幾千萬人的生活,甚至直接影響全球生態系統,導致大規模的人口遷移。
近幾年來,自然山火越來越多,2020年澳洲山火和美國山火,釋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這些有害氣體進入大氣層中,將持續影響地球的氣候。
我們熟知的金星,就是溫室效應的結果。早期金星也和地球一樣的環境,隨著地殼運動等多方面原因,加上火山噴發,最終地底下的溫室氣體冒出來,噴射到大氣層中,導致金星大氣層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極高,使金星保溫作用凸顯,即使少量的溫度也可以達到幾百度高溫。
3.變暖的地球又將變冷
雖說近年來全球氣溫變暖,但今年的氣溫異常之冷,已成為全國人民的共識。
有不少專家認為,地球將停止變暖,反而會變得更加寒冷。
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來,據科學家觀測數據顯示,太陽或許將於2030年進入休眠狀態,屆時太陽的活動減少,從而導致太陽表面輻射出來的熱量減少,地球也相應更少接收到熱量。
地球也將進入"小冰河時期"。
這次太陽休眠將持續20年,直到2050年才將恢復正常。
歷史上,也存在過「小冰河時期」。
最近的一次"小冰河時期"是在明朝末年,據相關史料記載,受特殊天氣影響,當時的南方廣東地區也出現了暴雪天氣,這也是導致明朝的滅亡原因之一。
歷史上關於小冰河時期的記錄較多,一般而言每三四百年持續一次。
本來升溫對於人類來說並不是好事,降溫恰好可以給地球一個冰爽,但這兩種極端天氣都不是一件好事。
祈禱2021年會是一個風調雨順的一年。